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了解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的理想入门指南

 laoguor 2023-09-28 发布于河南

图片

译后记
文 | 李国山
玛丽·麦金的这部解读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的著作,初版于1997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了我的中译本,台湾的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又于2012年出版了中文繁体字版。

2013年,作者对该书做了大幅度的修订,不仅增加了整整两章,还在原来的六章中补充了两节内容。

此外,她还对原版本中的许多表述做了增删或调整,而且,解读底本也由安斯康姆1963年的英译版换成了经过较大修订的2009年德英对照本。

因此,这个修订本确实给人以面目一新的感觉。

玛丽·麦金在第二版前言中承认,尽管做了这些增补或修改,这一版本还是未能完整地解读全书。

当然,对于《哲学研究》这样一部涉猎广泛而又深奥难懂的哲学巨著,要顾及其所有论题并对其思想做充分的阐释,唯有像彼得·哈克尔那样,撰写出真正的鸿篇巨制来。

不过,既然只是想做成关于《哲学研究》的研读指南,这个修订本还是相当成功的:除了对原版本做了篇幅和叙述方式上的改进,作者还将自己十几年来的研究心得融入其中,使之成为一部更具有学术内涵、更能发挥导读作用的入门书。
在翻译过程中,第一版中未改动部分的译文大多沿用,但同时也在词句上做了不少调整,意在增进可读性。

新增内容的翻译也考虑到与原有部分的衔接与融通,以保证这一译本成为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新作品。

读过原译本的读者,若还有兴趣读这个译本,一定能看出二者的不同来。原书两个版本间相隔十六年,而新旧两个中译本恰好也相隔十六年。作者的创作心境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而且明显地体现在了新版本里。译者也经历了类似的变化,所以,译成的中文也有了相应的改变。

维特根斯坦极力反对拿内心状态或过程说事儿,而主张从语言表达方式上去看一切与人相关的事情。

翻译跟写作一样,也是人们使用语言的典型方式之一,跟日常的言语交流没有本质的区别,因而成了一些人凭语言而过的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当下所处的心态,还是心境所经历的变化,都在语言表达中流露出来,而这恰恰让本以为是私人领域内的事情,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人人可察的公共现象。

这个新译本的推出,让我得以订正原译本中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我要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给了我这个机会。同时也十分感谢梁鑫磊编辑对这套译著的精心策划和对本书的辛勤编辑工作。

这里,我要特别感谢陈嘉映老师,他曾通过邮件向我指出原译本中的一段漏译,我也曾在回复中表示再版时一定加上,而现在这个遗憾真的得到了弥补!

陈老师是我在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读书时的老师,我从他那里受教颇多。他翻译的《哲学研究》是我使用最多的中译本,而在重译这本指南的过程中,每当遇到拿捏不准的引文译法,我便会翻开这个译本进行比对,以便译得更为稳妥些。


就在这个译本即将完成之时,索尔·克里普克教授于2022 15 日离世。他于1982 年出版的《维特根斯坦论规则与私人语言》一书,对推进维特根斯坦学术Wittgensteinian scholarship 的繁荣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在本书中,玛丽·麦金对索尔·克里普克在维特根斯坦研究方面的非凡成就及其强烈反响,做了细致的阐述、公允的评价和商榷性的回应。这里,向这位杰出的哲人和学者表达敬意。

本译著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维特根斯坦主要著作释义与研究”(编号:21AZX012)的最终成果之一。

希望读者从中受益,并期待同行们的批评之声。
图片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

一部写给初学者的导读,了解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的理想入门指南。一流研究学者逐章节解读原著,专业译者,译文精准、流畅。

著者:(英)M.麦金 著 李国山 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8月

品牌:大学问

作 者

M.麦金(Marie McGinn),英籍爱尔兰人,英国约克大学讲师,分析哲学家,著《感觉和确定:怀疑的分解》等。

译 者:

李国山,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言说与沉默——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中的命题学说》《语言批判与形而上学》等。

内容简介

《哲学研究》是体现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本书为“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之一,是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及其后期哲学思想的重要入门书籍。

作者首先对维特根斯坦的生平背景进行介绍,后以文本细读的方式,清晰地梳理了《哲学研究》的主要观点,厘清了读者阅读原著时可能遇到的疑难问题,对原著进行了细致而易懂的导读。书中还融合了当代学者对《哲学研究》的批判,为读者理解原著拓宽了视野。

清晰的行文和令人信服的分析,使本书成为首次接触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读者的理想导读。

