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72条经方实用经验总结(源胡希恕版)

 红豆bfh 2024-02-22 发布于山东

临床系列文章链接:

临床:郭廷英临床针灸经验总结
临床:怎么学好针灸——十年针灸心路历程
临床:中医儿科用药模块记忆速成宝典
临床:《金匮要略》思维导图速学
临床:《吕景山对穴》笔记整理速记
临床:郭氏针灸痛症同经相应取穴对照参考图
临床:临床学习开方从0到1的思考
临床:《任之堂用药讲记》笔记摘录——经验汇总
临床:《祖传针灸常用处方》摘要
临床:从相声行业切入聊一聊中医行业的一些个人看法
临床:读李氏针灸三本后感(李世珍 李传岐等)
临床:读书札记-读朱良春《虫类药物的应用》笔记(上)
临床:读书札记-读朱良春《虫类药物的应用》笔记(中)
临床:读书札记-读朱良春《虫类药物的应用》笔记(下)完结
临床:国医大师贺普仁临床针灸选穴归纳
临床:关于针刺注意和取针遗漏毫针的讨论
临床:病气、灵异、练习功法相关的讨论
临床:名老中医之路-97位名老中医告诉你的治学经验
临床:名老中医必读书籍推荐
临床:50种常见病的穴位贴敷疗法特效方
临床:42个常见疾病的验方秘方举例
临床:36组针灸经典配穴功能主治与方义
国医大师肖少卿:常用配穴主治方49类,涵盖100多种病症经验配穴
最全:四届国医大师,附简介及擅长疾病
临床: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对药经验71条
临床:李氏名医效验方部分整理

1.温病不能发汗,又不能吃泻药,更不能用火攻,只能用白虎汤(经方而言)。真正的温病实证(表现为说胡话,大便干,难下),可用大量的麦冬、生地配合白虎加大黄(同时用强壮滋阴解热药的话,也可不用生地,用人参)。
2.疾病伊始有两类表证:有发热恶寒的,是发于太阳病;无热无寒的,是发于少阴病。
3.表证发汗后表不解用桂枝汤,就是桂枝汤发汗后表不解还用桂枝汤,但是麻黄汤发汗后表不解可不能用麻黄汤了,也用桂枝汤。麻黄汤证和桂枝汤证用药有个定法:发汗后,下之后这个表不解,太阳病不解,不能再用麻黄汤,都要用桂枝汤,可见这个桂枝汤最平稳不过了,就是用了桂枝汤,表还没有解,也还要用桂枝汤不用麻黄汤,这是定法。
4.里热大烦渴,这是白虎加人参汤证,脉洪大,身热有汗,口舌干燥,就可以是白虎汤证,但津液太伤就渴了,渴的时候就必须加人参兼养胃。
5.越婢汤(麻黄生姜、甘草、大枣、石膏)主治风水,就是全身肿,脉浮,出汗,身上没大热,重用麻黄治表有水气,要发水气,麻黄非重用不可。
6.感冒者,随便吃点发汗药,但要是明显小便不利,身上发热等,你要不利小便,这个表是不会解的,所以该用解表的还要用,非加利尿药不可,如桂枝去芍药加白术、茯苓方。
7.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各四两)不仅治脚挛急,也治肚子疼,下肢软也可以用,古人又称去杖汤;甘草小便数可以用,但如果病人有浮肿,甘草影响小便不利,更使水没有出路了,所以用甘草要多加小心。
8.凡是小便数,决不能发汗。病人感冒,但又憋不住尿、频数,说明有感冒也有泌尿系感染,先不要治感冒,先治小便频数,用猪苓汤(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
9.“甘温除大热不是说遇到大热就用甘温,这是错的,可是有一种需要甘温来解大热的,非用甘温不可,比如桂枝汤,是桂枝汤没有不发热的,可有一个条件,脉必须弱,人必须有津液丧失的情况,百试百验;比如甘草干姜汤,能治疗津液虚衰的厥逆,可不能遇到厥逆就用甘草干姜汤。
