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熊|秦印的学习与创作

 海涛书屋 2023-11-06 发布于山东
秦印构成形式浅析    

秦印是中国古代玺印形式从无序到有序演化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其以鲜明的界格形式独立于战国玺印之林,并渐次以规范印章文字的方式奠定了汉印秩序化的基础,最终联袂汉印形成了人所称誉的中国印章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同时『印宗秦汉』也成为五百年来印人进入篆刻艺术的不二法门。

秦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文字体系、界格形成和錾刻方法三方面。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秦书分为八体,其中『五曰摹印』,即后人所说的『摹印篆』。但就我们所见,秦印文字形态颇多变化,究竟何为许所指的『摹印』体,迄今并无一致的看法。如果简单地理解,摹印篆当为合适应用于印章布局的文字样式。既然秦印以方形或长方形为主,那么结构平直、外形趋方的文字样式最为适形。事实上,在秦印演进的过程中,既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文字体系,也可以看到文字结构由圆趋方、外形渐次整饬的变化轨迹。

从表面上看,相对统一的文字体系与结构方法、规范划一的界格形式与錾刻方法,都可能致使秦印形成恒定、整饬的静态视觉样式。特别是界格的设置与应用,犹如樊笼式的存在,极大地限制了章法的多样性及表现力。而秦印通过对印面上空间形态的关注与经营,进而在章法上生成虚实对比变化,改变了可能因界格设置形成的封闭、均衡的静态结构,揭示了具有中国传统哲学意味的阴阳二元相生观,最终形成了秦印显明而独特的审美特征。可以说,秦印是在『樊笼』中最成功的舞者。

一、秦印文字的形态与变化

关于中国玺印的起源迄今尚无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战国时期玺印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公私两个层面上。至于战国玺印具体出现在何时,目前也没有历史文献或实例可以认定。如果试以文字演进的规律为序,将秦印的文字形态进行排列,从中可以看出秦印文字应用的变化轨迹,即逐渐方折、整饬的『摹印』趋向。(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字形日趋规范、整饬,文字结构中生动的、具有表现力和艺术价值的部分也随之弱化,甚至消失。)

Image

从今天所见秦印遗迹中,可以看出有大量的战国秦印在内,其特征即表现在文字形态上。秦文字源自西周金文,既是金文的分蘖,也最多地保留了金文的造型基因。(实际上,战国他系文字中都有西周金文的基因,而秦文字则直接承袭了西周文字的气脉。)所以,在秦印中多见西周文字的遗绪,其中,诸如圆、弧结构较多,外形不甚齐整等这些富有动态意味的结构方式,使得秦印在规范的界格形式内显示出许多生机。

Image
笔画形态而言,秦印文字的变化是通过不同的动态来实现的,这类动态笔画又可分为弧画和斜画两类。秦印文字的弧画或圆弧形的小结构,有些源自金文遗存,有些则类如小篆中的笔画或结构形态。在被界格封闭的单一空间里,具有弧形或圆弧形的笔画能使密中见疏、方中生圆,不仅改变了周边的空间结构,还可以在字形简略的情况下填补空间、以实济虚,藉以达到平衡章法的目的。这种『以实济虚』已不是最初文字繁简不同形成的对比关系,而是在次一层面上的阴阳变化形态。可以说,这种类如太极图中的黑鱼白眼或白鱼黑眼、以『变』求『全』的手法,极好地诠释了传统哲学观中二元相生的道理。
Image

以斜画生成动态是秦印封闭性结构中另一种笔画变化手段。斜画既有着与弧画相类的动态特征,又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斜画分割空间更为直接,视觉更具冲击力,但由于斜度及长短的不同,其动感也有强弱之分。动感强烈的斜画在改变空间关系方面有着明显的功效,它们既能起到充实空间的目的,又能同时营造出虚实关系(与前面弧画以实济虚同理),在章法中形成丰富的变化。

