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胜利日 | 霍秀:悲壮的驼峰空运,更悲壮的后来……

 贺兰山民图书馆 2023-08-15 发布于宁夏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者简历

图片
作者在盐城自然保护区

霍秀,清华附中初68级老三届,1968年到山西插队,1971年考入宁夏文工团,1978年考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1980年进入影视界。1989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学习导演和编剧,在多部电视连续剧担任执行导演,在中央电视台《文苑漫步》栏目担任主持人,北京电视台《东芝动物乐园》栏目担任总导演,北京电视台《走向大自然》栏目担任主持人、编导等。


原题

风 之 翼

驼峰空运英雄的悲壮故事


作者:霍 秀

图片

01

一定要找到他

1944年,昆明的初冬。朔风凛冽,寒气逼人。
终于起飞了!巨大的轰鸣声中,中航货运飞机C-47从昆明巫家坝机场冲上蓝天,飞向印度。起飞的时候天气还好,但是,一个多小时后就要进入死亡之谷——喜马拉雅的驼峰山隘中。机舱里堆满货物,美丽的少女林华媛坐在简陋的铁皮座椅上,紧抱着两岁的女孩林林。激动和不安使她心动过速,面颊一直泛着红晕,额头上沁出豆大的汗珠。
未婚夫林汝良为什么忽然躲闪起自己?一直在回避结婚的话题……说好了的,不论生活多么艰难,也要一起把林林抚养长大,是他变卦了,还是变心了?他的心难道像驼峰的天气般千变万化吗?
林华媛一直在喃喃地虔诚祈祷,“慈悲的主啊,请您保佑我们平安飞到加尔各答吧,能够顺利找到他......”
图片
小林林睁大双眼看着这位并不太熟悉的阿姨,她不明白妈妈为什么会让自己跟着她上路,舟车劳顿一路颠簸,有时风餐露宿连水都喝不上,从重庆赶到一个叫昆明的地方。然后,阿姨抱着她跑了很多房间,和一些叔叔着急地说了很多话,这才上了这架飞机。她记得阿姨微笑地亲吻着自己的小脸蛋儿说:“以后叫我妈妈,好吗?”她有些恐惧,紧闭着嘴唇看着这位阿姨,她记得自己的妈妈,还有最后分别时妈妈止不住的泪水。
在阿姨温暖的怀抱里,林林却没有困意。飞机巨大的轰鸣震耳欲聋,她一直在心慌,大声问:“阿姨,我们去哪儿呀?”阿姨轻轻地吻着她的小脸蛋儿,大声回答:“好宝贝,我们去找林汝良,你见过的林叔叔呀。不管他跑到哪里,我们都要找到他。”
话音未落,一阵突如其来的颠簸把她俩甩了出去,滚到机舱地上。飞机遇到强烈的上升气流团,也就一分钟左右,飞机突然被气流冲到高空几千英尺,然后又突然下降几千英尺,上下起伏,左右摇摆,五脏六腑简直翻了个个,上机前吃的东西全吐了出来。林华媛用力伸手抓住林林,另一只手抓住座椅的铁腿,尽量固定住自己的身体,慢慢把孩子拖过来搂在怀里,斜躺在地上。
小林林哇哇大哭,张嘴瞪眼大喘气,快要昏厥过去。这种老旧飞机没有密封舱,根本没有氧气补充,在3500米到5000多米的高度,氧气极其稀薄。她不知道阿姨为什么偏要带着她去找那个林叔叔。
林华媛心惊胆战地想:“林汝良,你每天就在这种环境中工作吗?你还活着吗?”

02

相遇

林汝良出身于福建莆田一个清贫的基督教牧师家庭,1939年在资深航空电信专家查复疆先生的培训下进入中国航空公司,成为飞行报务员,也是我父亲的同事。

图片

林汝良

四十年代初,林汝良在重庆工作。一天走在街上,看见路边一座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基督教堂,高高耸立的十字架在阳光下熠熠闪光,门口挂着牌子:基督教中华圣经会,就像主在召唤他,没有犹豫就走了进去。里面迎出一位牧师,慈眉善目,笑容可掬。怎么似曾相识?林汝良楞了一下,立刻辨认出是许久不见的熟人,福建老家德里中学的林天和牧师。
林牧师也认出了林汝良,当年的顽皮男孩已经长得高大帅气,仪表堂堂。林牧师曾经在美国留学学习神学,归国后,服务于基督教卫斯理公会,成为总干事。见到林牧师就像见到久别的亲人,林汝良喜悦兴奋的心情无法言表,因他当时是孤身一人在重庆工作。
二人谈兴正浓,教堂后面款款走出一位姑娘。林汝良眯起了双眼,觉得竟有些晃眼。像春日的第一缕阳光漫洒进教堂的空间,周围的一切忽然就亮了。林天和牧师介绍着:“这是我女儿,林华媛。”
“您好,”“您好,幸会。”微笑面对。林华媛躲避着林汝良惊讶热辣的目光,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不过,虽然刚才是粗粗的一眼,就感到了对面这位先生高大,英俊,风度翩翩,诚实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林汝良几乎无法移开自己的目光。面前的这位女子身态婉婷,楚楚动人,举手投足带有一种小姑娘的纯真热情,明亮的眼睛好似深邃的黑宝石,光华灿烂。他们说着一些似是而非的朦胧话,林华媛低头噙着温柔的笑,林汝良虽然有一点儿慌张,但只是那么一眼凝眸,就觉得血液随之起舞了。
相遇,让整个世界青春焕发。
此时此刻,两人仿佛同时认出了前世的对方,心里轻轻喊着:“是你,就是你。”
他们频频约会,每一个细胞都在苏醒,点燃。

