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撰写核心素养导向、可测可评的教学目标

 浪逸书生 2023-09-01 发布于江苏

一、以往教学目标撰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往教学目标示例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知道地面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认识各种基本地形类型。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掌握在地图上识别地形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地理思想和空间思维能力,让学生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性。

()示例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知识导向而非素养导向

1.缺乏整体设计、三维目标割裂(缺乏对育人价值认识和落实的整体考虑)

2.学习主体不清、主要考虑“教”(缺乏对学科逻辑和学习逻辑的整合)

3.重知识点落实、学习过程缺失(指向知识和具体方法,而非素养)

4.缺乏可操作性、难以测量评价(动词内化而非外显,无法体现“教学评”一致)

二、单元教学目标撰写示例

“东南亚”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撰写为例

()课程标准分析

1.课标内容要求  学什么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地区的地理位置,简要归纳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该特征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主题四 认识世界 2.认识地区)

说明:

本主题规定从世界范围内选学部分大洲、地区、国家,旨在使学生认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认识区域地理特征的基本方法。

2.教学提示 怎么教、怎么学 

本主题……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世界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社会文化 的多样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意识。体现学习对于学生的价值和意义

总的要求是,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设计有驱动性的地理问题和具体任务,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同时将评价嵌入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本主题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要有重点地设计学习活动。(主题四 认识世界 2.认识地区)

体现对学习路径和过程的要求

3.学业要求 学到什么程度

学习本主题后,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及其他地理工具,从地理位置、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分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区域差异和区域联系等角度,描述并简要分析某大洲、地区和国家的主要地理特征;能够结合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事物和现象,运用认识区域的方法,简要分析这些事物和现象发生的区域地理背景,形成从地理视角看待、探究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初步具备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主题四认识世界2.认识地区)  明确学习后的行为表现

4.学业质量 如何评

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对于从各种媒体中获取得的世界和中国的地理信息,能够凭借所具备的空间一区域意识,选择、提取世界或中国不同空间尺度地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等信息,并加以描述(区域认知);能够从系统、动态的角度,简要分析区域地理特点与差异、区域间的联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能够秉持区域协调发展的观点,针对某区域出现的人地关系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人地协调观)

()教材分析

明确学习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内容特点、与其他内容的联系等。例如:在现行各版本教材中,“东南亚”都是第一个学习的世界地区。一方面,东南亚内容较多,需要采用单元教学分几个课时完成。另一方面,通过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学生开始逐步明确认识地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为后面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学习奠定基础。

同时,学生通过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认识,提升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水平,逐步认识到各区域人们通过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协调,不断发展。

()学情分析

重点分析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已有基础与本单元学习要求的差距和解决措施、以往教学中学生的兴趣点、存在的问题对本单元设计的启发等。例如:学生已经掌握了运用地图分析大洲位置特点的方法,掌握了运用地形图描述地形特点、运用气候相关地图和图像描述气候特点等的技能和方法,为东南亚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是学生对说明地形气候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方面,还存在问题,同时对于认识区域的内容和方法还比较陌生。

对于东南亚,学生在生活中相对比较熟悉,知道较多相关知识,有的有旅游经历,兴趣浓厚,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学习,对于提升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水平效果会较好。

()设计和撰写核心素养导向、可测可评的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1.以东南亚地区为例,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简要归纳其自然地理特征。(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2.结合实例,说明东南亚自然环境特征对该地区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初步学会认识地区地理特征以及人地关系的基本方法,初步认识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突出核心内容,体现学习路径和方法,明确学习后的行为表现(可测可评)关注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运用世界地图以及东南亚等地图,描述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区域认知)

2.运用东南亚地形图、气候地图和图像等简要归纳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区域认知)

3.尝试概括认识一个区域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的工具,以及利用工具概括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的基本方法。(综合思维、地理实践)

细化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体现学习过程和能力提升过程,明确学习路径和行为表现,可操作、可测评。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突出阶段性、连续性、递进性

1.结合现实生活实例,运用东南亚工农业、交通运输分布图,景观图片及文字资料,说明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综合思维)

2.在东南亚学习的基础上,尝试小组合作,通过查找一个陌生区域的相关资料说明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是如何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初步认识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地理实践、人地协调观)

3.开展交流和讨论,尝试概括分析一个地区自然地理特征与当地人们生产生活关系的基本方法。(综合思维)

三、撰写核心素养导向、可测可评的教学目标的建议

()撰写的一般格式

(主语学生隐去)学习任务或情境+行为动词(要评测的行为表现+程度)+地理知识内容/品质、情感等。

()撰写的一般程序

1.领会课标要求

2.明确教材特点

3.准确把握学情

4.制订教学目标:确定核心内容;厘清认知路径;抓准测评要点;准确语言表达;

()体现核心素养导向

1.紧扣地理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内涵:体现学习对于学生的价值和意义。

2.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整合三维目标:在真实情境下,学习并应用所学解决问题。突出地理课程学习的核心内容;表现出学生学习的路径和过程;明确学生学习后的行为表现。

()利于测量评价

1.以学生的学习表现作为教学目标。

2.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

3.以行为动词描述学生的学习水平。

()整体统筹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

1.单元教学目标

突出单元整体,统领整个单元。

体现单元在整个课程、主题中的地位、作用。

表述注意综合性、可操作性、可评可测。

2.课时教学目标

细化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突出阶段性、连续性、递进性,体现学生学习过程。

突出核心素养在学习中的落实和水平的提升,体现“教学评”一致。

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可评可测。

学习感悟: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撰写,要做到:

1、明确课标要求,认真分析教材和学生;

2、突出素养导向;

3、体现可测可评,教、学、评一致;

4、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目标要明确;

(根据学习内容整理,作者是课标修订组成员)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