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鹊经方:史上最全伤寒注解(3)

 stgsh 2024-01-10 发布于广东
【原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图片

(点击放大查看高清大图)

庞安时:伤寒之脉紧,盛而按之涩是也。脉浮而紧,浮为风,紧为寒。风伤卫,寒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痛。外证必发热,无汗而喘。其人但憎寒,手足指未必微厥,久而复温,掌心不厥。此伤寒无汗用麻黄汤证。《伤寒总病论·卷二·可发汗证》
成无己:经曰,凡伤于寒,则为病热。为寒气客于经中,阳经怫结而成热也。中风即发热者,风为阳也。及伤寒云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以寒为阴邪,不能即热,郁而方变热也。风则伤卫,寒则伤荣,卫虚者恶风,荣虚者恶寒。荣伤寒者,必恶寒也。气病者则麻,血病者则痛。风令气缓,寒令气逆,体痛呕吐者,荣中寒也。经曰: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阴阳俱紧者,知其伤寒也。《注解伤寒论》
许叔微:伤寒最要辨表里虚实为先。有表实,有表虚;有里实,有里虚;有表里俱实;有表里俱虚。先辨此六者,然后用药,无不差矣。盖脉浮而缓,又恶风有汗,此表虚中风证也。脉浮紧而濇(同“涩”),尺有力,恶寒无汗,此表实伤寒证也。《伤寒百证歌·卷一·表里虚实歌》
仲景以浮缓脉为中风脉,浮濇而紧为伤寒脉。中风有汗,伤寒无汗,何也?《内经》曰:滑者,阴气有余也。濇者,阳气有余也。阳气有余则身热无汗,阴气有余则多汗身寒,大抵阴阳欲其适平而已。阳气不足,阴往乘之,故阴有余。阴气不足,阳往乘之,故阳有余。风伤于卫,则荣不受病,故阳不足而阴有余,是以中风脉浮而缓,必多汗也。寒伤于荣,则卫未受病,故阴不足而阳有余,是以伤寒脉浮濇而紧,亦为无汗也。仲景辨二者脉证,亦有所受者也。《新编张仲景注解伤寒发微论·卷下·论中风伤寒脉》
郭雍:太阳一经,何其或有汗或无汗也?雍曰:系乎营卫之气也。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亦以内外合谐而后可行也。风邪之气中浅,则中卫。中卫则卫强,卫强不与营相属,其标悍之气随空隙而外出,则为汗矣。故有汗者,卫气遇毛孔而出者也。寒邪中深则涉卫中营,二气俱受病,无一强一弱之证。寒邪营卫相结而不行,则卫气无自出,必用药发其汗,然后邪去而营卫复通,故虽一经有有汗、无汗二证,亦有桂枝解表,麻黄发汗之治法不同也。《伤寒补亡论·卷四·太阳经证治》
方有执:或者,未定之词。必者,定然之谓。言发热早晚不一,而恶寒定然即见。
喻嘉言:仲师恐见恶寒、体痛、呕逆、又未发热易被误认为阴证,早于辨证之先揭此一语,虑何周耶。
尤在泾:此太阳伤寒之的脉的证也,与前中风条参之自别。盖风为阳邪,寒为阴邪,阳气疾,阴气徐,故中风身热,而伤寒不即热也。风性解缓,寒性劲切,故中风汗出脉缓,而伤寒无汗脉紧也。恶寒者,伤于寒则恶寒,犹伤于风则恶风,伤于食则恶食也。体痛呕逆者,寒伤于形则痛,胃气得寒则逆也。然窃尝考诸条,中湿风湿,并兼体痛,中风中暍,俱有恶寒,风邪上壅,多作干呕,湿家下早,亦成哕逆,故论太阳伤寒者,当以脉紧无汗,身不即热为主。《伤寒贯珠集·卷一·太阳正治法第一》
