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103:桂林古本的《伤寒杂病论》是假的?有没有借鉴的意义

 新用户6492XJVX 2024-01-31 发布于山西

Image
Image

如何理解129条、130条

《伤寒论》就129,130两条条文,关于藏结的解释的很不清晰,怀疑有脱简,他遗失的这些内容刚好是难治,或者是说不可治的,甚至是死证的这些情况。

我们联想到《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血分病里面也发现一个问题,水气病的血分病突然没有方子,好像又脱简了,而且仲景也说了难治。

《金匮要略》里面有原文:问曰,病有血分水分,何也?师曰: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难治,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此病易治,何以故?去水,其经自下。

重点把这些条文说完之后,到后面说治法的时候,关于水分病的方子,他都给了,就血分病的没有,为什么?难治。那么这里,就有可能是由癌症引起的一些水肿,重点认为难治或者是治不好,所以他连方子都没有。在《金匮要略》里面这一部分的癌症,更像是指宫颈癌,或者说输卵管、卵巢等这些地方的癌症,由于这些癌症引发的腹水或者水肿,难治、或者说治不好,所以连方子都没有。这里的血分和水分其实是一个简单的水肿和一个因为癌症引起的癌性水肿的区别,所以他认为如果由肾虚,或者是气虚,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水肿容易治,如果是由癌癌症引起的癌性水肿难治。

那么为什么我们通过第129条和130条,这两条条文讲藏结联想到了《金匮要略》里面水气病的血分病呢?那是因为藏结和血分病,同样是非常蹊跷的脱简,而且同样都是难治的病,都有点类似于今天的癌症。

但是仲景的道理又讲的很透彻,他在《金匮要略》里面说的很清楚,他说血不利则为水,在血分病里面有这么一个特点,如果血分病是癌症引起的癌性水肿,是因为血滞不畅结在一起,形成积聚类的这种严重性的疾病,那么血不利则为水,因为血和水它都属于津液,同宗同源,可互为转化,血既然不利,那么就可能形成水,而这些水又不是正常的水,是一些坏水,比如说腹水,这些不属于正常的津液,所以血不利则为水,重点说出了我们今天为什么癌性的水肿很难治的原因。

仲景在《金匮要略》水气篇里面说的血分证,我刚才已经讲过了,类似于妇女的下焦的癌症引起的癌性水肿,而我们今天所讲的藏结,有同样的地方,只不过藏结篇在宋本《伤寒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129和130条条文。所描述的是一种阴寒凝为主的某一种癌症,只是透过宋本《伤寒论》我们得到了这个结论,而这种病也是难治。

宋本《伤寒论》仅仅用了两条条文说了难治的藏结,那么是不是就只有这两条条文呢?有没有其他内容?首先,如果我们只看宋本《伤寒论》的话,从我的行医角度和感悟,这个章结绝对不应该只有这两条条文,我在上结课已经讲过了,不可能全部都是阴寒凝结,脏气虚衰的这一类。而脏有五脏,为什么在这里只用了两条条文,就说了一个藏结而已?

无独有偶,我的怀疑既然是符合临床实践的,那么肯定不止我一个人这么认为。有的人可能看过桂林古本的《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的《伤寒杂病论》将藏结描写的很清楚,把藏结分为了五藏结,也就是说肝心脾肺肾他都写了,而且不仅仅限于寒证,热证也有。

问题就来了。有很多医家认为,桂林古本的《伤寒杂病论》乃后世之伪作,说它是假的。

在这里我也不过分去讨论桂林古板《伤寒论》的真假,我先把条文讲完再说。

我们先看宋本《伤寒论》的129条和130条两条条文的原文。

129条条文: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第130条: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如果我们把它直接从文字上白话解的话,可以这么去理解它:什么叫藏结?师傅回答道,证状与结胸相似,但是饮食如常,常常腹泻,寸部脉象浮,关部脉象细小沉紧,这就是藏结的表现。舌苔白滑者是难治之证。

藏结没有阳热证状,或者说藏结没有表证,因为无阳证有几种理解,一种说是没有太阳表证,一种是说没有阳热证状,两种解释但是都差不多。第130条的藏结没有表证,不往来寒热,证明没有少阳证。

其人反静,证明是没有阳明证,和阳明证的有燥热的情况相对比的。也就是说藏结就没有三阳证,藏结没有阳热证状,或者说没有表热证状,也没有往来寒热的表现,病人不烦躁,反而安静,舌苔滑,这样的情况不能采用攻下的方法进行治疗。

这两条就说了藏结,从下一条开始就开始讲大陷胸丸,一些方药了,再也没有讲藏结了。所以在宋本《伤寒论》里面,就这两条讲藏结的,假设他没有脱简的话,从表面上看藏结就是阴寒凝结,脏气虚衰的情况,但是我上结课已经讲过了,世界上就不可能存在着存在着一种病证,它只有阴没有阳的,这不合理,哪怕就是结胸,它大多属于热证、热实结胸,但是仲景也给出了寒实结胸的三物白散。所以说在这个地方肯定是脱简严重。

既为藏结,那肯定与腑无关,所以130条说:无太阳证,无少阳证,无阳明证,意思就是与腑没有关系的。

我们剖析一下宋本《伤寒论》129条和130条,如果他没有脱简的话,他想表达什么意思?

