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卦掌之四正四隅

 大漠苍狼dmclA 2023-10-05 发布于河北

主编:刘兴汉

审编:王文奎

       四正四隅是游身八卦连环掌的珍贵传统套路之一。“四正”即指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即八卦中的离、坎、震、兑)四个方位;“四隅”即指西南、西北、东南、东北(即八卦中的乾、坤、巽、艮)四个方位。这一套路在上述方位上,各有八式,共六十四式。具雄狮之威猛、猿猴之骄健,如云中之苍龙翻腾,似茫林之熊威抖擞。较集中地体现了游身八卦连环掌刚柔相济、稳健轻捷、沉静舒展、力度千钧的特色。

此套路宜在习练第一册之诸套路的基础上操练。倘能凝神聚气,将此六十四式一气呵成,且于习练中思悟其理、其义,则不仅可达到强身之功效,也可为将来习练本书第三册“防身篇”之套路打下基础。

此套路在习练时,可按后天八卦之方位,由乾至坎、至艮、至震、至巽、至离、至坤、至兑,顺序而行;也可由乾至巽、由巽至离、由离至坎、由坎至艮、由艮至坤、由坤至震、由震至兑,最后由兑至乾收式。

每一卦位中的八式,均须左右循环。走转的圈数之多少,视功力之深浅而定。

四正八法:四八三十二式

坎卦三 壬癸水,位于北方,水本坤体,其性就下。阳含阴中,气化为质,天之一精,万物资生,资此坤中一元也。形为隐伏,属陷象若在人体,则开窍于耳,在脏为肾,肾为先天之本,主藏人体生命之原精,故需充实而饱满,肾主骨生髓,髓通脑,直控肢体行动的速敏。取自然之物蛇,因其玲珑活泼,曲曲而游顺,又善内养真息,外柔而内刚。取蛇形八法。

预备式

、左臂平托,掌心朝上。右臂上举屈肘过顶,掌心朝上。向左行功转圈,随转两臂向外扭转,目视左掌(图58)。

1. 白蛇显身

换式:当行至圈的西北乾卦位时,摆左足顺右足,同时双手缠拧,左手掌心朝北,右手随下与左等高。目视前方(图59)。

图片

2. 白蛇出洞

换式:上右步,右手掌从左手腕下穿出,随上左步,左手从右手腕下穿出,连环三式,再上右步,双手合掌,手心相对挫合,右手指力。目视前方(图 60)。

3. 白蛇吐信

换式:随提右足转身,向西落扣步,同时右手变反踏掌,再提左足,同时左手上撑,掌心朝上,随向东扭身时从口前梢斜上穿,掌出后与眉等高。目视前方(图 61)。

4. 金蛇蟠柳

换式:随上右步落扣,双手十字交叉。左掌在身前向身右侧斜劈至左胯旁,同时左掌向右肩回撩至右肩。重心于左腿下式,右足虚步,目视前方(图 62)。

5. 双头蛇缠身

图片

换式:随扣右步,同时左手缠脖,右手缠腰,再摆左步,双肘掩心,重心坐左腿。目视左手(图63)。

6. 白蛇吐菌

换式:摆左步,起右步,同时转身向正东,用脚面直曲对方裆部,右手阳掌指点对方胸膛左手掩心,掌在右肩头。目视前方(图 64)。

7. 白蛇转身

换式:向正西转身大回环,落扣右步,再摆左步,同时右手斜向西撑掌,左手向左斜下方插,目视左足(图 65)。

图片

8. 白蛇伏草

换式:随左腿游身,动作要如蛇贴草梢而行。当重心移到左腿时,右足上扣,右手向东穿掌,重心随移至右腿,倒掖左步,双臂在身前向下画弧指正东,同时转身。再扣右步,倒掖左步转身,双臂经身前画弧至身左侧,用腰力将双臂向正西抛出,右臂平托,掌心向上,左臂上举屈肘过顶,掌心朝上,变向右行功转走。目视圈心(图 66)。

