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道之玄机,内丹之本论

 dtmz 2023-09-27 发布于河南

悟道之玄机,内丹之本论

——《心印经》品读

中条山客

《心印经》全称是《高上玉皇心印妙经》,是道家命功修持气功内丹的一篇仅仅200字的短文,却是道家重要典籍之一。与《清静经》合璧,是道家性命双修之大法。《心印经》讲的是命功修持,《清静经》讲的性功修持。在修道者的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心印经》以为,人与宇宙一样,人人都是小宇宙,人体内都有太阳、月亮、星星和宇宙。怎样用气来滋养和保护我们的肉体,修出一个长生不死之体?如果气只来源于外部,很容易精疲力尽。修道不容易,关键是要聚气。一旦把气聚到一起,你的智慧自然而然就会生起,容易得气,聚气,像生火、下雨一样。

历代高道评介《心印经》是“阐敷至道之玄机,剖露性命之根蒂。实登真之路径,为度世之梯航。学者苟能造其理,达其辞,穷神以知化,参玄以入妙,知心为一身之宗,操养不失;勿塞勿闭,四闼光明,天宇泰定,虚室生白,即心是印,即印是心,心印相融,上下洞彻,如月现于江,如星涵于海,真空寂照,一性超然,不知孰为心,孰为印,至于心印俱忘,神与道俱返其天真,则心印之妙,自我而得之矣。”

这段话是说:《心印经》阐述了大道的玄机,揭露了人的性命的本质,是实实在在的到达道德高峰的必由之路,同时还是普渡众生的阶梯与导航。修道者如果能够理解它的道理,按照它指引的方向践行,搞懂道的变化,进入它微妙的境界,知道心是身之主,养护身心,不让身心受到伤害;既不固步自封,也不任人摆布,保持外界信息畅通,辨别真伪,内心安定,心无杂念,就会悟透道理,生出智慧。修成后身心与道心相通,上下洞彻透明,如同月亮照在大江之上,如同星星隐涵在大海里一样,不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它都在那里,真空寂照,超然性命之外,不知道什么是己心,什么是真道,物我两忘,身心达到天真境界。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达到修炼的目的。

【原文】

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

存无守有,顷刻而成。回风混合,百日功灵。

默朝上帝,一纪飞升。知者易悟,昧者难行。

践履天光,呼吸育清。出玄入牝,若亡若存。

绵绵不绝,固蒂深根。人各有精,精合其神。

神合其气,气合其真。不得其真,皆是强名。

神能入石,神能飞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

神依形生,精依气盈。不凋不零,松柏青青。

三品一理,妙不可听。其聚则有,其散则零。

七窍相通,窍窍光明。圣日圣月,照耀金庭。

一得永得,自然身轻。太和充溢,骨散寒琼。

得丹则灵,不得则倾。丹在身中,非白非青。

诵之万遍,妙理自明。

【今译】

【上药三品,神与氖精。】上药,指的是最好的药物,三品即三种。内丹所用的三种药物,即神、气、精三者,又称为“三宝”。有先天三宝、后天三宝之分别:先天三宝指先天真一之神、先天真一之霖和先天真一之精后天三宝指思虑神、呼吸气和交感精。先天三宝可以成丹,后天三宝不能成丹。炼丹者妙在用性命双修之手段,使后天三宝返为先天三宝,再使先天三宝抟结成丹,则大道修成。

【恍恍惚惚,杳杳冥冥。】《道德经》第二十一章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是描述修道过程中情景与气象。恍恍惚惚,指霖生之时,神住恍惚,方可采得真一之气;杳杳冥冥,指精生之时,神入杳冥,方可采得真一之精。此两句皆指先天三宝发生之时,修炼之中出现的景象。

【存无守有,顷刻而成。】无者,性也,神也,心也。有者,命也,气也,精也(先天精即霖)。存无即存养元神,归于虚无。守有即保守元霖,谨藏勿失。神、气、精三者抟聚  一处,和合凝集,成丹之功,只在片刻之间。此谓结丹,结丹之所在下丹田。

【回风混合,百日功灵。】风,指呼吸。回风,指呼吸内转。先天三宝抟结成丹之功,还需运用呼吸,调节火候,混合一处,方可炼养大丹。大丹成就,约需百日时间。此即炼丹家所谓“百日筑基”之说,修炼至此则命功基本完成。然后“养丹”,养丹之所在中丹田。

【默朝上帝,一纪飞升。】上帝,这里指上丹田(脑神所居之处,是生身之本和九窍之门,具有一窍通万窍皆通的威力,是道家内丹术修性和炼神的还虚之所,在人两眉之间。)经过结丹、养丹之功.就要将丹移至上丹田,准备出神。出神之后,即可身外有身,超脱生死,飞升天界,合于大道。修为至此,约需一纪(十二年)之功。

