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渔沟当年这个菜,上了【徐州日报】

 灵璧家园 2023-07-25 发布于上海

晏金福作品

霸王偕姬



   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早上,我走出渔沟中学大门,想到山上溜达溜达。刚过小桥,远远地看到路北几家门前都有一团筐东西,在旭日的照射下,发着绿莹莹的光。那是什么?我很好奇。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筐筐绿豆皮。我信步走进一家远房亲戚的院子,“嘚儿,喔!”西厢房里传来吆喝毛驴的声音,是表嫂子正在磨浆。磨上是黄澄澄的绿豆瓣儿,磨盘里是稠稠的泛着白沫的绿豆浆。打了声招呼,我又转向了东厢房。只见屋当央支了一张大大的煎饼鏊子,表侄女在烧火,表兄就像表演长嘴壶茶艺的艺术家那样,两手捧着个大漏壶,壶嘴一点,十几个圆圆的绿饼子就滴落在鏊子上。三下两下,鏊子上就均匀地布满了大小一致的绿饼子,屋子里弥漫着浓浓的绿豆香。

   “表弟来了?”他转脸看到了我,慌忙让坐。我赶忙说:“你忙你忙,不坐了,我还要爬山呢。”这时,绿饼子熟了,他一手拿刷把子,一手拿绰斗子,飞快地扫起绿饼子,倒在旁边的箩筐里。然后拿起油絮子在鏊子上飞速地擦了一遍,就又捧起那大漏壶,熟练地点起了绿饼来。点完了,又忙着抓起一把绿饼说:“表弟你尝尝,刚摊好的,香!”我忙伸双手去接,本以为出鏊子一会儿了,不会太热了。没想到一人手,就烫得受不了。我赶快两手倒腾着,不小心,掉了两个。表兄连忙拾起来,吹了吹,就放到嘴里。我放了几个在嘴里一嚼,不梗不松,软硬适中,香糯可口。“你那门前晒的绿豆皮是做什么用的?”我问。“填枕头啊。”他说,“医生说那叫药枕,能清热解毒,可治头痛目赤,还能消暑,作用大着呢。”“那你给我弄点儿。”听说有这么多好处,我自然也想要一个。“没问题!我给你攒着,下星期你来拿。”

   离开表兄家没几天,在《徐州日报》当记者的内弟来了。他说:“我是特地为你们渔沟绿饼来的。绿饼,是渔沟特有的食品,我们徐州、睢宁都没有。我来看看,想把它介绍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种特色美食。”

   第二天早上,我就把他带到表兄家里。他详细了解了绿饼的制作过程。我们渔沟绿饼,那是纯绿豆制作。首先,要给绿豆去皮,然后磨成浆,最后再摊成绿饼。内弟还拍了不少照片,说准备发在《徐州日报》上。走时,我买了几斤绿饼让他带给亲朋好友尝尝。

   这时我这才知道,我们常吃的绿饼竟是院子里吹喇叭一一早已名声在外了。睢宁、邳州我都有亲戚,打那以后,我每次走亲戚,绿饼都是必送的礼物。调来灵璧后,虽然这里也有绿饼,但比起渔沟绿饼来,那可是有霄壤之别。虽然这里的绿饼几乎连绿豆味儿都没有了,可我每次走亲戚,总还是习惯地带上几斤。

晏金福近照 

本文作者为晏金福老师,1941年出生于安徽宿州灵璧县大路乡晏湾村,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宿州作家协会会员,宿州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磬乡文学》杂志主编,灵璧家园网文学版版主,灵璧著名作家,著有散文故事集《岁月悠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