Image
弧画和斜画除了分别应用之外,在更多的秦印印例中则呈现出多种动态笔画的综合运用。它们或弧或斜,或斜中带弧、弧中有斜,以其多样性的变化丰富着印章的表现力。有些变化可以直接影响章法中大的关系,有些则处于次要位置,起着改善空间、丰富内涵的作用。
Image
二、秦印的章法形态与变化

有成语说『无中生有』,意谓无所依据、凭空捏造。而老子则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以哲学的立场阐释了有和无的转换关系,其于艺术创作有着特别的意义。秦印以界格作为基本构成,产生了具有封闭特征的印章形式,因此,虚实变化在章法中就成了至为关键的手段。唯虚能容,唯虚生变,在虚与实的对比与交替中,章法形式才有了审美的意义。

秦印章法中的虚实空间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字形变化来实现的。这种变化又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是利用文字繁简差异在印面上形成虚实关系,我们称之为自然生成型;二是在文字繁简差异不明显,甚至雷同的情况下,通过主观人为的方式进行变化和调整,形成虚实关系,我们称之为匠心独运型。

在自然生成形式中,文字繁简差异是先决条件。笔画简单的字往往是变化的重点,而变化的方式包括位置大小,笔画斜直、取势方圆等多个因素。这些因素有时单独应用,有时综合应用,主要是以全印的整体章法为考量的。在秦印中,有些字形变化几近完美,有些则不尽然,可见这种变化具有一定的宽容度,如何取舍,决定于印人的审美观。可以说,文字繁简的客观存在给秦印的章法构成带来了变化的契机,此后,这种方法一直延续至汉印系统,并成为自然调剂章法的一种常见方式。

Image
在匠心独运形式中,因为文字繁简差异不大或者雷同,布局时不具有自然生成的虚实关系,就需用技巧性的方式,人为地经营出虚实关系,达到审美的目的。其变化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收缩、弱化某字的局部结构,甚或整个字形,以形成空间变化,使得整体章法和谐于朱白阴阳之中;二是调整重心,用以营造空间关系,形成章法上的虚实变化。这种重心的改变,可以是文字的局部结构,也可以是完整的字形;方法之三,即如我们前面所例举,是运用斜画、弧画这样具有动态的笔画形成空间变化。在这三种方式之外,利用界格不等分的方法也是秦印营造章法的手段之一,我们将在后面小节中详述。
Image

从表面上看,界格的设置虽然有利于印面整体感的形成,却分离了印面上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关系,特别是在应用上述几种方法营造空间关系时,很容易仅仅着眼于某个单字的形态变化,使得印文之间的关系更加疏远,影响了整体章法的浑一性。因此,在经营空间关系、调整虚实变化的过程中,虽然是从局部结构或单字入手的,着眼点则须在整体的章法关系上。

Image
依我们的理解,所谓『摹印篆』就是使文字形态符合方形印面的文字结构改造过程。从诸多秦印实例来看,这种改造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越到后来,文字结构就越趋向于平齐方正。在晚期的秦印中,已呈现出后来汉印所具有的文字结构特征及章法样式,但缘于对外框与界格的运用习惯,这类秦印仍保持有空间营造的意识与方法。虽然这种变化已经大为减弱,甚至趋向于精致,但依然具有秦印的气质和精神。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学习汉印往往着眼于成熟期的印式,忽略了由整个过渡期的形态,以至陷入平齐方正中不能自拔。因此,这类秦印无论对学秦或学汉者而言,都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

三、秦印的界格形式与变化

外框加界格既是秦印的制度所在,也是章法形式的表现。相较于官印,秦私印的界格在施用中具有更多的随机性和变化手段,以今人的眼光来看,也就具有更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Image
界格最初的作用在于分疆界域,给每个字划出大致相等的空间,以期达到全印均衡、整体的目的。由于文字本身存在的繁简差异,这种固定的均衡分割有时候难以达到视觉上的平衡效果,于是秦印中就出现了界格的随机性变化方式。一般来看,这种『随机』的着眼点在于文字的繁简程度,简则占地小,繁则占地大,可以称之为『尽势而用』。如在二字印中,不均衡的界格分割大多属于这种情况。另一种形式可称为『逆势而用』,即结构较简的字形反而获得较大的地域,从而使章法产生了更为强烈的虚实对比效果。由此可见,『尽势而用』在于取得相对平衡的章法效果,而『逆势而用』则更容易形成章法上的变化,二者有着不同的动静虚实感观。
Image
Image
秦印的界格之用可以说是深入人心,在一些独字印中,因无须界格分割,甚至在一字中强调夸张其中几个笔画,使印面产生如有界格分布的样式。同样,与之相反的例子是,虽然印面上并没有出现实际的界格,却在字与字之间有意留出间隙,看似仍有界格的存在。如以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些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可以借鉴用于篆刻创作中。

