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向荣 | 说说春秋 (史书考辩)

 金鸽子文艺 2023-09-05 发布于安徽

说说春秋
文  /  李向荣
(安徽合肥)
2023.09

《千字文》: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我们今天来说说春秋。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古远的时期,是历史上转变剧烈的年代。我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都设有史官,记载史事一般通称《春秋》,如周室所藏之史,鲁、宋、燕、齐诸国的史书皆曰《春秋》。但有些国家的史书则有专称,如晋国称《乘》(读音shèng),楚国称《梼杌》;秦国称为《记》,(《墨子.明鬼》)《孟子.离娄下》:“晋之乘,楚之檮杌,鲁之春秋,一也……其文则史。”


鲁之《春秋》,传统说法认为是孔子所作。《孟子.滕文公下》:“孔子惧,作《春秋》。”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哀公获麟后,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现经专家学者研究,确定《春秋》为鲁国史官所记,并非孔子所作,但孔子曾用这一鲁《春秋》来为弟子们讲授,他的弟子子夏也传授过《春秋》。

史乘,称晋国史书,后泛称一般史书;(清赵翼:“将垂史乘芳,更炳金石光。”鲁迅《坟·摩罗诗力说》:“特历时既永,史乘无存。”

野乘,即野史。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四·访遗书》:“因思通都大邑,应有藏编;野乘名山,岂无善本。” 清潘荣陛《序》:“ 元明以来,山人园客作稗官野乘,以夸诩闻见。” 蔡寅《序》:“虽非沾沾作诗史,与稗官野乘争抱残守阙之功,然固於风诗舆诵而外,已足别树一帜者矣。”

晋乘楚杌(),成语,说的是各国的史书。檮杌(táo wù),楚人以树木年轮为“梼杌”,而非上古恶兽.“梼”是断木,而“杌”指砍树剩余的桩子;“梼杌”即是树木横断之后剩下的桩子。楚国史官用“梼杌”作史书之名,是因为“梼杌”(即树桩)可以反映树木生长的历史。横断后的树桩子上有一圈一圈的年轮,一轮为一年,通过观察有多少圈年轮,就清楚树木生长了多少年,以此引申为“历史”的意思。


 

关于《秦记》,《史记·秦始皇本纪》李斯:“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可知李斯提议首先是“史官非《秦记》皆烧之”,之后才是诗、书、百家语,而“以古非今”是灭族之罪。可见秦始皇帝君臣最忌惮的还是人们议论当前的朝政。就这样诗、书、诸子之书因为博士官处有保存,所以一部分得以幸存至今日,但是《晋乘》、《楚梼杌》、《周春秋》等历史书籍可是一本不留的烧干净了,各国的历史只剩下一部《秦记》。又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太史公读《秦记》----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惜哉,惜哉!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著诸所闻兴坏之端。后有君子,以览观焉。

     取名于一部古典《春秋》,孔子作《春秋》,由此生发出《春秋左氏传》或名《左氏春秋》。《春秋左传》实际上是两部书,一是《春秋》,一是《左传》,后者也称《左氏传》,可以说是《春秋》的传授本,其文字比《春秋》多得多,有些是对《春秋》语句的解释,而绝大部分是补充史事,有些内容则超出《春秋》之外。据《汉书.艺文志》记载,那时阐释《春秋》的有五家,派生出春秋五传,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夹氏传》《春秋邹氏传》。说:“邹氏无师,夹氏未有书”,所以后两者未能流传。后世相传的只有《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称为《春秋三传》。



《春秋》之后,拿“春秋”命名的著作还有哪些呢?古典名著有《吕氏春秋》、《晏子春秋》、战国赵孝成王相虞卿撰的《虞氏春秋》、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等,以及西汉严彭祖创立的春秋公羊严氏学派《严氏春秋》,颜安乐、睦弘创立的春秋公羊颜氏学派《颜氏春秋》,其后又学派纷呈。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集先秦诸子百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约公元前239年)杂家的代表作 。是在秦国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名著,成书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道家学说为主干,以名家、法家、儒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秦统一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儒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

《晏子春秋》对于该著作性质,前人争议颇大:《四库全书》归其为史部传记类。今人普遍视其为“记叙文学类”作品;或认为是“一部接近历史小说的散文著作”,认为属于“传记文学或历史故事一类”,或认为是“最早的人物传说故事集”。《晏子春秋》并非子书,主要内容和作者编写并非在阐发系统的思想,而是在记述重要人物的言行轶事,体现其历史作用。

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铎椒为楚威王傅,为王不能尽观《春秋》,采取成败,卒四十章,为《铎氏微》。赵孝成王时,其相虞卿上采《春秋》,下观近势,亦著八篇,为《虞氏春秋》。吕不韦者,秦庄襄王相,亦上观尚古,删拾《春秋》,集六国时事,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为《吕氏春秋》。及如荀卿、孟子、公孙固、韩非之徒,各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书,不可胜纪。汉相张苍历谱五德,上大夫董仲舒推《春秋》义颇著文焉。

