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人论世”魏晋名士风流,历史残酷见精神血性

 陶鹿在读书 2023-07-21 发布于上海

想必小时候还在上幼稚园看卡通片的年纪,家人就会讲四岁孔融让梨的故事。等上了小学,会遇见七岁不摘道旁李子的王戎,九岁的杨氏子。初中更是对“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谢道韫和大笑乐的谢太傅印象深刻。这些故事都来自一本书《世说新语》。初识这本书还以为讲述的都是历史上“别人家的孩子”,鲁迅对书中的魏晋名士大加赞赏。原著文言文,三十六门类,同一人物出现在不同故事片段中,遍地珠玉,还需要在历史与文学欣赏的角度上来能了解这书中出现的人物的风采。

作者董上德教授一直在中山大学中文系为学生讲解《世说新语》导读课,如何把大学生的专业课程揉碎转变成大人孩子都爱读的古代故事,作者从东晋袁宏《名士传》的名单入手将《世说新语》中名士故事整合到各自名下,从而既可以延续历史发展脉络,也可以同时阅读多个片段完整了解名士生平与思想内核,于是这本图文并茂的《世说新语别裁详解》诞生了。

一、内容巧安排,串珠成链

《世说新语》原书1130多则古文小故事。本书前三卷按照东晋袁宏的《名士传》框架结构为:正始名士卷、竹林七贤卷、中朝名士卷。后一卷东晋名士卷为作者续编。全书四卷安排按照历史发展脉络,要想了解这些名人故事的外因内因,需要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从曹魏政权曹丕曹叡时期到司马专权,名士们的政治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南渡之后,西晋东晋的变迁,南北的融合,门阀的显现,战争的爆发,又让这些名士盘根错节,联合或对立,他们被卷入政治漩涡之中。

作者董上德为每一个名士立小传,不仅交待他所处时代,家世背景,归纳生平事迹,最主要的还是通过对文言选段进行注释,解读,结合历代大家评论得出自己的归纳总结,语言中肯,这些真知灼见可以让读者进一步了解魏晋名士,并得出自己的思考。

此外,在前言中作者讲述了《名士传》的流传,作者刘义庆编写《世说新语》的心态,只有先了解编者态度,才能知道原书选取人物事迹的抉择或者褒贬的二元对立结构,都有着刘宋政权对“魏晋风流”的反思。

二、哪个名士你不爱呢

书中最精彩的是作者对每个名士精神内核的挖掘,无论是正始名士魏晋风度代表夏侯玄、竹林七贤中狂放洒脱又分外清醒的阮籍、还是中朝名士,玄学向儒学回归的裴楷、东晋王谢两家的清雅贵族气派,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

“画地为庐”的俊美何晏、“后生可畏”的少年王弼在玄学上成就深高,但“魏晋风度”的标本为夏侯玄不可。性格孤傲仪表出众的他择友严苛,去朋友陈本家做客,看见陈骞进来,直接说:“可得同,不可得而杂。”大雨霹雳衣服被烧焦,他“神色无变,书亦如故”。这样处变不惊镇定自若的态度就是“魏晋风度”的内涵之一。这位“朗朗如日月之入怀”的人物,在《三国志》中连司马懿都与他交换政治看法,但“李丰案”发生,他再难独善其身,“临斩东市,颜色不变,举动自若”。因为俊朗的外形,刚正孤傲的气质让他成为“魏晋风度”的标本,瑕不掩瑜,就连同时代的人也大多给予他正面评价。

“竹林七贤”中的阮籍,作者评价他们:俗的背后隐藏着某种反抗意志的血性,还闪耀着令世人追慕的人格审美之光。内心依恋曹魏集团的他们面对司马父子,他们用“避”来换取自己的自由和家人的安全。

一向用“青白眼”对人的阮籍在司马昭身边不论政事不议人非,醉酒长啸我行我素。因为步兵校尉厨房有美酒就去求此官职,“阮步兵”由此而来。母亲去世后在司马昭身边喝酒吃肉被同僚斥责,司马昭维护他,而他本人“饮啖不辍,神色自若”。平时参加司马昭宴会也是“箕踞啸歌,酣放自若”。为什么阮籍如此另类,司马昭还对他如此包容。作者分析司马昭就需要另类的阮籍在身边,这是他政治策略的活招牌,是一枚招揽人才收买人心的棋子。而阮籍自然明白,所以才会如此表演,掩盖真心,甚至装酒醉写《劝进文》让司马昭安心接受九锡之礼。救得自己和家人性命的阮籍相对于嵇康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他过不了内心这一关,写完《劝进文》不久就离开了人世。竹林七贤世俗狂放的表演之下带有着复杂的政治环境和意志的血性。

面对西晋混乱政局,民不聊生,裴楷提出政见用老子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进行反驳;因为王羲之“东床坦腹”就选择他做女婿,还是因为他的伯父是王导?王徽之“何可一日无此君!”清雅的贵族气派和即兴审美有着门阀背后的势力,而就算是东晋王家,王羲之的儿子,婚姻也不能做主,所以王献之自毁身体,感慨人生后悔之事“不觉有余事,唯忆与郗家离婚”。

纵观魏晋名士的人生经历与行为准则,可以发现老庄的道家思想清静无为出世与儒家积极入世的态度相杂糅,有“东山之志”刻意远离体制的外在表现其实内心还是有一颗建功立业的心。然而复杂的政治环境没有给他们大多数人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在作者的解读中,历史如明镜,照见最真实血腥的一面,也照见江山斗转星移间,大江东去,依旧有人欢然回答:“江左自有管夷吾,此复何忧?”这样的豪言壮语充斥在那些门阀寒门崛起的名士们,魏晋名士用自己生命之舟徜徉在历史的海洋中长啸高歌。

书中每一段文言文都有正音解疑与解读,包括作者刘义庆的价值观,书中对同一个故事的不同版本都有解说,比如何晏与王弼之间关于《老子》的注解作论前后选文有矛盾处,作者认为刘义庆编写者选择事例一是当时有两种说法都收录不遗漏,第二是不知真相谨慎为主全部选入。读者阅读可以寻求大意,重在写人物品格。

其次关于书中名士风流才学与身后历史评价的错位,董上德教授也总结《世说新语》的编写正是刘宋时期对魏晋时代名士言行的称赞与批评,都是符合当时的价值观,也让《世说新语》成为当时名人的行为指向标。而名士个人早期的聪明才智与后期政治上的不作为或昏聩无能,不影响对他个人的整体评价。魏晋名士的人性复杂与世俗名声,历史评价的不对等才造就了魅力无限的魏晋风度。

书要细读,本书学术严谨,官职、实词虚词、专有名词均有注解,一举把文言文难点一网打尽。可以说凭借这一本书就可以读懂《世说新语》。比如读了多次《三国演义》的我一直读错九锡,查阅电脑也会给出不同答案,更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本书直接标注发音同“赐”,这才恍然大悟,慨叹读晚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