虽说一格一字是秦印的『招牌』形式,但也偶见例外,如印例中可见二字共占一格的布局形式,其目的仍着眼于整体章法的平衡与完整。这种非常规的形式,对今天的篆刻创作很有启发性。

秦印中另有一部分仅存边框而省界格的印例,它们既不同于形式相近的六国玺印,也有别于汉初的印章形式。与六国印相比,它们更富于秩序感,与汉初印章相比,则显得率真自然。究其原因,即在于文字结构形式的不同。这类印章文字结构以方折为主,兼用斜、弧画,具有典型的秦文字特征。在章法布局中,它们多采用局部结构挪让、错嵌的方式,兼得整饬与变化二者之长,最终达到浑一的效果。其中如『胡延年』『虞年』二印,可谓经典之作,即使按今天的审美标准来看,也堪称完美。有外框而无界格的秦印排除了界格的束缚,增加了布局的自由性,因此更具有借鉴创作的意义。这类印例虽不多,但特别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Image
四、秦印别格

秦私印中有些表现出另类气质,大致可以用野逸或拙朴来定义。这种风格的形成主要还是由于字形而造就的,如字形重心失衡、结构比例不同常规等。甚或在一方印中,字与字仿佛不属于一个构形体系,表面上有着明显的违和感。然而有意思的是,通过界格的规范和聚拢,全印又大多能融合为一。推想这类印式最初或并非刻意而为,反倒是无意中的率性或失控,才成就了这种异象和别格。从学习的角度上看,这类风格因为没有定式,所以最难模仿,越刻意去学越不可得。其途径恐需首先大量研究学习同时代的文字书写样式,积累字形演进变化的经验,领略精神,及至动手治印时,又需全部放下,心无挂碍,或有所得。

Image
五、秦官印的风格

与丰富多变的秦私印相比,秦官印显得十分严正。这一方面是因为秦官印多为四字,田字形界格极易形成一个对称稳定的结构形式,且作为权力的象征,方寸之间须体现出一种秩序和威严。但由于当时的文字形态尚未达到像汉印文字的平齐程度,所以,秦官印中仍可以看到明显的动静虚实变化。同样,这种变化多为不经意间的表现,故仍洋溢着一种率真自然的气息。如果再作分类,又可见处于文字演进过程中书体变化对印章风格的影响。

Image
总之,秦印以封闭的界格形式展示出丰富多样的变化手段,进而揭示了阴阳相依相生的美学构成原理。深入学习,研究秦印的构成方式,无疑会对今天的篆刻创作开启思路、提供借鉴。
    借鉴秦印风格的创作途径    
承古的目的在于开今。所有具有传统特征的事物演进莫不如此,更非如此,不能重生,印章艺术概不例外。就秦印的学习、创作而言,最初的模仿是必经之路,再进一步则需对形式、方法予以归纳、整理、分析,总结出其中的『理』之所在,感悟脱离外在形式之后,其精神与境界的所在,最终将对秦印的学习有机地融入个性化的创作之中。
以下,试就个人多年来在秦印学习及借鉴创作过程中的一些认识和体会,藉助印例进行阐述。
一、线条的多样性表现
从大量的秦印实物观察研究中,我们可以得知,绝大多数秦印是以凿刻的方式完成的。这一结论已为近些年许多篆刻家以复古式的重刻秦印实践所证明。缘其工具——凿子(或称錾子)的形状不同,致使凿刻痕迹(即笔画)产生差异和变化。其中可能也有因人而异的方法因素,但起决定因素的仍是工具。凿子的差异主要在凿子前端工作部位的宽窄及平形、弧形、尖形的区别上。宽窄决定笔画的粗细,不同形状的凿头决定笔画底部的形态。对于我们今天在石材上篆刻而言,笔画的宽窄粗细与之相同,而笔画底面形态则已无关紧要,因为篆刻追求的是印面的钤盖效果。此外,秦印凿刻在起始点或有些变化,特如尖形凿子,切入时必是尖角形状,至于在笔画主体部分,则没有太大的变化。总体来看,秦印的线条形态相对平实均衡,不像齐、楚等战国玺印在线条中有较明显的轻重虚实变化。