10.葛根是一个专务解肌的药,治肌肉痉挛,临床上无论是感冒或流感,这个人无汗、恶寒厉害,项背强明显或不显,就考虑用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没有麻黄是治疗有汗的。
11.葛根甘寒,《神农本草经》讲治身大热,消渴,平时用葛根汤时,如病人胃不好,食欲不好,或呕,要加半夏,半夏能够祛水,这个胃虚爱停水的,同时它与甘药一起发挥健胃作用。
12.黄连、黄芩、黄柏、秦皮、白头翁这类苦寒药都有收敛作用,所以都能够治疗下利,而栀子、大黄亦是苦寒药就不能治疗下利。
13.由里实造成的喘,如果用麻黄汤发汗,越发越厉害,由表造成的喘,越下越坏。表证吃泻药,不但表不解而且引邪入内,就造成坏病了。麻黄汤证的喘是以喘为主,以满为客,由喘造成胸满,可不是往下边去。里实证这个喘,它先满,由腹满往上压迫而后喘。所以辨证时要弄清是太阳病之喘,还是阳明病之喘,太阳病之喘也有喘而满,但是胸满;阳明病之喘也有喘而满,但是腹满。
14.“胸满胁痛就是柴胡汤证。柴胡《神农本草经》讲主心腹肠胃间结气。柴胡与黄芩都是苦寒药,解热去烦,两药既能解热又能去胸胁满和痛。小柴胡汤既是解热剂,同时也是个健胃剂,健胃止呕。书中讲:不呕就是没有少阳病,不渴就是没有阳明病,阳明病准渴,少阳病准呕。
15.大青龙汤发汗最厉害,麻黄用到18克,再配合桂枝,那是发大汗的,又加杏仁、生姜,都容易发大汗,但有石膏清里热,石膏阻碍麻黄发汗,所以麻黄配石膏是不发汗。大青龙汤用治肺炎,肾炎水肿(治肾炎水肿有用越婢加术汤的,也可用大青龙汤),表现为特别的恶寒,没有汗、烦躁。注意麻黄用量不要轻易用至18克。
16.大青龙汤不但是一个解表解热重剂,还是一个发水气的重剂,发水气的力量最大,比越婢汤力量大,因越婢汤里没有桂枝。
17.小青龙汤主治心下有水气、咳而发热者,常用来治咳、治喘,无论小便利不利皆可。小青龙汤以麻黄、桂枝、芍药、甘草解表,加一些温中去饮的药,细辛、半夏、五味子、干姜也去饮也治咳、饮逆,五味子也去水、治咳,它是一个去水镇咳药,有收敛作用。里头水饮去,麻黄桂枝才能发挥解表作用。真正老人这种痰喘,无黄痰,白痰且沫痰,用小青龙汤的机会多,有热象者不要用,如烦躁者,可用小青龙汤加石膏。
18.仲景脉法:浮沉侯表里,关的前后也侯表里。关以上浮准是表证,关以下浮、上面不浮那就不是表证了。这个脉没有至数上的不同,可有形状的不同,这是肯定的,关以上侯表,关以下侯里。
19.脏无他病,定时发热自汗,经久不愈,此卫气不和,先其时发汗,就是在发作前吃桂枝汤准好。
20.表热里热,最容易辨得莫过于小便,小便一点颜色也没有,说明里边没有热,就别给病人吃大承气汤了,说明还在表,应当发汗。
21.桂枝汤解肌,又能亢进胃气而生津液,它是这么一种发汗药,故用桂枝汤必须以津液丧失为先决条件。麻黄汤治表实证,由于表实,体液排泄不出去,压迫人身上哪都疼,同时表气不解必波及肺,就要喘,这是麻黄汤与桂枝汤的区别。葛根汤内既有桂枝汤,也有麻黄汤,所以葛根汤证一定恶风,也恶寒,他是一个清凉性、滋润性的一种解表、解肌方剂,主要治项背强几几,还能治痉病。临床凡是表不解,没有汗,恶风寒得厉害,觉得怕冷得厉害,无论有无项背强几几,都可以用葛根汤。大青龙汤是麻黄汤与越婢汤合方,主证是不汗出而烦躁,当汗不汗,其人烦躁”,本来应该出汗,而汗不得出,这个人就烦躁,内用石膏必须烦躁,或口舌干,有内热。小青龙汤用于外有风邪,内有痰饮,心下有水气,表不解,就是这个痰饮咳嗽这类方。
22.人参苦、甘、偏微寒,所以阴证可用,阳证也可用,真正的虚寒,寒得厉害,真正纯阴证,人参不能用,用人参是有一特殊症状,就是心下痞硬,按着心下挺硬,食欲不振,有一种胃虚反应,要用人参。
