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动就出汗,喝凉水都长胖?中医告诉你原委

  平凡的人 2023-08-06 发布于内蒙古


汗出多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夏季,稍微动一下就会浑身大汗

到底什么样的汗出属于异常的?什么情况下需要治疗?治疗的方法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常见病——汗证

01
图片

动则汗如雨下,是哪里有问题?

张教授门诊有位患者刘先生,被这个问题困扰1年了。你猜他的出汗量能多到什么程度?晚上睡个觉出得汗啊,能把衣服被子都湿透

而且白天没精神,总是觉得身体困乏得狠。饭量也不大,却一直发胖,把刘先生愁得呀,体重都不敢称了。

图片

汗出多、身体困乏、吃得少、发胖,这些症状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当然有。

怎么找?答案都在下面详细的医案记录里,就看你能不能把它分析透。


刘某某,男,47岁,2020年12月29日初诊。

【主诉】汗出增多1年。


【病史】

患者自诉近1年以来,汗出增多,以眠后汗出为重,严重时夜间汗湿衣被,手足心微热。

平素常见神疲乏力,肢体困重,胃脘胀满,嗳气频作,气味酸腐,容易口臭。

饮食不多,但日渐肥胖;大便黏滞,排便不畅,舌淡苔白厚腻,脉沉细。


【刻下】

患者形体偏胖,出汗较多,神情倦怠,肢困体乏,胃脘胀满,纳食少,大便溏薄,舌淡胖苔厚腻,脉沉细。

—— 张景明教授临床验案 ——

首先,患者以汗出增多1年为主诉,所以诊断为“汗证”。 
患者异常汗多,并伴有神疲乏力、肢体困重、形体偏胖、饮食不多、大便黏滞等,这些都属于什么表现?
脾胃虚弱啊。为什么?

图片

我们都知道,脾是气血化生之源,给人体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供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如果脾气虚弱会怎么样?气血化生无源,脏腑没有气血来营养,功能减退,人就会整天没精打采的,神情疲惫,容易乏力、肢体困重

02
图片

喝凉水都长胖是什么原因?

那吃得不多,却一直发胖是怎么回事?还是脾虚导致的。
饮食不多是脾虚水谷不运,胃受纳失职所致。
而脾又肩负着运化水湿的作用,脾虚失运,水湿没法及时化掉,湿聚成痰,泛溢肌肤则见肥胖。

图片

你明白了吗?我们生活里很常见的喝凉水都发胖的人,大多都跟脾虚湿气重有关。
脾胃虚弱,吃进去的东西不容易消化,郁而化热,则嗳气酸臭、口气臭秽等。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夏天垃圾没有及时清理一样,放一晚上就有味了。
湿热迫津外泄,腠理开阖失司,故见汗出。汗出过多,耗气伤阴,营阴不足,虚热内生,阴津外泄,所以晚上出汗更多。

图片

而脾主四肢,汗出旁达四肢,则手足心微热

脾虚湿盛,纳运失健,食积不消,清浊不分,则大便黏滞、排便不畅

03
图片

舌象和脉象会告诉你的事

再看舌淡胖苔厚腻,这也是脾虚湿盛的指征。
为什么?
舌淡,主虚寒或气血双亏;舌胖,表示体内有水饮痰湿阻滞;苔厚腻,多见于痰饮、湿浊内停、食积、胃肠郁热等证。

图片

再来看看脉象,脉沉细代表了什么?
沉脉主里证细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湿证。所以脉象也在告诉你患者是个里虚证

患者的症状都搞清楚了,下一步就是抓住关键词,用医学术语描述下一这个辨证。

怎么描述呢?

图片

首先,问题出在哪里?脾胃上是吧?脾胃怎么了?脾胃虚弱。有没有夹杂邪气?有,湿邪和热邪。

这下辨证不就出来了?8个字——脾胃虚弱,湿热内蕴

治疗上该怎么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手要抓住脾虚之本,一手要抓住湿热、食积之标,标本兼治,让脾胃健康地运转起来,气血生化有源,湿气重的问题自然就顺利地解决了。