Image

(本篇所举印例,均为老墙篆刻)

虽然秦印线条形态相对平实,但在借鉴创作中仍需有所区别和变化,因为不同的线条可以产生不同的艺术表现力。这种变化除了粗细变化之外,还有光滑与生涩、轻盈与凝重、爽利与斑驳等区别。石材不同于铜材,刻刀不同于凿子,除了材料和工具本身所具有的变化因素,作为篆刻者,更应有方法和技术层面的选择与变化能力。如此,才能体现出在借鉴中进行创作的意义。倘若再进一步,以秦印的线条形态为主体,兼用多种线条形式及表现方法,其创作的意味将会更强(如『人寿年丰』)。

二、文字的多样形表现
如前所述,秦印文字的应用范围颇为宽泛,从金文遗绪一直到隶书意味,其中的主体部分则为摹印篆——小篆一类。简单地看,这个过程主要表现在文字结构由圆趋方、由参差到秩序。因此,不同的文字取法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印面感观形式。
一般来看,取法具有金文大篆形态的文字入印,其风格也相近于齐楚类的六国古玺。如界格的应用在楚玺中大量存在,在齐玺中也有一定比例的应用。所不同的是文字形态上的区别,秦文字承继西周金文较多,而结构渐趋平整、简约,故风格有所分化。比较『和豫』『和众』二印,区别即见明显。前印『豫』字参用六国文字,后印为典型秦文,『和豫』更具战国玺印的形态,『和众』则一如秦印。
Image

秦小篆本缘于西周金文,『永受嘉福』印兼取金文形态与小篆意味,气息随之有所变化。『块然独立』四字兼用别体,由于强调了平直笔画及结构,仍可见秦印的特点。『闪脸』印虽用篆书,但在体态及笔画取势上参用隶书特点,形式又与它印不同。无论字体如何兼取变化,最终因为界格的存在,不同的形式都呈现出秦印的基本风貌。由此可见,在借鉴秦印进行创作时,多样文字的取法可以大大丰富作品的形式感和表现力。

Image
三、界格的独立与融合        

秦印的界格(以及边框)和印文分别为两个构成要素,常态下它们彼此之间不会有接触。自从篆刻倡导印宗秦汉以后,明清印人有大量学习、摹仿秦印的作品,也大都遵循界格与文字不相及的『原则』。在我们看来,作为权、信实用功能的秦印等古代玺印,界格与文字的分离自有其合理的根据,因为这样才能完整、明晰地传达印文的内容。但作为篆刻艺术,则不尽然,可以说,一切有意保留在印面上的痕迹,亦即可以钤盖成型的印痕,都属于作品章法的一部分。至于界格及边框的完整或残破、是否与印文发生联系等,都应视章法需要而取舍,不必拘泥于秦印原本的界格应用规范。

如此看来,我们面对的无非是界格的独立和融合的问题,其实这两者之间并无高下之分,完全取决于篆刻者的创作理念和章法需要。对于写意形态的篆刻创作而言,将界格及边框融合于整体章法之中,更有利于表现作品的张力和章法的浑一性,所以成为经常应用、调度的一种手法。具体而言,这种融合包括『借』与『破』的两种方式。篆刻创作中早就有借边之说,但界格的借用在传统印式中较少出现。所谓『借』又分两种,或是以界格替代笔画,或是以笔画替代界格。至于『破』则是不将界格视为不可逾越的『雷池』,有意打破界格构成的封闭形态。无论是『借』或『破』,其目的即在于将界格融合于整体章法之中进行观照,而不仅仅看作是所谓秦印形式的标识而已。
Image