03

生死合同

图片

这张珍贵的照片中,有中国第一位空姐鲁美英,就是右边那位清纯美丽的姑娘。看到这照片,我久久地移不开眼睛,觉得她的微笑真像维纳斯的花冠,能给这架飞机加冕。鲁美英原准备此次出航之后就返回香港结婚,并幸福满满地向报务员林汝良展示了未婚夫送给自己的结婚信物——一条金项链。
这是1940年10月29日凌晨,中国航空公司“重庆号”飞机载着九位乘客,从香港飞往重庆,飞机的正驾驶是美国人肯特(W.E.Kent)。按原计划,下一个航班任务是飞往昆明,但肯特接到昆明的无线电报,让他推迟起飞,因为在昆明发现了日机。
“重庆号”不敢冒然起飞,在地面静静地等待了两个小时,没想到,重庆珊瑚坝机场的警报声突然刺耳地响了起来,一些日机正在经过宜昌,马上到达重庆!肯特别无选择被迫起飞,只能冒险飞往昆明。
到达昆明上空,昆明的防空警报仍旧在响,机场无法降落,肯特驾机在昆明东部山区躲避着,盘旋,等待,希望日机能够离开。但是,一个多小时后,眼看着油料即将耗尽!只有一条生路,就是想办法迫降。
盘旋中,肯特看到附近80英里的地方有一个小型的机场,那是云南沾益机场,虽然很小,但是有跑道,他飞近了沾益机场,仔细观察,看到停机坪有两架中国飞机。他飞快地判断,附近如果有日本飞机,中国飞机肯定会飞开躲避,飞机在就说明没有日机。肯特把机头对准跑道,缓缓着陆。
突然间,烟雾升腾,万雷轰顶,天崩地裂,“重庆号”机身瞬间被击穿几个大洞!肯特不知道,停机坪上的两架飞机是用来吸引敌人火力的,是木头做的模型诱饵!5架日本驱逐机刚刚扫射了它们,正在爬高离开机场。刚刚升空就发现了正在降落的“重庆号”,当即俯冲下来,开足火力袭击。这些杀人不眨眼的战争狂魔,袭击没有任何威胁的民航客机!肯特被子弹击穿头部,当场牺牲。
图片
二战时的云南沾益机场,可隐约见到简陋的跑道和停着的飞机

鲁美音身中数弹,血流不止,林汝良却在猛烈的袭击中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他抱起奄奄一息的鲁美英冲出机舱,把她放在草地上。垂危之际,鲁美音用尽全身气力摘下脖子上的项链,交给林汝良,请他把这条浸着鲜血的爱情信物交给自己的未婚夫,然后,带着无尽的思恋和遗憾垂下了双臂。
此次袭击共有六人惨死,包括一名婴儿。
天空是湛蓝的,蓝得像泪水的海洋。
图片

这是位于南京王家湾的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黑色纪念碑名录上镌刻的4296名中外抗日航空烈士中,只有唯一的一名女性:鲁美音(女),江苏南京,1914年-1940年10月29日

这次惨案之后,林汝良就知道,生命的去留自己已经不能做主,也许随时会化身为一捧骨血,飘洒在宇宙的浩淼云间,也许连一丝微风,一粒雨滴都算不上,瞬间灰飞烟灭。他狠下心来,决定从爱情中慢慢退却。于是,他几周没有踪影,不敢也不愿再向前迈进一步。
未婚夫没了音讯,林华媛寝食难安。本来已经铁了心非君不嫁,这都是因为什么?是他年少轻狂又另有所爱?难道地久天长,只是误会一场?她心中七上八下,血液中涌动着希望和绝望,再无有片刻的安宁。
1942年,驼峰空运开始了,林汝良与中国航空公司签订了“生死合同”,更使他下定了决心,绝不能让心爱的姑娘年纪轻轻就成为孤苦的寡女。
我查遍了手头浩如烟海的资料,却没有找到有关驼峰飞行“生死合同”的记述。忽然想起来,父亲的同事徐承基叔叔,他应该是如今中国唯一在世的驼峰飞行人员,今年已经100岁了。赶紧打电话向他问候,并问起此事。

图片

百岁老人徐承基

徐叔叔身体健康,思维敏捷而且记忆力超强,比我父亲小四岁,他说,飞驼峰时,父亲是飞行报务员的老字辈,他还只是小字辈。1944年,驼峰空运坠机连连损失惨重,急需补充飞行人员,所以中航在昆明办了报务员培训班,他就是那个班上的学员。毕业后就报考中航的报务员。班上三十三个学员,一看到飞驼峰的合同,吓跑了二十三个,这是提着头颅上天飞行呀!只有包括徐叔叔在内的十个热血青年签了合同。合同最后的大意是“一旦以身殉职,家属能得到4000美元抚恤金。”
“您签合同的时候想过可能会牺牲吗?”
他说:“你知道笕桥航校的校训吗?“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予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我们那时候年轻,血气方刚,都要和日本人拼命!”
图片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为什么,为什么会有驼峰飞行?揭开被尘封七十年的历史面纱,悲壮惨烈的驼峰空运狂风暴雨般迎面袭来。