柯琴:阴阳,指浮沉而言,不专指尺寸也。
魏荔彤:伤寒、中风同一浮脉,伤寒浮紧,中风浮缓。
钱潢:伤寒者,寒伤营也,营在卫内而属阴,寒本阴邪,其性锋锐,故深入而伤营也。寒邪入腠,玄府紧闭,阳气不得发泄,未有不郁而为热者,此言或已发热,或未发热者,言其发热之候,虽有或早或迟,而皆必恶寒体痛呕逆也。称恶寒而不言风者,以寒伤营而言也。下文虽有恶风无汗之条,盖以营卫表里相连,寒邪由卫入营,营伤则卫必先伤,是以亦恶风也。体痛者,寒伤营分也。营者,血中精专之气也,血在脉中,随营气而流贯,滋养夫一身者也……此因寒邪入于血脉之分,营气涩而不快于流行,故身体骨节皆痛也。呕逆,气逆而呕也。……脉紧者,如索之紧绞也……脉阴阳俱紧者,言取之浮候故紧,而按之沉候也紧也。……此以寒邪锋锐,深入营分,寒邪由卫入营,营卫俱受伤,故脉之阴阳俱紧也。《伤寒溯源集·卷二·太阳中篇》
吴谦:呕逆,胃中之气被寒外束,不能发越,故上逆作呕。《医宗金鉴》
沈明宗:此太阳寒伤营之本脉证也。营气属阴,寒亦属阴,以阴从阴,所以寒邪伤营,壅遏阳气,标化为热,谓已发热。若邪始入,未郁阳气为热,为未发热。少顷阳郁,即发热矣。盖邪伤太阳寒水之经,阴凝血滞,营卫不利,故已发热未发热之间,必有恶寒体重。寒应胃关而为呕逆。寒主坚刚,故脉阴阳俱紧,谓之伤寒,谓之伤寒。《伤寒六经辨证治法·卷二·太阳中篇》
沈金鳌:脉阴阳俱紧者,脉浮为阳,沉为阴,言不论浮沉,俱带紧象,不专指尺寸也。《伤寒论纲目·卷一·太阳经证》
黄宝臣:已发热者,其人阳气盛,寒邪入即郁而为热也。未发热者,其人阳气弱,寒邪初入,尚未郁而为热,顷之乃发热也。必恶寒者,无论已热未热,而必恶之也。体痛者,寒邪外束太阳通体之气也。呕逆者,以相传之序,太阳当传阳明,今寒邪内侵,胃气尚盛,拒而不纳故也。阴阳脉俱紧者,以太阳本寒,加以外寒。两寒相聚,故尺寸浮沉俱见劲急也。此承首条言太阳病又兼此脉此证名曰伤寒。后凡称伤寒者,皆指此脉证而言也。《伤寒辨证集解·卷一·太阳上篇》
舒诏:“体痛呕逆”四字,可疑。体重者,里阴证也;呕逆者,寒饮上僭也。二证皆不可发汗,且非太阳的对必有之证,或兼见者有之,未可云“必”也。
陈修园:太阳标本之义,自知太阳病之发热恶寒矣。太阳病,中风外,又有寒邪初入,感太阳之标阳,即发热,或始袭皮毛,未得标阳之热化,必无风时亦畏寒。通体之气,寒邪所伤而体痛;寒侵通体毛窍,则里气不疏而呕逆。太阳本寒,加以外寒,两寒凝聚,故脉紧。此为伤寒。
然人之禀受阳气有强弱,所感邪气有深浅,故发热有迟速。寒邪浅而阳气强者,即已发热;寒邪深而阳气弱者,或未发热。然热虽有已发、未发,而恶寒一证,可于得病时必其无风时亦恶寒也。寒邪外束,故体痛;寒邪内拒,故呕逆。太阳以寒为本,加以外寒凝聚,肤表紧搏,故脉阴阳俱紧也。
陈恭溥:脉阴阳俱紧者,阴阳指尺寸言,亦指左右手言。紧为阴阳相搏,然必兼浮,名曰伤寒。《伤寒论章句·卷一·太阳篇》
胡嗣超:伤寒与中风相混者,以其同在太阳也,同有发热也,同有恶寒也,同有痛,同有呕,而且同此浮脉也。然其热也,或寒盛则已生,或气郁而末发,已未之间,其异而可别者有三症焉:曰恶寒,曰身疼痛,曰呕逆。盖表既秘固,其恶寒也必甚,不似中风之微恶寒,而中风之无身疼痛,更可想而知。其呕也,气逆而喘,又不似中风之鼻鸣干呕。至于有汗无汗,不待辩及,而其异处已大相径庭矣。况脉则阴阳俱紧,更不比中风之阳浮阴弱,脉症了了,毫无疑义,乃可名之曰:此伤寒也。《伤寒杂病论·卷四·太阳上篇》

