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张仲景十大疑难医案,领会辨证论治精神——《伤寒论》第148条

 中医经典分享 2023-10-18 发布于北京
众所周知,医圣张仲景开创了中医方药辨证论治的先河,我们通过研读《伤寒杂病论》记录的疑难医案,就可以领会医圣张仲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和方式、方法,对于我们提升临床辨治能力有很大的裨益。
应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刘观涛主任的点名要求,解读《伤寒论》第148条,如后文字一气呵成,最后字数竟然6000余,也算是深度解读了吧,热爱中医经典的同道不妨耐心读完。
创作不易,如果大家读后觉得有帮助,欢迎点赞支持并转发!以鼓励我将后续写完的继续发布,谢谢!
《伤寒论》第148条原文: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这一条生动演示了医圣张仲景在遇到一个具体病例时的思辨过程。
这一条由“病脉证治”和病机阐释五个部分组成。
病,就是按照六经辨证辨为少阳病了。
脉,就是仲景在文中探索的脉证。
证,就是其中的症状。
治,就是用小柴胡汤治疗。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沿着医圣张仲景所倡导的“观其脉证”角度逐句进行阐释。
“伤寒五六日”,就是初起为“伤寒”,经过了“五六日”的发病过程,那么,病情就变化了,一般变成什么呢?我们结合《伤寒论》第96条看就明白了。
开头是“伤寒五六日”结尾用“小柴胡汤”来治疗,这一条和96条是一样的。这就明确,在医圣张仲景心中,初起为“伤寒”,经过了“五六日”的发病过程后,一般就演变为少阳病,小柴胡汤证。
虽然发病过程非常相似,最终也同样是用小柴胡汤来治疗,但是症状表现却与96条有很大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用小柴胡汤来治疗是否合适呢?医圣张仲景此时心中也在掂量,但经过仔细辨析后,仍旧很有把握地得出结论——“可与小柴胡汤”。通过其中的“可”字,我们可以读出,在医圣张仲景心中,这个病例虽然可用小柴胡汤治疗,但所表现出的症状、脉,均与其心中典型的小柴胡证有所不同。下面我们就领会医圣张仲景如何思辨。
一、方证解读:
为了便于理解医圣张仲景对本条的思辨,需要先领会第99条,这也是与本条关系最为密切的条文,可以说,针对148条这个实际案例,采用了与99条一样的论治方法。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99]
医圣张仲景通过方证对此条的病例如此辨证:
“身热恶风,颈项强”,辨为太阳病,表证。
“手足温而渴者”,辨为阳明病,里证。
“胁下满”,辨为少阳病,半表半里证。
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同时存在,一般应当同时论治,但是医圣张仲景告诉我们,三阳合病可以治从少阳,也就是说,只要按照少阳病用小柴胡汤来治疗就可以了。这就是阴阳理论的智慧,如果表为阳,里为阴,两者为“二”,那么半表半里就是“二生三”中的“三”。如果“一、二、三”都发病,我们只治疗“三”就可以了,只要“三”治好了,则“一、二”自愈。或者换一种说法,之所以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同时存在,其关键和核心是有一个其中的半表半里证,如果直接解除了半表半里证,则其他两证无所依托而自然解除。
148条的思辨和99条非常相似,我们看一下症状表现。
通过“微恶寒”的症状医圣辨为表证,太阳病,所以医圣在这里说“必有表”,就是说有表证。
结合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这里医圣就是重点通过“微恶寒”的症状辨为“外证未去”,所以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加上了具有解表功效的桂枝汤。
通过“心下满”、“大便硬”的症状,医圣辨为里证,阳明病,所以医圣在这里说“复有里”,就是说还有里证。
97条医圣已明确告知,小柴胡汤治疗的病机是邪气与正气相搏于“胁下”这个位置,而“心下满”提示“心下”另有邪气,这里需要注意,在“心下”的症状仅仅表现为“满”,如果达到“心下急”、“心下满痛”的程度,就应当用大柴胡汤来治疗;如果达到“心下满而硬痛”,则有用大陷胸汤治疗的机会。
单纯从方证辨证的角度,医圣重点通过“口不欲食”这个症状,辨为少阳病,半表半里证,所以他说“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
如果仅仅通过症状来辨证,“不欲食”这个症状是医圣张仲景辨为少阳病的依据,比如96条的“默默不欲饮食”,266条的“干呕不能食”。
通过以上症状分析,看似已经可以辨为三阳合病,治从少阳,直接用小柴胡汤来治疗了,但是由于另有两个症状,以及并不典型的脉证,使得医圣也犹豫起来,并开启了进一步深入细致的思辨,这两个症状就是“头汗出”和“手足冷”。
