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痛斥的“家文化”,宗庆后却将其视为娃哈哈的核心价值?别被误导

 盖雅学苑 2024-02-27 发布于江苏


本文共3632
阅读仅需3分钟

近期,因为宗庆后曾经“不裁45岁以上的员工”的言论,娃哈哈的企业文化有开始被大家关注起来。这种像家一样的、备有安全感的公司纷纷被网友点赞。

宗庆后也曾在哈佛商业评论的采访中公开表示:“家文化是娃哈哈的核心价值。我们的家文化分三方面:凝聚小家、发展大家、报效国家。我觉得最核心的还是忠诚的员工队伍,因为万事靠人来做。”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龙湖集团前董事长吴亚军在网上公开痛斥公司的”家文化“。

此前,一名龙湖新员工在内部工作圈感恩“龙湖是温暖大家庭”,这看似寻常的“员工感恩忠诚告白贴”下,却引来吴亚军留言“开炮”。因此备受争议。

她随后请楼主不用心惊,自己不是冲他来,而是借题发挥。

“因为许多新员工,以在别的公司的经验,觉得龙湖很稳健,又打着'善待你一生’的旗号待员工比较不错,就误以为龙湖是'家’文化。”,所以 “今天开宗明义告诉大家,龙湖从成立第一天起,反对'家’文化!我们的关系首先是工作关系。

两者似乎分不出对错,那么他们所强调的“家文化”有什么差别呢?

龙湖警惕的“家文化”

一种简单的“关爱-回报”观念

家和企业本就是完全不一样的地方:

前者是以血缘和亲情维系的初级社会组织,后者则是以契约和规则维系的次级社会组织。每家企业的文化或许千差万别,生长于各自独特的基因,包括老板的理念风格,员工、客户、行业的特质,但亘古不变的共同点是“企业经营的本质就是利益驱动机制”。

当老板们提“家文化”,背后的逻辑其实是一种简单的“关爱-回报”观念:

我给予你关爱,你就要回馈以无条件的服从。我们是不分彼此的情感共同体。当这种朴素的家庭理念被带入到公司后,就会形成这样的状态:

1. 强调对员工关爱。家是讲究无条件的爱、责任和包容的地方,是令人放松自在的地方。所以“家文化”企业会强调对员工的关爱,将“让员工满意”视为使命,HR部门也以“员工满意度”为关键指标。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资源部会花费很多精力来提升福利水平,大厂之间甚至有借鉴和攀比之势:你的班车路线覆盖了城市公交网,我就拥有超豪华的milk and honey office,你的员工活动的丰富多彩,我的节日福利就琳琅满目。

2. 员工对权威的无条件服从。与家长给予晚辈无条件关爱对应的是,晚辈要回馈长者和权威以敬畏和尊崇。这也是企业“家文化”的潜规则,老板和管理者将“家长制”思维惯性带入到企业管理中:因为我关爱你,所以你得听我的。

3. 企业和员工之间是“情感共同体”。家庭成员间存在“情感共同体”的隐形契约,如果有人背叛这种共同体,就会遭遇惩罚,甚至被革除家庭成员资格。家文化企业也刻意强调企业和员工之间的“情感共同体“,要求员工把公司当成家、更有甚者还把“要忠诚不谋私,顾事业不顾家”写进招聘要求。
2020年8月,椰树集团在对外招聘信息中要求候选人“顾事业不顾家,并承诺以房产作抵押”

一旦企业建构了这种“情感共同体”,它就建构了显著的边界和强烈的封闭感,很难具备开放的特征。

家文化之所以能在某些企业的某些阶段能够发挥作用,是因为关爱、权威、情感共同体某种程度上对应了企业管理的组织承诺、层级制、目标一致三个特征。但问题在于“家文化”体系内含糊不清的边界,模糊了企业清晰的契约关系、异化了企业和员工的关系。

这种类型家文化的潜台词是,没有把员工当作平等独立的“成年人”,把领导员工变成了讨好或操控。

图源/网络

从企业的长期发展考虑,这种类型的家文化也很难走远。

首先因为,员工对“关爱、福利”等保健因素的边际满意度是递减的。

企业福利、工作条件、同事关系都是“保健因素”,做好这些能消解员工不满情绪,但并不能激励更积极的行为和提升工作效率。而“激励因素”则是与工作本身密切相关的东西,比如成就、赞赏、工作的挑战性和意义等。

虽然企业需要在“保健因素”领域有所为,但如果overdoing了,其边际满意度反而是递减的。

其次,家文化对员工的“情感负债”,让企业背上沉重的管理负担

“家文化”的企业,承担了“善待员工一生”、“对员工高度负责”的“情感负债”,这种“情感负债”也让企业背上了沉重的管理负担:

  • 承担了过高的福利成本;

  • 难以进行绩效导向的问责;

  • 员工不能胜任或企业业务变化需裁员时,常常犹豫不决、不敢淘汰。

当年柳传志这样回复《联想不是我的家》的作者:

“我很抱歉地对说,我们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元庆只能从企业发展的角度,从大局的角度看问题,这才是最根本的以人为本,最根本的为员工负责。如果元庆真的用为局部员工负责的方法去考虑问题,企业就会陷入一片儿女情长之中,完全无法发展,中国就会失去联想。因此企业前进的主旋律只能是战鼓,是激昂。”

其三,从组织角度,“家文化”阻碍了活力和创新

从更宏大的组织发展角度考量,“家文化”会阻碍组织的活力创新。

因为,大家其乐融融,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是很多家文化企业的典型特点。

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团结协作,但要是“和谐”成了企业默认的文化主张,恐怕危大于利。

而且,这种以大家长为中心的“家文化”一方面很难激活人才,人员以“与老板的亲疏远近”论地位;另一方面,在这种以“大家长”为中心的组织结构下,员工很难拥有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企业所有关键方向和决策都只能指望大家长的远见和能力。

娃哈哈主张的“家文化”
构建员工利益共同体

相比于简单的“关爱-回报”的观念,娃哈哈所强调的家文化实际上已经超出了“情感共同体”。他们既不会道德绑架员工,让员工无私奉献,也不会无底线地包容任何员工。而是通过激励、管理机制,进化成为“利益共同体”的家文化

可以说,娃哈哈所谈的家文化,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文化”的概念了。

利益一致,增加组织的整体实力

娃哈哈的家文化,首先体现在“有事同担,有福同享”。

即要与员工分担责任,使其充分参与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更要注重共享成果,使员工切实感受到企业发展与自身利益是紧密相连的,“企业好,自己才好”。

为了实现员工和企业目标一致,利益一致的愿景,娃哈哈在25年前已经启动了员工持股计划。

1999年7月,娃哈哈第二届第四次职工代表大会在杭州下沙生产基地召开。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杭州上城区人民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娃哈哈拟定了《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内部职工持股方案》,同年11月,娃哈哈正式改制成立持股会,并制定明确章程:新员工入职一年以上,就有资格申请购买股份持股;晋升职位后就按职位所对应的持股量确定额度,同股同酬;等到员工退休或者辞职,将当初交的钱都归还给员工。

2000年之后,娃哈哈实现了全员持股。2005年,娃哈哈更是打破身份界限,让外来务工人员与娃哈哈正式员工一样拥有公司的股份,实现同工同酬,按贡献分配,建立起一个面向全体员工的利益分享机制。在宗庆后看来,只有把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联系在一起,才会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只有当员工能直观感受到自己与企业的利益高度一致,才会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才不会因为阶段性的时间精力付出或利益损失而斤斤计较,才能提升整体“组织效能”,我想,这就是宗老口中的家文化的,利益同享。

图源/网络

奋斗者文化,奖励奋斗者

与传统意义的家文化不同,娃哈哈并不是提供无条件的爱、责任和包容的地方,而是有竞争,利益分配差异化。
在娃哈哈看来,家也要讲究公平,好的激励“筛优汰劣”,公平的奖励一定是体现差异化。员工贡献遵循二八法则,利益分配自然也要有所倾斜。

正如宗庆后所言:

“勤奋是娃哈哈所有员工都需要保持的精神。如果员工不勤奋,公司搞不好。所以企业应极力提倡竞争机制,始终保持前进动力。激励机制未必能提高动力,但若是没有,员工肯定不会往前走。所以我们每年都要竞争上岗,能者上庸者下,下来的人股权、奖金和工资都要下降。这样做,员工们会有危机感,必须勤奋工作。”

真正做到了在利益、资源、事业、机会上,向奋斗者高度倾斜,持续奖励和激活奋斗者。

基于契约,管理简单直接

家庭成员间存在“情感共同体”的隐形契约,而企业需要打造的,不是依靠情感维系的“团伙”,而是依靠契约和制度约定的“团队”

相比前者的“黏黏糊糊”,娃哈哈打造更加简单直接,也更加高效的“家文化”。

娃哈哈一直坚持“民主集中制”,讨论充分民主,决策权充分集中,而且不设置副总,压缩管理层级。

图源/网络

宗庆后表示:“在中国特定的环境下,各有各的线,内斗比较厉害,下面员工又是一个派系。所以权力集中在我这里,下面员工也不会想着'站队’,就不会有派系了,组织内也不会勾心斗角了,减少组织内耗。“

总之,娃哈哈主张的”家“实际上并不会产生很多关系牵扯,而是建立信息高度透明、规则清晰明确、人际关系简单坦诚的文化氛围,如此才能赋予员工足够的心理安全感,团队协作才能真正高效运转,组织错误才能无处遁形。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娃哈哈能保持自我修正的原因吧。

所以,作为企业文化的布道者,不仅需要具有to C的员工视角,聚焦个体需求和员工满意;更要培养to B的组织视角,宏观全面地看清文化之于企业的出发点和终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