对界格重新认识,并加以改造利用,可以说是学习、借鉴秦印进行创作至关重要的一环。倘若不能打破界格的藩篱,所谓的学习秦印,就只能在旧有的形式中打转转。

四、秦印形式的白文朱文转
因为界格形式的基本约束,秦印由白文转换为朱文形式比汉印有着更多优势和便利,一般不会出现大的障碍。值得注意的是,白文形式实际上有朱白两层边线,而朱文形式仅有一条边线,所以,形式相近的同文印在视觉上,朱文更富有张力感。

Image

秦印形式的朱文印如能在线条的多样性、文字的多样性以及将边框和界格融入章法诸方面综合经营,在创作中就能产生更丰富的表现力。
五、边框或界格减损后的意象性表达
边框和界格在篆刻章法中具有两重性,既能起到收拢结构、营造印面整体感的作用,同时也有限制章法、减弱张力的不足。在追求秦印意象及内在精神前提下,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地减损边框或界格形式,使篆刻创作进入更大的自由表达,目前仍是一个探索中的课题。下面试以几方拙作为例进行探讨。

Image

『君子不夜行』,无界格,但右侧留出较为明确的边线,其目的在于收拢因右行文字结构横势太多形成的零碎感。纵向界格的出现合乎阴阳相生的道理,同时章法更趋于完整、合理。
『视渊若陵』(庄子语),这是一方『以线味秦、以形追汉、以气寓怀』(边款语)的试作,舍边框而保留了界格,文字和界格有借用和粘连,以期达到舍去边框后仍能保持整体感的目的。界格之所以还有存在的必要,是因为印文中有多处虚空变化。倘若少了界格,章法恐有零散的弊端。
『丙申印行』方式与『视渊若陵』相近,但保留了底部一段边框线。印文多取金文意味,字间空隙较多,字形动态较大,界格的使用就显得十分必要。底部一段边框线的存在,有利于『行』字气息的收拢,并形成依托。
『终南多隐士』,这是近年来作者比较满意的一方作品,边款有记:『此取秦印刀笔,意作六国古玺状,或可看也。』秦印因为有界格分隔,文字间不能出现穿插现象,前举『胡延年』等印,在脱离界格后或有局部结构的挪让与穿插,但与齐玺等六国古玺在章法上的穿插、嵌合有很大的不同。此印较多地借鉴六国玺印章法,形成较强烈的疏密对比关系,试图在秦印与六国印之间找到一个接合点,营造出新的篆刻样式。由于左右行之间有着较大的虚空,顶部若隐若现的横向边线就至关重要,而『隐』字左竖画的刻意强调,又可以呼应上边线的存在,加强了全印的整体感。
边框或界格减损后的意象性表达,仅仅是对秦印学习、研讨,借鉴创作的一种延伸探索,还待有所深入探讨。
六、脱离边框及界格形式后的意向性表达
秦印以界格加边框为标识,脱离边框及界格形式后,还会有秦印要素存在吗?或者说其中还会有秦印的意象与精神吗?虽然这是一个全新的问题,但我个人的回答却是肯定的。
就篆刻艺术而言,学习古代印章大致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形式上的,其二是精神上的,前者为器,后者谓道。前人又有『皮之不存毛将附焉』的论断,说明器和道之间又是有所关联的。如若学习仅停留在诸如形式这种器的层面上,或见继承,绝看不到发展。同样,空执于道等于无道,道需以器为基础进行升华,才能见气、见韵、见精神。
脱离边框及界格之后,印章中需要怎样做才能体现出秦印的基因和精神,无非是上篇探讨的秦印的线条形质变化、字形结构变化以及因方圆斜弧生成的动态和空间虚实的营造。如能在一方面有所体现,就会有一个层面的反映,如果能有多方面的体现,秦印的气息必将更为浓郁。
Image

