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版)》较2017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做出了很多修订。对比《新课标》和《旧课标》,发现有以下变化: 1. 对应学段不同。《旧课标》内容只包括一年级至六年级内容,《新课标》内容包括了一年级至九年级义务教育阶段的内容。本次课程标准修订强调了学习进阶概念。基于科学课程的研究,整体概念的进阶设计不仅要考虑小学或者义务教育阶段,而要考虑从小学到高中到底学生的学习需要怎样的进阶。我想这就是课程标准内容由《旧课标》的小学部分内容改变为《新课标》的一年级至九年级的内容的原因。 2. 新增“前言”部分。详细阐述了课程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修订原则和主要变化. 小学科学《新课标》与同时颁布的其他学科新课标目录体系上保持了一致,所有学科课程标准的前言内容是一样的。 3. 更新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性质强调除了科学知识,还应重视认知过程和研究方法以及立德树人。课程理念更聚焦核心素养、学习进阶。 4. 更新课程目标,首次提出“核心素养”导向。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内涵分为四个方面: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新增“科学思维”,其余三个概念更新。 5. 更新课程内容。由四个领域的18个主要概念更新为四个跨学科概念和13个学科核心概念。其中四个跨学科概念充分体现了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思维,13个学科核心概念是《旧课标》18个主要概念的整合、补充、提升。 6. 新增学业质量部分。 7. 课程实施部分新增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内容。 8. 附录部分新增以下内容:核心素养的学段特征、课程内容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和学生必做探究实践活动。 9. 删除了课程设计思路。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