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221:到北馆陶寻访段干木墓

 meiqingji 2024-03-18 发布于山东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221:到北馆陶寻访段干木墓

梅庆吉

2015年12月9日下午,我们离开西河寨,前往北馆陶戴庄,去寻访埋葬在那里的孔子的再传弟子、子夏大弟子段干木墓。北馆陶,现在是山东省冠县的一个镇,但在历史上,曾经是馆陶县的县城所在地。

馆陶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先秦时期,有人在一个叫陶丘的地方建了一座供公干人员休息的馆舍,后人取馆舍的第一个字“馆”,取陶丘的第一个字“陶”,组成了“馆陶”二字。汉高祖刘邦定鼎天下以后,始设馆陶县,其位置在今山东省冠县东古城一带。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馆陶曾先后做过郡、州、县的治所。此外,汉文帝长女刘嫖、汉宣帝长女刘施施、汉光武帝第三女刘红福、唐高祖李渊第十七女,都曾被封为馆陶公主。这充分说明,馆陶是个物阜民丰的好地方。到了金代,将馆陶县治所由东古城迁往北馆陶。作为县治所在地的北馆陶,延续了700多年,一直到解放后的1955年,才将县城迁到现在的馆陶县所在地——南馆陶。不过北馆陶在一段时间内,仍隶属于馆陶县,直到1964年,山东、河北以卫运河为界重新划分,才将北馆陶划归给了山东。北馆陶虽然从馆陶县割让了出去,但割不断与馆陶文化上的血肉联系,段干木就是。

戴庄村景

下午两点多,我们到达戴庄,在村里,向一位名叫樊金华的村民打听段干木墓。他知道得很清楚,向我们讲述了墓的具体地点。胡志祥便把他拉上车,请他给我们带路。干我们这行的都这样,遇到个了解情况的人,都会抓住不放,刨根问底。我们走出村外下了车,他领我们走进一片麦田,告诉我们,这就是段干木墓,已经被夷为农田,看不见墓的样子了。农田里有许多残砖剩瓦,樊金华说,这些都是那座墓的遗物。为做纪念,我捡了一些带了回来。

据樊金华介绍,当年的段干木墓很有规模,墓冢高有两米多,占地大约一亩有余,墓前立有三通石碑,并且有数株高龄古柏。在1936年版《馆陶县志》上,还保留了一张段干木墓的照片,给我们保留了一点该墓的大致印象。可惜,“文革”时期,这样一处重要文化遗迹遭到彻底破坏,到现在,只剩下了眼前这一片农田,不知在寒风中摇曳的冬小麦,是否还记得当年的情景?

段干木墓虽然在山东冠县,但有关该墓的历史资料,则都在馆陶县。墓前立的石碑虽然均已无存,但碑文则保留在了1936年出版的《馆陶县志》中,是我们今天了解段干木墓十分重要的资料。

前往段干墓遗址

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位馆陶县令程瑾,下车伊始,看到了破败不堪的段干木墓,十分不忍,令教谕闫应震于墓前立碑以记之。关于程瑾,民国《馆陶县志》有载:“程瑾,辽东杏山人。顺治初令馆陶,敷政一新。时寇盗窃发,身先督御,民赖保障。擢升金华知府,赴任遇寇,蹈白刃死。事上闻,赠山东按察司副使。县民建祠祀之,祠在县后街。”

从康熙六年(1667)到康熙十五年(1676)的10年间,在馆陶做父母官的郑先民,感于前任程君为段干木立碑之功,又在墓前立碑,并筑亭其上。碑的正面写着“高风亮节”字,碑阴是他写的《段墓碑亭叙》,以记其事。文曰:“馆陶城北,旧有段先生干木之墓,湮于榛莽有年。满州程君来令茲土,立石以表之。呜呼!先生去今二千余载,谁知有墓尚存也。余每逢寒食奠酒其下,徘徊仰止者久之。小构一亭,以著其清风高节。而程君实先获我心,于是凡祭先生之日,遂并祭程君之墓。俾先贤后彦同此不朽,亦馆陶之盛事也。”文中记述了程君立石在先,他继之置亭于后,充分表达了他们对段干木的崇敬之情。从文中得知,程瑾之墓亦在北馆陶。郑先民令馆陶的10年间,有功于馆陶之事甚多,民国《馆陶县志》这样记载他:“郑先民,湖北潜江人。以进士于康熙六年知馆陶县。蒞任严明,弊绝风清。遇人以诚,不以术民。有敦本力农者,欣然嘉劳之。课士手定甲乙,以示激劝。值岁旱,步祷郊原,请蠲请赈,全活甚多。平徭役,减盐引,申饬保甲,修理学宫。邑志久残,集士绅修辑甚详。及升任去,邑人为建去思碑。”

