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史的刻本版本

 小夏ho78b993zg 2023-09-19

●《史记》有刘宋裴骃、唐司马贞和张守节的注本,北宋以后,有人将其拆散统一附于《史记》正文之下。现有最早的三家注合刻本是南宋庆元年间的黄善夫本,此本后收入商务印书馆张元济主持校勘、辑印的百衲本《二十四史》中。现在较为流行的版本,还有明嘉靖、万历年间南北监所刻的《廿一史》、明末毛晋汲古阁所刻的《十七史》本,清乾隆年间武英殿官刻的《二十四史》、清同治年间金陵书局本及1959年中华书局点校本。

●《汉书》传世的版本有抄本,有雕版印刷的刻本。刻本主要有:明正统八年(1443年)汪文盛等刻本,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毛氏汲古阁刻本,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广东崇正书院刻本,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琴川毛晋汲古阁刻本,清乾隆武英殿本,清同治八年(1869年)金陵书局翻刻本,民国九年(1920年)吴兴刘承干嘉业堂影刻本,及商务印书馆百衲本与中华书局点校本。

●《后汉书》的版本有北宋乾兴刻本、南宋绍兴年间东路转运司刻本以及钱塘王叔边刻本。元代有麻沙刻板的小字本、大德九年宁国路儒学刻本。明代有南北国子监刻本、闽本(福建周采等刊刻)、汲古阁本(毛晋刊刻)等。自宋乾兴本以来,所有的刻本都是把《续汉志》(南朝梁刘昭作注时从晋司马彪《续汉书》中抽出八志三十卷增补到《后汉书》)附刻于书纪传之后。明监本则按照《汉书》等正史编排顺序,把《续汉志》刻于纪之后、传之前。清代诏修四库全书武英殿本《后汉书》也是按照监本翻刻的。存世最早而且较完整的版本是南宋绍兴刻本,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影印百衲本《二十四史》时,绍兴版《后汉书》被选作底本(原缺五卷,用其他宋本残册补配)。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以百衲本《后汉书》为底本,用汲古阁本和武英殿本来对较,同时参考了前人的校勘考订成果,纠正了许多错误,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版本。

●《三国志》中的《魏书》《蜀书》《吴书》,最初都是各自成书的。现存最早的《三国志》刻印本,是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的国子监刻本。目前较为通行的《三国志》版本大致有如下五种:一是商务印书馆据宋绍兴、绍熙年间两种刻本校勘影印的百衲本。二是据明北监本校刻的清武英殿本。三是据明南监冯梦祯校印的金陵活字本。四是据毛晋汲古阁本校刻的江南书局刻本。五是中华书局据以上四种版本而作的校点本,此本问世最晚,且注意吸收诸本之长,加以点校,易于阅读,最为流行。

●《晋书》修成后,在近四百年的时间内依手抄流传,直到北宋中期刻“十七史”时,才印刷出版,这就是“宋本”,现已残缺不全。元代有大德年间九路儒学刻本。明代有两京国子监各自雕刻的《二十一史》本、吴管西爽堂刻本、周若年刊本、毛晋汲古阁“十七史”本。清代有武英殿刻本、金陵书局仿明汲古阁本、上海同文书局印本。民国有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的百衲本。《晋书》的通行本是1974年出版的中华书局标点本,它以金陵书局本为底本,与百衲本、武英殿本互样,并参考上述诸本异同,择善而从。

●《宋书》修成后,一直靠手抄流传,见者寥寥,到北宋时才有刻本。宋仁宗嘉祐六年(1060年)开始对《宋书》等南北朝七史进行校刻,历经数年,到宋英宗时才完成。宋本今已散失,但书板从宋入元,传到明南京国子监,经过多次修补,再次印刷,这就是宋元明三朝递修本(简称三朝本)《宋书》,也是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版本。《宋书》的第二个刻本是“眉山七史”本,在南宋初年与《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一起刊刻于四川眉山,是根据前一个本子仿刻的。由于字体较大,又称“宋蜀大字本”,今保存较好。其后的版本有:明万历年间京师国子监刊本,称北监本。明崇祯七年(1634年)毛晋汲古阁刊本。清乾隆四年(1739年)武英殿刻《二十四史》本,简称武英殿本。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金陵书局仿毛晋汲古阁刊本。清光绪十年(1884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亚洲同文局石印本。民国年间上海中华书局铅印本。民国年间商务印书馆影印三朝本,简称百衲本。197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以三朝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武英殿本、金陵书局本、百衲本互校,择善而从,为现在通行、可靠的版本。

