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解伤寒之第76条

 经方苑 2023-07-05 发布于辽宁

【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如图所示:正气之所以敢跟邪气叫板的原因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后援”,而这些“后援”在人体可以看成是“津液”,津液好比是一杯有温度的水,水本身具有濡养的作用,这可以说是“阴”性,而寄藏在水本身的温度具有温煦嗯作用,这就是“阳”性,所以说津液具有“阴阳”二性,故可以看成“正气”!

  邪气开犯往往是“先挑软柿子捏”,因为有机可乘才会“乘虚而入”,所以在“正气”不足的前提下,邪气由此而入,所以产生了“虚烦”!所以虚烦可以看成是因吐下伤津后引发的“虚”,因正“虚”而邪气有机可乘继而引发的“烦”!

  发汗后大伤津液,阳气亏损不能消耗水药所以出现类似吐下的症状,此为逆!而阴发汗吐下后,阴阳两虚,邪气因入,所以引发虚烦,虚是津亏,烦是邪入,而这个邪大概率是具有温热性质且难以驱除的邪气。伤津耗液久了,由卫气转入营血,由津液到血精,阴液亏乏,邪热日剧,阴不交阳,久而失眠、郁闷颠倒等,以栀子苦寒撤其火热,豆豉清凉宣发郁结,邪热得去则阴液则有保存之基础,再可以图补津液之事,气少者以甘草补之,呕剧者以生姜止之,然而毕竟苦寒败胃气,不可久用也!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支持转发,点赞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