『莫问天涯热冷』主要汲取秦印的线形与字法,留心于用斜画生动态,出虚实;『以有涯随无涯』取法与前印类似,但更加强调了笔画形态的多样性和章法的空间感;『花看半开』则变化幅度较大,试参金文字形,加强主体笔画的平直构成,使之有秦印的气息。

艺术创作是作者审美经验的集中体现,而审美又具有主观的、个性的特质。对秦印之美的认知同样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以上仅为笔者个人在学习研究及创作过程中的思考与探索而已。秦印之美,以及其中所深蕴的哲学意味、文化精神尚待篆刻界同仁共同发潜、探索。

重磅!古戈尔艺术携手百年中华老字号墨汁品牌企业推出优香高级油烟墨汁500ml, 45元一瓶包邮!

秦印多为白文凿印,印面常有'田'字格,以正方为多,低级职官使用的官印大小约为一般正方官印的一半,呈长方形,作'日'字格,称'半通印'。秦印布局不像古玺印变化多姿多在方形的官印上加”田“字格和”日“字格。私印一般也喜作长方形,此外还有圆和椭圆的形式,内容除官名、姓名、吉语外还有'敬事'、'相想得志'、'和众'等格言成语入印,已开后世闲文印的先河,为辉煌的汉印时代的到来做铺垫。

秦印指的是战国末期到西汉初流行的印章,使用的文字叫秦篆。看其书体和秦汉量,秦石刻等文字极相近,所有较战国古文容易认识。

秦印很早就进入古印收藏家的视线,但在清末以前,藏家们对秦印的认识还是近乎空白。秦印由于传世较多,近年出土也不在少数,随着秦印收藏、研究的发展,今天对秦印的认识越渐清晰。如过去一大批施田字格的官印,由于没有确切证据,只好放人汉初印中,看来,其中绝大部分应是秦印。而故宫博物院藏的一方“濮丘左尉”印,长期被认为是秦官印标准品,然比照新近出土的秦封泥后,则宜归为汉初印。

我国不少博物馆藏有秦印,古铜印谱著录秦印者亦多,它们中除少数出土品外,均是历代收藏家千方百计保存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虽然秦印很早就进入古印收藏家的视线,但学界对秦印的认识过程却是相当漫长的。清中期以前的古铜印谱,从未有人把秦印与其他印章分开,直到清朝末年,大收藏家陈介祺编辑的《十钟山房印举》,才有一名为《周秦印》的栏目,收进一批有别于战国私玺和典型汉私印的印章,陈氏认定它们比古玺晚,比汉印早,虽不敢直接称之为秦私印,然其断代,无疑是古印研究的一大突破。概括秦私印特征的第一人是罗振玉,罗氏在《赫连泉馆古印存》自序中说:“秦人印大小同于周,有半方印,皆白文,刻划以成之,其书体与传世权量铭同。”此说虽只谈及半方印,但其对部分秦私印形态、篆刻手法、文字特征的认知,却是相当准确的。

特点

编辑 语音

秦印

秦印的美不在于其品相,而是其本身文字的优美,过去篆刻家不太重视秦印出于种种原因;自南宋以后汉族文化实际上已迁移到长江以南,汉族文化也由于战事上的失利,整个民族变得不自信,由雄健博大变得委婉阴柔,由开放自然变得规矩程式。所以中国文人一般推崇战国玺的优美雅致,汉印的规矩大气,而对于秦印的自然豪放率真的风格却置若罔闻(也可能处于地域的原因;秦印一般在陕西山西甘肃一带出土,南方极少见到;古人对秦代焚书坑儒的愤恨;)。致使对秦印研究较为忽略(应该说是有一定的偏见)。秦印文字的美恰恰符合美学的规律:一,秦印艺术具有随意性;二,秦印艺术具有不可重复性;三,秦印艺术具有唯一性;四,秦印艺术具有残缺美;五,秦印艺术形式多元化等。