山田正珍:“阴阳俱”三字,王叔和所掺入,宜删。原夫脉之动于周身也,是一血气之所贯。是以人迎、气口、太冲、趺阳,均无间断,岂复有阴阳尺寸之可分别者哉?故其分阴阳,论尺寸者,皆未知脉之所以为脉者耳。故论中言脉者百五十许条,未尝分阴阳尺寸也。可见其间称阴阳尺寸者,皆是王叔和所掺,绝非仲景氏之本色也。
丹波元简:风寒二证,譬如人之呵与吹,呵之风属阳,吹之寒属阴。阳主泄,阴主闭,故人之感邪气,其表虚泄而汗出者,名为中风;其表实闭而无汗者,名为伤寒。只就其表虚表实、无汗有汗而立其目,以为处疗之方耳。故不曰此伤寒也、此中风也,而下“名为”二字,其意可自知也。

唐容川:中风外又有阴邪之证,其邪浅,其人阳气盛者,即时或已发热,其邪深,其人阳气弱者,其时或未发热。然已发未发,虽曰不同,而于其先见之时,可以断其必然者,一在恶寒,以伤寒必恶寒,无风时亦觉其寒,非若恶风者有风时始觉其寒也;一在体痛,以寒邪外束,伤太阳通体之气也;一在呕逆,以寒邪内侵,里气不纳也。其为脉阴尺阳寸俱紧者,以太阳本寒而加以外寒,两寒之气凝聚于中故也。此非太阳中风而名之曰伤寒。
受业薛步云:按寒阴邪也,太阳之本为阴,两阴相合之为病,重在“恶寒”二字。《伤寒论浅注补正》
黎庇留:“阴阳”字,柯韵伯指浮沉言,陈修园指尺寸言。名为伤寒,以寒伤第一层肤表也。喻嘉言、柯韵伯不讲形层,因不明中风、伤寒之名义。《伤寒论崇正编》
汪莲石:邪入太阳,已得标阳之热化则发热,未得热化必恶寒。盖太阳之本,寒也。“必”字当仅属本句,非贯下“体痛呕逆”在内。舒氏于此等处发明之,深细之极,俾后学了然于辨证,厥功甚伟。修园解作必无风亦畏寒,末免失之自然,只可兼存一说。《伤寒论汇注精华》
陈伯坛:“太阳病”亦“发于阴”之省文。阳主发热,无奈阳为阴掩,故有已未发热之分;热为寒掩,故有必恶寒之别。本阴之感觉在寒之寒,故曰恶寒。阴合寒则标阳被其激刺,故体痛。着标阳于体,遂移其痛于体也。胡又呕逆耶?呕非因于寒也,乃谷气欲供其汗于太阳而不得,不能顺地气之上而为汗,故逆天气之下而为呕也。脉阴阳俱紧,胡阳亦紧耶?假令阴脉独紧,又非病在阳矣。阳助阴则阴不独,俱紧却非俱浮,阴浮阳不浮在言外,其代名词曰伤寒,非与风无涉,阴而静者谓之寒,表证者其实,伤寒者其名也。此亦举其所当然,“无汗”二字亦从省。“体痛”,依陈氏本,喻氏从“重”,黄氏从“疼”,皆非。《读过伤寒论》
朱壶山:膀胱为太阳寒水之腑,化气上达,补助胸中大气;化气外达,充满周身卫阳。大气既为诸气之纲领,自然吸紧卫气,使寒邪无隙可乘。若大气不强,卫气亦弱,寒邪得外袭皮毛,先从背入太阳经。背者足太阳经之部位,循脉上头,太阳所以有头项强痛之症。寒闭皮毛,内阳不得外出,凑集皮间,郁而发热。其未即时发热者,寒气强,阳气弱,阳为寒却,暂不发热,移时必一身手足壮热,营气与卫气并郁而发故也。然总为外寒所战胜,邪胜正负,必然恶寒,无风时即空气亦觉其寒,非若中风病,有风始觉其寒也。体痛者,寒伤通体太阳之气。呕逆者,皮毛属肺,《内经》曰肺恶寒,肺为寒束,气不下行,合胸膈痰水,反而上逆也。脉阴阳俱紧者,太阳为周身卫外之阳,忽为风寒所袭,逼阳内陷,与脉相并,其脉当作起伏有力之势,而寒气缩束之力,又将卫阳之气束紧,逼压脉道,使不得起伏波澜,惟现弦直有力之象,甚至左右动弹,混合阴脉、阳脉而一致也。名曰伤寒,示与中风有别。
《伤寒论今释》者认血不认气,视脉之强弱,以定血之充盈或衰减,与中医所谓脉者,其认识截然不同。且不重视脉学,又急纳中医入科学之轨道,不可通而强通之,宜每遇一难解论文,自认非科学知识所能晓者云。《伤寒论通注》