●《南齐书》从成书之日起,外界便很少见到。北宋校刻“十七史”时,连皇家所藏都有阙页和阙文。宋仁宗嘉祐年间(1056-1063年),中书舍人曾巩参与了《南齐书》的编校工作,当时有残缺的地方已无法补正,他对《南齐书》的卷数也提出了异议。这是《南齐书》第一次雕板印刷。《南齐书》现存最早的刻印本是宋蜀大字本,属于“眉山七史”之一,是南宋初年仿照“十七史”本雕刻的,现在已有缺页。明朝有两京国子监刻本,通称“南监本”“北监本”。明末汲古阁本,是江苏常熟人毛晋所刻,印数多,流传广,校勘精,清代文人多用此本。清乾隆四年(1739年)刊行的武英殿本,又称“殿本”,清中期以后流传最广。百衲本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商务印书馆根据各善本影印的《二十四史》,《南齐书》所用底本是宋蜀大字本,残缺部分用他书补配。《南齐书》最早的铅印本有上海民同第一图书局铅印本、上海中华书局铅印本、上海开明书店“二十五史”本。后者附有四十多种参考书目。现在《南齐书》的通行本是中华书局标点本,它以百衲本为底本,用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武英殿本、金陵书局本进行校勘,利用了前人的校勘成果,成当当前《南齐书》的最佳版本。

●《梁书》编定后,由秘府所藏,世传抄本甚少,往往脱误。宋嘉祐年间,曾巩等予以校订,始得以雕版印行。现存《梁书》《陈书》最早版本是南宋四川“眉山七史”的蜀刻大字本。明代出现南监本、北监本,明末清初有汲古阁本,清代出现武英殿本、同文书局影印本、图书集成排印本、金陵书局本,民国有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的宋蜀刻大字本(即百衲本)。1973年,中华书局刊印的点校本《梁书》,以百衲本为底本,参考明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金陵书局本,择善而从,为目前通行的最好版本。

●《陈书》由曾巩广罗京师及州县藏书之家藏书,于嘉祐七年(1062年)冬开始相校,八年七月完成。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井宪孟为四川漕,征檄当时所颁各本,收合补缀,命眉山刊行,即后世所传“眉山七史”,《陈书》亦在其中。《陈书》现存最早的版本是南宋四川眉山本。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据南宋四川眉山本影印的百衲本《陈书》,刊刻精良,学术价值较高。开明书店与此同时出版的精装铅字排印本,虽字体过小,不便于阅读,但在每部书后附有详尽的参考书目,对研究《陈书》极有参考价值。从1958年开始,中华书局集全国史学专家,分别对二十四史进行校勘、整理和标点工作。《陈书》以百衲本为底本,取校的本子有明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金陵书局本,择善而从,参考了张森楷、张元济两种校勘记的稿本及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等书,重编了《陈书》的总目。《陈书》点校本于1973年出版,是目前最有学术价值的通行版本。

●《魏书》修成后,因为作者品行问题,时人称为“秽史”。隋文帝杨坚命魏澹和颜之推、辛德源等重修《魏书》,编成九十二篇一百卷。但其书过于简略,不能代替魏收的书。唐初时,张太素等撰《魏书》一百卷,到北宋时已失传。魏收的书也多残缺,唐人所编的《北史》与《高氏小史》等多用其文,后之转以来补《魏书》之缺。唐中叶以后,《魏书》方得与其他各史并列,确定了正史的地位。北宋时《魏书》残缺二十九卷,经过刘恕等人校勘的《魏书》,大约初刻于北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以后和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8年)之前。但是这个初刻本流传不广。到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又在四川翻刻刘恕校勘的《魏书》。可惜这两个本子都早已失传。后传下来的《魏书》刻本,也是南宋时翻刻版,并于元、明二代补刻,所以这个本子叫三朝本。其后《魏书》的版本还有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南京国子监本、明万历年间北京国子监本、明末汲古阁本、清乾隆四年(1739年)武英殿本、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金陵书局本、商务印书馆的百衲本及据以上各本校勘而成的中华书局标点本,后者据多本参校,择善而从,是目前《魏书》较好的版本。