图片

然后再把热邪一清,体内没有一把小火在那烘烤着,汗自然也止住了。

治法也用8个字总结一下,就是——健脾渗湿,清热止汗

04
图片

高手开方,思虑周全

问题都搞清楚了,怎样开出一个好方为患者排忧解难?来,看看高手是怎么做的吧!张教授开方如下——


张教授的处方


党参12g    炒白术10g  茯苓15g    山药30g 

莲子30g    砂仁6g       陈皮12g   白扁豆30g

连翘10g    炒枳壳20g  桂枝10g   白芍10g 

鸡内金10g 浮小麦30g 煅牡蛎30g 甘草10g 

7付,水煎服,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

简简单单的16味药,却蕴含了3个经典方的化裁,你看出来了吗?
首先,张教授选取了治疗脾虚湿盛的基本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图片

张景明教授《讲透方剂》参苓白术散板书


其中,党参补脾胃之气的主力军。白术、茯苓紧随其后,健脾渗湿,直接脾胃虚弱、湿气重的病根。
再派山药、莲子、白扁豆来打辅助,既能帮助主力军健脾益气,又能祛除湿邪
但这么多补药进去了,会不会造成体内交通堵塞?患者会不会虚不受补?

图片

张教授传授的参苓白术散方歌

张教授略施小计,就解决了这个隐患,又帮助增强了祛湿的力量。

怎么做到的?他派了两位交通指挥官——砂仁、陈皮

砂仁这味中药闻起来非常香,是厨房常用的香辛料。南方有一道名菜叫砂仁蒸排骨,夏天天热,想吃肉又觉得腻,这道菜就非常合适了,有砂仁淡淡地芳香味。

图片

而且砂仁具有化湿健脾、行气和胃、消食的作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还可以养生,一举两得。
扯远了,我们还回到这个方子上,砂仁入脾胃经,与陈皮搭档,芳香醒脾、行气和胃、除胀燥湿的作用那是杠杠的图片
图片
炒枳壳
为了快速解决患者的胃脘胀满问题,张教授又派了炒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鸡内金消食化积、健脾和胃连翘清热消积散结
脾胃上的大麻烦解决了,下一步该做什么?解决出汗多的问题。
这里张教授用了桂枝汤牡蛎散来加减化裁。 

图片

张景明教授《讲透方剂》桂枝汤板书


桂枝汤(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这个方出自医圣张仲景先生的《伤寒论》,被誉为“群方之魁”,外可解肌调营卫,内可补虚和阴阳
这里张教授用了核心药物桂枝白芍,着重于调和营卫以止汗
加入煅牡蛎、浮小麦敛阴潜阳、固涩止汗的功效大增,这两味也是治疗自汗、盗汗的代表方牡蛎散的半壁江山。
最后,再派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药性

图片

甘草


总结一下,张教授用了参苓白术散桂枝汤牡蛎散,这三个方来加减化裁,标本兼治、主次分明,你学会了吗?
2021年1月5日,患者前来复诊,说服药后汗出减少,嗳气消失了,口苦减轻,胃中胀满不适减轻,仍余餐后胃胀,大便已成型
看舌头,舌苔变薄了,微微有点腻。而他第一次来看病时舌苔是厚腻的。你知道这个舌苔转变代表了什么吗?

图片

舌苔由薄而增厚,多为正不胜邪,病邪由表传里,病情由轻转重,为病势发展的表现。

舌苔由厚变薄,多为正气来复,内郁之邪得以消散外达,病情由重转轻,病势退却的表现。

简而言之,上方疗效很好,需要守方治疗。

图片

黄芪

张教授就在原方的基础上,去掉了桂枝、白芍、连翘,加上了黄芪、半夏继续服用,巩固药效

半夏燥湿化痰的妙药,这是治标黄芪可以益气固表止汗,这是治本

方剂学得好的同学估计已经看出来了,黄芪与方中的煅牡蛎、小麦汇合,牡蛎散这个止汗方还差一味麻黄根,就用全了。

图片

张景明教授《讲透方剂》牡蛎板书

张教授为什么没有用麻黄根啊?
它收敛止汗的作用很好,适用于汗出非常严重的情况。结合患者病情,张教授没有选择它。
我们都知道开方药力不够效果不好,但你知道吗?用力过猛,药重于病,反而会过犹不及。

图片

同志们都知道我们中国人做菜讲究适量。这个菜油放多少?适量。盐放多少?适量。生抽、老抽放多少?适量。

适量听起来没什么标准,但要想每道菜都做的好吃,对掌勺者烹饪技艺和经验的考量标准还是十分挺高的。

开方也是如此。没有对药物的深刻认知,没有日复一日的临床磨砺和刻苦精研,是开不好方的。
张教授治疗汗证的这则验案十分典型,希望同志们多读几遍、多想一想,里面蕴含的开方技巧你都吃透了,那你的医术水平也会日益见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