23.麻杏石甘汤就是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因为邪盛加重麻黄,同时有热,里热不能用桂枝,故加石膏以解热,肺炎爱用这个方子,真正的汗出而喘可以用,但只能用一次不能连续用,如这个药吃了,病好一些,但热没完全去,这时不要一直用麻黄,换成其他解热清肺药,治哮喘也可以用,前提真正是汗出而喘,确实有里热。
24.桂枝还治气上冲,同时也起治心悸作用,但可得大量用,用至六七钱没问题,不重用效果不好,由发汗过多造成心悸,心下这气往上冲,桂枝加茯苓治心悸更好,这是对心脏病常用治法,甘草也大量用至六钱,它治急迫。
25.感冒患者,小便不利,这是发汗没用,如果感冒又有泌尿系感染,这时别管感冒,你就给他用猪苓散治疗泌尿系感染,感染解感冒也解。
26.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要是健胃,半夏、人参、生姜、甘草都行气健胃祛水饮,另加厚朴消胀,临床用于虚胀虚满,无腹水,但肚子挺大,是气胀。对于腹胀满不欲食,欲呕,用之效好。
27.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临床上头晕多用此方,尤其心跳、头晕、小便稍不利,可加泽泻,如有贫血情况致头晕,可用本方加当归芍药散,一般头眩晕没有其他病变就可以用。
28.茯苓甘草汤用于里有停水失眠,这个方剂加上龙骨、牡蛎治心悸失眠,如遇到顽固性失眠,并有心下悸厉害,本方每每有效(茯苓12-15克、桂枝10克、生姜9克、炙草6克、生龙牡各12克),茯苓用于关于神经方面的症候多。茯苓甘草汤与五苓散区别在于渴与不渴,小便不利,渴着用五苓散,不渴用茯苓甘草汤。
29.消渴、小便不利,有发热、微热用五苓散,如此时再延迟,不利小便,这个水喝到相当的程度,再喝就要吐了,这叫做水逆,这个水逆是五苓散证的继续,仍用五苓散。
30.临床上无论吃了其他什么发汗药,或吃泻药这个表没有解,虽是不汗出,也不能使用麻黄汤,要用桂枝汤。
31.小柴胡汤病由表传半表半里,如这病相当厉害,往里头传,但不论在表或在半表半里,如治疗得当,病情逐步减轻,但不一定在这时候好,尤其真正伤寒病,还要往里传,吃柴胡汤后诸证消,但转成渴了,渴就是胃有热了,这就变成阳明病了,临床这时常常小柴胡汤加石膏证最多,也是渴,同时柴胡证不罢,就用小柴胡汤加石膏就行了。
32.龙骨牡蛎对这个狂、恐惧、精神失常、心腹动悸、神经官能症都好用,就是桂枝甘草汤证其人烦躁不安的,或如狂等,加龙骨、牡蛎。
33.太阳病本来依法当发汗,尤其热病,古时对这个伤寒皆属热病,热病更不能用温针治疗,所以火攻根本是错误的,有的用酒,以火熨其背,以火熏之等,都是造成火攻逆治的情况。
34.吐后胃不和,吐后胃气上逆的厉害,老温温欲吐,用调胃承气汤就好,可不要多吃,吐下之后全要吃调胃承气汤才能纳食,这也算是个定法了,调胃承气汤一方面去热,一方面使胃气不上逆。
35.小腹硬满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小便不利,影响到膀胱的蓄水,所以小腹硬满,如果小便自利,那与水没有关系,纯粹是血瘀的问题,所以下血乃愈。这是瘀血结于下,用抵挡汤(水蛭、虻虫、大黄、桃仁),水蛭、虻虫这两味药作用差不多,都祛瘀之中兼解凝作用,所谓解凝就是解那个结实,就是顽固陈久的瘀血,要用水蛭、虻虫、干漆、蛰虫了,重一点的瘀血得用这个,比桃核、丹皮力量大。
36.小结胸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黄连1两、半夏半升、瓜蒌实大者1枚),黄连、瓜蒌实都是苦寒去热,解凝去热,半夏去水。小陷胸汤常用治咳喘,宽胸化痰,但要有热,没有热象的不能用,瓜蒌要量大,量小了也没用。