曹颖甫:寒为阴邪,而其中人即病者,或由于暴受惊恐,心阳不振之时;或由向有痰湿之体;或由天时暴热,皮毛开泄之后,当风而卧、夜中露宿;或卫阳衰弱,寒夜卧起不定,寒因袭之。所以致病者不同,而病情则一。盖寒邪中人,皮毛先闭,汗液之未泄者,一时悉化寒水;肌里之营血,并力抗拒,血热战胜,遂生表热。初病时,血热不达,或无表热,而要以恶寒为不易之标准。此证虽至鼻燥、眼中热、唇口焦,而恶寒不减。甚有当六月盛暑时,犹必覆以重衾、温以炭炉者。其体痛或如锥刺,或如身卧乱石中。予于春夏之交,盖屡见之。寒郁于外,阳气不得外泄,胆胃被劫而上冲,因病呕逆,间亦有不呕逆者。寒邪外逼,血热内亢,两相抵拒,故脉阴阳俱紧。寒伤皮毛,则肺受之。中医言肺主皮毛;西医谓肺中一呼吸,皮毛亦一呼吸,其理正相合也。务使肺气张于内,皮毛张于外,阳气达于中,则皮里膜外之水气因寒凝沍者,一时蒸迫成汗,而邪随汗解矣。《伤寒发微》
包识生:阴,指二尺而言;阳,指二寸而言,并关脉亦包含在内。伤者,创也,损也,肤腠为寒所戕损也。上法言风曰“中”,此法言寒曰“伤”,文字上已有轻重之分别,中者,邪纵来也,必有空隙可乘邪,始能入肌腠,伤者,邪横来也,无空隙邪亦能入肌腠,且虽伤一部份,顷刻必传于周身,中风则不然,中一部则一部生病,虽能传经,其时候亦无伤寒之速。此法加“必”字,则可知伤寒一症,无论其热之已发未发,体之属强属弱,必先现恶寒也。但寒邪重,正气旺者,即发热而病剧,寒邪轻,而正气弱者,缓发热而病轻。《伤寒论讲义》
陈逊斋:阴为尺脉,阳为寸脉,阴阳皆紧者,卫气郁迫过甚,故血管被鼓动而紧张也。《经》云:“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荣者,血也,血在脉中,故脉为血管;卫者,气也,气在脉外,故有左右血管之力也。由此可知脉形之大小,关于荣血之多寡;脉搏之浮沉,由于卫气之强弱。《伤寒论改正并注》
陆渊雷:书名《伤寒论》之伤寒,是广义的,包括多数急性热病而言;此伤寒是狭义的,亦是外感热病。故《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伤寒则发热而不汗出,此必因毒害性物质影响,使皮肤汗腺失其调节之职,有以致之,故伤寒之毒当盛于中风。临床上,伤寒之热度,亦高于中风。然其预后,伤寒辄一汗径愈,中风则传变较多,此则临床医生所不可不知者。伤寒因皮肤汗腺及浅层动脉之紧张,热血不得达于肌表,故恶寒而脉紧。紧者紧张,与弦脉稍近,非急速之谓。中风反之,故恶风而脉缓。恶风由肌腠疏松,不耐风袭之故,脉缓谓宽柔,非谓迟缓。伤寒之体痛,亦因发热汗不出所致。呕逆则为兼见之或然证,非正证,然亦可见正气有上逆之势焉。《伤寒论今释》
陈慎吾:太阳病是风寒侵表之证。正气充足者,得病之初即能发挥抵抗力于表而见发热。正气不足者,已病之后抵抗力不能达表,未能如期发热(未发是现在尚未发,非将来不能发也)。无论其已否发热,必见恶寒,若兼见体痛 、呕逆、脉三部俱紧者,即以伤寒名之,仍先具太阳病之脉证,故脉紧为浮紧。
陈亦人:还应该有“无汗”一证。因为寒邪外束,肌腠必收引凝敛而无汗,且 35 条麻黄汤证明言“无汗”,与之互相参照可明白。本条虽未明言,但已寓有无汗之意。