129条: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这个意思就是说藏结证也具有和结胸一样的症状,或者胸,或者胸胁,或者是胃脘这些部位硬满疼痛的表现,但是由于藏结是邪结于脏,没有影响到腑,所以,它饮食如故。为什么饮食如故,它对比结胸来说的。因为结胸,它有实邪阻滞,所以影响到胃腑,饮食可能就不如故。饮食如故,是不是说他吃饭很好?也不是,癌症病人吃饭能有多香,这个饮食如故是和结胸证相比较,对比来说他的饮食算好的。

脏为阴,腑为阳,邪结在脏,他根据这个条文来讲,这个脏还阳虚有寒,所以这个人即便是饮食如故能够吃,但是他消化不好,阳虚有寒,就会出现便溏。

由于藏结和结胸一样,它的邪气可以是由表入里的,因此,寸脉浮,它也是表达了病因病机的问题,并不一定会寸脉浮,这是以脉说医理,这是仲景的一种手法。

他又说,关脉小细沉紧,这一看就是脏气虚衰,寒邪内结。

如果见到舌苔是白滑的,就说明阳虚寒气凝结,里阳已经很衰,但是他又是实邪,实邪又非攻不可,但是这个病人的体质又是本身阳虚有寒,又非补不可。那怎么办?于是就出现了攻补两难,就难治了。这个是129条要表达的意思。

那么130条表达的什么?第130条: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藏结就是阴证,不是腑证,不是阳证。这种情况下,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和第129条一样,舌上苔滑,阳虚寒凝。如果说阳为有余,那么要泄。阴为不足,那就要补。所以,即便是有实邪,也不可攻也。

关于藏结就这么多,而且后世医家根据这两条条文,还说了仲景没有给方。有的医家就说,可以用理中汤加枳实,理中汤来温补中阳,用枳实来破气散结。从表面上看好像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们太信任宋本《伤寒论》了,导致了他们没有自己的思考,他们甚至没有考虑过为什么内容这么少,而且只有寒证,没有热证。

接下来,我们对比一下桂林古本的《伤寒杂病论》关于藏结的描述。

桂林古本的《伤寒杂病论》,他把第129条和128条这个两条合在一起了,但是不是直接合的,是部分合的。

他在这个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里面的第一条条文这么说:病有藏结,有结胸,其状何如?师曰: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者,名曰藏结也。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紧接着,他说:何谓藏结?师曰:藏结者,五脏各具,寒热攸分,宜求血分,虽有气结,皆血为之。

大家现在明白我为什么刚才要讲《金匮要略》水气病的血分病吗?因为桂林古本的《伤寒杂病论》里面已经指出藏结是要宜求血分的,而血分病是属于难治的,《金匮要略》里面已经说了。

紧接着他说:假令肝藏结,则两胁痛而呕,脉沉弦而结者,宜吴茱萸汤。若发热不呕者,此为实,脉当沉弦而急,桂枝当归牡丹皮桃仁枳实汤主之。

吴茱萸汤方:吴茱萸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劈)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桂枝当归牡丹皮桃仁枳实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当归二两 牡丹皮三两 桃仁二十枚(去皮尖) 枳实二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你看桂林古本的《伤寒杂病论》,把藏结说的是寒、热都有的,而且还有宜求血分,还直接指出了藏结用什么方。首先就说了肝藏结,我们接着往下看。

心藏结,则心中痛,或在心下郁郁不乐,脉大而涩,连翘阿胶半夏赤小豆汤主之,若心中热痛而烦,脉大而弦急者,此为实也。黄连阿胶半夏桃仁茯苓汤主之。

连翘阿胶半夏赤小豆汤方:连翘二两,阿胶一两半,半夏半升,赤小豆三两,上四味,以水四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渣,纳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黄连阿胶半夏桃仁茯苓汤,黄连三两,阿胶二两,半夏半升,桃仁20枚,茯苓三两,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渣,纳胶烊消,温服一升,日再服。

接着,他又说了肺藏结,胸中闭塞,喘、咳、善悲,脉短而涩,百合贝母茯苓桔梗汤主治,若咳而唾血,胸中痛,此为实。葶苈瓜蒌桔梗牡丹皮汤主治。

百合贝母茯苓桔梗汤方:百合七枚,贝母三两,茯苓三两,桔梗二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葶苈括萎桔梗牡丹汤方:葶苈三两(熬) 括萎实大者一枚(捣) 桔梗三两 牡丹皮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脾藏结,腹中满痛,按之如覆杯,甚则腹大而坚,脉沉而紧,白术枳实桃仁干姜汤主之。若腹中胀痛,不可按,大便初溏后鞕,转失(疑为矢)气者,此为实,大黄厚朴枳实半夏甘草汤主之。

