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案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09-23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

学会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理解隋唐制度完善对国家统一、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时空观念

培养在隋唐时期这一特定的时空联系中对当时的选官制度、中枢制度以及赋税制度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

3、史料实证

运用史料对比学习掌握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两税法的创新之处,理解科举制、三省六部制、两税法的运用所产生的的历史作用。

4、历史解释

通过阅读图文史料,分析理解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和两税法的的背景、内容、影响。

5、家国情怀

联系隋唐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制度创新的意义,加深认识它们在历史上重大作用,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隋唐时期选官制度、中枢体制、赋税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难点:比较隋唐制度与之前的差别,理解其创新之处与历史意义;理解制度的变革规律,体会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时空坐标

图片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法,讲授法,提问法,多媒体教学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言框

新课讲授:

一、基础知识梳理

二、重难点问题解析

(一)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时代、选官制度、选拔标准,及演变趋势。

图片

中国古代选官的演变趋势:

①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  

②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

③选官原则:人才选拔逐步制度化,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④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二)科举制的意义。

政治上:

①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官权的垄断,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促进了阶层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增强了人民对中央政府的向心力。

③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思想上:有利于巩固儒学的统治地位。

(三)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隋确立,唐完善,宋巅峰,元挫折,明僵化,清衰亡。

(四)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意义。

作用/意义:

①相权三分,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②三省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政事堂)。

③三省集思广益,有利于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一定程度上节制君权,但不威胁皇权。

(五)汉唐中枢机构演变的特点/趋势。

特点/趋势:

①相权不断削弱,最高统治者的权力不断加强。

②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③皇帝由幕后走到了前台,决策更加制度化、合法化。

(六)两税法的作用/意义/影响。

作用/意义/影响:

简化了税收名目。

②扩大了收税对象。

③减轻了人身控制。

④增加了税收次数。

⑤降低了百姓负担。

⑥提高了政府收入。

⑦维护了封建统治

(七)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主要趋势/特点。

趋势/特点:

①征税标准从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为主转变,以唐朝两税法为主要标志。

②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赋税由以实物为主逐步向以货币为主转变,以明朝一条鞭法为主要标志。

③赋税征收种类由繁杂向简单转变,以明朝一条鞭法为标志。

④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⑤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期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

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税逐渐加重。

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介绍了隋唐时期制度的变化及创新。选官制度方面,隋唐确立和完善了科举制,打破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大族垄断特权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中枢政务机构,隋唐在魏晋南北朝三省的基础上形成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为此后历朝所沿用;赋税制度方面,唐初实行租庸调制,唐中后期两税法取代了租庸调制,这是中国赋税制度发展的一大转折。
课堂练习
见本课练习册

板书设计

图片
教学反思

本课展示材料较多,但让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给予学生分析思考的时间太少了,没能有效达到学生独立自主进行思考的目的,也没能充分和学生进行问题交流,师生互动较少,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培养也需要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