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云: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拿四个人的工资,为何行不通?

 blackhappy 2023-09-25

前言:

当前很多员工工资不高,但是人效、产效一样处于较低的水平。比如,员工早上8点多上班了,但是不知道今天要做什么,等着上级、领导安排工作。还有,一天工作考勤8小时,但实际上的工作内容只需花费4-5小时。另外,不少员工要通过加班才能完成工作,还是因为工作效率太低。

很多企业通过让员工上下班打卡进行考勤管理,实际上这只是买到了员工的时间,并没有真正让企业获得高效与价值。因为人效低,所以配置的人手自然就会多、工作结果的时间被拉长,那么员工的平均工资也就不可能高!

如何让员工高效工作、为结果而努力?你必须做到这五个关键工作,一定能大幅提升效果、结果与增值!

2014年,马云在阿里巴巴年会上总结时提到:

1、核算的是KPI数据,但考量的一定是KPI以外的东西

2、给结果付钱(奖),给努力鼓掌(励)

3、欣赏有价值的失败,奖励坚持拿到结果的努力

4、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拿四个人的工资

5、加工资是公司对你的岗位有了新的更高要求

6、那些没有调薪的岗位,要先提升它的作用和价值

在这里,我们重点讲讲第四条: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拿四个人的工资。

相信这一个理念,很多老板都想实现,只要大家努力做事,工作效率高一些,想要拿高一点的工资,没有问题。但是在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拿四个人的工资,说实话未必可行。我们一一道来这几大宗罪

一、目标

1、目标不是老板的,必须转化为员工的,最终要成为老板与员工共同的。如何实现目标统一,首先要做到利益趋同。因此,要将固定薪酬、底薪+提成等传统计薪模式,转变成KSF+PPV薪酬全绩效模式,让员工先为自己干,同时也是为平台干。

2、目标不能只设置为年度,因为这个周期太长,激励不够及时。要从年度分切到月、周和日,周期越短,检视越快,激励越有力。

3、日目标非常有必要,尤其是经营单元,每天要做到多少业绩、输出多少产量、服务多少客户,一定要做到量化的目标导向。

4、目标是高于计划的。没有目标,计划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很多员工干了一天,也不知道为什么干,这是对时间和效率的浪费。同时,目标也不等于计划,计划是行动安排,目标是结果导向。

结论:目标必须切割到最小的经营单元和经营周期。目标激励必须与利益驱动全面融合。

二、计划

1、有目标,无计划,目标等于0。不指向目标的计划也等同于0,因为这样的计划是低价值的、低人效的。因此,企业要推行“K目标行动计划”,以KSF目标为导向,制订为达成目标而行动的有效计划。

2、与日目标对应的是日计划。日计划最晚应在第二天上班前就已经完成设定。

3、日计划是为日目标服务的,所有计划大都要指向目标,为目标而做,是计划存在的唯一价值。

海底捞:如果明天没有设定目标和计划,就没必要上班了,因为你都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里!

马云: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拿四个人的工资,为何行不通?

三、日清

1、总结是最好的学习。1)日清:每天对工作的总结,日事日毕、日清日高。2)周清月清:每周、月对目标计划的总结,厘清目标、迫切行动。3)项清:每次重要活动项目结束后要总结,多肯定重激励,面对不足、旨在提升。4)自清:对自己的工作状态与结果的清理、反省,自评积分、自算薪酬、K计划 ​

2、日清是成长的开始。很多员工总是抱怨说,每天都要写总结、计划,非常浪费时间。那么,每天花5-10分钟做日清是否必要?日清是为了更好达到目标、提升计划效率,对结果负责任。很多员工没时间做日清、或应付日清,其实他不是没时间,而是不愿意面对结果、对自己没有要求、缺乏良好的工作计划与习惯。越是这样,说明更要加强日清的力度!

马云: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拿四个人的工资,为何行不通?

​3、很多不做总结、日清的员工,效率很低,养成了“拖延”、“找借口”的不良习惯,把工作时间和结果无限的拉长,这不利于个人的成长,也拉低了企业的组织人效。当然,这样的员工和工作状态,老板不愿意加工资的。

结论:没有总结和清理就不会向上成长。不要以为总结、日清是浪费时间,其实这才是高效地利用时间,并得到最有意义的结果。

马云: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拿四个人的工资,为何行不通?

四、积分

1、结果可以量化,但是过程有必要量化吗?量化是最科学化的管理,如果能对过程进行量化,就能提升驱动力。如果能对结果进行有效激励,就能提升生产力。

2、前面讲到的计划、总结、日清能用量化的形式进行展现吗?因为如果只是文字表述的话,无论是检视、评价、督促,都比较笼统和主观,非常不够直观。因此,我们采用的是积分量化的管理模式来提升这三个方面的成效。

3、月度:ABC积分合计,重在衡量员工当月努力的状态。

4、每天:A分达到10分,这是测算出来的。因为每一天做到10分是低标,做不到的要加班做到,如果不想天天加班,就要以结果为导向、通过积极和主动的行动去做到。

结论:科学的管理离不开对结果和过程的量化,老板重视结果,更不能忽视过程。如果能量量化重要的过程,检视和指导也就会变得更简单更直接。

马云: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拿四个人的工资,为何行不通?