在仲景书中提示,在多种病机下都可以表现为“头汗出”这种症状,比如:
《金匮要略·痉湿暍篇》、《伤寒论》第134条、《金匮要略·水气病篇》,提示的表有湿邪病机下的“但头汗出”,其机理是通过人体正气欲通过汗出而祛除湿邪,比如防己黄芪汤证。
《伤寒论》第111条提示的“阳盛阴虚”病机下的“但头汗出”,其机理是实热蒸腾虚衰的阴津血而汗出。
《伤寒论》第216条、228条、68条,提示的实热向上蒸腾所致的“但头汗出”,比如栀子豉汤证。
除上以外,有两条原文的“头汗出”与148条“头汗出”症状的机理最为相似,也是医圣张仲景对此条中“头汗出”症状病机的具体认识。
第一条出现在《金匮要略·产后病脉证治》,这一条对“头汗出”最常见的病机进行了详细阐释,并且同样是用小柴胡汤来治疗的“头汗出”。
“产妇郁冒,其脉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
这里明确告诉我们出现“头汗出”症状非常常见的一种病机,这个病机就是——“血虚”,就是在阴津血虚的前提下,正常或者过亢的阳气向上逼迫阴津血通过汗而出,所以出现“头汗出”。

第二条是《伤寒论》的第147条。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此例中出现“头汗出”是由两个病机所致,一是有表证,正气欲向上散邪,二是由于“伤寒五六日,已发汗”,前期经过不正确的发汗治疗,已经一定程度上耗散了阴津血。在两个病机的共同作用下,出现“但头汗出”。
以上两条均提示阴津血虚的病机,是导致“头汗出”的重要病机之一。那么,我们如何明确这正是医圣张仲景心中所想呢?下面通过脉证解读来进一步领会。
二、脉证解读:
众所周知,医圣张仲景开创了中医辨证“观其脉证”的先河,在仅仅通过症状表现辨证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倡导我们结合脉证来辨证,仲景先师在148条同样应用了这个方法。
前面提到,为何148条中“头汗出”的症状主要是阴津血虚导致的呢?为了明确这个诊断,医圣张仲景诊了脉,表现为——“脉细”。
“头汗出”而“脉细”,自然这个头汗出的症状主要就是阴津血虚导致的了。
通过脉诊为“脉细”提示的病机,同样也解除了医圣心中的另一个疑惑,那就是另外一个症状——“手足冷”。
“手足冷”就是“四逆”了,我们知道,导致“四逆”可能得病机有多种,比如阳气虚的四逆汤证,阳气郁滞的四逆散证,“厥深者热亦深”的白虎汤证,单纯通过症状鉴别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脉诊表现为“脉细”,就非常明确,148条出现“手足冷”与当归四逆汤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的脉、证最为接近,病机也相似,当归四逆汤方中以重用二十五枚的大枣作为君药,目的就是补阴津血。
三、思辨解析:
我们对医圣在本条中的病机思辨过程的重点也进行解析。
(一)、“阳微”表述的是脉诊表现,具体指上焦阴津血虚的病机。
仲景书中除本条以外,另有多处出现“阳微”二字,我们将其全部分别对比则一些显现。
1. 《辨脉法》中的“阳微”具体为脉诊表现,说“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其病机为“大发其汗”后导致的“其人亡血”。就是血虚的病机的脉诊表现为“阳微”。

2. 《伤寒论》第245条。
“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这里更加明确,“阳微”同样为脉诊表现。这里明确告诉我们两个信息,第一,与“脉阳微”相对应的是“阳脉实”,那么“脉阳微”岂不就是“阳脉微”了;第二,“脉阳微”代表的病机是“亡津液”,这一点与上一条一致。
3. “阳微”明确指脉诊表现的,另有《伤寒论》第274条的“阳微阴涩而长”;
290条的“脉阳微阴浮”;

《伤寒论·辨不可发汗并脉证并治》第5条的“阳微发汗,躁不得眠”;
《伤寒论·辨不可下并脉证并治》第1条的“阳微则不可下,下之则心下痞硬”、第11条的“阳微卫中风”;
《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第1条的“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使阳气微”;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第1条的“阳微阴弦”;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第3条的“以发其汗,令阳微”。
4. “阳微”表述的是脉诊表现,具体指上焦阴津血虚的病机。
关于“阳微”的病机,医圣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中阐释最详细,具体为:
“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这条提示了三个信息,第一是“阳微”提示的是“责其极虚也”,就是虚证;哪里虚呢?“阳虚知在上焦”,非常明确,就是上焦虚了。
具体是上焦什么虚呢?