04

中华民族命悬一线

图片大东亚共荣圈示意图
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1942年日本占领缅甸北部为止,依赖外援的国民政府是靠着四条主要的物资供给线来维持艰难抗战的。一条是从香港到广州的海运线,第二条是通过印度支那的海防港到中国的海上运输线,第三条是从苏联的哈萨克斯坦进入中国,第四条就是滇缅公路。
图片
日机轰炸兰州

图片
1939年,正在遭受轰炸的兰州城(日军航拍)

图片

滇缅公路二十四道拐

图片
滇缅公路示意图

从1939年到1942年,随着战争的推进,四条主要的物资供给线相继被日军封堵,中华民族命悬一线。
“我们必须帮助中国进行现在的卓越抗战和以后必然来到的反攻,因为这是打败日本的一个重要因素。”“日本人可以切断滇缅公路,但是我要对英勇的中国人民说,无论日本军队的侵略多么严峻,用飞机空运物资给中国军队的路线将会很快被发现。“罗斯福说。
在哪里?哪里还能够找到一条国际飞行通道?
图片
喜马拉雅山

想到“驼峰航线”的,是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和中国航空公司经理威·兰·邦德。他们简直疯了。在这里开辟航线?这里是地球上最高耸险峻的冰雪女神喜马拉雅,这里是她的处女地!她孤傲冷峻,冰清玉洁,谁敢侵犯她的尊严?
1942年3月17日,美国任命麦克阿瑟上将为西南太平洋地区盟军司令,指挥该地区的陆海空军作战行动,史迪威中将为中缅战区的美军司令,蒋介石随即委任史迪威为“委员长的参谋长”。开辟印度至中国的空中运输线,中美两国政府终于确认了此行动。
此时,前线国军已经快要弹尽粮绝。
中华民族的存亡,天塌了似的压在了驼峰航线上,压在了承担此任务的美国陆军航空总队印中联队和中国航空公司身上。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是林汝良的护照,文革中被抄走,却万幸没有被烧毁保存了下来。上面写的是:只要此护照持有者是CNAC(中国航空公司)的雇员,一年之内可以多次往返印度(不用每次签证)

05

在“上帝的弃地”

作死亡飞行

这里是世界航空史上飞行难度最大、气候条件最恶劣、持续时间最长、付出代价最大的空中运输航线。这个代价已经远非“惨重”二字所能描述。美军运输部把驼峰称为“军官的墓地”“寡妇航线”,他们需要战胜的是非人类的魔鬼敌人——恶劣的天气和险峻的地貌,和战场上的飞机高射炮比起来,这两个“敌人”可能更加致命和难以预料。
“驼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一个山口,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得名“驼峰航线”。它的海拔高度4500米到5000上下,最高海拔达7000米,1942年之后,这里竟然成为中国与外界联系的唯一出口,也是能够从美国把援华物资运送过来的唯一通道。
图片
运送的抗战物资首先从美国东海岸横渡大西洋到非洲,再横渡印度洋到印度西海岸的港口城市卡拉奇,然后经铁路和货船横穿印度次大陆到加尔各答,再沿孟加拉到阿萨姆铁路运送到印度东北边境阿萨姆邦的汀江机场,最后才经中印之间的驼峰航线运送到中国。这是穿越三大洲,跨越两大洋的15000多公里(有说20000多公里)的超长运输线,驼峰航线是最后一站。

图片

美国运往中国抗战物资路线图(《悲壮的的驼峰空运》展览提供)

二战期间有三条空中航线被称为死亡航线,阿拉斯加航线、北大西洋航线和驼峰航线,驼峰航线列于危险之首。这里的气象条件魔鬼般喜怒无常,是欧亚三大气团的交汇处:孟加拉湾暖湿气流从南来,喜马拉雅低压从西来,西伯利亚低压自北来。三股强大气流在此冲撞翻滚,形成了地球大气层最恶劣的飞行环境。
驼峰航线分为南线和北线。南线相比北线路程短、风险小,但是却在驻扎密支那日军飞机的拦截范围之内。完全没有防御能力的运输机,如果遭遇到日军战机,则毫无招架之力,基本是机毁人亡。
北线距离远,但地势险峻,气候条件极其恶劣。为了躲避日寇的袭击,飞行员们宁愿飞越死亡绝地的北线,也不愿意飞南线与日寇发生正面冲突。
图片
驼峰航线示意图

驼峰航线的北线要飞越横断山脉、高黎贡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这些山脉的平均海拔在5000米左右,这个高度对现代飞机没有任何麻烦,现代飞机在10000米的高空飞行都很正常。但当时执行飞行任务的都是美国制造的C-46、C-47、C-53、C-54、C-87、C-109等老旧运输机。这些飞机的有效载荷并不适合高负载的高空作业,最高的爬升高度也只有6000米,而且为了保证运输的效率,机舱里要满载3~4吨的各类战略物资,遇到高于6000米的高峰就再也爬不上去了,只得在犬牙交错的山隘之间穿行。
图片