37.小柴胡汤有疏肝作用,也有缓下的作用,他既是解热剂,又可以健胃安中(因有人参),柴胡要大量用,柴胡有疏泄作用,也能通大便,《本经》上说推陈致新,所以胸胁满,大便不通,与小柴胡汤,这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临床上治疗感冒日久不了了,就是不爱吃东西,发热,这就是表和里,既有半表半里证,又有柴胡证,遇到这种病,脑袋出汗,恶寒很轻,微恶寒,手足冷,易看成是阳虚,但底下又有大便硬,故要全面看问题,可与小柴胡汤。亦可加大黄,或少量调胃承气汤,得屎而解
38.半夏泻心汤中人参补虚,在于胃虚,而且限心下痞硬这种情况才能用,这个方剂用人参健胃而去心下硬,但也有邪,胃虚客邪之气都往胃上去,故用黄芩、黄连去热邪,它也止呕,肚子渗水声,腹中雷鸣,大便溏泻,这个方子全治。现常用于胃肠功能紊乱,又有呕,又有大便溏,肚子呱啦呱啦乱叫唤,心口感觉堵塞,不愿吃东西,均可用此方。
39.十枣汤(甘遂、大戟、芫花、大枣)治悬饮,凡是胸水都能治,甚至可用治腹水,真正实证的腹水亦可以用,大枣可用至半斤至1斤,先煮,把皮和核挑出来,用甘遂、大戟、芫花各2-3钱,用量好像挺重,没关系,我们用大枣量多,把药放枣汤里煮,煮差不多了将药捞出来,喝枣汤,吃枣肉,要少吃,一下子吃多了泻得凶,一会吃一点,稍稍下了就暂停。
40.三黄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此方用开水泡一下就可以,少用点时间,把大黄取出,下次再用,不只治心下痞,还治衄血、吐血,尤其衄血,百发百中,小儿衄血也用此方。
41.附子只是单纯回阳治阳虚不免片面,附子是能亢进机能的药,哪个机能衰都好用,所以小便失禁可用,心衰也可用。单说附子回阳不全面,因为机能沉衰都见于阴证。汗出用附子是因皮肤失其收摄,既脱汗,虚得厉害,附子可振奋这些机能,故附子泻心汤是泻心汤而陷于阴虚的证候。
42.生姜泻心汤(生姜4两、炙甘草3两、干姜1两、半夏半升、黄连1两、黄芩3两、生晒参3两、大枣12枚)即半夏泻心汤加生姜,减干姜用量,此方用于凡是腹中雷鸣,心下痞硬,呕逆下利或不下利,干噫(嗳气)、食臭(伤食的味道)最重要,有干噫食臭用半夏泻心汤不行,此方偏于一般胃肠炎的治疗,嗳逆较明显。此方易发生冥眩状态,要注意。
43.凡是胃肠炎类疾病,久而不愈,表现经常大便稀溏,不爱吃东西,恶心肚子叫,心下痞硬都可以用泻心汤类。偏于下利,干噫食臭用生姜泻心汤;没有下利只呕,心下痞硬,腹中雷鸣,用半夏泻心汤。
44.旋覆代赭汤(旋覆3两、人参2两、代赭石1两、生姜5两、半夏半升、炙草3两、大枣12枚)用于嗳气不除,便秘,苦于打嗝难受,此方有治噎嗝作用,如胃食道发炎、癌症打嗝等,另胃反酸、胃痛均可用,胃酸过多可加乌贼骨或煅瓦楞。
45.急性痢疾,有发热、恶寒者葛根汤主之;如果痢疾也发热汗出,恶风或恶寒,但脉缓弱用桂枝汤。痢疾如表,实痢可用葛根汤发汗,虚痢可用桂枝汤解肌。急性痢疾如有热,或恶心呕吐,用大柴胡汤(大黄6克、柴胡12克、枳实9克、黄芩9克、白芍9克、半夏9克、生姜15克、大枣4枚),要是有口舌干,也可用大柴胡汤加石膏。
46.桂枝汤加附术治关节炎效好。附子这个药有个反应,大剂量用就有眩冒,不但冒而且晕,还想吐,如醉酒,这是过量了,故此药开始不要大量用,逐渐加量没问题,附子有用到7两而未中毒案例。疼得厉害桂枝可加量,可给四两,用于风湿、类风湿、骨刺均好用,尤其骨质增生有压迫神经,不是整个疼,哪方重哪方就疼得厉害,这时加大黄,大黄不要太多,6克即可最多不超过10克,骨刺就用桂枝汤加附术加大黄。
47.表里都有病,外面没好里面又发病,这种表里同时有病,如果里实,应该攻,要么得心下痞,可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但还恶寒,表证未已,得先解表而后攻里,就是表里并病,里实者需攻,得先解外后攻里。如果里虚寒需要温补,要先救里而后解表,这是定法。