名家评论

“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对哲学史上重要的哲学著作进行深入浅出的全面解释,中文版由国内著名专家翻译,译文可信,流畅可读。这是一套供研究者、学生和爱好者阅读思考的优秀读物。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赵敦华

劳特利奇出版社出版的哲学导读丛书选择了最为经典的哲学著作,其中每部著作都是由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对该原著具有精湛研究的哲学家撰写的,因此值得每一位想要深入理解哲学经典的读者阅读。

——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 徐向东

这是关于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最好的导读之一:它没有过度简化,而是密切关注《哲学研究》的中心段落,并认真对待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写作方式。对于第一次阅读《哲学研究》的学生来说,这是最理想的导读。

——书评人David Stern(选自期刊Mind)

如果你正在学习或阅读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这本书会是一个很好的补充。M.麦金的这本导读澄清了维特根斯坦作品中一些较为难懂的观点。对于一本很难单独阅读并读懂其大部分内容的书来说,M.麦金的书是一本很好的导读,它可以让你在与维特根斯坦一起做哲学的疯狂旅程中一路前行。

——读者T. Hyde(选自亚马逊官网)

我读过很多关于维特根斯坦的“初学者”导读,这本劳特利奇的导读绝对是最好的!它聚焦于《哲学研究》,内容涉及规则与遵守规则、维特根斯坦的风格、他对奥古斯丁的批判,以及关于私人语言的讨论。我向那些试图弄懂这位难以理解的哲学家的人们强烈推荐这本导读。

——读者E. Zuniga(选自亚马逊官网)

本书亮点

1.研究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的经典导读。

维特根斯坦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哲学研究》是维特根斯坦后期的集大成之作,它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哲学问题,艰涩深奥。本书为“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之一,亦是《哲学研究》的经典导读作品,引领读者探索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世界。

2.专业的导读作者,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带领读者逐章逐节读懂《哲学研究》。

本书作者M.麦金为英国约克大学讲师、分析哲学家,是研究维特根斯坦的一流学者。在本书中,M.麦金逐章逐节对《哲学研究》进行文本细读式的导读,条理清晰,分析令人信服,并澄清了原著中的疑难问题。

3.研究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的优秀成果。

关于《哲学研究》的研究是二十世纪分析哲学的一大重要主题,本书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其内容涵盖语言游戏、私人语言等《哲学研究》的主要议题,并加入了克里普克等哲学家对《哲学研究》的回应与分析,力求客观全面,是研究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的优秀学术成果。

4.专业译者精心翻译,译作精准切当、行文流畅。

本书由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精心译成,不仅对原文所涉专业术语进行了精准的翻译,而且行文流畅,帮助读者打破语言的藩篱,理解这一经典导读及其原著。

5.名家推荐,一本初学者的理想导读。

本书文字清晰,分析有理有据,将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各方面的内容,以初学者也能理解的方式提炼出来,帮助初学者厘清诸多难题,对于第一次阅读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的读者来说,这是一份理想的参考资料。

目录

第二版                            

维特根斯坦著作英文缩写    

导论 

第一章风格与方法                     

导言                                  

关于语法研究的观念            

拒斥哲学理论                        

“……哲学难题应当完全消失”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二章维特根斯坦对奥古斯丁的批判   

导言                              

五个红苹果”                      

“砖!”“柱!”“板!”“梁!”            

意义与用法                           

实指定义                             

一切都已明摆在眼前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三章规则和遵守规则              

导言                               

克里普克论维特根斯坦及遵守规则      

对克里普克的回应:赖特对麦克道尔     

意义与用法之间的联系                

意义与理解                          

规则与其应用的联系                  

逻辑必须”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四章私人性和私人语言           

导言                                

关于私人语言的观念                  

我们的日常感觉语言                   

私人语言论证                        

私人实指定义在我们日常感觉语言中的作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五章  内在与外在                 

导言                                 

疼痛与疼痛行为                      

关于私人对象的观念                  

心理学语言游戏的不确定性            

疼痛既非某物亦非空无               

标准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六章意向性:思考、想象、相信     

导言                               

思考 

思想和语言                          

想象 

“'不是一个名称”              

相信:摩尔悖论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七章意向性:思考、期待、意图    

导言 

思想:思想与实在之间的协调         

思想:将实在捕获入网               

希望与期待                           

意图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八章看见与看见面相              

导言 

视觉房间                            

看见与看成 

看见与描述你之所见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阅读材料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经典课程: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