06

无数个不可能横亘眼前

虽然罗斯福总统支持,但美国政界、军界相当一部分官员都对这条航线感到悲观。除了险恶的地形和气候因素,一大堆完全不可能克服的困难横亘在面前。

图片

1,运输线问题太大。从美国出发的货物,要在海上航行13000英里(约20917公里),就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总算到印度之后因日军威胁还无法停在印东的加尔各答,只能停到印度最西边的港口城市卡拉奇(那时还未印巴分治)。而卡拉奇到驼峰航线基地阿萨姆还有1500英里(约2414公里),印度人把货物放到船上穿越无数河流,竟需要六周时间。总的算起来,从美国运到阿萨姆的一次货物共需要大约两三个月,然后就面临着驼峰航线这最后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
2,机场不够用。印度只有一个汀江机场可用,没有现成的备用机场,印度和中国至少都需要速建三四个,每个机场至少铺设20—50个停机坪和基本滑行道,但印度阿萨姆每年6月到10月是季风雨季,洪水泛滥,泥石流常发生,无法修机场。
图片
阿萨姆的夏天

3,天气预报不准确。1944年之前,没有训练有素的气象员为驼峰飞行员提供正规的天气预报。当时只有昆明、重庆、汀江等几个大城市开设了航空气象站,航线的险要地区基本没有气象保障点。(美约翰·蒲雷廷著《驼峰空运》
4,航空地图不准确,无雷达。当时飞行人员使用的主要航行地图,是二战前由美国绘制,资料陈旧不准确,未经实测效验,很多地标之间关系标注位置与实际情况相差太大。几乎没有雷达情报保障,飞行员根本不知道自己离地面有多高,他们完全依靠航位推测法(仅仅依靠一个罗盘航向飞行)。
5,飞行员更不够。需要飞行时间要超过500个小时,还要有在恶劣天气和险恶地带飞行的经验。到哪里去招募这种有经验的飞行员?
总之,美国军方的反对意见很明确:让非密封舱(飞行员需戴氧气面罩,体力消耗大)、没有备降机场、没有全程导航、没有准确气象预报,用两个只能各输出1000多马力的螺旋桨发动机、最大速度274公里的C-47去飞跃这样的天堑,我们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能力!
不论计划如何渺茫,中国航空公司已经下定了决心,先试飞!一定要飞跃喜马拉雅,驼峰航线一定要开通!
1941年11月,在日寇全面封锁下,喜马拉雅山几亿年的沉寂被隆隆的轰鸣声打碎。
图片
中国战场唯一的生命供给线一一炼狱般的驼峰空运航线试飞成功。这是首航的中航人员集体合照

世界航空史上最艰难、最凶险、也是最昂贵的空运——耗费6吨汽油才能运送1吨汽油的驼峰航线艰难地诞生了。
中国航空公司是与美国泛美航空公司合资的航空公司,中国交通部持股55%,泛美持股45%。1942年初,中航仅剩下3架飞机。但是,通过承担“驼峰空运”任务,从1942年到1945年,美国向中航提供了C-53,C-47,C-46型飞机共90架左右。
抗战初期,中国籍正机师只有黄光悦、谭欢在、陈文惠、陈鸿恩等4名,其余都是美国籍机师。1942年,陈鸿恩、陈文宽、梁广尧、陈文惠、陈齐发、黄官悦、陆铭达、黄天觉等8人转DC-3型飞机单飞,同时,从美国志愿航空队(解散的飞虎队)中的16名和非洲泛美航空队招收机师11名,到年底共有43名机师。

图片

陈文宽

图片

陈文惠

图片

潘国定

1944年,马国廉、潘国定、陈达礼、杨积、边任耕等先后转为OC-3型飞机正机师,同时,从昆明招收了一批大学生培训副机师,如周炳、冯少才、陆华应、方甫、李宏揆、许学伊、包志刚、黄雄畏、李凤朝等。通过驼峰空运,中航拥有了一支技术精湛的飞行队伍。陈文宽、陈文惠、潘国定、陈文宽、陈文惠、潘国定成了享誉航空界的飞行英雄。

图片


这个简陋的茅草屋,就是印度阿萨姆邦汀江机场的塔台。繁忙的机场,几分钟一次的起飞和降落,24小时的连轴转,调度员就在这个台子上指挥了三年。机场附近的百姓说,当年头上的飞机比乌鸦还多。

图片

经常用这种方式指挥飞机

图片

图片

印度阿萨姆机场

图片

向中国运送的汽油

图片

印度一头叫Elmer的大象,正在向飞机里运送55加仑的汽油

除了暴风骤雨,阿萨姆上空经常笼罩着魔鬼般的厚厚浓雾,厚度能达到5米左右,浓雾造成了数次坠机事件。1943年的一个夜晚,浓雾笼罩的查巴机场上空盘旋着30架等待着陆的飞机,就像把驾驶员的眼睛蒙上盲飞,完全无法看到地面的任何标志。结果只有18架冒险安全着陆,7架着陆时坠毁,5架无法降落在空中耗尽燃料被放弃。
一滴汽油一滴血!这是那个时期毫不夸张的口号。
图片
装满汽油的机舱,一旦飞机失控,飞机就会变成火焰机
1944年11月10日下午14点30分,林擎岱驾驶着轰炸机改装的简陋客机A29,在昆明降落时突然失速,坠落在距跑道头不足500公尺的田野中,当即起火燃烧,机上40多位人员全部遇难。
图片

