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一历史备课资料——《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09-16

一、核心概念

1、春秋战国: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得名,是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相传《春秋》为孔子修订,直至今日学术界对此说尚有诸多质疑,并无统一观点。“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2.田氏代齐:春秋初陈国内乱,公子完惧祸奔齐,齐桓公十四年(前672),齐使为工正,陈完改姓氏为田氏,此为陈(田)氏立于齐之始。齐景公时,田桓子为大夫,以大斗出贷,小斗收进,笼络民心,民归之如流水。天桓子又联合鲍氏,攻灭公族栾氏、高氏,并救济国之贫弱孤寡者,甚得民心,田氏之势日盛。田乞承桓子之业,于齐晏儒子元年(前489),尽逐齐世卿国氏、高氏、弦氏、晏氏为相专齐政。田常执政后,复修田乞之政,民竞相归附。齐简公四年(前481),田常杀齐简公与右相监止,对残留的旧贵族尽行诸戮。齐平公五年(前476)田常割齐地自安平至琅邪为封邑,比平公自领之地为大,齐政皆归田氏。齐康公十四年(前391),田成子的曾孙田和废掉齐康公。前386年迁齐康公于海滨,使食一城,以奉其祀,自立为国君。十九年(前386年),周天子(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列于周室。公元前379年,齐康公卒,姜齐亡,田氏卒有齐国,不过仍然保留「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

3.三家分晋:韩、赵、魏灭智氏后,又三分晋公室领地,并于公元前420年暗杀了形同虚设的晋幽公。由此韩、赵、魏分别建立了独立的政权。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这时晋侯已沦为附庸,公元前376年韩、赵、魏最终废了晋静公,复又三分其残余领地。晋灭。

4.李悝变法:战国初期魏国实行的一次改革。魏文侯时,任用李悝为相,主持变法。其主要内容为: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加产量,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价售出,以平粮价,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按“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选拔官吏。又制定《法经》,分《盗经》、《贼经》、《囚经》、《捕经》、《杂经》、《具经》六篇,以加强法制。李悝变法增加了魏国的国力,使之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之一。

5.商鞅变法:战国时秦国进行的政治、经济改革。商鞅即卫国公孙鞅,姓公孙氏,名鞅,也称卫鞅。少好刑名之学,曾作过魏相公叔痤家臣。后来公叔痤去世,公元前359年,卫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续修穆公之业,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先以帝道说之,孝公时时瞌睡;次以王道说之,然而犹未中旨;最后以霸道说之,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变法强国主张,孝公大悦,任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秦孝公六年(前356),商鞅进行第一次变法,内容包括:(一)编造户籍,五家为“伍”,十家为“什”;颁发法律,制定连坐法,告奸者赏,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轻罪用重刑;(二)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定秦爵二十级,凡斩敌首一个,赐爵一级;禁止私斗,违者重罚;(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生产粟帛多者可免除徭役;(四)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到了公元前350年,商鞅又进行第二次变法,进一步从经济和政治上进行改革,内容包括:(一)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允许土地买卖;(二)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在全国设四十一县;(三)迁都咸阳,修建宫殿;(四)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五)开始按户按人口徵收军赋;(六)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商鞅先后两次变法,使秦国为战国时最强大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6.百家争鸣: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和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界自由争论的风气。百家一语始见于《庄子·天下》: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百家者,泛指其多,非实有其数。《庄子·天下》及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均对百家进行分类,汉《汉书·艺文志》作者班固据刘歆《七略》把儒家经典列入〈六艺略〉中,在〈诸子略〉中,又把先秦至汉初各学派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同时,还著录各家著作,「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其他典籍也有兵家。各派争论政治、思想领域的各种问题,如天道观、认识观、人性论、名实关系、伦理礼法以及各种政治主张。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又互相影响,辟犹火水,相灭亦相生。百家学说中的命题包含着后代许多学说的萌芽形态,成为后代思想家的思想数据和理论形式,并被加以改造和发展。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特别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二、核心问题

1、春秋战国阶段特征:社会转型

(1)经济大发展:经济发展

(2)政治大动荡:诸侯纷争

(3)民族大交融:华夏认同

(4)制度大变革:变法运动

(5)思想大解放:百家争鸣

2、井田制的瓦解

春秋时代,由于铁农具的使用,荒地不断开辟, 私田不断扩大,私田数量大大超过了公田,而私田在一个相当长 的时期中不向国家交税,这使拥有大量私田的私家逐渐富庶起 来,而依靠公田税赋的各国公室(诸侯)的收入却日益减少,于是就出现了“私肥于公”的现象。

面对这一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许多国君不得不在赋税制度上进行改革,以维持和增加他们的收入。公元前685年,齐国管仲首先采用了“相地而衰征”的新税法(《国语·齐语》),按照土地肥瘠的不同,征收不等额的赋税。之后其他诸侯国也进行了类似的改革。

由于各国赋税制度的改革,客观上促使春秋时井田制的加速崩溃,原来农业中的宗族公社逐步分化瓦解,以私田为基础的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全面确立。

到了战国时代,各国进一步变法,尤其秦国的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使农村中的井田制和宗族公社组织彻底瓦解,以封建土地私有制为基础,以地主和农民(自耕农、佃农)为基本阶级的封建经济逐步完善,中国到这时才由宗族公社制社会最后转变为封建社会。

3、百家争鸣的共同点与影响

    百家是泛指,意为众多,争鸣并不意味着各家各派的主张绝对不同,而是不同之中又有其相同之处,各家学说都是为了寻求治国平天下之道。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4、关中平原

图片

5、早期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指中国古代的明君、贤臣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而提出的一种统治观,主要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等。民本思想肇始于夏商周时期,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定型于汉代,此后历朝历代虽有所演变,然而其思想主旨始终没有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