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伏:三伏灸的关键转折点!灸除病根的大好时机,不可错失!

 培训班背包 2023-07-28 发布于陕西

进入中伏,对于三伏灸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那么,中伏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艾灸呢?

Image


三伏时间表:

中伏: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伏后加强灸:2023年8月20日-8月29日



中伏,三伏灸的关键转折点

中伏素有“毒节”之称:

一则,中伏期间,雨水多易挟湿,气温高还闷热,暑湿之气乘虚而入,就会使人心气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者,容易苦夏、中暑,出现疲劳、消化功能减退等症状;

二则,人们习惯于借助吹空调、冲凉水澡、吃冷饮来降温,极易遭致寒邪入体,留下病根儿,给秋冬健康埋下隐患。

所以,中伏正是三伏灸需要添一把火的关键转折点,灸得好,就能从亚健康转向健康,灸不好,就会从亚健康转向疾病。 


Image

中伏,灸除病根的好佳节

关于中伏灸,有一段顺口溜:

汗流浃背,正值中伏;

补脾健胃,多灸身柱;

关元气足,三里辅助;

三伏三伏,寒湿易除;

头伏抓紧,二伏病除;

三伏巩固,气血充足。

常言道:“初伏防中暑,中伏除病根,末伏躲老虎。”中伏,是一年中较为炎热的时节,但同时也是除病根的黄金时段,在这段时间里,注意做好以下这些事,一年可以少生很多病。

Image

01
艾灸健脾强体质

三伏天气湿热交替,受持续降雨影响,南方多省的洪水形势更加严峻。自然界湿气盛,人体也一样湿重。

中医五运六气认为,水湿泛滥,湿重必定困脾,脾胃的运化就会存在问题。而“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如果受伤害,百病也会跟着来。所以,在中伏这个阳气充沛之时,想要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一定要注意健脾祛湿!

主要艾灸的穴位有:中脘穴、水分穴、神阙穴、天枢穴、关元穴

Image

Image
Image

中医里讲,人体的腹部是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肚子上的穴位,大多都是健脾养胃、扶正祛邪的要穴。

比如天枢穴,隶属于足阳明胃经,又是大肠的募穴,是脾胃升降清浊的枢纽,对人体的主要作用就是疏调肠腑、理 气行滞。

神阙穴、水分穴、中脘穴、关元穴均为任脉上的穴位,任脉总任一身之阴经,故有“阴脉之海”之称,刺激任脉可调节人体阴经气血,不仅能对脾胃起到一个调整、保健的作用,对腹、胸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以及生殖、泌尿功能的局部病证也具有改善、调理的帮助。

古书中提到:“腹中常暖者,诸疾自然不生,盖血气壮盛也。”常灸以上穴位,可以使腹中常暖,让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得以正常运转,将体内多余水分排出去,令湿浊消散,从而让整个人都精神焕发,健康年轻。

Image

02
适度晒背蓄阳能

三伏天的太阳,是扶正的良药,适当晒晒太阳也是很好的补阳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晒太阳的时候主要是晒背,直接作用督脉和膀胱经,用脸去对着日头就是不得其法。尽量不要站着晒,最 好是坐着。因为气血大升,久站容易晕倒。

Image

晒背,应该选择早上8-9点的太阳光,或者下午4-5点以后的阳光,此时阳光温煦,既有温度,又没那么灼热。

每天晒2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千万不要急功近利,把皮肤晒伤晒痛,也不要晒后喝冷饮、马上冲澡和吹冷风。

Image

Image

03
防暑防寒两不误

伏天的“伏”,也指人在三伏天要潜伏、隐伏的行为。《史记正义》云:“伏者,隐伏避盛暑也。”意思就是天气太热了,人宜伏不宜动。伏天里,在高温环境中很容易中暑,特别是午时11-15点这段时间,最 好待在屋里。



经常揉掐风池穴和太阳穴可以预防中暑——风池穴能疏风清热,开窍镇痛;太阳穴能通络止痛,清热除烦。也可以在外出前在这两个穴位上涂抹适量风油精或清凉油,能起到一定的提神醒脑、预防中暑的作用。



防暑也不能过度贪凉,夏季暑热让人腠理疏松,如过于避热趋凉可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

所以在防暑的同时也要防寒:不吃过凉过寒的食物,不宜常吹空调,以及尽量不用冷水洗头洗脚,下雨天避免淋雨,因为冷食、冷气、冷水都会伤人阳气。

Image

04
吃碗面条养养胃

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我国自古就有伏日吃面的习俗。

在炎热的中伏前后,吃碗热汤面可以有效补充体力,还能发汗败火,去除体内的潮气和暑气。由于面条本身比较容易消化,所以夏天吃面对于保养肠胃也有好处。

提醒一句:中伏是一年较为炎热之时,同时也是祛病保健的黄金时间,不要忘了顺应天时艾灸养生,抓紧时间和家人们一起灸起来吧~

趁着三伏!!

艾灸六穴,排出多年老寒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