这位是小林林的父亲,中央航空公司机务主任,优秀飞行员林擎岱

在知道了夫君离开的那一瞬间,林擎岱夫人黄衣青就下定了决心此生绝不再嫁。但是靠一己之力如何将三个孩子拉扯长大?生活陷入极度困苦之中。看到终日以泪洗面的黄衣青,林汝良考虑再三,和未婚妻林华媛商量,想帮助黄衣青抚养一个女儿,也就是小林林。林华媛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认为自己和林汝良将来的小家,能够给林林完整的爱和最好的生活教育环境。

图片

林汝良的三個孩子和叔叔林擎基,右一为林林

终于把失去了父亲的林林接到家中抚养,本该履行父亲职责的林汝良却失踪了,林华媛心急如焚。如果他是个负心郎,为什么还把烈士的遗孤交给自己?明明是交给两人将来的小家。如果没有食言,什么可以解释他的失踪?如果遇难,中航公司必须通知家属,没有接到通知就说明他还活着。难道是花开梦一场,花落梦成空?
林华媛到处去打听询问,终于知道了林汝良驼峰飞行后常住印度。于是决定,不管冒多大的风险,遇到什么可怕的过不去的关隘,也要鼓足勇气带着林林飞到印度,找到林汝良。
林华媛,真是个烈性女子。
于是就发生了本文开始时的一幕。

图片

07

墜毁,坠毁!

我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找到了《中航史料汇编》,还有中航飞行员唐纳德·麦克布莱德留下的一本日记,现在已经成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里面记录着驼峰航线飞机坠毁和人员死亡数字,可以想象到林汝良当年艰难的痛苦决定:“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它们不是一组组数字,是一个个鲜血淋漓心脏的最后跳动。

图片

飞越驼峰对于飞行人员而言是近乎自杀式的航程

1942年11月17日,中航C-53型60号飞机由昆明飞往汀江途中失踪。正机师布朗,副机师迪宁及报务员杨光鎏生死不明。(中航史料)
1943年 1月8日,中航C-47型58号飞机在昆明机场起飞时损毁。(中航史料)
1943年2月13日,中航DC-3型46号飞机发动机发生故障,迫降在长江铜罐驿江中后,约10分钟沉没。 (中航史料)

图片

C-46运输机卸载汽油

1943年3月11日,中航C53型53号飞机由昆明飞往汀江起飞,10分钟后,即与地面失去联络,飞机失踪。正机师福克斯副机师谭宣及报务员王国梁均无下落。(中航史料
1943年3月13日,中航C53型49号飞机由昆明飞往汀江途中失踪,正机师O.M.Weleh,副机师王铭佩及报务员黄少华均无下落。(中航史料
1943年4月7日。中航C-53型58号飞机由昆明飞往汀江,途中失踪。正机师C.J.Rosberk,副机师C.R.Hammell当时失踪,后生还。报务员王耀东下落不明。(中航史料)
唐纳德·麦克布莱德日记摘录(略)
图片
中航飞驼峰幸存下来的几十位飞行人员,都有九死一生的恐怖飞行经历。
记得小学时父亲曾对我说过,他曾经两次和死神擦肩而过。有一次飞行中突然遇到狂风和气流,飞机就像一片小树叶,被狂风裹挟着以最快的速度向一座雪山山峰撞去,眼看着峭壁瞬间冲到了眼前,他们吓得头皮发炸双眼暴突,拼死命拉操纵杆,满载抗日物资的飞机咆哮嘶吼着终于升高,逃过了这一劫。
图片
父亲说还有一次他发高烧,浑身滚烫视力模糊,头昏眼花走路踉跄,但他们是绝不能请假的,因每一次飞行都有可能是此生的最后一次绝飞,谁来代替你?可是一位年轻的美国飞行报务员站了出来,代替父亲值班。也就是在那天傍晚传来噩耗,那架满载抗日物资的C-47运输机失事,在茫茫雪山中消失,后来知道,三位美国飞行员全部遇难.....
他说,如果我那天没有发烧,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我,也就没有你了。但父亲当时并没有告诉我时间地点,我那时候完全不知道世界上有个驼峰。