五、PPV

PPV量化薪酬模式,真正实现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拿四个人的工资。

  1. PPV量化薪酬:适用于二线员工
  2. PPV模式的核心:如何让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拿四个人的工资。

采用PPV产值量化薪酬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马云: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拿四个人的工资,为何行不通?

1、把5个人的工作罗列出来;

2、把所有罗列出来的工作定价;

3、把罗列的工作重新分配给3个人;

4、优化2人,留下3人加薪加活。

在运行PPV模式后,企业开始做这样的事情:

(1)不再为员工如何加工资而操心,而是将加工资改变为增加价值点和产值项目。

(2)员工做不好,不再是扣工资,而是扣产值。因为员工要上交工作结果,才能得到对应的产值。

(3)员工调动工作岗位、增减重要工作项目,不再是工资只能加不能减、不关注结果效果,而是根据工作拼盘与定价设计,并以结果来核算员工的劳动报酬

采用PPV模式之后:

1、员工可以身兼多职,拿到更高的工资

2、企业不会再养闲人,节省人力成本,提高人效

3、员工只有做出一定的结果才能拿到相应的工资,也保证了员工工作的完成质量。

我们先来举一个真实案例:一个收银员为什么也会拼命地干!

某餐饮企业的一个收银员岗位,工作内容就是接听客户来电订房、结帐买单、开具发票、做好日帐表。本来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岗位,拿的也是绝对固定的工资。但是这个收银员,总是抱怨工作量大、工资低、风险高(假币、客户投诉),客户来电订房的服务态度也是很一般。怎么办呢?

以下图片是我们为这个收银员设计的新的PPV薪酬方案:

马云: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拿四个人的工资,为何行不通?

收银员新的薪酬方案(PPV)

这个方案将收银员的固定薪酬改变为PPV量化薪酬模式,将其主要的工作量化下来,通过测量找到平衡点,设定一个计价值,然后告诉收银员,你的薪酬一定会拿更高。

PPV实施之后发生哪些变化?

1、收银员接听订房电话的状态跟过去比完全不一样。她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听到电话响。

2、顾客结帐买单的效率明显提高了。因为她想快快的收到更多顾客的钱。

3、现在工作都有结果了,员工更加主动完成工作,不需要领导提醒、催促。

启示:如果每一个员工都希望公司业绩好、服务好、结果好,这家企业不可能没钱赚。而员工,也在做好业绩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分享!

我们这里所讲的PPV模式,其实就是工作产值量化的简称。在很多企业里,老板们都觉得一线业务岗位都很容易考核,但是想到了二线岗位:人事、财务、仓库、后勤等岗位就不知道如何考核为好?

PPV是指将员工的职责、工作内容、参与项目、结果等以标准化、价值化、规则化方式进行量化计算,并和员工的收益关联,形成多劳多得的利益分配制度,解决员工不积极,跨部门沟通,加班工作,付出没结果等企业管理的困难,相比传统固定工资,提成等模式,更具有激励性。

而我们设计的方法就是想办法的填满该岗位员工的工作量,让大家实现一专多能,多劳多得。

下面介绍两个设计案例,供大家学习参考

案例一、某企业配送员的PPV薪酬绩效设计

马云: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拿四个人的工资,为何行不通?

案例二、某企业总部对接员的PPV薪酬绩效设计

马云: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拿四个人的工资,为何行不通?

PPV设计模型:

底薪+成果+价值+效果产值+特别激励+年终奖

  • 底薪:保障员工基本生活;
  • 结果产值:做事做价值做结果,比如做完这个事,给多少钱;
  • 效果产值:将价值贡献转化为生产力:做完这个事,按这个事产值的销售额按一定比例提成;
  • 特别奖励:对特别贡献的认可和奖励。

PPV设计的三大原理:

1、多劳多得:让员工为自己干,做得越多越好,收入就应该相对越高;

2、一专多能:鼓励员工在拥有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在有主职角色的基础上,让员工可以同时承担更多工作角色,发挥更多的价值。

3、复合价值:根据工作流程与工作量,以高效为目标,合并部门、岗位的职责功能,4个人干3个人的活,通过优化人效,给员工更多提高能力、增加收入的机会。

马云: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拿四个人的工资,为何行不通?

实现PPV模式的企业,将取代操作性员工的传统固定工资或者计件工资。

1、强调员工薪酬设计的两化“产值化”与“价值化”。

2、产值计薪,增值加薪。指向加薪但不加成本。

3、奉行一专多能、复合型岗位设计,实现多劳多得。

4、减员、增效、加薪,必须用“PPV”模式才能达到多赢的目标。

5、PPV可以大幅提升人效、降本减费。

员工有三个问题:

1.立场不坚定;2.动力不足;3.能力不行!


员工选择一家公司三大核心:

①能得到什么?物质!

②能学到什么?成长!

③未来有什么发展?精神!

怎么解决以上问题?如何实现老板与员工共赢?

【薪酬机制】出了问题。如何解决分钱薪酬问题,学会分钱?

私信小编 “绩效” 两字,一招制胜;免费发送60分钟快效、创新薪酬绩效;内部学习视频方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