“医发其汗,使阳气微”、“以发其汗,令阳微”,众所周知,发汗、多汗首先受伤的就是阴津血。此外,原文提示“大发其汗”就导致“阳微”,“其人亡血”就“阳微”。
综上可见,脉诊的“阳微”代表的病机就是上焦阴津血虚的病机。
那么,阴津血明明属阴嘛,阴津血虚的病机,为何医圣说其脉诊表现为“阳微”呢?
因为,这里的“阳”指“阳脉”,就是医圣传承的一种将寸口脉分成两部,上部的为“阳脉”,下部的为“阴脉”,即我们传统认识的寸部和关部的上半部分为“阳脉”,尺部及关部的下半部分为“阴脉”。因此仲景说,“阳微”指“阳”位虚了,代表上焦虚了。
5. 临床中如何诊断出“阳微”呢?
“阳微”代表的病机是上焦的阴津血虚,其对应的具体脉证是左寸不及,即具体在左手的寸部突出地表现出细而无力的特征。为何是左手呢?大家感兴趣可以深入了解仲景阴阳脉法,有详细阐释,在此不再赘述。
(二)关于“阳微结”
我们重新回到原文。
根据发病过程以及诸多症状表现,医圣心中认为是一个三阳并病,应当治从少阳,用小柴胡汤,这提示此例患者病机的主体是个实证,应当攻邪。
但是,结合“脉细”,提示阴津血虚的病机也存在。
那么,从治疗上,究竟应当补益阴津血呢还是用小柴胡汤攻邪呢?医圣说“阳微结”。
“阳微”就是阴津血虚的病机了,具体是上焦的阴津血虚,但是,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个“结”,即还是有一个邪气在,虽然有阴津血虚的病机,但主要伤在上焦,而总体仍旧当攻邪。
此外,从症状表现上看,此例患者有个表证,从脉证上,表证会表现为左寸太过脉,但由于上焦的阴津血已经虚了,即在上焦阴津血虚的前提下再有表证,则并不见得出现左寸的太过脉,因此,从脉证上也难以诊断表证的存在。而从症状上,既有“微恶寒”的表证表现,又有“头汗出”的伤津因素,医圣当时也比较犹豫,但综合将“阳微”和“结”两个因素结合起来,还是判断为“必有表”。
(三)继续原文梳理
“复有里也”,除了表证以外,还有里证,前文通过症状分析已知。
“脉沉,亦在里也”,这里医圣又通过诊脉来验证里证得存在,体现了脉证合参的诊断方法,关于脉沉下文详解。
“汗出为阳微”,提示医圣自己心中在梳理,“头汗出”的症状与“阳微”的脉证有对应关系,践行“观其脉证”的方法。提示我们在临床中,多汗出的患者,要重点号一下患者的左寸脉;临床诊到左寸不及的患者,要问一下汗出的情况。
“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如果是一个纯正的里有邪气,就不应当有“外证”,而所有症状均应当是“里证”。这里医圣心中在反复掂量,患者“微恶寒”,应当是有表证啊?但是,并没有出现像桂枝汤一样的“阳浮”的脉,阳脉并没有浮起来,反而是“阳微”的,原因在于“头汗出”伤津液了,所以不能出现“阳浮”的脉,但虽然如此,仍旧通过症状表现判断还是有一个表证在,不然不合理,就不该出现“外证”啊。
“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经过以上细致的分析判断之后,医圣最终拿定主意,表证、里证、半在里半在外证均有,那么应当治从“半在里半在外”。
(四)原文脉证的解读
此条出现了四处脉证,一为“脉细”、二为“阳微”、三为“脉沉”、四为“脉沉紧”。
临床中,脉既要是细的、“阳微”的、还要是沉的、沉紧的,那么,究竟是“微”还是“紧”,既要无力而细,还要“紧”,这样的脉象究竟大家能号出来吗?
即使能够号出这样的脉,那么既细又沉紧的脉,究竟是应当从虚证论治还是从实证论治呢?