●《北齐书》在唐代中叶以后逐渐残缺,到北宋初,李百药的原文仅存十八卷,其余各卷是由唐以后人增补。李延寿《北史》撰成于唐宗显庆四年(659年),上距《北齐书》成书仅二十三年;其时《北齐书》还比较完整,《北史》的北齐史部分多采自《北齐书》。后来,《北齐书》散佚,后人又据《北史》以补《北齐书》。另外,《北齐书》有部分内容抄入《高氏小史》《通志》等书,重刊《北齐书》时,又把抄录的内容重新增补到《北齐书》。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校刊此书,在部分增补的卷末附有校语,说明缺补的情况。《北齐书》虽然在宋代增补为完书,但已经不是李百药的原作了。清代钱大昕考订,今本《北齐书》只有卷四、十三、十六至二十五、四十一至四十五、五十,共十八卷是原文。关于散佚的原因,清代史论家王鸣盛说:“李延寿作《北史》,人共信之,废各史不观,《北齐书》遂致残缺”。认为是看的人少了,流传较少,也就逐渐散佚了。从唐至宋,《北齐书》已大部分亡佚。随着雕版印刷技术的发达和造纸术的进步,包括《北齐书》在内的许多史书才得以传印。《北齐书》最早的刻本,据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记载,大致在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8年),但此本早已失传。南宋时曾与其他六史重刻,当时刷印的版本称蜀大字本,因与其他六史合印,所以又称“眉山七史本”。此书的版本存于杭州,明初移至南京国子监,历宋、元、明三代,各朝都曾随时修补、抽换一些版片用于刷印,这就是所谓的“三朝递修本”。南宋刻印的版本今亦失传。明代中叶以后,这套版片越来越模糊不清,补版也越来越多,到清代中叶已经模糊一片,被称为“邋遢本”。万历十七年(1589年)南京国子监祭酒赵用贤重刻新本,据《北史》作了许多补改,所印称南监本。后来京师国子监刊印二十一史时,据《北史》等对三朝本作了新的增补,重新刊印,为区别于南京国子监本,称为北监本。清代乾隆四年(1739年)在大内武英殿刊印《二十四史》,其中《北齐书》以北监本为主,兼取南监本,以活字排印,称武英殿本。明末毛氏汲古阁《十七史》本、以汲古阁本为底本的清同治十三年(1847年)金陵书局本和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的百衲本《二十四史》,都直接间接来自于三朝本。百衲本是据涵芬楼藏三朝本和宋蜀大字本影印,并据殿本做了大量修补。中华书局点校本是现在最常见的版本,它是以百衲本为主,以三朝本、南监本及武英殿本做了充分的互样,又以《北史》《太平御览》《册府元龟》《通志》《资治通鉴》及《通鉴考异》中有关部分作为参考,更正了不少原书流传过程中产生的讹误,厘清了许多难题,是目前最完备的版本。

●《周书》在宋朝初年已经散佚了一些篇章,有人截取《北史》和其他史书来配补,又多所窜改。宋景德二年(1005年)编辑类书《册府元龟》,引用《周书》缺卷各条,已经是后人配补的本子,宋代学者在本属残缺各卷后面附有校勘记,说明哪些卷不是《周书》的原文,清代学者钱大昕也曾加以考证。当今学者总结说,今本《周书》卷十八、二十四、二十六、三十一、三十二等卷,不是原作,是后人从别书移植的。还有卷三十六可能全缺,可能残缺一半,卷二十一缺大半。此外还有宋代初年尚全,但后来逐渐散失的,如卷六《武帝纪》、卷三十九《杜皋传》都残缺几百字,而《册府元龟》的引文却是完整的。《周书》修成后,藏于秘阁之中。旧本宋人安焘、王安国、林希等人的《周书·目录序》云:“(宋)仁宗时出太清楼本,合史馆秘阁本,又募取夏竦、李巽家本,下馆阁是正其文字,即今所传本是也”。中华书局依据此序及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和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记录,遂定《周书》初刻大致是在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至七年(1074年)之间。由于这个刻本当时流传不广,故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曾与其他六史重刻,当时刷印的版本称蜀大字本,又与其他六史合称“眉山七史本”。此书的版本存于杭州,明初移至南京国子监,历宋、元、明三代,各朝都曾随时修补、抽换一些版本用于刷印,这就是所谓的“三朝递修本”。南宋刻印的版本今亦失传。明代中叶以后,这套版片越来越模糊,补版也越来越多。到清代中叶已经模糊一片,所印版本被称为“邋遢本”。以后流行的各种《周书》版本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在“三朝本”的基础上校订而成。1935年,商务印书馆影印的所谓“宋蜀大字本”,其实也是这种三朝本。现在仍然能够见到的《周书》版本,主要有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南京国子监本,明万历间京师国子监本,明代末年汲古阁本,清代乾隆四年(1739年)武英殿二十四史本,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金陵书局本,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武林竹简斋本,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五洲同文书局石印本,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上海集成图书公司铅印本,以及商务印书馆百衲本《二十四史》等。解放后,中华书局组织专家参校诸本,择善而从,于1974年出版了最新的校点本《周书》,是目前最便阅读、最有学术价值的版本。

