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在上博东馆启幕(附直播预告)

 cxag 2024-02-03


2024年2月2日,上海博物馆在东馆启用首日,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全国28家文博考古机构携手推出“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第三展——“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展览于2月2日隆重开幕,向公众免费开放,并持续至2024年5月20日。

现场开幕式由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主持,现场嘉宾为展览金面具笄发青铜人头像首次揭开面纱,这件文物于2021年出土于三星堆遗址八号祭祀坑,该文物由上博专家负责修复,并在本次展览中首次公开亮相。

图片

金面具笄发青铜人头像

2月2日晚19:00,为庆祝上海博物馆东馆启用,上海博物馆将与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哔哩哔哩公司共同举办“星耀中国·博物馆奇妙夜”,并在哔哩哔哩多个官方账号和“上海博物馆”B站账号、微信视频号进行全程现场直播。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方世忠在开幕式上致辞,方世忠表示,“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是上海博物馆东馆的开馆大展,由四川、上海两地文物部门联手打造,汇集了最新考古发现、最新文物修复成果,是迄今为止古蜀文明考古出土文物在四川省外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展览阵容。我们相信,通过上海这一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以物论史、以史增信,“星耀中国”大展将更好地向国内外观众展现古蜀文明的灿烂辉煌,呈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龙年新春即将到来,希望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乐游上海过大年”,观文博、看美展、赏好剧、听歌会、来海考,在上海体验具有大都市特点的中国年味。

图片

方世忠致辞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袁艺表示,上海博物馆是全国知名的文化地标,有着深厚的海派文化积淀和靓丽的城市文化品牌,这里既是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彰显中国文化的重要舞台,也是“世界看中国、中国看世界”的重要窗口。本次展览文物,大部分为近年新出土珍贵文物,青铜虎头龙身像、青铜大神兽、青铜猪鼻龙等更是首次来沪展出。古蜀文明魅力在上海闪耀呈现,这将成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期待展览能为上海市民和海内外观众打开一扇了解灿烂古蜀文明的窗口,给大家带来独特美好的观展体验。

图片

袁艺致辞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表示,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也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摇篮。此次“何以中国”文物考古系列的第三个展览,我们把目光聚焦到长江上游“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古代文明中心,隆重推出“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向公众全面揭示古蜀文明的面貌、内涵、特点以及来龙去脉,呈现中华文明发展的多元一体和五个突出特性,希望观众能够从中领略到中华文明的多姿多彩和博大精深。

图片

褚晓波致辞

借展文物的“万里长征”

为着力呈现古蜀文明与不同族群和文化间的交流互动,上海博物馆“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向国内28家文博考古机构借展,是有史以来涉及借展机构最多的展览之一。

图片

前期,28件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被运至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进行修复。在文物修复过程中,还清理出十多件其他小型文物或碎片,其中12件被选为展品一同展出,这也是本次展览的意外之喜。

来自28家文博考古单位的借展文物们分10个批次、5条线路,途径11个省市自治区共25个地级市,跨越1万6千公里,历经借展、点交、运输、布展、养护等诸多环节,克服困难如期抵沪,堪称“万里长征”。

三大展厅联合呈现

文物精品与沉浸式光影体验双重盛宴

图片

本次展览利用东馆一楼光明乳业第一特展厅和二楼第二特展厅约2千平方米的空间,共展出363件/套重要古蜀文物,约三分之一的展品为最新考古发现,同时汇集最新文物修复成果以及首次出省展出的文物,展示了最新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是迄今为止古蜀文明考古出土文物在四川省外最大规模、最高规格、最全体系的阵容。

图片

古蜀文明自成体系,文化传承延绵不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考古发现震惊世界,神秘的古蜀文明令人神往。两处遗址有很多相同文化现象和大量相似文物,证明以两处遗址为代表的古蜀王国是夏商周时期长江上游文明的中心。这些重大的考古发现叩开了古蜀历史的大门,逐步揭开古蜀王国的神秘面纱,深刻揭示了中原以外的边缘地区文化的特殊性,及其在中华文明起源格局中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展现了古蜀文明在中华文明宏大格局中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图片

