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息方程式:探索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新模式

 zhb学习阅览室 2023-07-31 发布于上海

作者:周高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中职阶段是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掌握技术技能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做好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可以为其未来发展岗位胜任力、创新力打好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信息技术融合了网络、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科技前沿信息,可以贴合相关前沿技术及民生应用的需求,大量吸收企业资源,实现学有所用。为了更好地实现全人教育,笔者立足《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设置了“全内容”“全空间”“全过程”等三个核心变量,以促进构建科创融教这一教学模式,探讨其形象化表达——全息方程式的实践路径。

全人教育:明确核心素养,树立三阶科创目标。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结合“全人”目标及当下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与技术技能人才的强烈需求,笔者融合上述核心素养与科创能力,提出了“科创意识”“科创素质”“科创能力”的三阶目标。

“全内容”:融合科创元素,关联模块任务推进。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笔者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科创知识与物联家居、陪伴机器人等科创情景进行关联整合,形成了主题式项目。项目拆分后的教学任务设计是最关键的环节,决定着该项目是否能够契合中职生的学情特点。实操时,教师需要将每个项目拆分为基础、策略、实战等不同类别的任务,生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创意识、科创素养、科创能力的情景。

“全时空”:打破学习边界,线上线下虚实结合。全息方程式的实现需要教师为学生打造无边界的“全时空”。例如:教师可以将传统的机房环境改造成主题更加明确、适合小组活动、科创设备先进的实训场地,并从校内拓展至校外人工智能基地、博物馆、科创园等,实现学习环境的多元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搭建多个线上平台,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让学习发生在课堂内外。

“全过程”:教学竞赛合一,“三景联动”课赛并进。全息方程式中的教学环节,体现了“全员学习”“全员评价”的全学习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实施项目式学习,联动“体验场景、实验场景、竞演场景”三个递进式场景,引导学生依序参与科创任务,并在“组内竞赛—方案设计,组间竞赛—作品展示,选拔参赛—双创孵化”的竞赛活动中实现科创融教模式的落地与深化。

“全支撑”:收获企业加持,学科教师全员培训。整组推进师资培养,有利于营造浓厚的教育教学氛围,为此,笔者为信息技术教研团队设计了“三结合、三递进”的师资培育模型。“三结合”是指集中培训与教研活动相结合、技能培训与教学研究相结合、教学常规与业务比赛相结合;“三递进”是指教师从知晓到探究,再到创新的认知层次。在科创融教模式的实施过程中,科创目标的设定、科创内容的整合、科创基地的建设等环节都需要企业支持,因此,教师还应加强外联,积极争取企业支持。

全息方程式的实践,有效破解了传统计算机应用学科内容单薄、方法单一、活力不足等旧问题,使学校涌现出一支创新型教学团队,大量一线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案例带上大赛舞台,促进了青少年科创能力的提升,学生的课堂活跃度、抬头率、学习力等得到明显提高。

来源|《教育家》2023年7月第2期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