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炙甘草汤’谈‘不为方囿’》

 GG2010 2023-08-27 发布于江苏

(声明:本文为弟子据师父张存悌先生学术资料誊录。仅为分享学术经验,非专业人士不可盲目模仿理法方药。

                           作者 张存悌 先生

  “在有关经方的研究中,有一种主张“方证对应”论,有是证用是方,对有证有方的条文拿来就用。如经文说:“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凡见脉结代,心动悸之证,无问其它,即可投之,称之为“方证辨证”,典型如胡希恕先生“把辨方证称之为最高级辨证”,“辨证的尖端”,其他伤寒名家亦有持此观点者。

  作者也曾认同这个观点,但实践中发现,有效有不效者。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这一条文,用过经常无效。用阴阳辨诀衡量,发现这里有问题。条文系指阴血虚少导致心悸、脉结代之证,从炙甘草汤的组成以滋补阴血为主亦可看出这一点。但是临床上,心阳不足,无力推动血脉亦可以造成心动悸、脉结代之证,而且比例更多这里有阴阳之异。

  心悸: 李某,女,72 岁。2014 年4月5 日初诊:房颤一年半,心率50~100 次/分。几乎每天发作心悸,发时觉得心颤身亦颤,眩晕,乏力,便溏,纳差,耳鸣,鼻干,眠差,后半夜睡眠差,动则汗出。舌胖润,脉沉滑,时有结代。心电图示:“阵发性房颤”。前服某中医之药不效,视之,乃经方炙甘草汤。查其脉证乃系心脾肾三脏阳气不足,水湿偏盛,治当温扶心肾之阳,祛除湿气,方拟补坎益离丹扶助心阳,合真武汤温肾利水:

桂心白芍 ,附子 ,白术 ,炮姜,海蛤粉 ,茯神 ,红参,炙甘草 ,龙骨 ,牡蛎 ,生姜 ,大枣 7 剂。

  复诊:心悸发作减少,余症亦轻。附子加,服后感觉头痛而胀,遂减,同时出入药物尚有黄芪、肉桂、枣仁、砂仁、丹参等,服药2个月,症情稳定,偶有发作,程度亦轻。(作者治案)

  按:本案房颤前医用炙甘草汤不效,就是阴阳辨证出了问题。沈阳前辈刘冕堂即曾指出:“按他经亦有此症(脉结代,心动悸),是阳分大虚,虚极生寒,非姜附辛热不为功,若用此药(炙甘草汤),是速其死也。”本例即是如此,患者所现之症皆属阳虚阴盛之象,前医用炙甘草汤不效势在必然,而且这种误治较为普遍,关键是这里有阴阳之异。

  (按:郑钦安治心悸专用。阴药用于阴血虚少尚可,问题是用于阳虚心悸。就好比涝天浇地。谨慎些,附子减量。

  郑钦安对此早有议论,他强调,第一、读伤寒“切不可死守原文”:“学者不可专凭原文一二语,以论药论方。”“不必执原文为不可易之法也”。第二“切勿死守陈方”:“切勿死守陈言,为方所囿。”“不得统以某某方,当辨明为是。”“不得一例论之,統以某某方。”(《伤寒恒论》) 概括的说,就是不“死守原文”, 不“死守陈方”, “当辨别为是”, 辨别的标准就是阴阳辨诀。

  因此,临床上有些条文可以遵从方证对应论,有是证用是方。有些条文则不可以,需要有辨证的观点,否则容易陷入简单僵化的“为方所囿”的境地。掌握这一点,再用起经方来。处理病症会考虑得更全面选方用药更精准。

    (弟子王克时据师父张存悌先生学术资料誊录。誊录时略去了方中剂量。)

图片

      师父亲试附子切片流程。(王克时拍摄于四川江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