关于中风、伤寒,历来注家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根据病因来理解,认为感受风邪,则为中风,感受寒邪,则为伤寒;有的根据病情来区分,恶风者为中风,恶寒者为伤寒。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条理清晰,但仔细推敲,则显得机械呆板,且与实际不符。事实上风邪、寒邪很少单独致病,风邪伤害人体,多夹寒气,寒邪侵袭人体,必借风力,故风与寒每每相兼为患,不可能截然分开。再如恶寒的病人,一定恶风,恶风的病人,也往往会有恶寒。因此太阳病篇有时中风、伤寒分述,有时中风伤寒并提,有时提太阳中风,脉浮紧,有时又说伤寒,脉浮缓,表明风寒并无严格界限,不应看作绝对。所以仅从外因或者恶风、恶寒的情况来认识中风、伤寒,均不妥当。应根据脉证特征来理解。
太阳病,自汗脉缓为中风,因风性散漫,肌腠疏松;无汗脉紧为伤寒,因寒性凝敛,皮毛闭塞。“因发知受”,这正是中医病因学的特点,不单是外因,而是内外因的综合,是邪正相争的病理概括

胡希恕:太阳病,为表阳证,迟早要发热,不过开始得病时,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一定是怕冷的,所以恶寒是表证的一个特征。而且不汗出的怕冷(麻黄汤证)要比出汗的怕冷(桂枝汤证)严重得多,大青龙汤证怕冷就更厉害。一点不出汗,人体的气息不得旁达,俱向上撞,故而呕逆。中风的桂枝汤证也不是不往上撞、身体不疼,其亦有干呕、身上疼,但是没有伤寒证严重。伤寒证全身的血管都充血疼痛,就不光是头项疼了。这就是有汗无汗的区别,有汗的脉紧,无汗的脉缓。这个阴阳俱紧,就是上下脉都紧,界限分明。这一类的太阳病,就叫做伤寒证。古人因为这类太阳病必恶寒,恶寒明显,故称“伤寒”,这个命名是很有味道的,“伤者伤于外也”,就是皮表不开,汗不得出,只要一汗出,病就好了,病邪比较浅,故名“伤寒”。
刘渡舟:伤寒发热缘于表闭阳郁,故以干热灼手而无汗为特点,这与中风证发热肌肤潮润而有汗迥然不同。“体痛”即周身疼痛,是太阳伤寒主证之一。寒性凝涩,伤人可外闭卫阳而内郁营血,使营卫气血涩滞不利,故周身疼痛特别明显,《内经》谓“寒主痛”正是此证之机。“呕逆”,是寒邪束表,里气上争,胃气上逆的反映;若寒邪影响肺气不利时,还可兼见喘咳等证。
太阳病伤寒证,若寸关紧而尺脉迟,或寸关紧而尺脉弱的,则为伤寒夹虚之证,治当另作别论,不可发汗。
郝万山:脉阴阳俱紧,是泛指寸关尺三部之脉皆呈紧象。本条首言太阳病,故当有脉浮,也即其脉当是寸关尺三部皆浮紧。浮主邪在表,紧主寒邪盛,这是由于寒主收引,使筋脉拘挛所致。以上诸证反映了太阳伤寒证寒邪袭表,卫闭营郁的病机。既属卫闭营郁,必然无汗,这也是太阳伤寒证的主要特征之一。因其以无汗、脉紧为特征,故后世医学家又把太阳伤寒称为风寒表实证。
姜建国:所谓的“或未发热”,只是暂时还没有发热的意思,与无热恶寒的“无热”不能混为一谈。太阳伤寒证一旦发起热来,其热势比起太阳中风证说来严重得多。原因是中风证有汗出,只要出汗,体内的阳热就有“热越”的机会,所以仲师称中风证的发热特点是“翕翕发热”。伤寒证则恰恰相反,寒邪郁闭卫阳愈重,发热就会愈重,所以伤寒证有阳郁心烦的大青龙汤证和阳郁致衄的热迫血行证。“必恶寒”的“必”字,更能突出太阳表证的特征。这也是后世医家说的 “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的意思。
“或未发热”的前提是三阳病本来就应当发热,所以在提纲证中就可以省略“发热”了。省文写法一般是前详后略,而在这里是属于前略后详的。
脉阴阳俱紧,后世注家有二种解释:一种以脉的部位分阴阳,关前为寸属于阳,关后为尺属于阴。脉阴阳俱紧,就是寸、关、尺三部脉都紧的意思;二是以取脉手法分阴阳。意思是轻手浮取的为阳,重按沉取的为阴,这种说法就有问题了。
