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气七篇学习笔记(五)

 新用户5616Y0eR 2023-11-09 发布于辽宁
图片

01      

在前书中,简希已经大致介绍了“运气七篇”对于病因、病机的认识。

“七篇”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辨证论治。

《至真要大论》云: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必已。

这里所说的“伏其所主而生其所因”,就是辨证论治的核心理念。

什么是伏其所主,生其所因?

其实,就是要治其原发,治病求本。

《至真要大论》中说:

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

这就是治其原发,治病求本的中心思想。

《至真要大论》还说: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这句话,是在说明“辨证论治”的最终目的。

这里的“阴阳”,是指疾病的性质。

而“所在”,则是疾病的病位。

“平”则是恢复正常的平衡状态。

所以,“七篇”对辨证论治的原则,就是要在对疾病定位、定性的基础上,补弊矫偏,以达平常。

当偏胜之气得到了矫正之后,恢复到正常状态,治疗就应该中止了。

不及则不足以纠偏,太过则会造成新的失衡,会产生新的偏胜之气,因此,应该以恢复到正常的平衡状态为适度。

另外,《至真要大论》中还有“正者正治,反者反治”的说法。

这是由辨证论治的思路,而衍生的方法论。

所谓的“正者正治”,意思是临床表现和症候性质完全一致的情况下,用“正治”法即可。

热病就用寒法,寒病就用热法,这是理所当然的,也是我们最普遍见到的“正治法”。

正治法由于其所用方药与临床表现和症候性质,完全相逆,所以“正治法”也被称之为“逆治法”。

所谓“反这反治”,就是临床表现与症候固有性质完全相反者,则需用反治的方法。

比如我们听说过的“治热以热”,“治寒以寒”等方法。

反治法,由于其所用方药,与临床表现一致,所以反治法又叫做“从治法”。

为什么治疗上,有正有反?

“七篇”认为,这是因为寒证和热证,都有真有假。

从治病求本的角度出发,真寒者用热药治疗,真热者用寒药治疗,这就是正治。

真寒假热这用热药治疗,真热假寒者用凉药治疗,这就是反治。

“七篇”之所以提出正治和反治,这是因为证有真假,所以治疗上,有正有反。

在临床上,根据症候来辨别真假,分辨逆从,是辨证论治环节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在辨证后,《至真要大论》云:

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

这也属于“论治”环节中的方法论。

所谓“微者调之”,就是疾病在轻浅阶段,不用重剂,因为人体本身具有自调功能,因此在治疗时只需轻剂,帮助人体自调能力的恢复,疾病就能够自然痊愈。

“其次平之”,就是疾病在较重的情况下,不用稍重之剂,就不能平其偏胜,所以必须使用稍重之剂才能平其病势,疾病才能治愈。

“盛者夺之”,就是邪气亢盛,病情急重者,必须用重剂以攻其邪。

因为邪气极盛的情况下,正气已经不能自调,邪不去,正就不恢复。所以对于急重患者,临床上必须使用重剂攻邪。

再下来,就涉及到具体的用药。

“七篇”的主张是:

“上下所主,随其攸利,疏气令调”。

所谓“上下所主,随其攸利”,就是根据患者的主病,再根据药物的主要作用,进行正对性的处理。

要注意到所有药物在性味上的特点及使用上的先后,和方剂组成上的配伍问题。

《至真要大论》云:

少阳之主,先甘后咸;阳明之主,先辛后酸;太阳之主,先咸后苦;厥阴之主,先酸后辛;少阴之主,先甘后咸;太阴之主,先苦后甘。

佐以所利,资以所生,是谓得气。

讲的就是用药在行味上的原则。

“疏令气调”,就是让人体内气血,通过治疗得以恢复正常流畅。

“七篇”对疾病治疗的要求,是药证相符合,配伍得当,注意先后缓急,最终气血流畅,才能恢复健康。

图片

02      

然后,“七篇”又谈到了对于药物的选择问题。

《五常政大论》云: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其过,伤其正也。

其中,所谓的“大毒、小毒、常毒、无毒”,指的是药物毒性的大小,或有毒、无毒。

“七篇”认为,药物虽然可以攻邪,但同时也会伤正。

即便是无毒的药物,由于药物本身必然具备性味上的偏胜,所以长期使用,也必然会因为药性的偏胜,而导致人体之偏胜。

因此,“七篇”在临床上使用药物治病时,特别在使用有毒药物时,要求必须适可而止。

有未尽之处,根据“微者调之”的治疗原则,可以以饮食营养的调节来完善,以免毒药使用过度,使人体正气受伤,病反不除,抑或衍生新病。

《六元正纪大论》中也说:

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

也是在强调用药治疗的尺度把握问题。

接下来,是“七篇”对于慢性病、久病患者的治疗原则。

必养必和,待其来复

《五常政大论》云:

其久病者,有气从不康,病去而瘠,奈何?

化不可代,时不可违……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

所谓“久病”,一般都是指慢性病患者。

“气从不康,病去而瘠”,就是在治疗上无差错,但健康不能迅速的恢复。

这种情况下,不能着急,因为慢性病患者的恢复,要依靠自己的正气,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的。

那怎么办呢?

“必养必和,待其来复”。

就是注重生活起居,饮食营养等方面的调理,等待一定的时间,身体就会自然恢复。

这是中医学中对于慢性病,“治养结合”的一个重要原则。

另外提一个,“七篇”的理论在药物上,解释了什么是“司岁备物”的概念,很重要。

“司岁备物”,顾名思义,就是根据时间、时节来备选药材的方法。

我们经常听到“道地药材”的说法,是强调了好的药物,是讲究产地的,不同地域生长的药材,因为当地气候、物候的不同,植物的生长就不一样。

简希以前说“橘生淮南而为橘,生淮北而为枳”,也是一个道理。

药材的制备,既讲究产地,还讲究采摘时节。

说起来,这和我们熟悉的葡萄酒,有异曲同工之妙。

葡萄酒讲究产地,讲究年份,为何?

因为不同产地和年份的葡萄,生长的情况是不同的,最终体现在葡萄酒的口感上,有明显的差异。

“七篇”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天元纪大论》云: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想感,而化生万物。

《至真要大论》云: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

厥阴司天,其化以风;少阴司天,其化以热;太阴司天,其化以湿;少阳司天,其化以火;阳明司天,其化以燥;太阳司天,其化以寒。

每年的季候、物候不同,同一种作物的状态也不同,所以在药物的质量问题上,也就体现出了“司岁备物”的问题,是有必要的。

我们如果觉得难以理解,可以就拿葡萄酒的产地和年份,采摘的月份做例子,就能直观的感受到其中的差别。

那当然,不同年份酒的价格也差别很大。

《至真要大论》云:

非司岁物何也?

岐伯曰:散也,故质同而异等也。气味有厚薄,性用有燥静,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浅深,此之谓也。

这就意味着,在药效上,按照“司岁备物”原则来采摘制备的药材,是最好的。

产地和年份,采摘节气有问题,药材的药效,就会变化,会最终影响到疾病治疗的效果。

时至今日,“司岁备物”虽然有其先进的合理性,但我们今日绝大多数使用的药材,是人工大量种植的产物,在药效上,当然也差了很多。

所以临床上,有一部分中医师,主张加大用药量,主张在特定的药房抓药,这也体现了医生,对于“司岁备物”和药材品质的一种坚持。

图片

简希医话

灯下读书   心中问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