图片

中航飞机迫降在农田

08

如果我死去,
世界是否在意
千辛万苦,林华媛带着小林林终于在印度找到了林汝良,他还活着。任凭血泪盈襟,任凭日月苍茫,紧紧拥抱。林汝良再也无法拒绝带着烈士遗孤飞跃驼峰来找自己的姑娘。他们结婚了。
图片
林华媛曾无数次想象为最爱的人穿上洁白婚纱的曼妙与美丽,婚纱是女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爱情誓言。可是跑遍了加尔各答的婚礼店也买不到那层层叠叠温婉优雅的婚纱,因为印度女子结婚不穿婚纱,只穿民族服装沙丽。沙丽就沙丽,姑娘穿上更加美艳动人,飘飘扬扬如仙女下凡。
图片
这是不知道有没有明天的婚姻,是把每一秒钟都当成一辈子的婚姻,不知道那根蜡烛什么时候就化成肝肠寸断的泪。
1945年1月6日,是世界航空史上一个黑色的星期六。那一天,驼峰的天气诡异而暴虐。阴险的日寇除了围追阻截轰炸扫射,还安装了假电台,引导飞机偏航撞山。在那短短的一天24小时里,竟然有13架运输机、39位飞行人员再也没有归来。当电台中传出Mayday的呼救信号,传出呼唤母亲和对心爱姑娘的爱情誓言,传出最后瞬间的呻吟,地面电台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咬紧牙关,泪流满面……
图片
这是一架英雄飞机,它成功飞越驼峰多次,千难万险,战绩累累。请注意机身前方的小黑点,那是一只只小骆驼,代表成功往返的次数。粗粗数一下,已经有150多次的飞越。
然而,驼峰空运却从未停止,就在燃烧的飞机残骸旁边,一架架运输机又怒吼着冲向云端。
美国飞行员出勤时配有重要的保护设备,一只柯尔特四五式手枪,一把近战双刃短刀和一件软皮夹克,手枪用来防御野生动物和寻找食物。
可惜我到现在也没有查到中航飞行员是否也配备手枪和短刀。如果没有,驼峰飞行对他们来说是更可怕的噩梦。
图片
配备近战双刃刀,是因为一个让人头皮发炸的恐怖死亡:有位美国飞行员跳伞后被挂在树上,他先打开了系在胸部的带子,头掉了下来,倒挂在树上,离地面只有几英寸,却怎么也解不开伞。丛林中成千上万的大蚂蚁嗅到血腥味儿,密密匝匝爬来。几天后,人们才发现了挂在树上,绑着降落伞绳的一副骨架。
所以近战双刃刀是用来割断缠着的绳子。飞行员还被告诫枪里始终要留一颗子弹,遇绝境时留给自己使用。在什么绝望的状态下他们才选择用手枪毁灭自己?也许身体已经无法移动时,突然看到一群喜马拉雅豺出现在眼前!
图片

喜马拉雅豺

也许爬行了几百米晕了过去,却被身体的剧痛惊醒,眼前是一对对充血的眼睛和正在咀嚼着人肉的血盆大口!

图片

食人鹫

也许被压在机身的残骸下动弹不得,周边几百公里寥无人烟......最后,他们沉浸在天连地,地连天的白色世界中。头上是琥珀色的流云,口袋里是准备寄给姑娘的发烫的信,信上她的名字处,还留着他温暖的唇印。他们数着自己滴血的声音,让凛冽寒风卷走自己的泪水,在冰雪弥漫中慢慢地消失,消失。
三年零四个月的驼峰空运,中美两国飞机飞越驼峰8万多架次,从印度运到中国的物资70万吨以上,还有1000多架飞机经驼峰航线投入中国战场。在此期间,正面战场的中国军队有11个军、31个师、22万多人每月需要的3500多吨军用物资全部依靠驼峰空运补给。中航运送到印度接受训练和补充中国驻印军队的官兵有33400多人。在缅北滇西反攻战役中,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给养、械弹的补给,兵力的调运,伤员的运送等后勤保障都是通过驼峰空运完成,缅北滇西反攻战役的胜利,成为中国战场全面反攻的序幕。
图片
随着投入驼峰空运的飞机不断增加,中国出口物资大幅度回升,1943年到1945年,出口了钨,锡、汞等军工矿产品、还出口了茶叶、桐油、猪鬃、生丝等农产品,支援了盟国的军需民用。这些物资换取的外汇一部分用于偿还外债,一部分用于维持西南大后方的战时经济。
驼峰航线对中美英三大盟国在太平洋地区对日作战的成败,对反法西斯同盟能够顺利实施“先欧后亚,先德后日”的大战略,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三年来,中美两国牺牲了1600多名飞行员,损失了609架飞机,平均两天就损失一架飞机。只拥有100架飞机的中航损失了48架飞机,牺牲107名飞行人员。直到现在,还有1500多名中美飞行员长眠在喜马拉雅峡谷中,无法找到他们的遗体。

图片

由于失事的飞机太多,在航道的山谷中散落着很多坠机碎片。天气晴朗时,在阳光照射下,这些碎片在闪闪发光,竟然成为了后续飞行员的恐怖导航参照!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呼啸前进。

09

胜利之后

日本人投降了!
胜利,是让人多么心醉的幸福啊!欢呼,流泪,亲吻,拥抱,广场集会,都无法彻底释放心底井喷的欢乐!
图片
林汝良终于幸运地活了下来,一家人回到了重庆。这张照片看是四人,实则五人。从右到左是林汝良,林华媛,烈士遗孤小林林,还有一个宝宝藏在林华媛肚子里,已经五个月大了,宝宝就是后来给我讲这个故事的林平姐。
左边的女士是来接机的,看到林汝良一家幸福团聚,她无论如何笑不出来,控制不住地悲伤落泪。她已经是四个孩子的妈妈。1945年1月,快要看到胜利的曙光了,她的夫君陈鼎峙在驼峰飞行时,由于大雾弥漫云层浓厚,机翼碰到魔鬼牙齿般的山顶瞬间坠落,七名机组人员全部惨烈遇难。七位妻子痛不欲生,七个家庭一片荒芜。

