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管鳞状细胞癌IPCL分型的组织学基础与应用(三)

 MO0104 2023-07-18 发布于天津

这一篇简要阐述一下IPCL的临床使用,包含常见的困惑、内镜下的诊断思维及流程等。

第1张PPT:

图片

第2张PPT:

图片

解说:

01.所谓IPCL分型也是一种临床经验的总结,之后再于临床实践中检验,最后不断修订并趋于完善。因为肿瘤的异质性,所以无论哪一种分型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仍然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补充、修订、完善和发展。

02.所以,笔者认为,IPCL分型的临床使用,不能机械的套用;要本着学以致用的态度客观地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要始终带着认知、实践、总结、批判的理性态度。切忌将某一种分型教条化、神化,并导致心理上的盲从、浮夸及故作神秘化。

03.科技的进步必然会进一步推动器械、设备地不断发展。在此基础上,各种分型必然也会处于可持续的发展中。

04.使用IPCL分型,要从手边可获得的器械或设备开始,立足实际,脚踏实地。

问题一,如下:

图片

解说:

图像强化内镜下(电子染色),异位胃黏膜、局部炎症、上皮菲薄(胃镜进镜时,在食管上段很常见的现象,大家可以留意观察一下)和肿瘤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棕色化。这在井上分型中也有阐述。

那么,如果在电子染色下观察到棕色区域,该怎么带着思考去实践呢?

简要的说,

01.看看有无边界;

02.看看棕色区域内的特点,有无进一步鉴别诊断的参考点。

03.对应一下巴黎分类。宏观与微观互相验证。

第3张PPT:

图片

备注:ME:放大内镜。

解说:

棕色区域的鉴别这张表格的意思是:

发现可疑区域,电子染色后出现棕色区域后,该如是操作:

01.观察有无边界。

无边界者,就不需要进一步的放大观察了;

有边界者,进入放大观察程序。

02.放大观察肿瘤性IPCL的四要素。

符合者,拟判断为肿瘤;

不符合者,拟排除肿瘤。

03.放大观察,同时要观察背景色调的有无。

有背景色调,拟判断为肿瘤;

无背景色调,拟排除肿瘤。

举例说明,如下(具体不在阐述):

图片

备注:这是一个非肿瘤性病变。

第4张PPT:

图片

局部截图如下:

图片

图片

备注:背景色调(-)

图片

备注:背景色调(+)

图片

备注:背景色调(+)

第5张PPT:

图片

第6张PPT:

图片

局部截图如下(思考?):

图片

解说:

01.每一种分型都是临床实践的总结,故它的效能都不是完美的。JES分型中,B2型IPCL的低准确性,也说明了食管鳞癌在固有层、黏膜肌层和黏膜下浅层这一阶段生物学行为的异质性,故B2型IPCL不能反应食管鳞癌在此阶段的生物学行为,也不能据此进行准确的c-T分期。

02.在使用IPCL分型进行内镜诊断时,还要同时了解食管恶性肿瘤的TNM分期,比如UICC(国际抗癌联盟)制定的TNM分期。在第七版UICC-TNM分期中,是这样描述的:

Tis:原位癌或高级别异型增生。

T1:肿瘤侵及黏膜固有层(内镜诊断标准中的m2)、黏膜肌层(内镜诊断标准中的m3)或黏膜下层内镜诊断标准中的sm1-3)。

T1a:肿瘤侵及黏膜固有层、黏膜肌层。

T1b:肿瘤侵及黏膜下层。

03.各种标准相互对照,理解起来也会更加释然一些。对于早癌的学习,TNM分期是必须熟练掌握的,因为它的数据来源更加广泛、证据更加充分。

04.所以对于IPCL分型,只要能把B1型IPCL准确判断出来,已经可以满足内镜操作者的需要了。

第7张PPT:

图片

局部截图如下:

图片

第9张PPT:

图片

第10张PPT:

图片

第11张PPT:

图片

送给孩子的礼物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