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惠王下》解读1

 人也昔兮 2023-07-17 发布于宁夏

与民同乐

此章是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孟子在这一章里,第一次阐述了“与民同乐”的仁政思想。

孟子首先肯定说:“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孟子的这句话包含着这样的思想:一个人喜欢音乐,表明这个人具有崇尚快乐的品质质。乐于天地,乐于万物,乐于民,乐于人,乐于自己,是谓快乐品质。这样的一个人,如果能够把自己的喜欢音乐的快乐品质发挥给他人,不仅能自己能得到更大的快乐,还能让更多的人也快乐。如果一个这样的人做了一国之君,能把自己的如此品质发挥于百姓,与民同乐,就能治理好一个国家,所以,孟子说:齐宣王好乐,则齐国其庶几乎。

接下来,孟子告诉齐宣王与民同乐是什么样的: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蹙眉而相告曰'吾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孟子说给齐宣王的另一段话是,如果与民同乐,百姓则会在大王鼓乐或田猎的时候,欣欣然相告,乐其王之乐。

孟子的这段话,把与民同乐这一思想的具体内容表达得非常明白:

百姓对于君王是否与民同乐,是十分清楚的,不与民同乐者,百姓皆“疾首蹙额”,百姓面有不悦之色,即君王不与民同乐也。

百姓之不悦,非勉强可以悦之。真正的与民同乐,非赐予百姓一点好处,或用律法强使百姓歌功颂德或营造社会性的歌舞升平,取悦于百姓,让百姓强颜欢笑。

君王不与民同乐,出现的社会情状是:“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孟子所说的“父子不相见”,指的是父子之间没有亲情;“兄弟妻子离散”指的是被逼如此。如此现实,可能还能很多原因,但根本的原因是不与民同乐。

孟子的与民同乐思想,其乐,不含富强,百姓吃得饱,穿得暖,一样有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真正的与民同乐,百姓可能吃穿不能饱暖,但父子有亲,兄弟妻子有义不离散,家齐而国治。治国者,不可不慎也。

2023-7-1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