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廷瑶、李士懋先生用乌梅丸经验

 新用户04985516 2023-08-22 发布于河南

导读:今天一起学习乌梅丸的应用经验。

图片

董廷瑶经验

图片
图片
图片

小儿久泻方

组成:乌梅6~9g,川椒目2~5g,桂枝(或肉桂)1.5g,附子1.5~3g,细辛2~3g,干姜1.5~3g,川黄连1~2g,黄柏3~6g,党参6~12g,当归6~9g。

主治:儿童泄泻迁延不愈,症见便下黏冻,甚至脓血,少腹或脐侧疼痛,进食生冷则泻甚,舌苔薄白质红,脉弦细,辨证属肝脾失调,寒热夹杂,多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者。

义:本方由仲景乌梅丸化裁而成。

方中乌梅大酸,急泻厥阴;川椒目苦辛寒,行水消胀;黄连、黄柏苦寒,清热坚阴;党参、当归甘温,补气调中;附子、桂枝、干姜、细辛辛热诸品,通启阳气。

全方酸柔甘缓,以和肝扶脾,苦寒辛温,以清火达木。

加减法:舌淡苔白,加吴茱萸;舌苔厚腻,加苍术、川厚朴、山楂;舌质不红、无热性征象,去黄连、黄柏;腹痛较甚,加白芍;大便滑利,加赤石脂、禹余粮;胃脘不舒,加木香、砂仁、陈皮。

吴某,男,6岁。1986年9月21日初诊。久泄腹痛,利下黏冻,次数频多,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胃口不开,汗出淋多,舌苔薄白,舌质偏红,脉象弦细。

病程数月,肝脾失调,寒热夹杂,治拟乌梅丸主之。

处方:乌梅6g,川椒目3g,细辛3g,肉桂1.5g,党参4.5g,淡附片3g,炒当归6g,炮姜3g,炒黄柏4.5g,炒川黄连2g。7剂。

服药1周后,泄泻已和,腹痛亦除,胃纳稍动,再以乌梅丸为主,调治1个月而告愈。

[邓嘉成,董延瑶验方二则,中医文献杂志,2001(2):34]

图片

李士懋经验

图片
李老师应用乌梅丸所掌握的主要指征有:
①脉弦按之无力。脉得血以充盈,气以鼓荡,脉方调畅,徐缓悠扬。弦脉主肝,肝为阴尽阳生之脏,阳气始萌而未盛,若气至而未及或六淫七情戕伐阳气,易致肝寒气馁,脉弦无力而懈惰,故见脉弦而无力,当知为肝之阳气不足,其弦可兼缓、兼滑、兼数等。
②具有肝经症状,或胁痛,或呃逆、心悸,或阴痛囊缩,或寒热交作等。数症可并见,或仅见一症。

图片
图片

多寐 

尹某,男,44岁,2005年4月12日初诊,半年前因车祸颈部受伤后出现嗜睡,每日睡眠13~15个小时,全身乏力,精神不振,不欲饮食,颈部疼痛,活动则响,紧皱不适,脉弦按之不足,舌质暗红、苔薄白。
此为肝虚,清阳不升之多寐证。
内治:温补肝阳,益气升阳。
方以乌梅丸加减:乌梅7g,桂枝10g,炮附子12g(先煎),干姜4g,花椒4g,细辛4g,黄连9g,当归15g,党参12g,黄柏4g,黄芪12g,葛根18g,川芎8g,水红花子18g,每日1剂,水煎服。
外治:活血散瘀,通络止痛。
药用土鳖虫10g,乳香10g,没药10g,樟脑5g,冰片2g。共研细粉,用酒调和外敷颈部。7剂后诸症减轻,上方加减又服28剂诸症消失。随访1年睡眠正常。

图片
图片

弦为肝脉,弦而无力为肝阳馁弱,阳气虚不能上达,清窍失养则多寐欲睡;阳气不足,气血不达,机体失濡,则全身乏力、精神不振、不欲饮食;颈部外伤瘀血停滞,经脉不利则颈部疼痛、活动则响、紧皱不适。
故治用乌梅丸温肝助阳,加黄芪、葛根补气升阳,清窍得养则头脑清利多寐好转,精力渐充;川芎行气活血散瘀;水红花子健脾养肝而消瘀。
配合外治活血散瘀,通络止痛。切中病机而获效。
[陈金鹏.李士懋运用乌梅丸举隅,中医杂志,2007,48(5):401]
乌梅丸基本方:乌梅6g,炮附子12g(先煎),桂枝10g,川花椒5g,细辛5g,干姜5g,当归12g,党参12g,黄连9g,黄柏5g。
中寒呕吐者,加吴茱萸、半夏;肝气虚者加黄芪;肾阳虚者,加淫羊藿、巴戟天、肉桂;肾精不足者,加肉苁蓉、鹿角胶;脾失健运者,加茯苓、白术;脾虚湿甚者,加薏苡仁、杏仁、白豆蔻;心神不安者,加远志、酸枣仁。
日1剂,14剂为1个疗程。
男,35岁,2002年5月就诊。患者身体消瘦,自述1年来常因工作紧张出现疲劳,懒怠,精神不佳,头昏,记忆力减退,寐差,纳少,伴有腰酸,性欲减退,尿频等。各项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口服多种西药如谷维素、维生素等,未见好转。
查患者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按之减弱。西医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中医辨证属肝木虚寒,疏泄不利。
方选乌梅丸加减,药用:乌梅6g,炮附子12g(先煎),桂枝10g,川花椒5g,细辛5g,干姜5g,当归12g,党参12g,黄连9g,黄柏5g,淫羊藿12g,巴戟天15g,黄芪15g。
服上方7剂,患者述症状大为改善,偶感寐差,上方加酸枣仁30g,继服10剂,诸症皆愈。
李老师临床素以乌梅丸治疗亚健康患者,恒以脉弦无力作为使用乌梅丸的主要指征,疗效颇为满意。
乌梅丸方中用肉桂、细辛、川花椒、干姜、附子等众多辛热之品,共扶肝阳,意在强肝助阳,以使春升之气得以升发;黄连、黄柏化其阳郁之热,寒热并用,燮理阴阳;人参补肝之气,当归补肝之体,乌梅敛肝之真气。
诸药合用以使肝得以升发、舒启,春升之气得以升发,人犹如沐浴春风。
[郝宪恩,李楠,张凯.李士懋应用乌梅丸治疗亚健康状态经验.山东中医杂志,2004,23(5):306]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封面图来源于诵明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