春秋、战国时期,成都平原的“蜀”与峡江地区的“巴”相互融合形成的“巴蜀文化”为中华文明奠定了坚实而广阔的基础,影响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宏大格局。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蜀地成为秦国的“蜀郡”,最终融入到大一统的中华文明体系之中。古蜀文明是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最佳标本,其包容性和创新性不仅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在世界文明进程中具有深远影响。

图片

本次展览以三星堆遗址八号祭祀坑出土的金面具笄发青铜人头像、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金面具辫发青铜人头像为序,通过“天行乾道”“地势坤物”“人和明德”三个部分,向公众全面揭示古蜀文明的面貌、内涵和特点,着力呈现古蜀文明与不同族群和文化的交流互动,以及中华文明发展的多元一体和开放包容特性。

第一部分为“天行乾道”,展出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夔龙冠纵目青铜面具、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神树、金沙遗址祭祀区出土的金蛙形饰等文物,以阐释古蜀文明独特的古史传承体系与信仰体系。

先秦时期,古代中国思想领域的许多核心知识正在逐渐形成。古蜀文明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系统显示了与中华文明密不可分的特征,这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族群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真实写照。古蜀文明具有显著的区域特点,奇诡神秘的艺术表现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体现了古蜀人非凡的艺术想象力与惊人的创造力。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具有共同文化因素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古蜀人的世界观和宇宙观,以及古蜀文明思想观念和宗教信仰一脉相承的特质。

图片

夔龙冠纵目青铜面具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前1046年)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图片

青铜神树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前1046年)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图片

金蛙形饰

商代晚期—西周早期

(公元前13世纪-前10世纪)

2001年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祭祀区出土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图片

青铜猪鼻龙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前1046年)

2021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八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图片

青铜太阳形器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前1046年)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第二部分为“地势坤物”。四川盆地周围群山环绕,构成一个近乎完全封闭的地理环境,但是穿越盆地的岷江、沱江、长江等又与外界相通,使成都平原处于交通的十字路口。以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等为代表的中原地区,以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吴城文化等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四坝文化、齐家文化等为代表的甘青地区,以及远达海滨地区的各种文化因素纷纷向成都平原汇聚,共同塑造了古蜀文明的辉煌。这种物质文化现象不仅为传世文献典籍中的相关记载提供了佐证,还深刻揭示了古蜀文明与中原夏商周文明、长江中下游文明、甘青地区文明之间长期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史实。

该部分展出三星堆遗址三号祭祀坑出土的金面具、金沙遗址祭祀区出土的十节玉琮和有领玉璧等文物,以阐释古蜀文明的权力表现形式及礼制观念。其中,金面具使用锤工艺完成整体造型,再通过脱錾和裁切的技法形成眉目等透雕轮廓,最后以轧亮的方式使其光彩夺目。展览中的金面具为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最新修复成果之一,以其焕然一新的面貌和观众见面。

图片

十节玉琮

良渚文化

(公元前3300年—前2300年)

2001年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祭祀区出土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图片

有领玉璧

商代晚期—西周早期

(公元前13世纪-前10世纪)

2001年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祭祀区出土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图片

青铜大面具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前1046年)

2021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三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第三部分为“人和明德”。从黄河流域“万邦林立”的龙山时代,到长江流域良渚古城、石家河古城的强势崛起,中华大地普遍步入了早期文明社会。古蜀文明自成体系,传承有绪。考古学研究显示,古蜀文明的源头在川西高原的岷江上游。古蜀人中既有来自西蜀本土者,也有来自西北、西南和东方长江中下游的各个支系,并非是一个单一的族群。这些情况表明古蜀王国作为一个地域性政治体很早便是一个多民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开放系统,它吸纳了来自不同地域文化传统的观念、思想和技术,并融为一体。

该部分展出三星堆遗址八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大神兽、三星堆遗址四号祭祀坑出土的长发青铜跪坐人像和金沙遗址祭祀区出土的青铜人头像、石虎、玉剑鞘等文物,体现古蜀文明的社会体系、服饰习俗、祭祀礼仪文化及其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

图片

青铜大神兽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前1046年)

2021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八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图片

青铜长发跪坐人像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前1046年)

2021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四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图片

玉剑鞘

商代晚期—西周早期

(公元前13世纪-前10世纪)

2001年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祭祀区出土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图片

青铜虎头龙身像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前1046年)