注意:蛇形八法,取自蛇之八技,读者应努力揣摩,动作要求柔顺自然,应于柔顺间见敏捷刚健,切记不要将四肢练成“僵蛇”。

图片
      震卦  甲乙木,位于东方,震得乾之初的阳,在象为雷,雷伏地中,一阳奋出,万象昭苏,见天地之心。动者,万物之中莫疾乎雷,又东方本为木旺之乡,主生长,升发,敷散,屈伸,在人体中,筋主司人体关节之屈伸运动,筋由肝主,则肝同木性。取物龙形,是因其有升腾之象,具伸缩之本能,拳应外静内动,顺则肝气平和,逆则肝旺气盛,于身体不利,下见龙形八法。

预备式

两臂平托,掌心朝上,双臂平伸于身两侧,向左行功转走,身要向圈心。目视圈心(图67)。

1.云龙片掌

换式:当行功转走至正东方时,右掌自额头前上方画弧向正南云掌,左手抽回护于右肘下,同时右足蹁踩。目视圈心(图68)。

紧接右掌向外片掌,右腿变戳腿。目视前方(图69)。

图片

2. 卧龙旋掌

换式:掩右肘,坐身,抽撤右腿,同时右手海底捞月,掌心朝下随身体重心移向右腿时在身体右侧划大弧捞出,并顺右步于正北方。目视东方(图70)。

3. 金龙翻身

换式:扣左步,摆右步,同时右掌掌心朝上,用力摔掌于北方。左手相对称撑掌。目视北方(图 71)。

图片

4. 赤龙抱柱

换式,提右腿,面向正南,足面绷直于左膝内侧,同时右手掩肘,左手护肋,右手心朝向面部,目视前方(图72)。

5. 黄龙锁身

换式:撤右步外摆,脚尖向东北,扣左步于正南,顺右步,同时左手掌心朝上托天过顶,右手自身前划弧,掌心朝上横于右胯外侧。目视北方(图73)。

图片

6. 青龙摆尾

换式:右臂随身体向右游移的同时,画弧线上挑,而后向 后画弧下按,左掌随之,双手同时摇环。目视前方(图74)。

7. 二龙戏珠

换式:上左步于东北角,左手掌心朝下,拇指收回,向前戳指。名曰四龙取水。目视前方(图 75)。

图片

随上右步,跟垫左步。右手掌心朝上,用食指和中指如剑诀形但梢分开,指戳对方双目名曰二龙戏珠。目视前方(图76)。

8. 乌龙入海

换式:摆右步,扣左步,同时掌心向上双手向对方气海用力戳点。目视圈心(图 77)。

图片

再摆右步,扣左步,同时双手十字交叉,左手在上,双手掌心朝下,再分撑身体两侧变掌心向上两臂平托向右行动转走。目视圈心(图78,79)。

图片

注意,龙形八法在演练时,应具吞吐伸缩之能,暗含飞腾之象,要于起落见飞腾,于吞吐之瞬见刚健,于伸缩之间见柔顺。习者切记习此时无需努气用力,而要着眼于以意率形才是。

离卦 三 丙丁火,位居正南方,离本乾体,火性上炎,气盛生光,万物相见,其精为日,万为天地之大用,燥万物者莫过乎火,火性热主燥动,燔灼,合人体五脏之心,心主动而血脉行,周身得以养,心气能温煦乃为阳,取形于鸡,其独立之能而见阳,报晓,争斗之间见燥动。

