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o.0026 动物是如何被驯化的

 新用户7842qWV8 2023-10-01 发布于江苏

人类通过谷物获取碳水化合物,食用猎物和家畜摄取蛋白质。

正所谓:人不吃肉就得瘦!捕猎吃肉是老祖宗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

不过,打猎本身风险巨大,还跟季节有关,无法保障常态化的蛋白质供应。如果能人工饲养,岂不美哉!

【养肥了再吃】

最初,人们在打猎过程中,经常会活捉一些受伤的、幼小的动物;也有一些贪嘴的家伙,会到人类聚落附近翻找垃圾堆而被捉。

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把它们养肥、养大了再吃,最初的饲养、驯化开始了。

驯化过程中,不断总结规律,有选择地培育,还发现了阉割可以减少动物的野性。

【与农业相辅相成】

动物的饲养和驯化虽然早于农业,但带着大批野性未驯的动物四处流浪,肯定不如固定圈养方便。大规模的动物驯化、家畜饲养是在农业产生之后。

大约一万年前,农业让人们食物充足,人们有了多余的时间和多余的食物饲养家畜,而更多的家畜进一步保障了人类的食物供应。

动物驯化和农业生产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的。

【驯化对象的选择】

驯化野生动物肯定是为了吃肉、喝奶、穿皮草!

但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愿意被驯化的,得有所选择:

1、适合圈养,不能见人就跑,还得愿意吃人类能提供的食物。猪就不挑食,给啥吃啥。

2、自身努力增值:产奶多的牛、长毛多的羊、爱下蛋的鸡,更容易给自己“争取”到被驯化、被饲养的机会。

3、不能超出人类的能力范围:陆地动物还好,海生动物对人类而言就不那么容易了。

最初的驯化对象,都是那些容易捉,肉多,好养活的。比如美洲的羊驼,中国的猪,西亚的牛羊等。

西亚在1万1千多年前就驯化了绵羊和牛,主要是因为牛羊温顺、不必费力照看、草场也很丰富。

猪则因为肥胖腿短,不适合远行,不适宜游牧民族;但猪不挑食,可以吃人类的剩饭,比较适合中国这样的农耕发达地区。中国最早驯化的就是猪狗,牛羊则晚一些。

【好处大大地】

除了提供肉食、奶、皮毛,随着社会进步,动物们开始承担劳动、陪伴、甚至作战任务!

1、肉:牛羊体型大,肉多,猪则因为好养!都是主要的肉食贡献者。

2、奶:牛奶、羊奶、奶酪、黄油,游牧民族的美味。

3、皮:服装、帐篷、盾牌、盔甲,防护好材料。

4、力:耕地、运输、拉车;我国的春秋时期,牛耕出现之后,不能再随便吃牛了。

5、战:马是冷兵器时代的大杀器!骆驼、大象也曾参与战斗!

【带来了传染病】

获得诸多好处的同时,动物驯化也给人类带来了传染病。

天花、麻疹、肺结核、疯牛病等都是牛带来的;猪狗带来了流感、百日咳;鸡鸭带来疟疾等。

【游牧民族的产生】

家畜的驯化与农耕相伴而生,但也有很多不适合农耕的地区(草原、沙漠),尝试走出不同的道路,游牧文化应运而生!

特别是马和骆驼被驯化后,解决了远距离交通问题,方便举家迁移,逐草而居。游牧民族得以飞速发展!

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阿拉伯养骆驼,非洲养牛,蒙古养马。猪腿短,走不了太远,只能跟着中国这样的农耕民族蹭吃蹭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