图片

陈鼎峙全家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是人类的野蛮和退步,和平是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但是,为什么全人类都在向往和平追求和平,而和平却仍然遥遥无期?
经历了那么多苦难,林汝良和林华媛再也不愿想那个可怕的战争了!他们憧憬着生命绽放的快乐,家庭的温馨,战后人们将得到的和平和尊严。
驼峰空运造就了英雄。那些飞跃驼峰的美国飞行人员在美国都成为了著名的英雄人物,因为他们必须具备超乎常人的勇气和坚韧意志,才成就了这个空运历史上鲜有匹敌的壮举。
飞跃驼峰侥幸活下来的中航飞行人员,几乎都参加了两航起义。1949年11月9日,父亲和35位飞行人员一起,驾驶着12架飞机冒着生命危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12架飞机,和后来由两航人员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6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航初期的机群主体。在他们之后,四千多位两航职工全部起义,从香港回到了大陆。
图片
起义人员合影 

但是,他们与美国飞行员境况却大相径庭。
1957年注定是不祥的一年,它送来了一个在天空游荡的狰狞魔鬼,虎视眈眈觊觎着这片大地,最后落到了553273个人的头上,这些人基本上是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从此,这五十多万人的头上就被紧紧地戴上了一顶又粘又臭的帽子,他们的名字从此加了一个前缀——右派。只要头上有这东西,就变成了“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林汝良被戴上了这顶帽子,押送到湖南湘潭进行劳动改造,要脱黑胎换骨血,才有很可能回到人民内部,当然不是一等人民。
九年之后,一个更大的超越了战争灾难和所有自然灾害的邪恶病毒,被植入了所有人的细胞,改变了基因,变异了美丑善恶,颠倒了黑白是非,三千年厚重的文化历史被扫荡殆尽,落花流水片甲不留。唯一颠扑不破的那面大旗,绝对权威地高高飘扬。
飞出了驼峰炼狱的飞行员们,全部被扔进了政治炼狱。1968年7月31日,在林彪、吴法宪的“授意”下,一个让人心惊肉跳的“731阴谋驾机外逃集团”在中国民航横空出世,集团共77名飞行人员,所有驼峰幸存的和驾机起义的飞行员都在其内。说他们是“特务、间谍、历史反革命,现行反革命,地主分子,阶级异己分子”,企图驾机逃往台湾。

图片

潘国定

1968年12月14日,两辆卡车飞驰到和平里一座居民楼前停住,几个气势汹汹的绿军装从车上跃下,四楼的一个家庭瞬间被轰毁,全部财物装满了两辆卡车。从楼上反铐双手被押下来的人是潘国定,他是飞跃驼峰900余次的飞行专家,开辟西藏航线的首位功臣。押走后他三年多没有任何音讯,不知死活。后来知道,他先被秘密押送到西北,后来又转送到江西,每日吊起来毒打,几次吐血昏厥过去送到医院,出院后又继续毒打,打断了几条肋骨,肺部严重受损,后罹患了肺结核,经久不愈。
造反派竟想出一个刑罚,把四条腿的板凳翻过来,让潘国定跪到细细的板凳腿上,对着墙角直起身体,然后向他的腿上压砖头,一直压到砖头超过人高,再堆,再堆。因为人对着墙角摔不倒。这样折磨人死不了,身上也看不出伤痕。

图片

张家桦夫妇

飞跃驼峰500余次的飞行员张家桦被严刑毒打后据理力争,不服罪名,于是说他“自杀”,从民航大楼四楼落下,肢体崩裂,瞬间撒手人寰。
英雄的飞虎队队员,中国空军中美混合团五大队飞行员周训典,参加对日空战71次,击落日机2架,炸毁地面日机40架,军车23辆。中美双方鉴于周的参战次数和卓著战绩,授予他各类奖章和勋章13枚。其中,“优异飞行十字勋章”就是以美国总统罗斯福名义授予的。周训典被迫害毒打的体无完肤昏死过去,红卫兵把他草草埋到庄稼地里,由于埋的浅,被野狗拖出来撕扯吃掉,家人才知道了他的死讯。死时年仅49岁。
图片

周训典

驼峰飞行员吴自更的家被抄了五次,直到家徒四壁空无一物,一家八口人被贬到了七个地方。1969年吴自更被送到宁夏干校,白天劳动,晚上吊起来打,眼看着快没气了,放下来,等睁开眼睛再吊起来打。直到1974年,吴自更才被“释放”回家,不到五十岁的他满口牙齿全部脱落,左耳也被打聋。相比之下,吴自更还算万分幸运的,他的儿子吴建勋告诉我:“这张照片和一些其他的文件被我父亲藏在天花板上,躲过了红卫兵第一次抄家。抄家后我和我母亲发现天花板一块木板有些微的错位,检查之后发现了一批文件,包括这张照片。由于我们住的是独门独院的四合院,没有邻居,就在院子里烧掉了。那时我父亲已经在外地去集中学习。好在我三伯父在美国的家中也有一张同样的照片。80年代我父亲去美国找到的。”