48.阳明病发潮热,大便微硬,可用大承气汤,要是大便不硬不能用大承气汤。不大便六七天,究竟大便硬还是不硬可用小承气汤试验,如是大承气汤证,屎已经硬了,用小承气汤下不来,但于人也无害,所以汤入腹中只是放屁而已,可用大承气汤;如不放屁,大便就下来了,下来是先干后稀,用小承气汤就对了,假若开始就用大承气汤,就是大便先干后稀,这种内在病情,必胀满不能食也,攻伐太过虚其胃气,发虚胀虚满,不能食。
49.热痢有用小柴胡汤的机会,但必须要有柴胡证,即由胸胁满、呕、发热而头痛,胸胁苦满最主要。胡老曾治一例噤口痢患者,病人一痢疾就发热,不能吃东西,一天痢疾无度,喜食冷,肚子软,无胃家实现象,不敢用大黄,所下之物像红血汤,属于赤痢,病情凶险,给予小柴胡汤加石膏,连用七剂痊愈,肚子疼的再加芍药,尤其用于小儿痢疾效果最好。
50.“喜忘如狂都与脑有关系,脑系属神经状态的异常,常常是有瘀血证。凡是出血症,有很多是由于瘀血的,瘀不去则血不止。治失血证,虚证不可用,只要是实证,抵挡汤祛瘀效好(水蛭、虻虫、桃仁、大黄)。
51.大便五六日不行,绕脐周疼,烦躁(说明有热),发作有时,这肯定是有燥屎,是大承气汤证。大下后,六七日又不大便,烦还不解者,且腹又满痛,为有宿食,这与病人乱吃有关,宜大承气汤。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一阵难一阵容易,有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为有燥屎,宜大承气汤。
52.胃虚有寒饮,冲逆头脑,头痛头晕,都可用这方子,如梅尼埃病,头晕呕吐,可用吴茱萸汤(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幼儿的偏头痛,胃痛属于虚寒有寒饮的也可用吴茱萸汤。
53.湿、热这两种东西,湿胜热,热随湿化,寒湿在里为不可下,这叫阴黄,属于太阴,大便稀,甚至溏,用以寒湿中求之方法,如茵陈五苓散;如果热胜于湿,湿随热化就发生阳明病,这叫阳黄,属阳明病,则大便干燥,腹满发黄,要用泻法,如茵陈蒿汤(茵陈、大黄、栀子)。
54.伤寒一般的传变常规:表证四五天、五六天大概都从表传到半表半里,六七日、七八日都弃表传里。如临床上感冒,没几天身上就无力,高热不退,没有太阳表证,脉浮细而嗜卧,这就传到半表半里了,出现恶心,往来寒热,不愿吃东西等一系列柴胡证,故用小柴胡汤。又过几天,从半表半里进里了,这时大便也干了,舌苔也黄了,就是半表半里并与里,出现少阳阳明并病,就要用大柴胡汤,大柴胡汤两解,即解少阳又解阳明之里实。
55.用大承气汤不要老守常规,有三个急下证:一个是目中不了了,睛不和;二是发热汗出多,马上就津液脱尽,也得急下,此时不管大便硬不硬;三是发汗后当时就腹满痛,又满又痛,病势来得凶。
56.三个承气汤不同:调胃承气汤搁个调胃,就是胃不和有热,芒硝是寒性泻下剂,此方以大便干,以热为主;小承气汤也是大便干,但以满为主,有厚朴、枳实,还有大黄,小承气汤去热差得多;大承气汤既能以芒硝治发潮热,又有枳实、厚朴去满,能去大热,去大满,同时大泻下,故此药峻猛。
57.头痛属柴胡证的很多,但必须发热。如一般病毒性感冒,就像乙脑那种疼,如此时表现柴胡证,用小柴胡汤加石膏极有验,如果现大柴胡证,舌苔黄,就用大柴胡汤加石膏。
58.太阴病这个自下利,纯粹是里虚有寒,否则那不是属于太阴病,真是里虚有寒,只有温之一法,故搁个四逆辈,就是让他临床有具体分析,应该用理中汤用理中汤,应该用附子汤用附子汤,该用四逆汤用四逆汤,所以这几个方剂适应证要弄清楚。
59.吴茱萸汤(吴茱萸9克、人参9克、生姜18克、大枣4枚)温中补虚,降逆止呕,这方子是温中健胃祛水方剂,吴茱萸专治水气上冲,故用于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现亦用于梅尼埃病
