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时不时会感觉到疲倦、困乏、无力,情绪低落,总想一睡不起,吃饭没有胃口,上班没有动力,然而并没有身体上的疾病。有的人会给自己下诊断:“我emo了”。 ![]() ![]() ![]() 现在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我emo了”这句网络流行语,带着自我调侃的语气,大部分人只是一段时间里情绪抑郁,并没有达到抑郁症。 这种情况去看医生,得到的建议很可能就是需要调整作息、适当运动、加强营养之类的,并不需要西医的抗抑郁药物来治疗。但如果这些建议并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那很可能并不只是情绪上的“emo”,而是身体出现了问题。 中医告诉你 出现了“emo”体质 有可能是阳气虚了 ![]() 什么是阳气虚 阳气,在人体中主要有温煦、推动、护卫的作用。阳气虚,就是阳气不足了。 有的人容易手脚冰凉,可能是阳气虚——阳虚则寒,阳气不足导致温煦机体的作用不足,所以手脚冰凉。 有的人容易拉肚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可能是阳气虚——脾的阳气是运化水谷的动力。 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黄帝内经》说 有的人容易感冒,也可能是阳气虚。阳气是护卫在人体外部、抵御外邪的,阳气弱了,便容易受到外邪的冒犯。 有的女性经常月经不调,经期小腹发凉、疼痛,同样可能是阳气虚,因为阳气不足就不能温暖胞宫,阳气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也不足。 拒绝“emo” 阳虚体质是抑郁障碍的土壤 “emo”体质也就是中医体质学的类型之一——阳虚体质。阳虚体质者平素就阳气不太充足,多表现为肌肉不壮、日常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睡眠偏多、性格沉静内向、容易神疲倦怠等。 当然,并不是阳气虚的人一定会抑郁,抑郁的人也并不只是因为阳气虚。只是有阳虚体质的人确实更容易抑郁一些。有调查研究说,阳虚体质发生抑郁症的风险是非阳虚体质的3倍。阳虚体质的人更容易出现情绪消沉、缺乏愉悦感、悲观、不喜运动等,这与抑郁障碍的表现相一致。 在中医学的概念中,“阳主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到推动、鼓舞、温煦作用的为阳。 阳气者,精则养神 《黄帝内经》说 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阳气的充盛情况密切相关。阳气是人体活动的动力。阳气充足、运行通畅,则精力充沛、神清气爽;阳气不足、或郁而不达,则精神不振、意志消沉、反应迟钝、兴趣减退。 所以,阳气虚弱或者说有阳虚体质的人,如果有一些外在或内在的因素进一步损伤了阳气,就更容易引起情绪上的低落。有调查研究说,阳虚体质多见于患有慢性疾病、女性、缺少运动的人,这类人群也是容易发生抑郁的人群。因为慢性疾病会耗损人体的精气,女性的经期、孕期也是会有精气的流失。至于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激发阳气,缺少运动阳气就得不到鼓舞,但阳气不足的时候也确实无力运动了。 拒绝“emo” 该怎么办呢? ![]() 对 抗 “emo”情绪 既然知道了阳气虚是情绪低落的症结,中医就可以用温阳的治法来对抗抑郁的情绪。临床上较多应用有温补肾阳的中药,如巴戟天、肉桂、淫羊藿、肉苁蓉等,因为肾阳是人体一身阳气的源泉,方药有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附子理中丸等。 改 善 “emo”体质 偏颇的体质是疾病发生的土壤。从根本上来说,我们需要改善阳气虚的体质。 体质本身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生命特质,是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持续的后天外界环境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所以若要改善体质,还是有难度的,需要持续发力。 中医常用艾灸的方法来改善阳虚体质。在临床应用及研究中,督脉灸这种中医特殊的艾灸疗法应用较多。督脉灸的施灸部位以督脉为主,涉及夹脊穴、足太阳膀胱经等,位置都在背部。在中医理论中,背部属阳,督脉被称为人体阳脉之海,督脉灸疗法通过灸法的温热效果,以及所用的艾绒、生姜和其他温阳药物的共同作用,通过经脉调整脏腑功能,激发一身之阳气。 另外,中医还有扶阳罐、穴位贴敷、传统运动养生等方法来调节阳虚体质。可以用上面所说的中医的温阳方药来辅助,但“是药三分毒”,长期用药不可取。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减少损耗阳气的活动,比如熬夜、吃生冷食物;适当运动。 拒绝“emo” 要 注 意 抑郁情绪或者抑郁症的发生并不全是阳气虚,只是阳气虚的情况比较多而已。 除了阳气虚,肝气郁滞、气血不足、痰气郁结也是中医辨证为抑郁的常见证候要素。中医在应对这些证候的抑郁时,还有疏肝解郁、行气化痰、补益气血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不能一概而论,辨证治疗是关键。 抑郁情绪并不等同于抑郁症 如果长期的抑郁情绪得不到纾解 是有可能发展为抑郁症的 别轻易忽视 “我emo了”这句玩笑话 身体和情绪 都需要元气满满每一天 ★ 总结/ 预防骨质疏松的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