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三大美食:除了著名的炒面,另外两个是什么?

 白衣钱子 2023-11-12 发布于辽宁

在抗美援朝中,志愿军和美军较量注定是一场不公平的对决,当时美军有最强的海空军和庞大的补给体系。要知道当时美军可是号称13个后勤人员,服务一个前线作战的士兵。其补给之阔绰为历来战争之少见,而反观志愿军呢,本就缺乏足够的运输车辆的情况下,补给线还被美军绞杀。

但就在极其艰难的后勤条件下,志愿军依然在前线取了前五次战役的胜利。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三大美食:除了著名的炒面,另外两个是什么?

一口炒面一口雪的志愿军

而说到志愿军的补给和伙食,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上述说的炒面。当时志愿军就是靠着一口炒面一口雪,将美军赶回到了三八线以南。

其实我军中除了炒面作为主食之外,还有2大副食,正是靠着这【三大美食】,我军才能在羸弱的后勤被美军掐断后,依然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那么除了炒面之外,我军另外两大副食是什么呢?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三大美食:除了著名的炒面,另外两个是什么?

吃炒面的志愿军战士

全民炒面,为炒面立功

此炒面非我们常见的炒面条和刀削,而是确确实实的炒面,说白了就是加入各种佐料将面粉炒熟。

而炒面也并非志愿军首创,早在明朝时期戚家军在东南沿海抗倭,为了解决部队补给问题,就发明了炒面,时至今日福建一带也还有炒面的传统,吃法为将炒面就着开水冲成面糊吃,南方人喜欢吃甜口,也在里面加了糖。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三大美食:除了著名的炒面,另外两个是什么?

五次战役期间在战斗间隙吃炒面的志愿军

而长征时期我军也在过草地的时候也购买了大量的青稞面制作成炒面,而正是这个炒面了拯救了无数的红军指战员。

到了抗美援朝时期,在匆忙出兵和的羸弱的后勤条件下,炒面无疑再次成为志愿军唯一的主食。

当时为了解决志愿军入朝后的炒面供给缺口,东北局各机关单位都被分配了炒面任务,并且在相关军需部门的组织下开始有计划的为前线供炒。这就形成了一个奇观,那就是在东北家家户户都在翻炒着面粉支援前线,而各大机关也是白天正常运转工作,晚上则是组织人手加班加点炒面。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三大美食:除了著名的炒面,另外两个是什么?

后方制作炒面的工坊

为保证炒面的质量,当时的沈阳市还专门出了一个材料册子,里面包含了对于炒面中的配料、炒制时间和储存注意事项等都进行了逐一介绍,在经过志司的确认后,志愿军的炒面标准也随之定下而来。炒面成份及其混合比例:

白面 25%、苞米面 20%、高粱米面 44%、黄豆面 10%、芝麻 1%、盐 0.5%,以上几种成份混合炒熟。而且减量标准为,每百斤生面炒成熟面为八十斤。

而且在手法工艺上也进行了细致划分:正常的炒面顺序为先炒小麦,在小麦炒熟后将其再磨成面。随后放入各种佐料。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三大美食:除了著名的炒面,另外两个是什么?

东北地区各家各户都在制作炒面

后勤部门为了确保志愿军单兵能更好的携带炒面,避免后勤被切断而饿肚子,后勤部门还专门为炒面设计了一款制式的粮食袋。新版本的粮食袋改为净长五尺、净宽三寸五分(五斤装),当时一个志愿军在剑南的时候靠着5斤炒面,可以撑上半个月 ”按现在的说法,当时愿军战士的炒面袋长 165厘米,宽 11.5 厘米。

有了粮食袋以后,后勤部门为了方便志愿军战士就食,也是想尽办法改善其口感,除了常规的加盐的咸口之外,后勤部门还为每一个战士准备了一个单独的纸包,里面放了芝麻还有糖(甜口),战士们可以根据口味进行搭配使用。不过随着美军绞杀战的深入,志愿军后勤也越来越难,后来干脆就是什么调料都让里面放,编成咸甜口。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三大美食:除了著名的炒面,另外两个是什么?

志愿军领取炒面袋子

当然炒面作为应急品,无论是口感还是营养都不能和其他正规的干粮相提并论。

炒面的吃法本就是要合着开水就成面糊食用,但在作战压根就很难实现,特别是5次战役期间,在冰天雪地的半岛,战士们只能就着冰雪下咽。而且因为炒面里面的营养成分过于单一,导致战士们普遍缺乏维生素,因为坏血症和夜盲症导致的减员比比皆是。同时干燥的炒面在胃里翻腾导致胃胀气和肠胃混乱以至于很多志愿军战士回国之后都有后遗症。

可即便是这样,炒面也是比冰冷的土豆强,其提供的能量和热量也让志愿军不至于崩溃,甚至是志愿军的救命干粮,因此志愿军内部也有了“为炒面立功”的说法。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三大美食:除了著名的炒面,另外两个是什么?

《长津湖》中吃冻土豆的志愿军战士

志愿军的2大副食

而除了主食之外,志愿军副食同样重要,在1950年10月确定炒面为志愿军主食的时候,当时担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长的李聚奎上将就定下了

“以炒面作为志愿军的主食。 副食方面以营养丰富便于保存的煮肉和干菜成为主要补充方法。”

因此志愿军搭配炒面的两大副食就是——煮肉和干菜。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三大美食:除了著名的炒面,另外两个是什么?