图片

这是23岁时的吴自更,已经驾驶蒋介石的专机了。一次执行任务后,宋美龄与专机上的飞行人员一一合影。这照片如果当年被发现,必给全家带来灭顶之灾。
此时在湖南长沙,到处是铺天盖地的大字报,甚至马路上贴出了大字报:“庆祝蒋介石专机飞行员林汝良被捕”。林汝良又被抓走,受尽严刑折磨,无数次大口吐血昏死过去。生不如死时想自己了断生命,但一想到妻子和孩子们,就无论如何无法对自己下手。家中,林华媛思念着杳无音讯的丈夫,每日以泪洗面。她和孩子们仰望着黑暗的天空,说爸爸如果不在了,我们也去自杀吧。
林汝良的女儿林平姐告诉我:”一开始是爸爸追的我妈妈,但后来一辈子是妈妈在追爸爸,还追到印度去结婚。在后来不停的政治运动中,我爸永远是被打击的对象,被流放到多处,但妈妈永远追到天涯海角去跟随他,支持他,保护他。多少领导劝她要跟我爸划清界限,应该同林汝良离婚,我妈永远的态度就是不听,不理睬。”
我的父亲被送到内蒙兵团监督劳动,每日要交代“间谍”和“叛国”问题,受尽折磨。母亲是英语教师,受到株连被学校开除,在街道上扫大街扫厕所,搬砖头。直到2020年,98岁的母亲去世,她被学校开除的三年工龄也没有恢复。但是据我了解,在这场史无前例中, 没有一个飞行员的妻子抛弃了丈夫,更没有妻子挺身出来揭发丈夫。

图片

我的父亲母亲

2000年1月14号,我的父亲永远睡下了。遗体告别会上,听到民航局的讣告,我才知道了父亲抗战时的经历:“霍斌臣同志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期间,他满怀拳拳爱国之心,不危险阻,投入到国际援助抗日物资的空中飞行中。他自始至终参加了世界著名的'驼峰运输’,冒着生命危险飞跃喜马拉雅山脉驾机运送抗日物资,为打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积极贡献。”
拿过来那张讣告,母亲的泪水喷涌而出。她又细细地看了好几遍,走到鲜花丛中的父亲身边,哽咽地对他说:“飞驼峰平反了,平反了……你听见了吗?” 
父亲安详地闭着眼,眉头舒展,面容依旧坚定矍铄,嘴唇紧闭。我知道他在想什么。他是如此地渴望回到那蓝色的天空,如此地渴望和战友们一起,再用闪光的机翼奏出风之歌,云之舞,和对这片土地纯净彻骨的爱。

霍秀专列

霍秀:“两航归来”的英雄爸爸,

女儿跌跌撞撞的青春

霍秀: 同学陈小悦, 

从清华附小读到清华博士后

同学史铁生,他坐在悬崖的边缘

霍秀: 同学孙立哲, 

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我儿时的南锣鼓巷记忆

霍秀:仙鹤姑娘,

一家三代的护鸟故事

我与电视上的那个县委书记


文图由作者惠赐本号分享,有删节

图片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二战专题
郭永凡:青山不老,
纪念那些气贯长虹的空中勇士们
林徽因和她9个战死的国军弟弟
王永刚:在旧州寻访飞虎队的痕迹
侯杰:一张照片背后的南洋机工
梁志全:父亲驾车在滇缅公路,
为抗战胜利尽了力
长眠国殇园的民族英雄儿女
走过野人山的缅甸远征军老兵
侯杰:我与70年前的那场战争
侯杰:邱钟惠与滇西抗战
侯杰:重返滇西“战场”的鬼子兵
侯杰:嫁了日本军官的腾冲女人
918事变,那个悲惨的时候,
不能忘,不敢忘……
孙毅安:白山黑水,那年那月那些事
袁晞:九一八,父亲的抗战
张宏:今日九一八,老兵不死
皇姑屯事件:二战的'东方导火索'
西安事变后传:东北军的结局
贺越明:1945年那一幕'落日'图景
中国抗日老照片,
珍藏在美国国家档案馆
难忘这一天:1945年9月3日
记者朱启平:日本战败投降的见证者
孔捷生:我的外祖父,
燕京毕业的抗战烈士和他的遗孤们
顾土:当年,亚洲各国谁不抗日?
顾土:二战,不等于反法西斯
孟甦民:抹不去的国殇记忆
王立元:祖父王锡符抗战中的身影
张河:我的汾阳情结
王梦庆:阎锡山与'模范省'山西轶事
搜证南京大屠杀:
“以为是国史,原来也是家史”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逐渐老去
杨奎松:77事变后蒋介石和战抉择
章乃器抗战在安徽:有腔热血效前驱
黄培:爷爷被日本宪兵队打死真相
甘惜分先生抗战年间的一次人生劫难
方方祖父:一位被日军杀害的老人
战时另一座西南联大:
华西坝的乱世风流
巫宁坤:漫天烽火忘年情
杨潇:在蒙自寻找西南联大
白先勇:父亲白崇禧的抗战生涯
投降日本人的老八路单德贵
淞沪会战时,逃亡上海的血泪之路

郑晏:抗战期间在北平的屈辱生活

彭星波:祖父彭明经,
抗战时主持研制“中正式望远镜”
刘海鸥:妈妈的青春岁月,
湮埋在抗日战火中
杨靖宇牺牲之后,
为什么东北抗战波澜不兴?

图片不想与您失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