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 “村姑”变成“洋妞” 的 宝成桥 来源:己丑老牛 上海言话讲述:与人为善 前几年上海经济转型,苏州河两岸的纺织厂全部搬迁,彻底改变了这里的面貌。长寿路胶州路丁字路口,原来就是“国棉一厂”的大门。我年轻时每天上班要在这个大门对面乘公交车,在隔壁点心店吃早点,看着嘈杂的上班人流进进出出。但是现在这里是多么地安静和陌生,我完全迷路了,问了几次路才找到我曾经是那么熟悉的一座桥——宝成桥。 宝成桥在宝成弄(现在的叶家宅路)底横跨苏州河,由此得名。我之所以对它很熟悉,其中有个故事。1968年,我们弄堂里的一个玩伴被分配到苏州河宝成桥北的无线电厂当学徒工。那时能进这个“硬档工矿”当工人,绝对不亚于现在进“复旦”、“交大”。所以报到那天,是由我们全弄堂“弟兄们”陪伴“欢送”而去的。到了宝成桥,我们就站在桥上目送他进厂。那时的宝成桥是一座只能行人的小木桥,几根大木桩插在河里,桥面铺的是短木条,可以清楚地看到桥下的行船。我们在桥上木栏边嘻哈打闹,桥身就摇晃起来,吓得过桥的人连忙制止我们。 那“硬档工矿”上班赚钱后买了辆“永久12型”,我们好奇地问他怎么过桥,他不肯回答。我们就尾随他上班,看到他骑车到桥下,然后把自行车扛在肩上,步履艰难地往上爬,乐得我们哈哈大笑,问他到底是“人骑车还是车骑人”。 后来又听说他在厂里“谈朋友”了,兄弟们又悄悄躲在宝成桥上偷看人家“女朋友”“卖相灵不灵”。当人家“女朋友”尴尬跑掉了,我们又在桥上开怀大笑,大概宝成桥也受到感染了,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来。 记忆中这样一座充满快乐的桥现在还在吗?寻找结果却让我大吃一惊:在我面前出现的“宝成桥”竟是一座看似金壁辉煌,又经过西洋雕塑繁复装饰的钢筋混凝土人行桥! 当年桥两边的工厂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高楼和草坪。桥下的污水和行船也不见了,只有清澈的河水和几只水鸟在觅食。当年那座细脚伶仃的木桥,就好像从苏北乡下来的小姑娘“小珍子”,是那么地朴实和清瘦。而眼前的这座“宝成桥”就像一个珠光宝气的外国女人,让人想起巴黎塞纳河上的亚历山大三世桥。 哦,那个记忆中的宝成桥......没了。 配图:网络 | 编辑:渺渺 来源:“上海言话讲起来”公众号 |
|
来自: 常熟老李jlr5mr > 《★上海老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