先来说说煮肉。

这里的煮肉并非简单的水煮肉而是煮熟后便于保存的肉干,这同样也是从过雪山和草地中得出来的经验。虽然副食的需求量虽没有炒面和煮肉数量那样大,但煮肉的标准依然要求很高,当时煮肉原材料就是经过精选挑选的牛肉和猪肉。而且在制作过程中的标准为:

每块熟肉每的体积和大小为了便于携带,定为 1斤左右,相当于2斤生肉要煮成1斤熟的(不带骨和筋膜)。而且每一锅都是要求10斤肉一起煮,不能太过于烂,否则不利于携带。

同时和很多风干肉一样,煮熟之后要去风干和晾晒,而且为了提升口感,煮肉的时候要加入酱油和大料。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三大美食:除了著名的炒面,另外两个是什么?

在前线乐观的志愿军战士

当时的环境下, 我军对于煮肉其实是当成对于前线战士们蛋白质的补充。

在五次战役以及很长的一段日子里,在后勤差和后方援军的罐头、咸鱼还没到之前,煮肉一直是我军的主要荤菜来源。当时很多后方或者休战时期的志愿军来说,三五人在一起吃一块煮肉是战争间隙最安逸的一件事。

不过煮肉也有弊端,就是矮行军和不能生火的条件下,硬邦邦的肉根本不是牙齿能啃动的。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三大美食:除了著名的炒面,另外两个是什么?

在前线阵地吃饭的志愿军

另一个和煮肉齐名副食即为干菜

干菜其实也称菜干,早在先秦时期干菜就是部队行军大战主流,特别是干菜中的咸菜一直备受好评。在解放战争中,无论是我军还是国军在补给配料表里面,总缺不得干菜。

到了抗美援朝时期,在副食里面有荤肯定也要有素,而素菜正式干菜。

1950年志愿军入朝前就在东北大量收购干菜,在入朝前一周已经储备了920吨的干菜。当时志愿军的干菜主要以干菜品种各种素菜和豆制品为主,而且在质量上也是严格要求,确保包装好之后不会变质和腐烂发霉。因此对于这些干菜后勤部门特别要求群众对于干菜进行反复晾晒和脱水处理。这也就有了东北地区家家炒面之外,屋顶上还晒着各种干菜。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三大美食:除了著名的炒面,另外两个是什么?

总的来说,当时我军干菜里面的类型这主要有:干蔬菜、豆干、豆豉、虾皮、海带海菜、干咸菜酸菜和花生米黄豆这些蛋白质高和易储存的干菜。在这些干菜这种,以东北的干茄子和豆角最受欢迎,其次是萝卜干,而黄豆和豆干等因为肚子胀而被很多前线部队嫌弃,比如同样是东北地区的豆干就因为脱水过头,太硬且口感不佳。

华北渤海地区的海带和虾皮很多内陆志愿军战士(3兵团)也是吃不惯。

而且这些干菜和煮肉以及炒面组成的主副食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缺少维生素,因此很多战士们为此不得不挖野菜和补充野果来获取维生素,以至于当时我军系统内部还专门出了关于野菜的使用标准,来防止战士们食物中毒。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三大美食:除了著名的炒面,另外两个是什么?

为了补充新鲜蔬菜在挖野菜志愿军

可能很多人问,为什么志愿军炒面这么难吃,干菜和煮肉这么少的情况下,为何不引入口感更好的压缩饼干作为主食?

其实志愿军早就想到了炒面虽然管饱,但不易消化和营养不足的特点,也参照了国内缴获过的日制和美制压缩饼干,但基本上收效甚微。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三大美食:除了著名的炒面,另外两个是什么?

难以下咽的压缩饼干

最初的压缩饼干,是通过花生米加入适量盐以及面粉,在压制成长条型供应部队。这东西虽然比炒面在营养上更全面,且很经饿。但口感太硬味道太差,没有炒面方便很快就被否定,

而且这种饼干太过于强调压缩和贮存,导致脱水过了头,含水率较低,整个饼干非常坚硬。志愿军战士们在食用的时候,要拿小刀和钝器将碎,然后将其放入热水中泡上个把小时,将其泡软方能食用。不如炒面开袋泡水即食方便。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三大美食:除了著名的炒面,另外两个是什么?

现代压缩干粮

雨田君说

因此,很多人说志愿军入朝作战仅仅是炒面是不正确的。

实际上跟随炒面入朝的还有煮肉和菜干这些副食。而且在1951年以后的阵地战阶段,从国内源源不断运送过来的物资,也让志愿军的补给和伙食有了显著的提升,除了在后方能吃到新鲜的蔬菜、鱼类和肉类之外,主食也有大饼、米饭和高粱米等。即便是在阵地战时期,我军前线部队也能吃到如肉和水果罐头、咸鱼等,不在仅仅拘泥于之前的三大件。

当然在后期这些后勤和伙食标准提升之后,我军也摆脱了以前因为后勤问题导致的“七天攻势”的束缚,开始在正面战场占据主动,将美军和韩军一直牵制在三八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