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森林里的洛丽塔2⃣️瓜亚基印第安人编年史

 无尽对话 2023-07-19 发布于上海

Hi~

“无尽对话”第154篇原创:

弓箭属于男子,篮子属于女子。

在瓜亚基印第安部落中,弓箭属于男子,篮子属于女子。

或者反过来,男子(个别同性恋如克兰贝基除外,他也背篮子)是属于弓箭的,女子是属于篮子的。

在十几年的童年时光里,也许祖父母会给孩子们讲同样的故事:天上蓝色的美洲豹吞噬太阳或月亮,亲人的亡灵会化身为地上的美洲豹;格尼帕树落叶的声音会提醒美洲豹的脚步,长叶赫利芸香木树皮则是上等的良药。

但男孩女孩终将踏进不同的河流。

男孩开始在丛林中见习捕猎,被父亲带在身边耳濡目染,传承打猎的技能;而女孩则多陪伴在母亲身边,学着编织篮子,采集,将篮子的背带套在额头上,将一篮篮幼虫、果子从森林中背回来。

穿唇孔仪式属于十五六岁的男孩。

在家里长辈的安排下,穿唇孔的男人用猴子的胫骨从下往上、由外往里,再由另一个男人用另一根骨头从上往下、由里往外为他下唇穿孔之后,一根骨头被母亲做的丝线固定在唇孔上,男孩蜕变成戴唇饰的人。

童年在男孩的唇孔间逝去了,童年的男孩(kybuchu)死去了,取而代之的是betagi,戴唇饰的男人。男欢女爱的乐园向他和他的小伙伴们敞开,他们可以自由向姑娘们求爱。

刺青是男子成为成年猎人的标记。

二十一二岁,他会在父亲的教导下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猎人,部落中的男性长辈用一块趁手的小石头为他开背,再抹上一层混合着炭粉、蜂蜜和树脂的膏体,伤口愈合,背上长出有一道道纵向的蓝黑色刺青。

🔗:瓜亚基印第安人的仪式感

相比男孩,女孩的成长潦草得多。

复仇(jepy)献祭品的命运总是会降临在女婴的头上。一个男人在丛林中遇到美洲豹回来,往往意味着一个生命要沦为复仇的祭品,而这个祭品往往是女孩。如有幸逃脱,母亲有机会教她编织篮子、辨识动植物、在五颜六色的丛林中采集食物。

她会成长为曼妙魅惑的森林少女。

丛林中的洛丽塔,在月经初潮之前就可以有多位情人,也许两三个,也许六七个,也许有一个是她教父;正常情况下,她会是一个或多个背上有刺青的男人的妻子,她可以享受性爱的欢愉,想要哪个男人就翻哪个男人的牌子。

直到有一天,她发现自己来月经了。

这时候,“我的血来了”,她对家人说,然后躲进林子里,不可以被人看见,不可以被人触碰,更不可以碰到男人的弓箭。奶奶会着人去砍一些kymata藤蔓,父母会为她搭建一个小棚子,用蕨类的叶子盖住她。

她,一个少女,来了月经初潮,被人藏在临时搭建的小棚子里,不可以吃肉,用象征性欲的貘鞭抽打她,族人将给她安排刺青仪式,一种用石头在她腹部刮出弧形伤口、抹上膏体的仪式。

她的肚皮会被刺上圆形刺青,寓意肥沃、多子。

一直以来,这是每一个瓜亚基印第安部落的传统。每一个瓜亚基印第安部落的女子,都要经历这一步,天经地义,然后她就成为了大女人,她会为部落诞下一个又一个后代,让血脉流传。

外来的文化入侵后,月经初潮的少女第一次说出她对刺青的害怕。

一个正在经历痛经、营养不良的少女,想到她的肚子上要划出一道道伤口,害怕是多么正常啊。男人的刺青发生在二十岁往后,在身体上、阅历上已经非常成熟了,而女孩的刺青则被安排在十二岁左右。

男孩们在十五六岁结束童年,成为戴唇饰的人;二十一二岁结束青春期,成为正儿八经的猎人。女孩们则不得不在十二三岁,一并结束她们的童年和少年,成为一个大女人,成为部落的生育资源。

于是,《瓜亚基印第安人编年史》上出现了这一幕:一个月经初潮的少女,因为害怕刺青,被部落遗弃在临时搭建的小棚子里,悄悄地死去了。

而这一切,她部落的人早就知道,包括她的父母。

如果她以惊人的勇气熬过了刺青这一关,当上了一个“大女人”,她仍然逃不掉被复仇献祭的可能性。如果她幸运,她会是猎人的妻子,孩子的母亲。她是不是可以在丈夫、儿子打回来的猎物和女儿采集回来的果子中安享晚年呢?不。

《瓜亚基印第安人编年史》记录了一位老妇人的去世。

她的名字叫查楚外米基,一位年轻男人和一位年老男人的妻子,两个年轻男子的母亲。尽管上了年纪,她仍然渴求年轻男人的陪伴,背着篮子跟随部落的队伍去“动物农场”采集。

可这一天,她体力不支,返程时走不动了。

采集好了幼虫,带着刀与箭的男人在前面带路,女人和孩子跟在后面,查楚外米基掉队了,她的儿子留意到了。美洲豹的声音响起,人们从声音知道美洲豹扑空、被激怒了,接着是更强有力的反扑声。没有人听见老妇的声音。

事情如水晶般清透:查楚外米基来不及喊叫就已葬身豹腹。没有人冒冒失失地出手干预。

还有人松了一口气。因为根据部落习俗,针对丧失劳动能力的瓜亚基老妇,部落会找出一名敏捷的年轻猎人潜到她身后,趁她不注意,悄悄了结她的生命。

他们感谢美洲豹,将年轻猎人从这个负担中解脱出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