倪海厦:或已发热,或未发热,这在临床上有的时候有,有的时候没有,因为人的体质不一样,体质好的人,得到伤寒会发热,体质不好的人,看不到发热,病直接进到里面了,但一定有的症状是恶寒,怕冷的现象。水停在表面上,会感觉到冷,水停滞,造成温度下降。
脉阴阳俱紧,阴阳脉,过去有两派说法,一说左手为阴,右手为阳;左手为血,右手为气。一说轻轻摸到表面上跳得紧数强,重按到骨边,跳的更强,表是阳,里是阴,这二说法皆可。现在我们来做个总结,所谓阴阳脉,所谓寸为阳、尺为阴,这在临床上是最有用的,所以临床上摸到寸脉与尺脉都是又浮又紧,就是脉阴阳俱紧。
太阳病,有一种会流汗,没有恶寒,但风吹的很难过,病人会发热、发烧,是中风;有一种没有流汗、恶寒、怕冷、全身骨节酸痛,这是因为水排不出去,这是伤寒。中风为什么不会骨节酸痛,因为水排得出去,所以滤过性病毒千百种,只分这两种就好了,按症处方,就是辨症论治。
孙曼之:《素问·玉机真藏论》云:“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这一段经文说明了由风寒所致的太阳病的病因病机。“皮肤闭而为热”,如果这种闭郁不能及时解散,就会造成内热渐炽,最终就会发生汗出烦热烦渴等现象对于伤寒而言,这时候就叫做传经,也就是邪由太阳传入阳明。
风为阳邪,寒为阴邪,而卫气属阳,营气属阴,那么同气相求, 风邪所入的地方自然是卫阳,寒邪侵袭的地方自然是营阴。所以说,卫气虚弱的人易于感受风邪,而营血不足的人易于被寒邪侵袭。《伤寒例》说:“脉盛身寒,得之伤寒。”经脉属营血,假如营血不虚弱,寒邪当然不易乘虚而入。成无己注:“《内经》曰:'脉者,血之府也。’脉实血实,脉虚血虚。寒则伤血,邪并于血,则血盛而气虚,故伤寒者,脉盛而身寒。”脉盛为寒邪并于营血之象,也就是营强。伤寒的主要证状是恶寒,寒邪束闭于营阴,无汗是自然的事情。朱丹溪说:“伤寒之人,因其旧有郁热,风寒外束,肌腠致密,郁发为热(《丹溪医集》)。”俞嘉言《寓意草·辨黄长仁伤寒疑难危证治验》中说:“伤寒发热发渴定然阴分先亏。”又说:“治伤寒以救阴为主,伤寒纵有阳虚当治,必看其人血肉充盛,阴分可受阳药者,方可回阳。”阴虚者多内热或者说内热者易于伤阴,所以朱丹溪和俞嘉言所说的意思其实相近,阴虚最易伤寒,可谓不易之论。
吴雄志:太阳病是可以没有发热的。没有发热不是不发热,而是“或已发热,或未发热”,“未发热”是指将要发热,但是还没有发热。我们讲恶寒发热,是先恶寒后发热。病人由外周血管收缩,产热增加发展到发热,有一个过程,可以是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在这个过程期间可能没有发热,但是几十分钟后,病人就会发热,所以叫“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不管有没有发热,必恶寒。
体痛是指肌肉疼痛,这是太阳表证的一个特点。为什么体痛?大家知道,打完干扰素以后病人恶寒、发热、体痛,而太阳病的“恶寒、发热、体痛”,就是病毒感染导致体内干扰素分泌增加导致的。“呕逆”,病人可以出现不吃东西、口淡、恶心。“脉阴阳俱紧者”,因为寒性收引导致血管张力增加,出现紧脉。所谓阴阳俱紧,指的是寸脉和尺脉俱紧。

- 全文完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