知者易悟,昧者难行。】知者指智者。昧者指愚昧的人。有智慧的人,容易领悟;而愚昧的人,则难以实行。道云:  “道不传非人”,非人并不仅指坏人,愚昧之人亦属非人,难以成道。故此修炼之事,特别讲究选择人才。人择道,道亦择人。

履践天光,呼吸育清。】修炼到一定程度,就能与天地之气合为一体。这时候周身包裹天光,举足如踏云端。呼吸直达丹田养成一种习惯,越是培养越是清纯。浊阴之气日去,而清阳之气日长。

出玄入牝,若亡若存。】玄牝指丹田。呼吸往来之气,出入于丹田之间。此时由于身中真气,变得至清至纯,所以感觉霖机似有似无,若亡若存。

绵绵不绝,围蒂深根。】真霖绵绵不断,皆归丹田之中。丹田即吾人之根蒂,真燕进入,则根蒂坚固,长生之道可得。

人各有精,精合其神。】人人各自都有元精在身,元精应当配合元神

神合其氖,氖合体真。】元神还应当进一步配合元气,元神、元气、元精三者配合一处,人身体方可脱化,成为真人之身。

不得其真,皆是强名。】真,指先天之元神、元气、元精。如果达不到元神、元气、元精三者配合的真实效果,一切都是牵强附会,空谈。

神能入石,神能飞形。】元神变化的威力,能够进入顽石内部,能够飞升天外。所谓“散则成霖,聚则成形。”神通变化,不一而足。

入水不溺,入火不焚。】修炼成功,乃为真人。此时入于水中而不溺,入于火中而不焚。超越于生死之外,可以不惧一切水火灾难。

神依形生,精依气盈。】神依于形体而存在,形须神立,形去神离;精依于内气而充盈,精由气生,霖竭精枯。精气神三者皆依于形体而生存。所以道家强调性命双修,且以形体长生作为基础。如果没有坚固不坏的形体,则神、霖、精三者失去依托,一切修为无从谈起。

不凋不残,松柏青青。】能够保住形体坚固不坏,则神、气、精三宝常常充盈。就象青松翠柏一样,不畏严寒,永不凋残,而生机长存。

三品一理.妙不可听。】三品指神、气、精三宝。炼丹所用三宝,乃为先天真一之神、先天真一之霖和先天真一之精。既属先天真一,都是同一源头。其中的精细微妙,是不可用语言述说的。只有实践修炼可以知之,仅仅靠道听途说是不可能知道的。

其聚则有,其散则零。】神、气、精三者既来自同一本源,则三者不可分离。聚之则共存,散之则俱亡。所以修真者应当常使神、气、精三者常凝常聚,神不可离霖,气不可离精,精不可离神。三宝既不离散,则丹基牢固,而大道可成矣。

七窍相通,窍窍光明。】七窍指耳、目、口、鼻等。神、气、精三宝抟聚一处,结成大丹。则人身各处,再无滞碍。七窍相通,则窍窍相通,皆有光明,内外照彻。

圣日圣月,照耀金庭。】圣日圣月指身中之日月,乃为人身阴阳二气之精华。金庭指丹田。修炼进入妙境,人身造化同乎天地,身中自可出现日月合璧,照彻于丹田之内。丹经云:“人身为一小天地”是也。

一得永得,自然身轻。】得丹之后,一切神通都会出现,所谓“得其一,万事毕”。比之起初修炼之时产生的小小变化,实天地之别。这个时候人的浊重之躯,脱换为轻清之体。自然感觉身轻如羽,举步似飞。

太和充盈,骨散寒琼。】太和,指太和之气。寒琼,指仙界。修炼至此,已然脱胎换骨。太和之气,充盈全身。全身骨质,尽化为气。周身之霖,与仙界成一。

得丹则灵,不得则倾。】得丹之后,自会出现以上灵验。如果不能得丹,则有生命倾覆之危。故此丹道修炼,皆须真修实证方可知之。倘若缺乏实际功修,仅凭道听途说或望文生义,妄谈效验,反有殒身之虞。

丹在身中,非白非青。】内丹产于身中,不可于身外求之。而且无形无象,非白非青,亦不可以形色求之。

诵持万遍,妙理自明。】学习此经要反复诵读,深刻领悟,不光从字面上去理解,同时还要在实际修炼之中去反复领悟,才明白经文的真实含义。

2023年9月27日星期三,陕州上阳书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