分享

政治哲学追问——为什么《理想国》应该译为《王制》?

 昵称38946836 2023-06-24 发布于湖北

说明πολιτεία为什么应该译为《王制》而非《理想国》,将有助于人们理解这本传世之作的深刻主旨。

——前言


《理想国》是柏拉图最负盛名的作品,也是最常被人提及的一本哲学书。

但再怎么“大众”的哲学书,放在任何时代都必然是“小众”的,就像在听过《理想国》这个书名的人中,真正看过的人恐怕不足十之一二。

对于这本书,中文百科上如此介绍:“《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哲学对话体著作。全书主要论述了柏拉图心中理想国的构建、治理和正义,主题是关于国家的管理。”

这番叙述倒不能说不对,只是太过浅薄庸常,甚至可以说连进入《理想国》的门都没有叩响,对于一个想要了解《理想国》的人来说意义甚微。

当然,我们不可能靠一篇文章就读懂《理想国》,更不可能在不阅读原文的情况下把握《理想国》的全部内容。

如果一个人想要短时间内理解《理想国》的主旨,他或她应该怎么做呢?

我认为可以从一个说小也不小、说大也不大的地方切入——这本书的译名。

《理想国》有很多不同的译名,除了这个广为人知的译名外,还有《国家篇》、《政制》、《王制》等等,而我最欣赏和支持《王制》这个译名。

原因何在?这要从《王制》最初的标题说起。

众所周知,柏拉图是古希腊人,《王制》也是用古希腊文写成的,它最初的标题是πολιτεία

之所以说《理想国》这个译名不准确,是因为柏拉图的主要观点不是一种“理想”,全书所讨论的内容也与“国”无关

先说后面一点。πολιτεία这个词来源于πολις,而πολις指的不是后世的“共和国”、“帝国”或“民族国家”,而是古希腊的“城邦”

古希腊城邦占地小,人口少,一般只有几万人。当时最大的城邦——雅典——也不过十万人,其中有参政资格的公民更少,只有两万五千人左右。

城邦这种规模的政治体,放在今天来看,小一点的相当于一所大学,大一点的相当于一个小镇,实在难以与国家二字相提并论

因此,πολιτεία是一个与城邦相关的概念,而不是英译本中的Republic(共和国)或者中译本中的“国”、“国家”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更重要的一点:如何理解和翻译πολιτεία?

πολιτεία最常用的意义是“政体”,也就是“政治制度”,即政权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组织和管理国家。

而在《王制》中,柏拉图最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最好的政治制度?(“最佳政制”此后也成为了政治哲学不断探究的重要概念)

有译者据此将这本书译为《政制》或《城邦政制》,这个译法比较贴近但还不够准确,因为它们仍然没有触及全书的真正主旨——柏拉图自己如何看待政治制度。

为了说明这一点,有必要叙述《王制》第八卷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指明的从优到劣的五种政治制度:

(1)王制或贵族制(Kingship or Aristocracy),由热爱美德的人进行统治。苏格拉底认为这是最好的政治制度。
(2)勋阀制(Timocracy),由热爱荣誉的人进行统治。王制或贵族制下教育不当,致使统治者的德性欠缺,则王制或贵族制下降为勋阀制。
(3)寡头制(Oligarchy),由热爱财富的人的统治。勋阀制下过度着迷于荣誉和金钱,致使少数人聚敛大量财富,则勋阀制下降为寡头制。
(4)民主制(Democracy),由热爱自由的人进行统治。寡头制下以财富决定地位和人生,致使穷者憎恨和敌视富者,则寡头制下降为民主制。
(5)僭主制(Tyranny),由放纵欲望、自私自利的人进行统治。民主制下过度崇尚自由,致使道德沦丧、秩序不存,最无耻和邪恶的人走到最高的位置,则民主制下降为僭主制。

事实上,与其说柏拉图在《王制》中区分的是不同的政制制度,不如说他区分的是制度背后的人的不同追求。

王制下的人追求德性,勋阀制下的人追求荣誉,寡头制下的人追求财富,民主制下的人追求自由,僭主制下的人追求欲望——随着追求层次的下降,政制也逐渐走向败坏和低劣。

《王制》对政制的区分与今天截然不同,它体现出柏拉图关注的并不是具体和细节层面的制度差异,而是制度下生活的人的品性差异

换句话说,《王制》最关注的问题是:城邦将什么视为最好、最善、最美?城邦中的人都在追求什么?

如果是德性,那么这种政制就是王制;如果是财富,那么这种政制就是寡头制;如果是自由,那么这种政制就是民主制。

由此,柏拉图将πολιτεία和城邦中的每个人的灵魂品质联系起来——政制不再是远离日常的制度设计,而恰恰是现实中对公民品性的引导方式

不同的政制将塑造不同品性的公民,而不同品性的公民将组成不同品性的城邦,这就是柏拉图对政治制度的洞见。

在《王制》中,苏格拉底曾说:

我们建立这座城邦……目的并非在于使某一社会阶层享受特殊的幸福而是在于使整个城邦享受最大的幸福。”(《王制》420b)

而要使整个城邦而非某一社会阶层享受最大的幸福,唯一的做法就是引导全体公民追求德性,过有道德、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的生活。

反之,如果将荣誉、财富、自由或欲望奉为至高之物,就会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不断加剧社会的分裂和不公,最终走向僭政

正因如此,王制绝非一种“理想”。因为只要城邦将德性作为评判公民的标准,城邦中的人都在追求德性,那么王制——或者说德性政制——就有实现的可能。

甚至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柏拉图设计的“王制”在中国古代确实存在过,而且也非常符合中国的先贤哲人在政治上的最高追求

最后,让我们还是回到πολιτεία这个标题上。

注意,πολιτεία是单数形式,πολιτεῖαι是它的复数形式。如果《王制》只是一本介绍各种政治制度的书(比如今天的政治学教材),那它的标题应该用复数形式。

柏拉图用单数形式的πολιτεία作为标题,实际上已经在其中暗含了他自己对政治制度的判断和取舍。

当我们沿着柏拉图的政治哲学一路走来,理解他如何看待城邦的制度与个体的灵魂,与他一起思考什么是最好的政治制度,我们就会意识到:

柏拉图这本书的主旨当然不是“千江有水千江月”的千江水——πολιτεῖαι,而是那一轮明月——πολιτεία。

从这个意义上说,πολιτεία可以直译为“那种政制”,就像Bible(《圣经》)可以直译为“那本书”。

柏拉图最关切和认可的“那种政制”是哪一种政制呢?毫无疑问,当然是王制,或者说德性政制。

由此可知,πολιτεία这本书应该译为《王制》而非《理想国》。

而借由《王制》这个译名,我们将更好地理解柏拉图πολιτεία一书的深刻主旨。


北京丨2021年3月

公众号丨天义云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