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秋节气灸,调节身体的阴阳是关键!

 小毛头书屋 2023-08-11 发布于四川

转眼立秋。立秋节气特点有两个方面——

  • 实际感受方面,立秋之后还有一伏,也就是末伏,依旧是一年当中天气最热的三伏时节

  • 在气机方面,立秋开始,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天地气机由盛转阴。

图片

董晗老师简介

■ 中医世家,医学硕士,执业医师;

■ 同有三和优品中医医理顾问;

■ 家学渊源深厚,针药并用,尤擅各种中医外治疗法,对于传统刺血疗法、古法艾灸、正骨手法等领域有较深入研究,疗效显著;

■ 自幼践行中医,多阅人间病苦,立志此生走济世救人之路,多年来致力于临床与中医文化传播,发愿:“用中医的光,照亮更多的人”。

由夏入秋,天气虽然还是很热,但是在天地气机方面,已经到了一个由阳转阴的节点。

立秋处于这个转化的过程当中,对应十二消息卦的否卦,最大的特点就是阴阳各半

立秋时节,在气候上属于秋老虎。尤其是中午,光照强,温度高,炎炎烈日像一只猛虎。

秋老虎虽然在立秋之后,但仍处于夏秋之交,夏季的暑湿之气还很强势。

所以秋老虎之初,湿气重依然是很多人身体面临的问题,尤其是脾胃弱、体质素来寒湿,又在整整一个夏天过度使用空调,饮冷食寒(吃凉菜、喝冷饮)的人群,这个阶段不要盲目祛秋燥,因为这样体质的人群,健脾祛湿依然是重点。

阴历七月由夏入秋,在秋凉之前,正是一个阳转阴的时节。身体阴阳不调和的人群,这段时间更容易出现脾胃不和、睡眠不安稳等情况。

想要安稳度过这个阶段,特别推荐的还是好好艾灸。

一年四时八节,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这最重要的8个节气中,就包含四立,其中立秋就是特别重要的节气之一。

图片

悬灸穴位推荐

(立秋节气)

艾灸,我们特别强调的就是节气灸,尤其是大节气的艾灸。在大节气时候,悬灸最好的选择就是灸大穴。

立秋的特点是阴阳各半,立秋的悬灸养护也需要调和阴阳。立秋推荐的2个大穴,都是可以阴阳平调,扶阳化阴的大穴

关元

关元是任脉上的重要穴位。关元位于腹部,是任脉上非常重要的穴位,在脐下3寸的位置。

图片

关元下藏的既有元阳又有元阴,是一个可以阴阳双调的穴位,悬灸关元既可以温煦元阳,又可以滋养元阴。关元是一个适合经常灸的大穴。

在立秋这样至关重要的节气里,悬灸关元,温煦关元更是非常关键。大节气悬灸关元,在时间上要充足,能够感受艾热从小腹透到腰部的温暖,这样才有可能灸透。

太溪

太溪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图片

太溪是肾经原穴,肾经原穴。原即本源、根源的意思。对于容易上火的人群,尤其有高血压、头晕等问题人群,太溪是一个比较容易找到灸感的穴位。

立秋悬灸太溪穴,可以促进身体当中的水液蒸腾气化更加顺利、气机流转更调畅。太溪也是一个有着双向调节作用的穴位,悬灸太溪既可以扶肾阳,又能够滋肾阴。

在中医理论中,肝肾同源,大家疏肝理气,不要只想着肝经的穴位,其实太溪气化好了,水气向上蒸腾,就可以滋养肝木,使肝火不至亢盛。

另外,太溪也是一个比较容易找到灸感的穴位。一直在灸感方面不太清晰的同学,可以好好感受下太溪。

悬灸关元、太溪这样的扶阳大穴,会有扶阳滋阴的双向调节作用,不易上火,还能够培补身体的元阳。悬灸关元、太溪的化湿作用,就像太阳出来,湿气就会蒸发掉。

总之

立秋,悬灸关元、太溪,扶阳化阴,调和阴阳。

让我们一起为接下来天地气机的持续转化做好准备。

广告

👇

点击上方图片即可购买
三和扶阳艾

👇

添加健康小和-乐乐

获取董老师更多艾灸知识

The end

作者 | 董晗

编辑 | 扶阳宝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