秦印刀法对于现代篆刻更具有研究价值;大多秦印以热刻为主,在印体没有完全冷却的时候直接入刀,有平刀,尖刀,圆刀等。技术方面在此不做过多探讨。其实对秦印美学的价值的研究还远远不够!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在多方面的提升,民族文化的复兴势在必然,文化价值观的疏导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文化研究的先导——文字的研究必将被整个社会所重视。文字恰恰涵盖了整个民族发兴起发展的全过程,印章铭刻着整个民族文化发展的烙印,也是研究整个社会发展,经济生活和人文生活以及军事活动的活化石。

秦印是汉文字由繁到简,由多元归于统一,这一特定转变时期的典型符号,对于秦印研究待有志之士对其挖掘整理。

源流

编辑 语音

秦印

秦国的先世是西戎的嬴姓部族,西周灭亡,秦襄公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从此兴起并壮大。秦以陕西的渭河流域为中心,先后以泾阳、栎阳、咸阳为都。但疆域不大。《史记》:“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之会盟,夷狄遇之。”可见中原各国对秦还是有歧视的。

正因为如此,在与东方各国少交往而半封闭、半隔绝的状态下,秦的自身发展就有了其独特的地域色彩。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提到秦墓葬说:“秦墓主要是方形竖穴土坑,下肢屈肢特甚的屈肢葬,在秦墓中非常普遍,几乎可视为秦墓的特殊标志。”秦墓中出土的蒜头壶,茧形壶,浅腹粗足鼎等,也是秦墓中的典型器物。

在这样情况下,秦的文字自然有其独特的面目,而作为权力和凭信的印章,使用的印文,也就具有了地域色彩。明人董说:“有司之赐印,自秦孝公变法始耳。”从出土的秦简看到,战国时期的秦国普遍施行了任官赐印制度,玺印在当时使用非常广泛了。

如果从时间上界定,秦印应为秦统一后即公元前221年到灭亡公元前207这15年的印章。但事实上,这样界定,几乎是不可能的。

1.秦统一后,虽然遗留大量的刻石、度量衡器、诏版铭文等,因无款识纪年,不能断定其绝对年代。

2.即使是秦15年间墓葬出土的印章,其主人早年生活在战国时期,其印章仍有可能制作于战国晚期。

所以大多认为秦印还应包括秦统一六国前的几十年时间。

断定秦印的标准,有2位的观点可信:

1.罗福颐《近百年来对古玺印研究之发展》:“今天我们的秦印标准是据秦权量上文字来断定的。”

2.王人聪《秦官印考述》:“秦印分官印私印两大类,官印的辨认,除了印文字体的特点之外,还可通过对印文所署官名、地名沿革的考证来确定。”

历史发展

编辑 语音

秦印

以陕西关中为腹地的秦国,战国之时是东方六国全力对抗的敌人,地处六国之西。它崛起西周故地,文字亦上承西周金文,规范整饬,结体方正,方笔多,圆笔少。战国秦玺与六国古玺迥然不同。但秦立国于春秋之初,其在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的历史也有250余年,而且建立秦朝不过15年。秦朝的印风完全是战国秦印风的延续,区分十分困难。故传统所论秦印往往包括战国秦和秦代甚至部分西汉初界格印章。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横扫六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同时他把战国之时秦国业已成熟的玺印再加以规范制度化,随着秦军战车的推进,普及到全国每个角落,原六国字体形式各异的玺印制度因之废除。15年后,秦朝因暴政招致速亡,但它在历史一瞬中为中国古代玺印构筑的框架却成为永恒。100年前,晚清杰出改革家、思想家谭嗣同披览中国历代兴亡,慨叹:“中国两千年之政。秦政也”我们回顾一部中国印章史,似也会得出相似的结论。那么秦印对中国古代印史的影响主要有哪些呢首先,秦始皇把战国之时使用最普遍的一般印章自名“玺”变成帝王专利,群下莫敢用。

