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伏天又湿又热!养好孩子脾胃,看这篇膳食谱

 一葉一如来 2023-08-04 发布于广东
三伏天是在夏至之后,立秋之前,大约于阳历7月下旬至8月中上旬,包括了中医的“长夏”,此时酷热难耐,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日子,也是阳气最旺的时期,若能利用好这段日子调理身体,能有增强体质,达到未病先防的效果。

小儿脏腑娇嫩,有“脾常不足、肺常不足、心肝常有余”的生理特点,三伏暑热,夹杂长夏湿气,孩子容易出现精神差、乏力、食欲下降、失眠、腹痛、大便不调等不适。在此时节小儿调养须“三防”。
图片



防暑热伤气阴

夏日活动避免午间气温高时外出游玩,防止大汗淋漓,可带小孩到荫凉的地方玩耍,如凉亭、公园等。汗出多时,及时擦干汗,更换干燥衣物,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适当饮少量盐水。

培养睡子午觉习惯,即在中午11-13点睡午觉,夜晚22点前休息。睡眠质量欠佳者可配合推拿、耳穴助眠。

饮食宜增苦清热,益气生津。可食用苦瓜、丝瓜、西瓜、木耳、山药、莲子、百合、鸡蛋、蕃茄等。药膳可予莲子百合汤。



防暑湿困脾胃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宜多食性味平和,兼有健脾化湿功效的食物,如太子参、茯苓、薏米、炒白扁豆、山药、莲子、芡实、陈皮、赤小豆、眉豆等;少食油腻、生冷、难消化的食物。小儿胃口不好时,尽量不强制喂食。
药膳可予山药白扁豆瘦肉粥健脾祛湿,陈皮山楂水化湿消滞。



防寒邪伤阳气
三伏天天气时晴时雨,气候变换快,加上空调、冷饮,小儿容易受寒邪侵袭,出现反复感冒、咳嗽、鼻炎复发、腹痛等。调养上注意防暑的同时不忘防寒。

进入空调房前,先让小儿在门口站片刻,待毛孔尽量调整闭合适应后再进入房间,避免受凉。调整空调的温度,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空调不要直接对着小儿头、腹部比较容易受寒的地方吹,腹部可盖薄被单。

图片

饮食忌食生冷如冰镇瓜果、雪糕、冰棒;若有受寒症状,可去户外活动、晒太阳、慢跑,以微出汗散邪,药膳可饮苏叶生姜水,或配合艾叶苏叶足浴祛散风寒。
图片
推荐夏季小儿食疗方
图片

图片

健脾—参术桃苓汤


五指毛桃10克,太子参6克,白术6克,云苓10克,炒谷芽10克,荷叶2克,蜜枣2枚,瘦肉2两。

功效:健脾益气,消食化湿。适用于脾虚质小儿保健食用。

开胃—乌苓饮


乌梅1-2枚,麦冬5克,茯苓10克,陈皮5克,山楂3克,冰糖适量。

功效:健脾开胃,生津止渴。适用于入夏后小儿食欲不振。

图片

养心—百合枣仁小麦茶


百合10克,浮小麦10克,淮小麦10克,酸枣仁5克,冰糖少许,煮水代茶饮。

功效:润燥生津,养心敛汗,安神除烦。适用于夏季小儿难入睡、睡不安稳、汗多。

消暑—冬瓜扁豆陈皮猪骨汤

图片


冬瓜200克,猪脊骨200克,祛湿豆20克,炒白扁豆20克,炒薏米15克,荷叶2克,生姜3片,蜜枣2枚。

功效:消暑祛湿,健脾益气。适用于暑湿或湿热所致小儿大便黏、腹胀、纳差、苔腻、困倦、口渴等不适。

消滞——谷麦芽二仁汤

图片

炒谷芽15克,麦芽10克,冬瓜子10克,薏苡仁10克,陈皮1瓣,无花果若干,瘦肉100克。

功效:健胃消食,祛湿气。适用于饮食积滞所致纳差、口臭、大便干结、苔厚。

图片

来源|

来源|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作者:治未病中心 彭玉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