2021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八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图片
图片

东馆三楼第三特展厅为观众呈现的是由央视频、三星堆博物馆、中创文保联合制作的“邂逅三星堆——12K微距看国宝”全球巡展(上海站)。历经三年策划、两年拍摄,展览以三星堆文化为主题,12K数字科技为手段,实现“文化+科技+艺术”深度融合,是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坚实践行。展览通过展示12K超高清文物数字影像、三星堆考古发掘历程以及国内外资深艺术家创作的三星堆文化主题当代艺术作品,综合运用创新科技、原创音乐、艺术绘画等多种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为观众提供视、听、感多角度互动式、体验式、沉浸式全新文化体验。该展览是“致敬考古人、致敬文博人、致敬媒体人”为核心表达的创新型数字展,同步重磅推出全球首个VR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及文物修复互动,体验“考古人的一天”,让观众通过数字展的沉浸式体验走进三星堆的神秘世界,近距离感受“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古蜀魅力,感悟多元一体、开放包容的中华文明。

观展彩蛋

为了响应观众的观展热情,满足大家拍照打卡的需求,上海博物馆特地从四川借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大立人像、金杖和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三件文物复制品置于东馆入口门厅处,并邀请哔哩哔哩平台UP主@才疏学浅的才浅提供短视频中爆火出圈的两件手工复原作品:用500克黄金敲击数万锤、纯手工复原的三星堆黄金面具,以及耗时4个月、用600克黄金“神还原”的三星堆金杖。由此,一场文博专业工作者与“Z世代”传统文化爱好者之间的对话在上博东馆徐徐展开,希望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激发创新创造的灵感。

 特展导览 

参观本次特展,您可以使用上海博物馆微信导览功能。

方式一:

长按下方二维码进入导览页面。

方式二:

关注上海博物馆公众号,点击菜单“GO上博-特展导览-星耀中国”进入导览页面。

方式三:

扫描展厅内二维码,获得语音导览与介绍。

“星耀中国·博物馆奇妙夜”惊喜直播

2月2日晚19:00,为庆祝上海博物馆东馆启用,上海博物馆将与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哔哩哔哩公司共同举办“星耀中国·博物馆奇妙夜”,并在哔哩哔哩多个官方账号和“上海博物馆”B站账号、微信视频号进行全程现场直播。在东馆拉开“开放三部曲”序章之际,邀请观众共赏“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中的重磅文物,同时献上惊喜不断的精彩演绎。

节目单

(上下滑动浏览)

01 

民乐《拾眠》

自得琴社

02 

导赏《夔龙冠纵目青铜面具》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朱亚蓉

03 

川剧变脸

成都市川剧研究院

04 

导赏《金面具笄发青铜人头像》

上海博物馆 张珮琛

05 

合唱《宝藏少年》

方书剑

上海博物馆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流行音乐舞蹈学院

06 

导赏《竖披发青铜人像》

上海博物馆 胡嘉麟

07 

合唱《故事》《彩虹》

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

08 

导赏《青铜神兽》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雷雨

09 

音乐剧《总有一天》选自《金沙》

乐巍

10 

导赏《十节玉琮》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朱章义

11 

群舞《良渚·遐想》

浙演·浙江歌舞剧院

12 

女高音独唱

《长江之歌》《我爱你中国》

黄英

图片
图片

    展览名称    

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

Stars over China: The Ancient Shu Civilization of Sanxingdui and Jinsha

    展览时间    

2024.2.2 — 2024.5.20

(周二闭馆,国定节假日除外)

Feb. 2nd - May 20th , 2024

    展览地点    

上海博物馆东馆(世纪大道1952号)

一楼光明乳业第一特展厅

二楼第二特展厅

三楼第三特展厅(邂逅三星堆——12K微距看国宝全球巡展(上海站))

Shanghai Museum East

(No. 1952 Century Avenue)

Bright Dairy & Food Exhibition Gallery 1, 

Exhibition Gallery 2, Exhibition Gallery 3

· 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 ·

资料:上海博物馆
编辑:刘玉清

特别声明

由于条件所限,可能出现未署名的原创图片或文字,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权利人联系授权及稿酬事宜。热忱欢迎权利人与编辑部联系署名授权、稿酬等事项。

推文内容信息供参考,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