其次,随着中央三公九卿制和地方郡县制架构的确立,与之匹配的一整套官印制度随之完善推广。不同官职用印,印章的质地、穿系印章的印绶颜色也不同。除皇帝用“赤绶玉玺”外,百官印绶从高到低分别以紫、青、黑、黄四色为别。质地也有金、银、铜质之分,等级森严。官印由少府属官“符节令丞”掌管颁发,私刻和盗用官印都要受到严厉惩罚。

秦印

第三,战国之时,西土的秦系文字与东土的六国文字区别很大。秦国文字上承西周金文,结体较为方简朴实。特别是民间流行的篆书已与小篆颇为近似。如1975年,湖北江陵凤凰山70号秦墓出土的两方玉质“泠贤”私印,一方用正体小篆,一方用俗体隶书。此墓时代为战国秦昭襄王时期公元前307—前251年,或稍晚。二玺为战国秦印无疑。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命李斯将战国秦文字再行删简规范,正式创立小篆,并废除各行其政的六国文字。在印章上,吸取小篆结构,融会隶书平叠特点,创用“摹印”体。这种文字平直方正,易于根据印面大小以及相配文字的繁简,增加或减少笔画。用于治印,既显得整齐秩序,又易于刊刻。秦摹印篆对以后两千年的玺印用字产生了深刻影响。汉印文字只是在印面上不用了秦印的界格,隋唐以后的九叠文还是以秦印文字的基本构架,而将一些笔画增加盘曲以添满印面。明清以降,“印宗秦汉”成为印坛复兴的号角,根本原因还是基于摹印篆平直方正、易于增减的两大优点。这两大优点,既利于学习操作治印,前者也契合于中华民族深层的审美旨趣。

从印面尺寸上讲,秦官印改变了战国六国公玺大小不一的局面。基本分为两种:一种为方形,边长在2.2厘米左右,即秦制一寸,如“宜阳津印”。其中许多印面高略大于宽,如“法丘左尉”图1,宽2.3厘米,高2.4厘米。第二种为长方形,印面大小为方形印的一半,即高2.3厘米左右,宽1.2—1.3厘米,故称“半通印”,多为较低官吏所用,如“邦侯”印图2。秦印印面分割的一大特点是大多数采用田字格或日字格,此风延及西汉初年。印文排列尚未固定,以四字印为例,以为多,如“右司空印”图3;另外还有,如前举“法丘左尉”图1;,如“宜阳津印”;==,如“南宫尚浴”图4,此类少见。秦官印印台一般在0.3—0.6厘米之间,较汉官印为薄。

秦阴文印文字以凿刻为主,罕见铸印。由于文字形成方式的不同,它与汉铸印的浑穆雍容厚重比起来,更多了一些天真、稚拙、峻利。篆法方圆相济,线条颇有弹性。

秦印

秦私印形式多样,印面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等。如“郭颠”、“息家印”等。秦印多为阴文,但也有少量阳文,如“赵高”、“若思”等。秦阳文私印多为凿制,天真歪倒,稚拙可喜。

秦词语印,除印文风格与同期公私印相类外,文字多与敬业修身有关。如“敬事”、“思言敬事”、“日敬毋治怠”、“忠仁思士”、“高志”、“宜士和众”等,与汉代词语印多趋向追官逐利、祈福致祥内容有所不同。

秦印印面分割的一大特点是大多数印采用田字格或日字格,此风延及西汉初年,以后遂成绝响。这一特征是我们鉴定当时印章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林树臣《玺印集林》著录有“阳平君印”。从风格上看接近秦印风格,秦代封君也较常见,或以封地为号,如华阴、泾阳;或为特立之号,如刚成、武信。但此印拟秦印而又失之草率简陋,加之秦这类印绝大部分都施田格,如秦“昌武君印”图11。此印只施边栏,不合时制,当为伪印。

秦印

1、秦官印印面一般2.5厘米见方,官职较低的只用一半大的印面又叫“半通”。

2、继承先秦古玺加边框的形式,在印章中普遍加田字框或日字框,统一作阴文。

3、印文书体统一,统一的书体为“摹印篆”

消息来源     古戈爾藝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