预备式

右足在前、左足在后,右掌斜向撑于身体右侧,左掌按于腰跨间,向右行功转走。目视圈心(图80)。

1. 金鸡独立

换式:当行转到西南角时,右足向圈心跨步、左足跟半步,同时右手上挑于头顶上,掌心朝上,左手向北打向心掌。目视右掌(图 81)。

图片

左腿后撤半步,右腿曲膝上提,右掌同时抽回掩肘,右臂对头面正中线,掌心朝北。左掌曲臂抱于右肘底,掌心向下。重心落于左腿成独立式。目视前方(图 82)。

2. 金鸡抖翅

换式:左足蹬地,身体向东方跃起,右臂向东开抖,右掌心朝天,左掌撑劲于左侧,身体对北方,左掌心朝地,双足同时落地,发劲要整、落地要实。目视圈心(图83)。

图片

3. 金鸡食米

换式:顺右步于正东,上左步,同时左掌变勾手沉肘,松腕直向东下方啄下,右掌护于左掌下,掌心向下。目视前方(图84)。

4. 金鸡撒膀

换式:身体扭向正南,重心落于左腿。右掌掌心向北与右腿同时向西撒出,右掌沿右腿外侧面下戳,肩要松。左掌对称用力,掌心向北,向东上方撑掌。目视右掌(图85)。

图片

5. 金鸡上架

换式:顺右步于正西,扣左步,左手掌同时自上而下扑抓,抓到胸前变握手式。右手翻拧位于右腿外侧,掌心向下。目视左手(图 86)。

6. 金鸡报晓

换式:右步向西倒叉转身,同时左手托天右手指地,再后撤左步,双手上下交叉报晓,重心落于左腿,尽量下坐,目视前方(图 87)。

图片

7.金鸡入林

换式:扣左步,摆右步转身,同时左手常向东斜下方穿掌入林,目视前方(图 88)。

再向西摆右步,上左步同时左掌从右手腕下向上穿掌,月视前方(图89)。

图片

8. 金鸡争斗

换式:双手由下向上摇身,面向东北跃步,左手打向心掌,右手后撑。双足同时落地,目视前方(图 90,91)。

图片

注意:此八法应见内柔外刚,速而不怠,手脚配合要严谨。兑卦三庚辛金,位于正西,兑得坤之末阴,末阴主消化。在人体脏腑之肺,性以清肃,下降为正常生理状态,归属于金,肺属金为相傅之官,主气而司令呼吸,朝百脉,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气乃为生命活动之重要原动力,故需向上宜散,向下清肃通降,而使之于周身而见效用。取物猴形,该物最为灵巧,且不失稳健,上柔而中下刚健,下见猴形八法。

预备式

双肘内掩,小臂尽量贴紧,双腕并拢,双手掌心朝前,呈平推掌,又名莲花掌。左转行功(图92)。

1. 猿猴取宝

换式:当行至圈的西南角时,扣右步,摆左步,同时两手转环一周为五花手并转身面向北。左手由胸前水平向西北划弧,成勾手搬打对方后胸脖,目视前方(图93)。

图片

2. 白猿偷桃

换式:右步向 前垫半步,同时右手直向前抓桃。目视前方(图 94)。

3. 猿猴抛涧

换式:顺左步,扣右步,再摆左步同时双手握拳,由头上向正西抛击,成左弓步。目视前下方(图95)。

图片

4.猿猴捯绳

换式:撤右步、双手在胸前竖向划弧,向后下掳、再上右步向上反把上抄、连环捯绳(图 96):

5. 猿猴爬杆

换式:向南摆左步,左手向前抓肩,上右步,右手向前抓面,再上右步垫左步,同时右手抓两下,共连环两步。目视前方(图97)。

图片

6. 猿猴坠枝

换式:摆左步,上右步,前横后直,双手抓树枝打坠姿式,同时坐身。目视前方(图98)。

7. 猿猴坐洞

换式:撤左步,后坐身,双手吸在两肋,尽量坐身续力。目视前方(图99)。

图片

8. 白猿献果

换式:向前纵步,双手向对方脖子卡去。目视前方(图100)。

再扣右步,顺左步转身,同时双手变平推掌,向前成右旋行功转走。目视前方(图101)。

图片

注意:此八法应尽力作到中下刚健,而上柔顺。猿猴为动物界中之精灵物,多动而善变化。故需习者具备精灵之象,动作要迅捷,而又不失平衡之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