●《隋书》自宋代起,历朝都有刊刻。流传下来的,约有以下几种:北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刻本,只存跋文。宋刻递修本,现存六十五卷,中华书局标点本称之为宋小字本。宋刻本,现存五卷,中华书局标点本称为宋中字本。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饶州路刻本,中华书局标点本称为元十行本。元至顺年间(1330-1332年)瑞州路刻、明修本,中华书局标点本称为元九行本。明嘉靖十年(1531年)南京国子监补刻本。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京师国子监刻本。明汲古阁刻《十七史》本。清乾隆四年(1739年)武英殿刻《二十四史》本。清同治八年(1869年)岭南葃古堂仿殿本刻本。清同治十年(1871年)淮南书局刻本。1935年商务印书馆百衲本,根据元大德饶州路刻本影印。1973年中华书局标点本,对《隋书》进行了标点、校勘、分类,其内容最可信,是现在流行最广的版本。

●《南史》《北史》成书后流传至宋代出现刊刻本,北京图书馆现存宋嘉祐本残卷,元代流传至今的有元大德本。明国子监主持整理的有南、北监本。清乾隆时期武英殿本《北史》根据明监本校勘整理。明清时期还有汲古阁本和金陵书局本流传。民国以来有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百衲本、同文书局本。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版的中华书局点校本,是当前最流行的版本。

●《旧唐书》成书后流传了一百年左右,就为《新唐书》所掩替。从宋仁宗庆历年间起,北宋朝廷认为《旧唐书》芜杂不精,命宋祁和欧阳修别行编修唐书。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新书(即《新唐书》)写成,“布于天下”。由于欧阳修等名气很大,为人们所崇信,从此,《新唐书》越来越受重视,而《旧唐书》则几乎无人问津,流布日稀,以致北宋是否有刻本都记载不一。此后,元刻《十七史》,明刊南、北监本《二十一史》,都没有《旧唐书》。明代嘉靖年间,闻人诠想翻刻此书时,已有“苦无善本”之叹。而经他“穷搜力索”,总算凑成了一部完书。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经历了四百七十八年坎坷命运的《旧唐书》,才又得到重新刊行。闻人诠此本被称作“闻本”。乾隆四年(1739年),《旧唐书》被列入“二十四史”,以“闻本”为底本重刻于武英殿,谓之“殿本”。20世纪30年代,在张元济主持下商务印务馆出版了一部名为“百衲本”的《二十四史》,其中《旧唐书》采“越州本”(南宋绍兴刻本)者约三分之一(六十七卷),其余则以“闻本”配补。其据以影印的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所藏残宋本即“越州本”,现藏国家图书馆。1975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旧唐书》,所据底本是岑建功的“懼盈斋本”,并参校了残宋本即“越州本”、明本即“闻本”、殿本、浙江书局本、“广本”等,择善而从,整理付印。目前,它仍然是最好的通行本。