60.一般咽痛都指一侧局部痛,一侧红肿,就是扁桃体炎这一类,清的用甘草汤即可,重一点的,肿的厉害用甘梗汤,桔梗是一个排脓排痰的药,嗓子痛又觉咽部不利,可用甘梗汤,再重一点,常用小柴胡汤加石膏,加桔梗。如果特别重,扁桃体化脓的,那就要用增液汤之类,如白虎增液汤、玉女煎之类,加马勃。再重者,咽中生疮,不能说话,声不出者,苦酒汤(半夏、鸡蛋清、醋),开三沸,少少含咽之。
61.猪苓汤(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利尿消炎,利尿祛热,常加生苡仁,热得厉害,小便不利,也可加大黄,大黄量要小,对尿路就是也有很好下的作用。
62.当归四逆汤治冻疮效果好,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芍药、大枣、 细辛、炙甘草、通草)去通草易木通,主要内补气血,外和营卫,此方加减还可以治疗寒疝。
63.热利下重,用白头翁汤(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各三两)有收敛作用,苦寒消炎,止利止血。如有血便,即赤痢,解得为血汤子,没有粪便,病情急重,要用白头翁汤加阿胶,妇人在妊娠时,下利凶急,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阿胶对赤痢非常好,同时加甘草,只要有里急后重可加大黄,如现柴胡证,就用大柴胡汤加石膏。
64.治霍乱可用白矾煎汤服,白矾酸涩,寒,有毒,对肺、脾、肝、大肠、膀胱经,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化痰,有抗菌、收敛作用,霍乱还是体内有热的多,渴得厉害可用白虎加人参合五苓散,下利不渴者,脏有寒也,就用理中汤。
65.大病瘥后,觉心烦摸脑袋有点热,可用栀子豉汤,要有胀满加枳实,大便干再加点大黄。
66.大病瘥后,腰以下肿要利小便,腰以上肿要发汗。腰以下肿与下焦小便不利有关,故利小便就好,可用五苓散,如果烦渴呢可加瓜蒌、牡蛎;腰以上肿,如严重可用越婢汤(麻黄、生石膏、生姜、大枣、生甘草),发汗利水,恶风者加附子,风水加白术。
67.小柴胡汤加石膏需要既有柴胡证(即脉浮细而嗜卧,或恶心呕吐,胸胁满),又有石膏证(即口干舌燥,苔薄白,白苔发燥,不水滑,口鼻如冒火)。小柴胡汤加石膏有特殊作用,如流感、发热、腮腺炎、耳上下肿,淋巴腺肿、乳腺炎。
68.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可用于脑血管病、心血管病以及脑系上的一系列瘀血证反应,如果口舌干燥可加石膏,冠心病、心绞痛都好用,血压高者就可以加石膏,脑血管意外也可以用。
69.大柴胡汤合大黄牡丹皮汤不但治阑尾炎,也可以治胆囊炎、胰腺炎,急性发作时最好使,疼得厉害尤其胸胁部胀气,都是胸胁满,胸胁痛、呕恶,不吃东西,如果慢性,热象不显,用四逆散和当归芍药散。
70.慢性肝炎常用柴胡桂姜汤和当归芍药散(当归、芍药、泽泻、川芎茯苓),慢性肾炎、慢性肝炎、经常低热都可以用。如果肝功能不好可加丹参、茵陈,丹参量大一点,单身能代替四物汤;胁痛厉害可加王不留行。
71.四逆散加龙骨牡蛎可治痿证,即阳痿,四逆散主要舒畅胸胁,肝主筋,肝气畅动,再加上治神经药效好。
72.胃痛明显,大便稀溏,不爱吃东西,打嗝,可用四逆散和茯苓饮(茯苓、人参、陈皮、生姜、苍术、枳实),茯苓饮消痰气,令能食,胃里多少有停水,故大便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