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房颤动的治疗原则

 缤峰一公 2023-10-08 发布于甘肃

图片

今天我们开始来说说心房颤动(房颤)的治疗问题,在了解了房颤的定义,症状,诊断和分类之后,需要知道房颤需要怎么治疗或者说应该怎么治?毕竟发现和定义问题虽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去解决问题。

我们知道在西医临床治疗方法一般而言是可以分为两大类: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如果病因能否根除的,那么就针对病因治疗,另外一大类的治疗手段就是对症治疗,这点我们之前就举过相对应的例子了。在细菌性肺炎的治疗中,针对致病菌的抗生素这个是病因治疗,但是肺炎过程中,比如用解热镇痛药退烧,这就属于对症治疗。

这里说的是西医临床的治疗逻辑,中医的治疗有自己的理论和逻辑体系,这个超出了笔者的认知范围,但是还是回到治疗的本质上去,能解决问题的医学就是好医学,在心血管系统的治疗中,很多中药也效果不错,这是事实,没必要要求世界一定要按照你理解的逻辑运动,成人的世界,多点理解,和而不同应该也是一种美德。

不过对因治疗在房颤这里却遇到了一点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房颤本身的病因并不是完全明确的,而且不同人发生房颤的具体病因和机制还可能是不同的,这就是我们说过的,房颤从广义上也应该属于临床综合征,就是不同病因不同机制但是有共同的临床表现:心房有序的电活动消失,取而代之的完全无序而混乱的颤动。

好在虽然病因不同,但是临床表现是一致的,所以治疗的方法的第一个手段就是,让心房的混乱电活动恢复,这个用术语来说就恢复窦性心律。部分患者的房颤有可能会自行转律(阵发性房颤),部分患者房颤没办法自行恢复,这里就需要采用干预手段进行,比如用药物、电复律,导管射频消融等。

这里需要注意的事,转律很重要,转律后的维持也很重要,就好像把一个秩序推到了很容易,但是要把秩序维持下去需要的成本就会相对高很多。

将房颤转为窦性心律,并将窦性心律维持尽可能更长的时间,这个应该是房颤治疗的首要原则之一。

在这里需要稍微说一下,在房颤的治疗中,并不等于说病因治疗不重要。在房颤的病因那一篇推送中,我们知道很多房颤的患者都有相对应的原发性心脏病,比如高血压、比如冠心病,针对基础心脏病的治疗,有助于增律的成功率并有助于窦性心律的维持。

再有就是部分病因相对比较明确的房颤,如二尖瓣狭窄,甲亢等,去除病因后许多患者能在复律后长期维持窦性心律。

接着就存在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没办法转律或者转律后没办法维持,比如之前在房颤分类中提到的永久性房颤。这里我们就需要接受这么一个事实,就是不是所有的房颤都能转律后成功维持窦性心律的。

所以有时候改变不了的时候,接受也是一个应该考虑的选项。毕竟很多时候一个人的痛苦来源并不在于事情本身,而是在于自己对于这件事的观念。笔者在临床中遇到过的房颤患者还真不少,有时候会遇到两种很极端的观念。一种是完全不当回事一种是完全接受不了。这两者其实都不可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当然房颤患者能否转律需要进行综合评估,比如心房的大小,心耳有没有血栓等。

房颤患者如果有机会还是应该尝试尽量转律,但是如果转律不了,那么就应该考虑第二个选项,这个就是心率控制。房颤发作的时候心房的频率可达350-600次/分,在房室结功能相对正常的患者,这时候就会出现相对比较快的心室率,部分患者心率可达180次/分,这就是快速型房颤。而房颤患者的症状很多时候是与心室的频率密切相关的。

在房颤患者中,如果能降低心室率,患者心悸和气促等房颤相关的症状有可能明显缓解。

这里需要稍微提一句,既往对于持续性房颤患者(房颤时间超过1年)应该考虑转律还是控制心室率治疗既往还有有争议的,而且不少研究结果提示转律后节律控制和单纯进行心率控制治疗,两组房颤的人群预后并没有差别。所以对于不能转窦性心律的房颤患者,也没必要过度担心,控制好心室率,治疗的效果也不会差太多。

房颤治疗的第三个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抗凝治疗。在房颤是什么那一篇推送中,我们说到,房颤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病理学的改变就是静。主要指的是,心房颤动时血液在心房内的流速减低,在某些比较特殊的部位,比如左心耳更容易出现血液凝固,导致血栓形成。所以对于房颤患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抗凝治疗的重要性。

而且需要注意,是否需要抗凝治疗,和房颤的时间长短,症状是否明显关系不大。而是有相关的评价标准的,需要进行相关血栓栓塞风险的评估,这个也是我们明天要重点讲述的内容。

最后总结一下:关于房颤的治疗,主要就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分别是:转律治疗,控制心率以及抗凝治疗。对于有条件的患者应该考虑积极的转律并维持窦性心律。对于难以转律或者维持窦性心律代价过大的患者应该给予心率控制改善症状。另外房颤患者如果存在高栓塞风险的,应该给予抗凝治疗,以预防房颤引起的脑栓塞等并发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