●《新唐书》最早的版本是北宋嘉祐年间国子监刻本,因其每版十四行,又称“十四行本”。此外,北宋又有“十六行本”、闽刻“十六行本”。这些本子没有流传下来。南宋刻本有四种:十四行残本,是南宋绍兴年间据“嘉祐本”重刻的湖州刻本,后人多误以为是“嘉祐本”;同十四行本元补版残本,十六行残本一百二十四卷,建阳书坊魏仲立刻残本。元代有大德年间刻的“十史本”。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国子监刻本,万历年间(1573-1620年)京师国子监刻本,通常称两次刻本为“南监本”“北监本”;明末毛晋汲古阁刻本。清代乾隆四年(1739年)武英殿刻《二十四史》,通称“殿本”,为区分两部唐书,正式定名先修者为《旧唐书》,后修者为《新唐书》,此后一直沿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刊印百衲本《二十四史》,其中《新唐书》是以本静文堂文库的南宋刻残本为主,配以“国图”“双鉴楼”与“嘉业堂”藏本作底本,使之接近了原书的本来面貌,胜过殿本和殿本以前的南监本、北监本和汲古阁本。1975年,中华书局以百衲本为底本刊印了《二十四史》中的《新唐书》,目前它仍然是最好的通行本。

●北宋嘉祐以前的大规模付雕正史,均无《旧五代史》。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记载:“金章宗泰和七年,诏学官止用欧阳史,于是薛史遂微,元明以来,罕有援引其书者,传本亦渐就湮没。惟明内府有之,见于《文渊阁书目》,故《永乐大典》多载其文,然割裂淆乱,已非居正等篇第之旧”。清代乾隆年间官修《四库全书》,史臣们从《永乐大典》内辑出《旧五代史》。总纂官陆锡熊、纪昀和纂修官邵晋涵等《进旧五代史表》曰:“谨就《永乐大典》各韻中所引薛史,甄录条系,排纂先后,检其篇第,尚得十之八九。又考宋人书之征收薛史者,每条采录,以补其阙。遂得依原书卷数,勒成一编,晦而复彰,散而复聚”。现在通行的版本有乾隆武英殿刊本、湖北官书局翻刻本、五洲同文局石印本、南沙席氏刻本、吴兴刘氏嘉业堂刻甬东卢氏本及商务印书馆的百衲本等版本。197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旧五代史》标点本,以熊氏影四库本为底本,同时参校了殿本、刘承干嘉业堂刻本及其他三种抄本,并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精心勘校,为目前最佳版本。

●《新五代史》历朝皆有刊印翻刻。北宋熙宁年间已有刻本印行。以后的主要版本有:元大德《十七史》本、明南监本与北监本、明杨慎评刊本、毛氏汲古阁本、清代武英殿本、新会陈氏重刻本、图书集成局活字本、覆汲古阁本、商务印书馆百衲本等版本。影江安博氏妈鉴楼藏宋庆元本,百衲本,《二十四史》所收;影殿本,《二十五史》所收;影南宋庆元刊本,仁寿本,《二十五史》所收。中华书局1974年出版的点校本《新五代史》,是当前的最佳版本。此本以百衲本(影印南宋庆元本)为底本,参校现存多种版本、抄本、注本,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新五代史》进行了纠缪补缺。

●《宋史》最早的版本是“至正本”,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年)杭州路刻印。次为“成化本”,明宪宪宗成化十六年(1480年)两广总督朱英在广州刻印,后来的版本几乎都是以此为底本。“至正”和“成化”二本,今存者已是凤毛麟角,难以觅见。“南监本”是明世宗嘉靖年间南京国子监刻印的。“北监本”是明神宗万历年间京师国子监刻印的。“殿本”是清高宗乾隆四年(1739年)武英殿刻本。“局本”是清德宗光绪六年(1875年)由金陵、淮南、浙江、江苏、湖北五个书局刻印。“百衲本”是193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印,用“至正”和“成化”二本配补影印而成,又同“殿本”作了对较,修订了一些错误、脱漏之处,在行世的诸本中,是较为标准的版本。“中华书局点校本”是1976年中华书局出版,以“百衲本”为蓝本,纠正了旧本中的讹误、脱漏、衍文、倒置等许多错误,成为《宋史》最通行的版本。六年(1875年)

●《辽史》于元至正四年(1344年)纂修完毕,次年刊刻,只印了一百部,现印本已失传。明初修《永乐大典》所引《辽史》,很可能是元至正五年的最初刊本。明代有南监本、北监本。清代有乾隆殿本、四库本、道光殿本。民国年间商务印书馆用几种元末明初的翻刻本残本拼成百衲本。1974年,中华书局以百衲本为基础,采用各种版本进行参校,改错补漏,刊出新标点本,是目前最好的版本。

