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最怪的一首诗,一般人读不懂,读懂的人笑对人生

 平安就好365 2023-12-06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到今天,我已不记得写了多少关于苏轼的文章,他的很多诗词也已深深镌刻在我脑海里,可还是觉得意犹未尽。

仿佛每次只要一提到苏轼,就有很多的话想要说,有很多想法和感悟想要表达。

苏轼的成就不止于诗词书画,更重要的源于他对面人生宦海浮沉的乐观态度。

一个人功成名就,达官显贵时被人们记住固然值得称颂,但一个人在低谷落魄时表现出来的豁达通透更值得我们学习。

苏轼就是这样一位大文豪。

对于人生,他强调:“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意思是,要广泛地阅览而简要地吸取,丰富地积累而精当地表达。

这一点看似简单,只有寥寥十个字,但表达出来的人生态度却很少有人做到。

苏轼做到了,不仅做到了,还流传千古,激励着无数失意之人。另外他曾用一首诗精炼概括他这传奇的一生。

图片

公元1101年三月,苏轼由虔州出发,经南昌、当涂、金陵,五月途经润州,在金山寺中,看到李公麟给他绘的画像,写下总结他一生的诗,《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或许,很多人会疑惑这首诗到底怪在哪里?

之所以说它怪,一方面是因为诗开头的“已灰之木”和“不系之舟”。

意思是,寂静无欲的心,就像已燃成灰烬的木头;这一生漂泊不定,好似无法拴系的小舟。

乍一看,我们会奇怪,苏轼这么豁达的人,怎么会在人生的最后时刻说自己是燃烬没有生机的木头,以及漂泊不定,无法拴系的小舟呢?

其实,当我们了解其中的典故以后,会发现这正是他的达观之处。

图片

“已灰之木”、“不系之舟”,语出《庄子.齐物论》。原文是“形固可以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用以表达高超的人生境界。

言外之意是,只有当我们达到“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境界时,才不会再被外界的欲望所束缚,内心也变得更加平和,从而领悟“无我”的状态。

你看、这就是苏轼,他总能在看似不起眼的地方,表现出他超乎常人的人生态度。

另一个“怪”,在诗的后半部分。

他说: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意思是,你问我平生的功业在何方,那我告诉你正是黄州、惠州和儋州这被贬谪的漫长岁月中。

通常一个人总结自己的一生,都会拿出耀眼的成就和功绩加以表达,或者挑出风光无限的时刻予以肯定,但苏轼没有,他竟然说自己一生的功绩都在被贬的生涯中。

黄州、惠州、儋州,这几个地方正是苏轼人生最落魄穷苦的地方,是他遭遇大劫的所在地。

图片

为什么呢?我想只有当人达到一定境界时,才能做到如此通透豁达。

他仿佛在说,人生那么苦,可是我连最苦的岁月都挺过来了,哪还有比这更大的功绩呢?

事实上,苏轼在三个地方皆功绩斐然。

无论是黄州的民生改善、教育事业,还是有名的《赤壁赋》、《赤壁怀古》等名作,都令这个地方扬名后世。

亦或惠州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还有两桥一堤,推广水碓和秧马、纠正米贱伤农、施药治疫等,均被刻于石碑之上,供过往行人瞻仰。

再有儋州的农业生产,文化教育等等,无不让人拜服。

但更重要的是,苏轼在这三个地方完成了人生的蜕变,从天之骄子苏轼一跃成为豁达豪迈的文豪苏东坡。

图片

看过苏轼的被贬生涯,我才恍然理解了孟子的那句名言: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自古以来,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天时地利外,更重要的还是自己对于困境的把握。

苏轼并非神,刚遭贬谪时,他的内心也曾悲苦过。只不过那样的悲苦转瞬即逝,替而代之的是他的及时行乐,笑对人生。

一个人能将人生的大起大落看得如此云淡风轻,在历史的长河里,苏轼独占七斗。

所以,当我们了解了苏轼一生的经历和坚毅后,会发现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而他能在人生的最后岁月里写下这样境界超然的诗作也就不奇怪了。

他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寥寥十二字,可谓石破天惊,让人顿时云开雾散,天朗气清。

图片来源‖插画师“龙井落桂”

文末点击在看感谢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