段干木墓就在这

康熙二十年(1681)至二十五年(1686)间,任馆陶县令的是满州旗人郎国桢。他的事迹,民国《馆陶县志》有载:“郎国桢,满州旗人。康熙二十年任馆陶,悉心清赋,务得平允。按里均地,因人均牌,而赋役以正,行之永久,奉为成规。”他在任期间,有感于段干木的高义,深情地写下了《段干木先生赞》一文。文曰:“夫人有不世出之,遭而我独视为若将浼己者,此其中实有不可动者在焉,而非出于一时矫激之为也。段干子行事不多,概见止传有避魏文侯一事,其风节与许由何异,固不必摭拾其他,而已知其为高出寻常万万矣。彼苏秦、范雎之徒,或揣摩以泄忿,或隐忍以要君,曾无一毫之愧其进之非,而位高多金之言,报德报怨之举,有恒人不肯蹈而彼顾扬扬得意,视先生何啻天壤哉!只因孟子有'已甚’一言,当时儒者遂不急为表见,不知不为已甚者,圣贤之正经而不妨已甚者,高人之奇致。孟夫子以不见诸侯为义,观其'迫,斯可以见’之言,岂止为一己明所守之正,而深知先生之意,不已在言外哉?”作者认为,就段干木避魏文侯这一件事,其“风节”就已经“高出寻常万万”,其他则不必再论。段干木与那些跑官要官的苏秦、范雎之流比起来,简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文中所说“孟子有'已甚’一言”,指的是《孟子·离娄下》中的一句话:“仲尼不为已甚者。”意思是说,孔子不做太过分的事。《论语·泰伯》中有这样一章:“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可看作是“不为已甚”的展开。朱熹《四书集注》是这样解释的:“恶不仁之人而使之无所容,则必致乱。”但圣贤也不是完全的“不为已甚”,根据具体情境可以变通,所以郎文又说:“圣贤之正经而不妨已甚者,高人之奇致。”意思是说,在圣贤纯正的经典里面,也不反对做些“已甚”之事。孟子认为,像“段干木逾垣而辟之,泄柳闭门而不内,是皆已甚”,都做得过分了。如果迫不得已,也是可以的,因此孟子说了句“迫,斯可以见矣”的话。然后孟子举了阳货馈孔子豚的例子来加以说明:“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礼。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阳货瞰孔子之亡也,而馈孔子蒸豚;孔子亦瞰其亡也,而往拜之。当是时,阳货先,岂得不见?”(《孟子·滕文公下》)郎文在最后,婉转地对段干木的做法提出了批评。

