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液学检验讲座三十八:抗凝物质及检验

 yxw逝水流年 2024-01-27 发布于江苏

图片

一、抗凝物质

抗凝是机体防止血管内形成血栓,保证血液循环正常运行的重要功能,包括细胞抗凝和体液抗凝,其中以体液抗凝最为重要。细胞抗凝主要是单核-巨噬细胞、肝细胞对促凝物质及活化凝血因子的消除作用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体液抗凝主要指血浆中的多种蛋白酶抑制物,如抗凝血酶、蛋白C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等。

1.抗凝血酶

抗凝血酶( AT)是由肝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AT是肝素依赖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能抑制FⅡa、FⅦa、FⅨa、FXa、FⅫa以及纤溶酶、胰蛋白酶和激肽释放酶等。AT具备2个结合位点,一个与肝素结合,另一个与上述酶结合。

肝素是一种酸性黏多糖,主要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存在于大多数组织中,在肝、肺和心肌组织中更为丰富。肝素在体内和体外都具有抗凝作用,它作为辅因子作用于AT的赖氨酸残基从而大大增强AT的抗凝活性

2.蛋白C系统

蛋白C系统包括蛋白C(PC)、血栓调节蛋白(TM)、蛋白S( PS)和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EPCR)。PC、PS由肝脏产生,TM和EPCR由内皮细胞产生并表达。当凝血酶生成后,PC被凝血酶与血栓调节蛋白复合物激活,形成活化蛋白C(APC),这一过程在EPCR辅助下完成。APC在蛋白S的协同下,发挥抗凝作用,主要表现在裂解因子Va、Ⅷa,抑制因子Xa与血小板膜磷脂的结合。如果PC或PS有缺陷,可引起机体凝血和抗凝平衡失调,导致血栓形成。

图片

 蛋白C系统与抗凝血酶对血液凝固的调节

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为单链糖蛋白,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单核细胞等合成分泌。TFPI通过和TF-Ⅶa复合物结合抑制其活性,从而对组织因子凝血途径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4.抗凝物质

生理性抗凝物质包括肝素辅因子Ⅱ( HCⅡ)、a2-巨球蛋白(a2-MG)和a1-抗胰蛋白酶( a1-AT)等。

病理性抗凝物质主要包括肝素、类肝素物质、狼疮抗凝物( LAC)、凝血因子抑制物等。

5.蛋白Z和蛋白Z依赖的蛋白酶抑制物

蛋白Z依赖的蛋白酶抑制物(ZPI)在蛋白Z(PZ)的协助下,可形成Xa-ZPI-PZ复合物而使FXa失去凝血活性。

图片

 PZ和ZPI的血液凝固调节作用

二、抗凝系统检验

抗凝物质的检验主要包括机体自行产生的生理性抗凝蛋白、病理性抗凝物及外源性的抗凝药物肝素及低分子肝素的检验。

(一)生理性抗凝蛋白检测

1.抗凝血酶检测

【实验原理】

抗凝血酶活性(AT:A)检测:发色底物法。

抗凝血酶抗原(AT:Ag)检测:ELISA。

【临床意义】

①遗传性AT缺乏。

②获得性AT缺乏:肝硬化、重症肝炎、肾病综合征等。

③AT水平增高:血友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蛋白C测定

【实验原理】

蛋白C活性(PC:A)检测:血浆凝固法、发色底物法。

蛋白C抗原(PC:Ag)检测:火箭电泳。

【临床意义】

PC活性减低:先天性PC缺陷,获得性缺陷,如DIC。

PC水平增高: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

3. 蛋白S测定

【实验原理】

游离蛋白S活性(FPS:A)检测:加入活化蛋白C的PT试验。

游离蛋白S抗原(FPS:Ag)检测:胶乳凝集比浊法、火箭电泳法。

【临床意义】

PS缺陷:

先天性:PS缺陷,患者常伴发严重的深静脉血栓。

获得性:肝脏疾病、维生素K缺乏症等。

4.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测定

【实验原理】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活性(TEPI:A)检测:发色底物法。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抗原(TEPI:Ag)检测:ELISA。

【临床意义】

TEPI缺陷:

先天性:TFPI缺乏,易形成血栓;

获得性:大手术、DIC等。

(二)病理性抗凝物质检测

1.血浆肝素及类肝素物质的检测

【实验原理】

①甲苯胺蓝纠正试验  

在凝血酶时间(TT)延长的受检血浆中,加入一定量的甲苯胺蓝后,若延长的TT明显缩短或恢复正常,说明待检标本中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增多。

②血浆肝素定量  包括普通肝素(UFH)和低分子量肝素( LMWH):发色底物法。

【临床意义】

①血浆中肝素浓度是监测普通肝素用量的最好方法。

②类肝素物质增多常见于严重肝病、肝移植、肝叶切除、DIC、SLE、某些恶性肿瘤等。

2.血浆狼疮抗凝物

【实验原理】Ruse蛇毒时间(RVVT)狼疮抗凝物( LAC)检测。

【临床意义】血浆狼疮抗凝物阳性可见于多种临床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病毒感染、骨髓増殖性肿瘤等。

(三)血浆凝血因子抑制物

【实验原理】

1.混合血浆法。

2.因子平行稀释法。

【临床意义】凝血因子抑制物阳性临床较常见的是FⅧ抑制物。主要见于反复输血、FⅧ浓缩制剂应用的血友病患者,也可见于一些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测试题】

A型选择题

1.蛋白C在下列哪一种物质的作用下,能转变为有活性的蛋白C

A.凝血酶

B.膜蛋白酶

C.糜蛋白酶

D.纤溶酶

E.α1抗胰蛋白酶

2.体内抗凝血系统包括

A.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B.单核吞噬细胞的清除功能

C.抗凝血酶产生

D.肝素的合成

E.上述4项共同作用

3.具有明显加强抗凝血酶抗凝作用的是

A.凝血酶

B.纤溶酶

C.肝素

D.蛋白C(PC)

E.蛋白S(PS)

4.蛋白C系统不包括

A.蛋白C 

B.蛋白S 

C.血栓调节蛋白

D.凝血酶敏感蛋白

E.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答案】

1.A   2.E   3. C   4.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