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学习答疑 16

 灵兰小草 2023-08-23 发布于山西

 问:223条的前面部分是什么条文? 

答:221、222、223一起看,开头是: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 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这是典型的阳明气分证,方用白虎汤,后面若怎样就怎样 用何方,属于阳明病误治变证,有那么几种类型。从221最后一句:“若下之,则胃中空 虚,客气动膈,心中懊,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开始,包括222/223条都属于误下 的变证;第一种变证,心中懊恼用栀子豉汤;第二种变证是222的口渴欲饮水,用白虎加 人参汤;第三种变证是223的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用猪苓汤。 

问:内有水饮,临床主要症状有哪些? 

答:水饮是代谢不良的水液,对人体来说是废液,居于组织间隙时会影响正常生理活动,水饮可以流动,所以它在不同的地方会引起不同的症状,小青龙汤证的或然证就是 如此;水饮在心下,就呕、咳、喘、胸闷;在下焦就小便不利,腰沉腰酸;其人舌像, 舌质多胖大或有齿痕,舌苔水滑,多有口涎、涕液清稀量多等特征,口多不觉渴,不喜 饮水。 

 问:“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怎么理解? 不能用吴茱萸汤吗?那又用 什么方? 

答:就是喝了吴茱萸汤,呕证反而加重,说明这不是吴茱萸汤证,上焦是相对吴茱萸的 中焦胃来说的,吴茱萸是中焦胃有寒,导致不纳饮食而呕,上焦是指小柴胡汤证的胃气上逆证;呕是小柴胡汤证的常见特征,这里是将吴茱萸汤的呕与之作鉴别。

问:麻子仁丸的寸口脉有哪些特点?(现在不可能摸趺阳脉呀)

答:寸口脉也应当是浮而涩,浮是虚亢,涩是津液虚;麻子仁丸证就是胃气虚亢,津液亏虚而出现大便硬,其病势较缓,除便秘之外无所苦,所以用麻子仁丸缓下。 

 问:涩是津液虚,是因为小便数而致吗? 

答:脾约证有小便数,会丧失大量津液而脉涩; 

 问:请问吴茱萸1升约为多少克?

答:升是容积单位,是计量液体或颗粒状流体的,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一升相当于现在200ml水的体积,现在吴茱萸汤里的吴茱萸是取10g。 

 问:吴茱萸汤中人参三两,现在用多少克? 

答:现代临床常用量:吴茱萸10g,人参10g或党参15g,生姜30g,红枣20g。以水 600mL,煮取汤液200mL,分2~3次温服。 

 问:现在用药和古方差距这么大,效果会不会大打折扣?

答:现在临床这么用就是有效才用,不然会求变的;除了少部分方剂,某味药剂量上必须大;大部分方剂剂量小些也管用,主要看对不对证。 

 问:  太阴病只是针对足太阴脾经吗? 与手太阴经没有关系吗?

答:太阴病的病位主要涉及太阴脾脏,太阴脾经和四肢;手太阴肺在太阳病中多有涉及;伤寒六经病是临床观察的结果,和生理概念的划分是有区别的。 

 问:脾有病邪 为什么会及肾 ?

答:太阴病是里证、寒证;邪盛正衰,病变入里,正气是比较虚弱的,如果疾病继续发展,心肾功能也会出现减退,出现少阴病的症状;伤寒六经病,可以将太阴病、少阴病 、厥阴病统称为阴病,病机都与少阴病类同,是正气衰颓,阳气不足的疾病进程。

问:临床中有手足寒,手脚肿,尺脉沉,可以认为是少阴病吗? 

答:手足厥逆是少阴病的常见证,少阴病的常见特征是脉沉细,背寒欲寐,精神差,骨节疼痛,下利清谷等;手脚肿,尺脉沉也能见于五苓散等其他汤证。  

问:请问渴欲饮和渴而不欲饮各自说明什么情况? 

答:渴欲饮是正常的,说明体内缺乏津液;渴不欲饮,缺乏津液还不想饮水,是因为体内有水饮内停,这是身体的一种反馈调节,察觉到蓄水,身体“水”多了,就不愿意饮水,以缓解水液代谢的压力。再就是水饮占用了正常水液的通道时,会干扰水液代谢运输,津液无法运送到需要的地方,就会口渴。

问:每一条文第一句,能否直接理解为相应的症状?加后面的症状,然后加相应的方 举个例子:“少阴病”换成“脉微细,但欲寐也”,二三日,咽痛者…… 

答:脉微细,但欲寐是少阴病的常见特征,但不足以代替少阴病整个概念,少阴病三个字的内涵,是更为丰富的;实际少阴病,脉多是沉细的,还往往有背寒,四肢冷,下 利,骨节痛等证。  

 问:请问对厥字理解的关键,是否在于“不相顺接”的顺接上?

答:厥本意是指憋气发力,采石于崖,引申义是尽全力、憋气发力、突然喘不过气来而昏倒;作为病名就是指突然昏倒、手足逆冷等症。

问: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燥无暂安时。 既然脉微、肤冷,还会躁吗 ?

答:“躁”不是“燥”,燥是干燥无津,可以是热盛引起的;躁是躁动,神乱,是正气大亏的表现,躁无暂安时,说明正气亏损至极,脏器即将衰败,是濒危重症。  

 问:脏厥用什么方?

答:脏厥是死证,伤寒论没有给出处方,可以参考四逆汤之类的方剂试着挽救。

 问:又主下利,这个“利”是指腹泻,热痢,寒利,还是痢疾? 

答:又主“久利”,这个利是寒利 。

 问:太阴病为什么“手足自温“?

答:“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阳伤寒脉应当浮紧,这里脉浮 缓说明气血不充,病将要陷入里,手足自温,说明有内热,但内热不旺盛,旺盛的话就不是温而是热了,手足热就是转到阳明病,这里只是温,所以脾胃是有些虚的,算是在太阴病,187和278都是说这个情况,187讲大便硬就是,最后热度上来转成阳明病;278 是说脾胃振作祛邪而自愈。 

 问:第二条,脉缓者,缓指松弛,能再具体点说明指下是什么感觉吗?

答:这里的脉缓,是指脉比较松弛、软,这是由于太阳中风病,已经汗出,水分丧失, 脉体不再饱满。 

 问:请问提纲中的症状是必有的吗?太阳伤寒中的呕逆,如何与少阳病鉴别?

答:不是必有,但会比较多见;太阳伤寒,怕冷、一点汗也出不来,人体的气息不能旁达,俱向上撞,便出现呕逆症状,这个呕逆与少阳病的呕逆不同,少阳病是脾胃功能差,这个呕逆是气闭上逆,皮肤通道闭塞了,气机逆而上撞,太阳伤寒的表证非常明显,伴有严重的恶寒、体痛,明显区别于少阳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