田边的戴庄

时隔二十多年后的康熙四十一年(1702)至四十六年(1707),陈冕来令馆陶。他看到郑君所立碑及亭已经破损,又修复之,并重新立碑,前书“段干木之墓”,后书他撰写的《段干木先生祠记》。记中首先提到了段干木的籍里、人品及影响:“先生,晋之高士也。自三晋分乃隶魏,守道不仕,师卜子夏。魏文侯造其门,逾坦避之。文侯每出,过庐必式。秦欲攻魏,闻先生名遂辍兵。盖其清风劲节,有凛然不可犯者。”既然段干木为“晋之高士”,他的墓为什么会在这里呢?作者未免提出疑问:“余来陶,出郭北见有古冢焉,树丰碑其前,即而视之,知为山海程公勒石,以表先生墓者。夫先生墓在城,而此何以有墓也?且先生距今远矣,何表之自程公昉也?”作者分析,可能出自以下两个原因,一是与段干木的后裔段道超有关:“意者,邑乘载有先生裔孙段道超,志为贝州永济人。考恩县古称贝州,唐名馆陶为永济。倘亦后人追水源木本之意,而溯及之者耶?”关于此事,《段君墓志铭》载曰:“有唐硕德段君讳道超,以远祖干木为魏文侯师,故子孙相沿不去,其国今为贝州永济县人也。”二是可能跟孔子弟子子夏有关:“抑馆陶邑西南有西河寨村,意或有受业子夏处而卜葬于此耶?未可知也。”对于这二者,作者也吃不准。接下来记述了为段干木建祠的缘起、经过及意义:“客有语余者谓,潜江郑公亦曾建祠于此,今仅存荒址,是不可无以兴之。余曰:先生远侯王却富贵,气节彻天地而贯古今,何须一祠?然为学者树仪型挽颓靡,使修行立品者,有所依据以自立。即有与世沉浮趋势利若鹜者,思先生而愧愧而返,则世风名教有赖若茲役者,岂小哉!爰与是邑诸同事及绅士辈谋,建一祠于故址,宁朴无华,宁湫溢无宏敞,以彰先生踽踽独行之志,或亦先生所许也。昔范文正公为严子陵祠记,歌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余为先生歌,无以易也。后之人,其有过庐拜陇,动仰止溯回之思者乎?则先生之风,长流于陶山卫水之间,是余之所重望也夫!”由此得知,在段干墓前,不仅有碑,有亭,还有祠,形成了一定规模。可惜这一切,均已荡然无存!

方志上的段干墓记载

清朝馆陶籍廪生刘廷瓒曾写过一首《题段干木先生墓》诗:“负国毛州外,相传干木丘。清风兴儒业,高节抗贤侯。残碣一亭古,荒园几树秋。西河源不断,千载共长流。”诗中的毛州即馆陶。北周大象二年(580)置毛州,与阳平郡同治馆陶县(今山东冠县东古城)。隋大业二年(606)废州。唐武德五年(622)复置毛州,领馆陶、冠氏、堂邑、临清、清水、沙丘六县。贞观元年(627)又废。“清风兴儒业,高节抗贤侯”两句,是对段干木人品的高度评价。最后两句,则充分肯定了段干木其人其品其学说永垂不朽。其中“残碣一亭古”中的“残碣”,指的是程瑾所立的碑,“一亭”指的郑先民所建的碑亭。

关于段干木墓,除此之外,还有山西芮城和山西孝义两说。《水经注·河水四》载:“河水自河北城南,东经芮城。二城之中,有段干木墓。”杨守敬《水经注疏》云:“段干木墓在芮城县东北十五里,在古魏城东,坟高三尺,有祠存。”钱穆《史记地名考》《二十五史补编·人表考》记载与杨守敬同。《元和郡县志》则说:“孝义县东北二十五里,有段干木墓。”南宋罗泌《路史》亦云:“段干木墓在汾之孝义。孝义,汉茲氏县。”在孝义市居义村三支圪塔上有“三贤墓”,传为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墓。邱县历史文化学者杨凤奎先生认为:“段干木晚年客居魏都安邑,死后因路途遥远,葬安邑或芮城某一地方,似在情理之中。云在孝义,似不可解。如之,则故里之墓或衣冠冢邪?”(杨凤奎、蒋兆海汇编《邱县古迹古贤古文》)按照这种说法,北馆陶之段干木墓,很可能是衣冠冢。

