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腰胯分离是什么意思,怎么练,有什么用?

 半刀博客 2023-09-21
内容图片

“普通人,尤其是男性,由于长时期的直立行走,腰与胯这两个部分几乎是锁死的,承担不了转化力量的功能。内家拳要有意识地训练“腰胯分离”,胯走竖的时候,腰以上偏要走横,这样腰才能活,所谓的“柔化”“四两拨千斤”等效果才能实现。”正文:

首先这个提问的标题有问题,标题和问题内容不符合。要达到“一横一竖”的功夫,腰胯分离的说法是不对的,如果真的要求靠你腰胯分离那真就如最高票那位老兄所说的那样不是什么秘密了。

“传拳不传胯,传胯师父怕。”胯上的功夫这真的是个秘密。转腰明显是水平转的,即所谓的“横”,怎么出“竖”呢?这是个大秘密,都在胯上。洪均生先生提到了:“身向右转,左膝落,右膝提。”这是表象,你还是不能照着书上练,具体展开讲的话,我想陈式太极拳几乎没什么秘密了。

我最多提到拳理,练法说的少,说实话自己没练到那份儿上自己也讲不清,最近有心德了,在拳理的基础上提点练法。

篇幅可能较长,先卖个关子,有了解的欢迎作为学术探讨,感兴趣的请点个赞鼓励鼓励。

之前看到,有篇回答提到“一横一竖”:横是横劲,竖是直劲,

一拳打出去既有直线的杀伤,又有横向的回旋。这是好像是形意的说法,应该源于大枪术,一枪下去没有招架,就靠着一横一竖的功夫来挑人。因为我是练陈式太极的,讲缠法,一个横向的回旋走的是一个圆,再加上一个竖,把圆立体一拉不就是螺旋吗?我一开始也被绕进去了,回过头一想这不是太极拳的缠法。拳击里面有螺旋拳,拳头拧着打,打拳如钻头,也有“一横一竖”,太极拳不是拳击。那陈式太极拳的拳头怎么打?用缠法,也走螺旋啊,有什么区别呢?那是手上的缠法。区别就是太极拳的手没有点,不是在接触点上把人弹开、旋出去,接触点不是陀螺,是漩涡,这是收、是虚、是阴。

内容图片

而哪里是放呢?接触点以上皆为放,是实,是阳,螺旋外放,像一条蛇盘旋而出。极端情况下,就手指是实的,整条手臂都是虚的,手指被抓住了怎么办?包括手指都是虚的,把劲领在手指外。点济阴阳,收放一体,为太极拳。那“一横一竖” 的秘密至少在我们练太极拳的来看实则是什么?把“横”变成“竖”!这就是所谓的“化劲”。

化劲是在一个敌我体系里的叫法,人家的劲来了,我把人家的劲化了。但实质是什么?松沉。练拳架单操时讲究松沉,接手时也得讲究松沉,单操拳架松得了,接手可未必松得了。要知道人的力量都是由肌肉收缩运动产生、由骨骼作为主要传导的。你有肌肉我也有肌肉,你有骨骼我也有骨骼,一个人可以看成整体,那么两个人接触了也可以看成整体。

再看看什么是松沉?

松树松沉,是有一个向下的趋势,沿着主干,上虚下实,主干领劲,挺拔,松而不瘫。放在人身上是什么外形?内家拳讲究:虚领顶劲,曲膝松胯。拳谱云:“意气君,骨肉臣”也作“意气均,骨肉沉”。“骨肉沉”就是有一个向下的趋势的,这个趋势不是单靠你意念想想就能出来的,一定要在形上做出来。之所以提这句,因为现在我看到练太极拳的,常练站桩,在定步桩功上,想着松沉,加了很多意念,有的甚至在肚子上画圈(美其名曰转丹田),而到了动步拳架上,全是双重。练太极拳的都知道要松胯,可胯怎么松?松胯必然也是有一个方向的,要做出一个方向性的趋势。练着舒服了就叫松?我躺在沙发上也很舒服,也很松,但这是功夫吗?

