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威风凛凛的小青龙汤!冬天这口痰,终于咳干净了,拨开乌云见晴天

 人老颠东 2023-11-24 发布于安徽

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文中所述方剂,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和你聊聊小青龙汤。

这是一张威风凛凛的方子,更是一张实用的方子。

闲话少说,你听我讲下面这个故事。

说有一个男子, 当时53岁。

什么毛病呢?就是老慢支,慢性支气管炎,已经十多年了。夏天轻一点,冬天特别重。

这一年冬天,他又犯病了。从前的药,吃下去无效。到各大医院检查,依然是老慢支,新开的药大把吃,还是无效。

他咳嗽啊,咳得昏天暗地,整日不安宁。最后,家人带他看中医。接诊的大夫是谁呢?是刘渡舟,一位我们中医人都非常熟悉,也非常钦佩的中医经方大家。

刻诊,患者脉弦,寸滑,舌苔水滑。脸色看上去,有些发黑。患者自述,现在总感觉背部恶寒发凉。

图片

当然,最要命的,还是患者咳喘,气喘憋闷,咳嗽起来耸肩提肚,完全不能平卧。咳吐出来的痰,是白色的。白天稍微好一些,到了晚上就加重,整宿不能入睡。

当时,面对多年治疗无效的情况,患者自己有些灰心丧气。他说,这辈子可能就得死在这支气管炎上了。

了解到这些以后,刘师当即给开了一张方子,特别简单。但见——

麻黄9克,桂枝10克,干姜9克,五味子9克,细辛6克,半夏14克,白芍9克,炙甘草10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这么简单的八味药,就能治病?患者将信将疑。可是回家服用后的感觉告诉他,这回的病是真有希望了。7剂以后,咳喘大大减轻,咳痰减少,到了晚上能平卧睡觉,胸中有说不出的畅快之感。

后来,刘师又随证加减调治。最终,患者诸证悉平,生活基本恢复正常。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是刘渡舟老前辈用小青龙汤治疗老慢支的经典验案。现代中医临床在学习小青龙汤的时候,几乎都会研究和体会它。

读者朋友,请你记住,医案里用的方子,基本就是小青龙汤原方。

小青龙汤,原载于《伤寒论》,基本配伍是麻黄9克,芍药9克,细辛3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桂枝9克,五味子9克,半夏9克。水煎服。你仔细对照,刘师用的,和原方基本别无二致。

小青龙汤能干啥?就是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我们还得结合上面的案例说。

图片

你看,这患者,发病的时候是冬季。冬天,气温低,有寒邪啊。寒邪袭表,普通人可能问题不大,但是对这个患者而言,他受不了。为啥?他有多年的老慢支病史。也就是说,他身体里本来就有很多“伏痰”。平时,伏痰藏在里头,不冒头。现在寒邪这么一勾搭,坏了,它就冒出来了。外寒引动里头的痰饮,中医称之为外寒内饮之证。

所以啊,这个患者就出现了一系列反应,包括舌苔水滑,脉弦。这是标准的痰饮舌脉。而且患者寸脉有滑象,寸脉,候心肺啊。寸脉滑,意味着心肺上焦有痰饮。肺中这个痰饮,是很重的了。

另外,寒饮伏肺,它伤阳气,所以患者背部畏寒怕冷。面色发黑,为痰饮内积之象。痰无热象,所以咳出来是白色的。夜里阴寒之气加重,所以寒饮伏肺更重,患者咳喘就随之加剧。

你看,所有着一切,都明确告知我们,患者属于典型的外寒内饮。

这个时候怎么办?中医用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张仲景最初创立此方的时候,就是为了治这个病。古代,天寒地冻,老百姓医疗和卫生条件差,肺病肯定多发。所以在那个年代,小青龙汤肯定是常用的。

其中,麻黄和桂枝,辛温解表,用于散表寒。干姜和细辛,用于温肺化阴。半夏,燥湿化痰饮。你看,外寒内饮这两件事儿,都解决了。

接下来,用芍药和五味子。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敛阴养血。两者搭配,意在收敛肺气。为啥呀?因为麻黄、桂枝、干姜、细辛,都太辛散了,恐怕会耗散肺气,所以用芍药和五味来敛。

你看,这就是小青龙汤的意义。它所治的病症,和今天的老慢支等十分类似,就是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咳喘、咳痰清稀量多,胸闷,或干呕、咳喘、不得卧,身体重痛,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图片

为啥取名是小青龙汤?因为患者满身被阴寒痰饮之邪所困扰。这个时候,就得有青龙这样的祥瑞之兽,兴云化雨,驱散阴寒痰饮,使得阳光复照于胸廓,所以叫小青龙汤。这么一说,它还真是威风凛凛。

文老师今天之所以谈这个方子,就是因为我们现在这个季节,是肺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我国北方,受冷空气影响,老慢支、肺气肿患者会比较难过,容易犯病。一旦犯病,证属外寒内饮的情况就可能出现。

现代医学,当然有办法治疗。中医呢,也有办法。只不过,相比较来说,它太古老,又被束之高阁。文老师希望, 通过这样的科普文说,能让更多读者了解,中医是怎么看待和治疗此病的。让大家明白,在求医的路上,还有中医这么一招,可以试试。

当然,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小青龙汤的使用,有严格的适应症要求。不经辨证,绝对不要盲目尝试。

好了,就说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