民国《馆陶县志》上的段干墓照片

虽然段干木墓这样一个重要历史文化遗存从馆陶割让了出去,但馆陶人仍对段干木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们把由段干木高尚人品演变成的一条成语“干木富义”刻在了石上,立在滨河公园里,以表示对他的纪念。这条成语出自《淮南子·修务训》中的一段话:“段干木辞禄而处家,魏文侯过其闾而轼之。其仆曰:'君何为轼?’文侯曰:'段干木在,是以轼。’其仆曰:'段干木布衣之士,君轼其闾,不已甚乎?'文侯曰:'段干木不趋势利,怀君子之道,隐处穷巷,声施千里,寡人敢勿轼乎?段干木光于德,寡人光于势;段干木富于义,寡人富于财。势不若德尊,财不若义高。干木虽已易寡人不为,吾日悠悠惭于影,子何以轻之哉?’”(译文:段干木辞退了官位居住在家里,魏文侯经过段干木居住的巷子门外总要起身手扶车前的横木以表示敬意。他的仆人不解地问:“每次经过这里,您为什么都要这样扶轼表示敬意呢?”魏文侯说:“是因为段干木居住在这里,所以我要扶轼以表敬意。”仆人又说:“段干木不过是个普通百姓,您总是这样表示敬意,不是太过分了吗?”魏文侯说:“段干木是个不追求权势名利的人,胸中怀有君子之道,隐居在这个简陋的巷子里,可是他的名声却传遍了天下,我怎敢不起立表示敬意呢?段干木因拥有高尚德行而远近扬名,我只不过靠手中的权势而获得荣耀;段干木富有的是正义,而我拥有的财物。但地位权势比不上高尚的品德,财物也比不上正义重要。现在让段干木拿德行道义来交换我的权势财物,他是不会同意的。我每天对着自己的影子都感到惭愧,你怎么可以轻视他呢?”)后来人们用“干木富义”这一成语,用来形容贤德之人的高尚情操。

馆陶这一带,是段干木的故里,也是段干木埋葬的地方,所以,他的家族便在这一带繁衍生息。刘士亭在《馆陶历史研究》一书中,就记录了历史上两位著名的段姓人物:

一是唐代名儒段道超。其“墓志铭”大意为:段道超(715-783),贝州永济县人。以远祖段干木为魏文侯师,享有盛名,其子孙相沿袭千余年,不愿离开此地。其祖父段仁宗、父亲段赵生,均学习儒业,不入仕途。道超居业简素,遵从祖德,不趋世禄,所以远近倾慕,州县官吏不断到家访问、咨询。年六十八岁病逝于旧里,亲朋痛悼,乡里叹惜。建中(唐德宗年号)四年(783)三月,与其妻贾氏合葬于永济县城“之西南礼也”,即葬于今馆陶县路桥乡陈路桥村(永济县故县城)西南。

二是元代段仁豫。因功被封为昭勇大将军,镇守杭州路,管军万户。在今馆陶县清阳城村(古清渊县故县城)西有其墓,人称“段万户墓”,相传是段干木的后裔。更有意思的是,陈路桥村和清阳城村相距不足十里,是东西方向,中间不隔村。说明这一带是段干木后代的聚集区域。

看了段干木已经一无所有的墓址,我的心情特别沉重,十分无奈地在戴庄村碑旁照了张像,是想告诉人们,在这个村子里,曾经埋葬过一位历史上重量级的历史文化名人。

离开戴庄,我们回到馆陶县城,先到胡志祥的工作单位工商局,他送给了我两本书:《沃土寻根——馆陶县孟良寨村探邃》和《共和国元勋、将领与馆陶》。前一种是凭他一己之力完成的村史,其敬业精神十分令人敬佩。现在,他正负责新县志的编撰工作。我在写此文的时候,多次烦请他帮助查阅相关资料,他总是不厌其烦地一次次把资料传来,才使得此文丰满了许多。所以说此文有我的一半,也有胡先生的一半。然后我们又到县政府门前,郝主任去门卫取来三本书送给我:《馆陶县志》《馆陶历史研究》和《人镜魏徵》。

馆陶县委县政府

我们带着沉甸甸的收获离开了馆陶,郝主任又开车把我们送到邱县,见到了邱县学者杨凤奎。郝主任对杨说:“我把梅老师交给你了。”杨乐呵呵地说:“你放心好了。”随后他们上了车,很快消失在了夜幕之中。望着他们离去的背景,回想起这一天的交往,他们的热情与诚恳以及无私的帮助,让我难忘。尤其是郝主任临别前说的那句话,更是久久地萦绕在我的脑际,挥之不去。

2016年12月19日第

2020年1月23日第二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