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鳞状上皮内病变编码的变化

 病案科普 2023-10-19 发布于河南
鳞状上皮内病变是与浸润性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病变,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鳞状上皮内病变形态学编码的变化,随着《病案信息学》第3版的出版,也算是对这个编码进行了正式的修改。
在《病案信息学》第2版中提到,子宫颈发育不良三级(CINⅢ),会阴发育不良三级(VINⅢ)和阴道发育不良(VAINⅢ)按原位癌分类。发育不良Ⅰ级和Ⅱ级按身体系统疾病分类
1、目前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病理分类。
以子宫颈上皮内病变为例,既往是分类3级的,但从WHO女性生殖器肿瘤分类2014版开始则采用了二级分类法,即将子宫颈上皮内病变分为了低级别鳞状别上皮内病变和高级鳞状上皮内病变,低级鳞状别上皮内病变相当于CINⅠ级,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包括CINⅢ和大部分CINⅡ。所以目前临床的病理诊断中可能会遇到Ⅲ级或Ⅰ级的诊断,但较少遇到Ⅱ级了,目前通常会用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或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诊断。
2、目前鳞状上皮内病变该怎样编码。
在《病案信息学》第3版中提到,当子宫颈、会阴和阴道病理检查结果报告为“上皮内肿瘤Ⅲ级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时,按原位癌分类,其形态学主导词为“肿瘤(形成)”。
例如:
子宫颈上皮内肿瘤Ⅲ级(CINⅢ) D06.9 M8077/2
外阴上皮内肿瘤Ⅲ级(VINⅢ) D07.1 M8077/2
阴道上皮内肿瘤Ⅲ级(VAINⅢ) D07.2 M8077 /2
同时,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了(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形态学编码不迷路),2020版的女性生殖器肿瘤分类将Ⅱ级分为原位癌。
所以,在今后的编码中,如果遇到Ⅲ级,Ⅱ级或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的病理结果时,应该按照原位癌进行编码,形态学编码为M8077/2。
3、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编码修订。
ICD-10并没有对这个编码进行修订,在最后一版ICD-10(2019版)中,仍将Ⅱ级分类为发育不良,以宫颈为例:
可以看到,Ⅰ级和Ⅱ级仍为轻中度宫颈发育不良。
在ICD-11中则进行了修订:
可以看到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不包括Ⅱ级和Ⅲ级,Ⅱ级和Ⅲ级为2E66.2,属于宫颈原位癌。
综上,从编码,临床和病理角度来说,鳞状上皮内病变Ⅱ级,Ⅲ级或表述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时要按照原位癌进行编码,形态学编码为M8077 /2。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如有错误敬请指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