●《金史》编修完成后,于元顺帝至正五年(1145年)九月开始印刷,收录在《金史》最后的“金史公文”记载了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奉命印《金史》一事,“去岁教纂修辽、金、宋三代史书,即日辽、金史书纂修了有,如今将这史书令江浙、江西二省开板,就彼有的学校钱内就用,疾早教各印造一百部来呵”。这是《金史》最早的版本。以后,又有多次刊行。元代的初刻本,现仅存八十卷。元末又有复刻本。入明以后,有南、北两监本。清朝又有武英殿本。但乾隆年间四库馆臣在校勘武英殿本时,对《金史》中的人名、地名等译名多加改译,造成混乱,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错误。目前,通行的《金史》版本主要有两种。一是1935年商务印书馆以元顺帝至正刊本为底本,影印出版的《金史》百衲本。其一百三十五卷中,有八十卷为初刻本,另外五十五卷则据覆刻本影印而成。二是1975年中华书局组织专家以百衲本为底本,以监本、武英殿本为对校本,吸收前人对《金史》考证、校订成果,出版的《金史》标点校勘本。这是目前《金史》诸版本中比较好的一个,也是主要流通使用的一个版本。它的每卷之后的“校勘记”集历代史学考订《金史》之大成,考校颇详,是纠正《金史》谬误、失当之处的重要参考资料。

●《元史》的祖本,为洪武三年(1370年)十月刻板印刷,通常称为洪武本。迄今只北京图书馆藏有一部,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一百四十余卷的残本,以及商务印书馆藏影印百衲本《廿四史》所得的九十九卷残本而已。监本有嘉靖十一年(1532年)刊印完工的南监本和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重刻的北监本。清康熙朝,初在武英殿设置刻书处时,刻书不多,但刻书极工。迨及乾隆四年,刻《二十一史》。乾隆十二年(1747年),加刻《明史》《旧唐书》,合为《二十三史》。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又刻《旧五代史》,合称《二十四史》。此外有清道光年间重刻的道光本《元史》,同治年间五个官办书局合刻的五局本,光绪年间广东同文书局的石印本。1935年商务印书馆影印的百衲本,复现了洪武本和用洪武本旧版重印的南监本原貌。1976年中华书局对百衲本原刻存在的脱衍讹倒等错误,作了校订并加以标点。

●《明史》现在通行的版本有:百衲本、中华书局标点本、上海古籍出版社以1916年涵芬楼影印本照相制版缩印本、长沙岳麓书社校点本。

●许嘉璐主编的《二十四史全译》(88册),以商务印书馆的百衲本作为底本,同时吸收武英殿本及中华书局点校本等的长处。目前有两种版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10年版;同心出版社2012年版。学习阅读二十四史,目前最好的版本就是这两个版本(可以通称许版或江版《二十四史全译》)。

许版《二十四史全译》最大的优点在于通过一批史学专家学者的翻译,第一次全面地把二十四史古文转换为现代文。即使是具有深厚古文功底的专家学者,都难以保证能全部读懂、读通二十四史原文,特别是其中涉及的很多专业知识,比如“律历志”、古代铭文、古代公文、古代文学等史料。况且对同样的文字,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先秦典籍内容在汉代时就已经出现多种理解,后人的理解将会更加困难。二十四史中的一些资料,还存在2000多年的连贯性,后代正史所记很多内容引用于前代正史,不读前代正史,后代正史的很多内容也难以理解。

除了专业人员有必要阅读正史的多种版本之外,作为普通学习人员,读许版全译本是最好的选择。这些翻译人员大多是研究某一个朝代和某一个领域的专业人员,多数是博士学历或副教授、教授资质,整体代表了所在领域的最高水平,翻译内容主体是正确的。许版全译本的缺憾,在于出版社选择失当,可能需要原文全部重新录入,加上翻译内容较多,存在文字录入错误、内容脱落等问题。历史学界公认中华书局点校本是最好的版本,应该以中华书局的点校版电子文字作为基础,所有涉及正史需要全部出版原文的,应指定中华书局电子版作为唯一的底本,这样才能保证不再出现将正确的原文修改(录入)错误。当然,出版费用的问题,可能是中华书局未出版全译本的原因。中华书局的点校本再好,也只是一个原文版本,和全译本相比,从文化普及宣传甚至经济角度来看,其价值就大打折扣。根据目前最新的学术消息,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编纂的《今注本二十四史》(计划600册)已出版多部,包含有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专业性强,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可以和百衲本、点校本、全译本等一起共同学习、阅读和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