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柴窑 天青釉 高足盘 探源

 双丰渔樵 2023-08-07 发布于四川

柴窑 天青釉 高足盘 探源

   天青釉 高足盘、高 5公分、 口径 11公分、 足径 5.5公分 、 此盘:六出海棠花瓣口 (唇口)、喇叭状高圈足,胎质,为细黄泥胎质(极为细腻),圈足露胎处可见黄土胎色,经过仔细观察圈足上至少有五处垫烧痕迹,圈足边缘有一处磕碰,露胎处可见黄土色胎质(此器胎土,与宋元明清以来各窑口及景德镇瓷器胎土胎质不同,与文献记载:柴窑出北地,足多粗黄土”相吻合)。此盘,口沿一周泛黄褐色窑变釉,犹如镶嵌铜口(“足土口铜藏尚皆”乾隆 咏柴窑,口沿窑变现象符合宋代以前瓷器特征)。高足盘通体施天青釉,釉质“滋润细媚肥厚、有极细牛毛纹”,(釉面温润细腻绝无丝毫杂质,釉内有稀疏极细之纹,迎光照视如水中一缕轻纱漂浮不定、时隐时现、随波荡漾、奇妙异常。决不是普通瓷器那种开片感观)。釉面肥润明亮犹如堆脂(“一片水光披”、乾隆 咏柴窑瓷),光可照人。以手指弹击盘口所发之声,清脆响亮,确实似打击石罄之音。(这种现象应该是黄土胎质经高温焙烧所致)。圈足内部沿边缘一周刻有四个字“柴磁永寳”。 

   高足盘器型,是由青铜器“豆”演变而来,是南北朝、隋代陶瓷器型中常见的品种,口沿外撇,盘心平坦,下呈以空心喇叭状高足,唐、五代、时期多有烧制,后世鲜见,清朝雍正时期偶有烧造,青花和五彩瓷器常见,单色釉者未见。此件高足盘器型,可在五代时期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中窥见其貌(迄今为止各大博物馆藏瓷、均未见此种器型高足盘)此盘用途应该是宫廷佳人盛用蜜饯、樱桃、果品之器皿。

   论述瓷器 柴、汝、官、哥、定,柴窑又为诸窑之冠。明初,曹昭“格古要论”记载:“柴窑出北地河南郑州,世传周世宗柴荣所烧造,故谓柴窑,天青色,滋润细媚有细纹,足多粗黄土,近世不见”。(传说所司请其状,世宗批曰:“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故谓柴窑。

  后世论柴窑瓷器,皆引用曹氏语,“天青色,滋润细媚有细纹,足多粗黄土”,近世少见等语”。后又有论柴窑瓷器“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我的观点:应为“润如脂”)、声如磬”。柴窑瓷器因传世稀少,难得一见。据文献记载,乾隆宫中所藏数件柴窑瓷俱是黑褐色器物,没有一件是天青釉色,时至今日,更没有参照物来做为比较,数百年来,瓷学专家、学者都没见过柴窑瓷器标准器,可想而知,鉴定一件柴窑瓷器是多么困难。

   虽然这件天青釉高足盘,与有关文献记载的柴窑瓷器风格特征有若干一致性,就把她定为柴窑瓷器,大多数人也不会认同。但是在我们发现高足盘之前(具体时代不清楚),已经有人鉴定此盘是“柴窑”瓷器、并刻了字,这是事实。

  把这件天青釉高足盘介绍给大家,以便供爱好和研究柴窑瓷器的朋友作为参考。更有待于柴窑遗址(窑址)的发现之日,来重新解读此件高足盘的不凡身世。       

  咏柴窑 天青釉高足盘(玉美人)

                  天青美姿色(青如天)

                  明镜映芳容(明如镜)

                  肌肤润如脂(润如脂)

                  莺声悦耳鸣(声如磬)

                  束妆腰肢柔

                  曼妙透玲珑

                  盈巧掌上舞

                  淡妆玉芙蓉

                    双丰渔樵 1997年6月6日

      

五代 名画 韩熙载夜宴图

可见高足盘是五代时期贵族阶层所用瓷器

 

 附录:古文献对柴窑的四大特征的记载 (摘录)

重要文献摘要如下:

1、北宋欧阳修(公元1007-1072):《归田录》“柴氏窑色青如天、声如磬,世所稀有,得其碎片者,以金饰为器,汝窑颇仿佛之。当时设窑汝州,民间不敢私造,今亦不可多得。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汝窑磁较似,官局造无私。”

 欧阳修生活年代,距柴窑相差不过数十年,宋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散文学家,道德文章为一代宗师,他的话应当可信。

(人们经常引用的所谓欧阳修《归田录》里有关柴窑的一段话,实际上是清代著名学者高士奇(1645-1703年)撰《归田集》(十四卷)第十一卷“汝窑花觚”条所记(收入《四库未收书辑刊》之九辑16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书中在谈及“汝窑花觚”时曰:“柴氏窑色青如天,声如罄,世所稀有,得其碎片者,以金饰为器。汝窑颇仿佛之,当时设窑汝州,民间不敢私造。今亦不可多得。“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汝州磁较似,官局造无私。粉翠胎金结,华腴光暗滋。指弹声戛玉,须插好花枝”。”这段记载是说高氏收藏了一件人称宋汝窑花觚的瓷器,但他觉得花觚的釉色很像古人对柴窑瓷器特征的描述,于是他抄录了古人形容柴窑瓷器的特点,并作了八句五言诗加以吟咏。从诗的内容看,高氏认为他所收藏的宋汝窑花觚的釉色很像古人形容的雨过天青柴窑瓷器的颜色,加之没人见过真正的柴窑器,于是认为他所收藏的汝窑花觚即是柴窑作品)以上故宫博物院吕成龙文录。 

2、明曹昭《格古要论》论柴窑瓷:“柴窑出北地河南郑州,世传周世宗柴荣所烧造,故谓柴窑,天青色,滋润细媚有细纹,足多粗黄土,近世不见”。(现存文献最早论述柴窑瓷器者,)

 3、明高濂著《遵生八笺》“说到窑器,不能不首先提到柴窑、汝窑、官窑、哥窑。但柴窑瓷器我未曾见过,而且众说纷纭。”有人说:“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4、明嘉靖朝严嵩父子,假天子之力,收罗几十年不过几件柴窑残件。

5、清宫亦曾收藏过几件柴窑,乾隆皇帝有咏柴窑诗数首。

《柴窑枕》:

色如海玳瑁, 青异《八笺》遗。(海玳瑁、黑褐色)

土性承足在,铜非钳口为。(圈足露胎处、类似黄土胎,口沿窑变如嵌铜口)

千年火气隐, 一片水光披。(釉面透彻肥厚)

未若《永宣》巧,龙艘落叶斯。

      乾隆丙戌御题(公元1766年)

柴窑《如意枕》:

过雨天青色,《八笺》早注明。

睡醒总如意, 流石漫相评.

晏起吾原戒,华祛此最清。

陶人具深喻,厝火积薪成。

      乾隆辛丑御题(公元1781年)

《咏柴窑碗》

冶自后周遂号《柴》,冠乎窑器独祢佳。

镜明纸薄见诚罕,足土口铜藏尚皆;(釉质纯净明亮、圈足露胎类黄土胎、口沿窑变尤如铜口)

内府数枚分甲乙,夷门广牍类边涯。

都为黑色无青色,记载谁真实事谐。(乾隆所见柴窑碗为黑色、并不是天青色)

      乾隆丁未御题(公元1787年)

其他论述柴窑瓷器著作,多是引自<格古要论>故而未作转述。

                                 双丰渔樵 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