白术枳实桃仁干姜汤方:白术二两 枳实二两 桃仁二十七枚(去皮尖) 干姜一两。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大黄厚朴枳实半夏甘草汤方:大黄三两 厚朴三两 枳实三两 半夏一升 甘草一两(炙)。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然后是:肾藏结,少腹鞕,隐隐痛,按之如有核,小便乍清乍浊,脉沉细而结,宜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若小腹急痛,小便赤数者,此为实,宜桂枝茯苓枳实芍药甘草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劈)。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桂枝茯苓枳实芍药甘草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茯苓二两 枳实二两 芍药三两 甘草一两(炙)。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以上就是桂林古板《伤寒杂病论》关于藏结的内容,而且分了五脏,均给出了两个方子。这些方子究竟能不能治藏结呢?我们今天不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今天首先搞清楚藏结、五藏结。下节课会逐一的把五藏结进行剖析,而且结合我本人的临床来进行解读。

接着看关于藏结在伤寒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最后一条条文。他说: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饮食如故,时时下利,舌上白苔滑者,为难治。

也就是说,他把宋本《伤寒论》的第130条和第129条合在一起,说明了藏结在没有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的情况之下,是难治的,是不可攻的。而其他藏结,他都给出了方药,说明是可治的。

所以一对比,我们就发现宋本《伤寒论》里面所说的难治和不可攻也,应该是藏结里面比较严重的情况。

按照桂林古本的《伤寒杂病论》,这样把条文一柔和,再插进去关于藏结的五藏结的内容,表面上看非常的完美,就用这么几个简单的方子可以治疗五藏结。

Image
关于桂林古本《伤寒论

这些方子治不治疗五藏结,我们下节课慢慢的跟大家剖析,现在我们搞清楚一个问题,为什么前人在注解《伤寒论》的时候都没有怀疑藏结这个地方脱简很多呐?甚至连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补充的内容,他们也只字不提呢?

我们看一下桂林古本《伤寒论》究竟是什么时候公布于世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啊,它也叫伤寒12稿。为什么叫伤寒12稿?说《伤寒论》写的时候写了13稿,就是写了13次的意思,而桂林古本呢是12稿。而王叔和整理的《伤寒杂病论》说是第7稿,当然这都是传说。按照这个说法的话,第12稿应该比第七稿更加的完美。

那么他是什么个来历啊?桂林古本的这个《伤寒杂病论》,他是清朝同治六年,也就是公元1867年,桂林的左修之受之于医圣张仲景第46世孙张绍祖。左修之就得到了第12稿的《伤寒杂病论》,秘不传人,悄悄的藏着,一直到了光绪20年。也就是公元1894年,他藏了二三十年,有一个叫罗哲初的人就跟他学习,于是他就把这本书传给他了。

罗哲初这个人得到了这本上寒杂病论,又悄悄的藏着,秘不示人。你看中医界就这样,有点东西就藏着掖着。不像我这样光明正大的讲课,人人都可以听,人人都可以学,能学多少就靠自己了。

转眼间,又到了民国,长沙的刘氏得到了古本《伤寒论》。于是就由湖南的何氏开始手写,复印。这个版本叫长沙版长沙古本《伤寒杂病论》,也叫湘本《伤寒杂病论》。

另外,1934年有一个姓黄的也抄写了一本桂林古本的《伤寒杂病论》,称之为白云阁本《伤寒杂病论》。

抄来抄去,在1939年的时候由张伯英资助校刊发行,所以,这一本桂林古本的《伤寒杂病论》就人人都能看到了。

按照这个说法,也就是说到了民国的后期,这一本桂林古本的《伤寒杂病论》才公之于世,在民国的初期和清朝,很显然,这些医家都是没有见过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

所以哪怕是清末的医家都没有见个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但是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这些医家是见过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在坐的听我讲伤寒论的同行或者爱好者也是可以随便在网上买到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只不过我们当代的一些伤寒大家,他们通过各方面的一些考证,认定此书,或者是说不排除此书是后人假托张仲景之名写的,说这本书是假的,然后,为了证明他是张仲景的书,搞个姓张的人来,说他是这个张仲景的第四十几代孙子,家传的,很有可能就是一个对伤寒杂病的很有研究的人,然后通过自己的理解补了一些《伤寒杂病论》的里面遗失的东西,补的还非常完美。为什么?哪里有缺的,他就哪里都有补的。

那么他是真是假?我们的确无法考究了,你如何去证明张绍祖,他就是张仲景的后代呢?

如果说桂林古板的《伤寒杂病论》里的一些方子对证了之后疗效比较好的话,管他是不是张仲景写的,是其他高手托张仲景之名补起来的又何妨?能够运用于临床实践,能够治病救人,这是终极目标。

好,这节课我们就讲到这里,下节课我们具体的剖析藏结的五藏结分别是什么情况。

END

Image
我们真诚邀请大家积极参与,多评论、多转发。让我们一起共建一个充满互动和分享的中医学习平台,为更多人带来健康和福祉。
Image

张胜兵

武汉名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