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础训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知识点:察举制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12-08 发布于河北

一、单选题

1.东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篇》记载,“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索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表明当时的选官制度(   )

A.只重才干轻视道德的弊端

B.该选官制度无法选拔人才

C.重出身导致底层入仕困难

D.人为操作使其偏离了初衷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中国)。据材料“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索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可知,描述的是察举制出现的弊端,即在执行过程中标准背离了初衷,D项正确;察举制注重品行,排除A项;“无法选拔人才”的表述绝对化,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只重出身导致底层入仕困难,排除C项。故选D项。

2.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下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德行”不过关,不可能得到州郡的推荐。这说明汉代察举制(   )

A.德才兼备的取士倾向

B.唯才是举是基本要求

C.考试入仕的选人标准

D.以德取人的录用原则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德行’不过关,不可能得到州郡的推荐”可看出,察举制将德行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也即“以德取人”,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对才学的考察,不能得出“德才兼备的取士倾向”和“唯才是举”,排除A项、B项;察举制的基本内容是郡县向中央举荐人才而非考试入仕,排除C项。故选D项。

3.汉武帝建立了一套新的选官制度,如察举制、征召制、选用博士弟子等,这套制度设立的意图是(   )

A.实现统一 B.发展经济

C.巩固统治 D.改革教育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目的类题目,时空是汉武帝时期。根据材料“汉武帝建立了一套新的选官制度,如察举制、征召制、选用博士弟子等”可知,汉武帝设置新的选官制度,使得更多人才进入官僚系统,提高了政府的执政能力,这有助于巩固国家大一统的局面,C项正确;汉高祖刘邦实现了国家统一,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汉武帝发展经济的措施,排除B项;汉武帝通过设置太学的方式推动了儒家教育的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4.据学者研究,西汉孝廉及岁举、特举,除少数人因民间舆论支持而入仕外,大多数是通经入仕。东汉时期,民间舆论对人物仕进的支持作用十分显著,并体现出国家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这一变化反映了东汉(    )

A.乡论与国家意志相结合

B.儒家思想日益世俗化

C.社会各阶层的流动加强

D.延续了原始民主传统

【详解】材料体现出相比于西汉,东汉时民间舆论在人物仕进上作用十分显著,州郡县正是根据这种舆论来选拔国家所需要的人才,这反映了乡论与国家意志相结合,A项正确;材料主要讲汉代选官制度,儒家思想世俗化、社会各阶层流动加强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C项;原始民主在王权逐渐建立后就被扼杀,排除D项。故选A项。

5.汉代后期,官员察举无人监督,常常随意推荐,且被举荐者还会一辈子将察举官视为恩主。曹魏帝国推行九品中正制,细化中正官的分级,并增设吏部的最终选拔权。选官制度的变化(  )

A.提升了官员素质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扩大了统治基础 D.稳定了社会秩序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曹魏帝国九品中正制“细化中正官的分级,并增设吏部的最终选拔权”,把最终选拔权集中到吏部,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了“汉代后期,官员察举无人监督,常常随意推荐,且被举荐者还会一辈子将察举官视为恩主”现象,B项正确;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选拔标准,不以读书为标准,官员素质提升无法保证,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统治基础无法扩大,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选官权力集中到吏部,规范了官员选拔秩序,起不到稳定社会秩序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

6.察举制度初行时,郡国实行不力,有的郡不荐一人。为此,汉武帝下诏严加督责,并制定了严厉的处罚办法:“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当免”。汉武帝此举(   )

A.加强了君主专制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打击了豪强势力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察举制度实行之初,郡国实行不力,汉武帝下诏制定严厉的处罚办法,让察举制可以选拔出有能之士,扩大了汉王朝的统治基础,为西汉的盛世局面形成创造了条件,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地方执行不力,中央采取措施,排除A项;CD项材料中并无体现,排除。故选B项。

7.东汉时期,察举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传统。至曹魏时,中正(品评官)由朝廷政府委任,私人品评变为官家品评。由此变化可知,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

A.与东汉察举制一脉相承

B.以门第为品评标准

C.加强了地方门阀的势力

D.意在加强中央集权

【详解】据材料“东汉时期,察举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传统。至曹魏时,中正(品评官)由朝廷政府委任,私人品评变为官家品评。”可知,察举制由东汉时期的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传统转变为曹魏时期的中正(品评官)由朝廷政府委任,即私人品评变为官家品评,这体现了选官权力由中央控制,其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材料主旨是九品中正制品评官的任命,而东汉察举制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传统,故A项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九品中正制品评官的任命,而东汉察举制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传统,而不是选官标准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选官制度的权力由中央控制,而不是地方权力的扩大、加强,排除C项。故选D项。

8.西汉有三种选官方式:皇帝不定时下诏;政府需要特殊人才时即下令选举;定期举“孝廉”。到了东汉,仕途只有孝廉察举这一条路了。这一变化(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

C.固化了社会阶层 

D.打击了官僚利益集团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制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察举的对象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扩大了儒学影响,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B项正确;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方法,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项;察举的对象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儒生的来源并不局限于某个阶层,排除C项;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儒学正统地位确立,重用儒士,东汉的孝廉察举不会打击了官僚利益集团,排除D项。故选B项。

9.公元前134年,朝廷让地方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但各地都不重视,有的郡甚至一个人也不举荐。汉武帝让大臣们“议不举者罪”,有大臣提出“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者,当免”,当即获得批准。从此,察举制得以顺利推行。由此可见,当时(   )

A.制度革新并非易事

B.王国势力对抗中央

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D.察举选官未成共识

【详解】根据材料“但各地都不重视,有的郡甚至一个人也不举荐”、“议不举者罪”、“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者,当免”及所学知识可得,材料表明察举制推行之初遇阻、中央严令地方遵行,A项正确;最初的阻力也来自“郡”,排除B项;材料并的地位,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察举选官未成共识”不能反映全面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

10.曹魏建国之初,在地方设立中正官,考察、评议人才。中正由当地出身、“德名俱高”的中央在职官员担任,负责将本地士人状况考评定级,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当时这一政策(   )

A.将选官权收归中央

B.促进了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

C.造成取士不问家世

D.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

【详解】据题意可知,曹魏政权实行的九品中正制,是由品德和名望都很高的中央在职官员担任中正官评定官员,这就将选官权收归到了中央,A项正确;科举制度促进了寒门庶族地主势力的上升,排除B项;科举制的确立造成了“取士不问家世”的局面,而不是九品中正制,排除C项;这一政策并没有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反而有利于他们垄断官场,排除D项。故选A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