秦汉以后的史书,以“春秋”命名的,有如西汉陆贾著《楚汉春秋》、东汉赵晔著《吴越春秋》、北魏崔鸿著《十六国春秋》等。


楚汉春秋》,为一部杂史。司马迁撰《史记》时,曾采撷此书。北宋后散佚。《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刘邦自认为“马上”得天下安用诗书!陆贾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刘邦于是命他撰修史书,记述秦之所以失天下,汉之所以得天下的道理,以及自古以来历代胜败兴亡的事迹,以供其统治借鉴。


“春秋”本是编年体史书的通称,一年四季以春秋为代表,记事系以年月为此类史书的特点。然《楚汉春秋》却没有一点春秋的意义,历代对此皆有非议,它不是编年体的史书,被列为“子部杂记”或“稗史”之类。


《吴越春秋》主要记述春秋末期,吴越二国(包括一部分楚国)之事的杂史


(网络配图)

《十六国春秋》突破既往传统,将各国国书改名为“录”,各国帝纪改名曰“传”,“不附正朔,自相君长”,记录各国史事时,系以各自之年号。各国国主之事迹,则按正史本纪之体例,摒弃汉民族之“贵中华而贱夷狄”偏见。又有序例、表、赞,体例完备。


   后人以春秋命名的多矣,如:东晋孙盛的《晋阳秋》,记述两晋史事,佚失。


    世间喜用春秋,以春秋入文入词入曲的不胜枚举。今有慕湘小说及连续剧《晋阳秋》,高云览的长篇小说《小城春秋》等。由林汝为作词,雷蕾作曲,刘欢演唱的电视剧《便衣警察》主题曲《少年壮志不言愁》,更被人们广为传唱。


     以一部史书《春秋》命名,化成一段永恒的历史时期。“春秋战国”,成为有恒,彪炳千秋,流芳百世可也。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

                                          写于 2023.9.1

作者简介:李向荣,男,50后。少壮时下放、从军;1978年考入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本科毕业。中国科技大硕士研究生;从政,治学多年,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省艺术鉴赏协会副会长;多所高校兼职教授、顾问。现已退休。

——  精彩回读 —— 
李向荣 | 特事特办(教育史佳话)
李向荣 | 雪原的领头狼(散文)
李向荣 | 新冠疫情与《诗经》(随笔)
李向荣 | 说我的舅舅们(电影观感)

李向荣  |  赞什邡罗汉寺地震善举(诗歌)
李向荣  |  题百岁老人南疆哭祭儿郎视频(诗歌)
李向荣  |  从一张老报纸想起(散文)
李向荣  |  杀手”的回应 (时评)
李向荣  | 《介仁文存》 连载一
李向荣  | 《介仁文存》 连载二
李向荣  | 《介仁文存》:漫谈黄麓师范学校》连载三
李向荣  | 《介仁文存》:三年来师范教育之检讨  连载四
李向荣  |  一曲“洪湖”闹军营  (军旅叙事)
李向荣  |  给 ……  (诗歌)
李向荣  |   香港传说的“双枪老太婆”  (人物纪实)
李向荣  |  早熟也晚熟的人  (诗歌)
李向荣  |  救死扶伤话当年(纪实)
李向荣  |  工地抢险 (纪实)
李向荣  |  刍议成大毛书记投水  (随笔)
李向荣  |   嘉峪关戏台匾额考玩  (旅游叙事)
李向荣  |   游九寨沟(诗歌)
李向荣   ▏ 听我驻美崔大使阿斯本安全论坛讲话(诗歌)
李向荣  ▏祝贺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 “鲲龙”AG600海上首飞成功  (诗歌)
李向荣  ▏ 新兵生活片段 (一)
李向荣  ▏ 新兵生活片段 (二)
李向荣  ▏ 新兵生活片段 (三)
李向荣  ▏ 新兵生活片段 (四)
李向荣  ▏ 新兵生活片段 (五)
李向荣   ▏ 给美国(诗歌)
李向荣   ▏ 军 中 读 书 记(散文)
李向荣   ▏  中国汉语言文学教学讲义  (一)
李向荣   ▏  中国汉语言文学教学讲义  (二)
李向荣   ▏  中国汉语言文学教学讲义  (二)
李向荣   ▏  中国汉语言文学教学讲义  (二)
李向荣   ▏  中国汉语言文学教学讲义  (二)
李向荣    ▏《看李鸿章与伊藤博文马关谈判对话》有感(诗歌)
李向荣   ▏ 我的排球教练 一 (散文)
李向荣   ▏ 我的排球教练  二 (散文)
李向荣   ▏ 戏看大学同学群争论 (诗歌)
李向荣   ▏  看“少见了,生活不易”微视频(诗歌)
李向荣   ▏  看近20年中国遭受六大耻辱事件感怀 (诗歌)
李向荣   ▏ 楚 石 (散文)
李向荣   ▏ 看改革开放四十年民谣一文 (诗歌)
李向荣  ▏ 唐山抗震救灾颂  (诗歌)
李向荣 |  45年了,你变成了啥样?(诗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