从最终用小柴胡汤来治疗来看,医圣张仲景在此处仍旧在仔细总结小柴胡汤的脉证,时隔一千八百多年,如果我们按照今天自己掌握的脉象标准来领会此条,几乎是无所适从。
如果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我们就能够领会医圣张仲景的苦心,他老人家是在临床中探索小柴胡汤的脉证,但这个工作方向并非是以他老人家的著作作为终点。
那么,这个病人的脉在医圣指下究竟是什么感觉呢?他老人家又为何如此表述呢?
仲景阴阳脉法已经告诉了大家典型的小柴胡汤的脉证,那就是左关太过。
此例患者的脉证与典型的小柴胡汤脉证相比,重点有两点些许的差异。
第一个差异是左手脉相对细一些。
第二个差异是左寸脉相对更弱一些。
但虽然如此,此例仍旧是一个实证,仍旧是“沉”取有力的“沉紧”的脉,具体表现就是左手关部太过,所以仍旧当用小柴胡汤来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中遇到此类病例,小柴胡汤方中的人参当用沙参,并可另加生津养阴之品,其中的道理大家可以参看之前的一篇文章——点击直接查看关于柴胡劫肝阴,此处不再详解。
(五)为何要与少阴病做鉴别?
医圣张仲景为何要将此例与少阴病做鉴别呢?
通过这个鉴别,我们又能发现什么问题呢?
1. 从症状上,此例与少阴病有相似之处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伤寒论》第281条。这是医圣心中的少阴病的脉证和方证。从症状上,“但欲寐”是医圣诊断少阴病的重要依据。
但是,小柴胡汤证的病机下,患者同样很容易表现为“但欲寐”,关于这一点,仲景书原文就有提示。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37]
其中的“嗜卧”,不就是“但欲寐”吗。
在小柴胡汤证的病机下,患者为什么会出现“但欲寐”呢?
这是因为,一方面,本来就“血弱气尽”了,才出现小柴胡汤证,患者自然容易出现疲乏困倦;另一个方面,小柴胡汤证正邪交争,特别容易耗伤中焦的阴津血,而中焦阴津血被耗伤后,最容易出现的症状就是疲乏困倦。关于这一点,笔者在柴胡劫肝阴一文中有详细阐释。由此也可见,医圣张仲景观察病患之细致入微,并非常擅长鉴别和总结,这一点非常令人敬佩。
2. 从与少阴病的脉证鉴别看来
从症状上看,患者大概还非常疲乏困倦,医圣觉得也很难排除是少阴病,或存在少阴病。怎么办呢?结合脉诊。
“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这里提示,“不得为少阴病”是医圣得出的结论,即确认不是少阴病,但是这里的“脉虽沉紧”就有些问题。
因为,既然少阴病的脉证是“脉微细”,那么诊到“沉紧”的脉,就应当立即排除少阴病了,因为微细代表的是虚证,而沉紧代表的则是实证的病机,这里却说“脉虽沉紧”,提示在医圣张仲景心中的少阴病,从脉证上“沉紧”也在其列。
这里面有代表性的就是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医圣记录其脉证为“脉反沉”,从临床看,实际就是沉紧。
从这一条可以看出,对于少阴病以及六经总体的诊断、定义、脉证等,在医圣张仲景心中,也并未达到他老人家所期望的完美的程度,他老人家仍旧在探索总结中。
既然脉证难以排除有少阴病的存在,医圣重点通过方证来鉴别,主要是通过“头汗出”这个症状,通过分析,排除了少阴病。
那么,按照原文界定的标准,少阴病或者阴证,是不是就一定不会出现“头汗出”的症状呢?
原文界定为少阴病的黄连阿胶汤证,可不可能出现头汗出呢?
属于阴证厥阴病的乌梅丸证,可不可能出现头汗出呢?
暂不做定论,实事求是,我们在临床中可以观察一下。
“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这就是230条所言用了小柴胡汤后,津液得下所致。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230]
通过解析此条,我们很容易有两点感受:
第一、医圣张仲景“用思之精”
医圣张仲景辨证施治丝丝入扣,细致严谨的精神跃然纸上,这是我们很容易感受到的。
第二、“观其脉证”精神的实施

医圣张仲景开创性地将方证和脉证结合起来,就是为了达到中医方药的精准高效应用的目标,此条与其他众多条文一样,深刻而生动地演示了医圣的这个精神和方法,我们非常有必要继承医圣的遗志,将其发扬光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