下面回到题目内容;“一横一竖”,“腰胯分离”。

常讲转腰转胯,怎么定义“腰”?怎么定义“胯”?看下图:

内容图片

躯干绕E点旋转,即腰椎旋转为转腰。那什么是胯?AB为胯。所谓的“腰胯分离”,正如如高票老兄回答把AB点固定,旋转E点,“腰胯分离”。但这动作没有体现出“一横一竖”,我们只看到了“一横”,现于形则只是转了肩膀。故我说标题和题目内容不符。

现在不管新的回答里还有评论里,对文章里提到这是秘密有点不以为然了,不就是转腰发力吗?何奇之有?以我的见识我说一句:“腰胯分离”不是秘密,在身上练出“一横一竖”,至少很多人不懂。这也是所谓的内家拳外家拳发力的本质区别。

先说一般情况下转腰打拳。还是看这张图,发力顺序:左脚脚尖发力,蹬起脚跟,脚跟带起左膝D点。膝D带胯AB扭转,AB扭转带动躯干绕E扭转,所谓的蹬地拧腰发力也。拳击就是这么练的,不说这种发力好不好吧,至少我练太极拳号称内家拳得和他不一样吧。大家看这种发力,左腿的势是起来的,全过程中他在克服重力,他在消耗。

那什么是内家拳发力呢?拳谱里有这样一句话:“脚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脚蹬”,这句话太妙了!“脚打踩意不落空”怎么理解?什么是踩?脚上的势始终向下我们一支的拳,虚步也好,摆脚扣脚也好脚底面都要求不离地,所谓:虚实自知,更重要的是这个向下的势不能丢,气不能浮。“消息全凭后脚蹬”,什么是消息?看我松树的那张图,黄色的势向下后聚集溢开了,这就是消息,这个蹬想着后脚跟蹬,脚跟不起,也有能量出去。这种发力身姿调整好了,也不用转腰,手臂就直直悬着不用挥臂,手上就能打出能量。

上面说的是发力原理。转腰转胯是什么?身法。这样内家拳的转腰转胯要有什么条件?“脚打踩意不落空”!脚上的势始终向下!否则身形一动,你就回去了。

现在再看上面那张转腰的图,其实我已经出了一个几何题了:AB(轴线为过E点的垂线)右转的情况下(“一横”),如何在左右脚上“脚打踩意不落空”,产生向下的势(“一竖”)。要解这道题,得具备一点空间想象能力和人体解剖学知识。喜欢思考的可以先不看我下面的解答,下面的解答就是练法。

通过这张图可以提一点练拳的典型错误:

注意我下面不说转腰了,常说转腰,转腰不是功夫,实则是转胯:AB(胯,连接处是髂骨)和AC(股骨)、BE(股骨)的相对运动。

错解1、下蹲转胯

不是要出向下的势吗?那就下蹲呗!这是常见的毛病,大家自己试试也可以,看上面的图也可以,AB整体向下并绕E右转,那么D点会被带着转出去,D点是什么?右膝!这是什么毛病?跪膝!这样练下去功夫没出来膝盖就坏了。

错解2、平转:

AB在其水平面绕E右转,转着转着自己就别扭了。这时重心在右腿上时左脚脚跟起,成了上文提到的拳击了;重心在左腿时,右脚脚尖起了,C点也会上提,在A点施加一个挤劲人就出去了。

最后谈一下(我们一支的)正确解法:

在AB右转的时候,D点顺脚尖方向下落(“左膝落”),延长BD。是的延长BD!实质是什么?拉开左胯髂骨和股骨结合处的韧带。这个时候,我们不提倡“右膝提”,C点一提A点会有一个向上的运动,这个运动被抓住了往往就出去了。这时候AB可适当下落,让出A点的旋转空间,但要注意与“错解1”下蹲转胯的区别。通过这种转胯,尝试过的或者空间想象能力好的人可以看出左腿和右腿的肌肉会有很强烈的缠绕的运动。如左图黄色箭头,而通过了这种向下的势,肌肉在尽量松开的情况下就出现螺旋向下的势如右图:

内容图片

这便是陈式太极拳最关键的缠法,所谓丹田内转的要领也离不开这个。一个平转的圆要出现一竖的效果,我们陈式太极拳用缠法解释了。通过这种练法腰胯一转便能出现化发合一的太极功夫,太极在腰裆的说法也圆满了。

最后再提一句:所谓的“腰胯分离”,其实不是腰胯分离,因为大多数人对腰胯的定义不清,这篇回答的练法,叫“转身开胯”,分离的是股骨BD和髂骨AB。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