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华这10个写作技巧,拯救我2024自媒体之路

 若初的星辰大海 2024-03-19 发布于浙江

你好啊,我是若初。

余华是我很喜欢的中国作家。

他这个人,真诚又幽默,哪怕在米兰国立大学的讲座上,也能把座谈会聊成拉家常。

言语间都是真情实感,绝不藏着掖着,完全不拿你当外人。

今天读完《余华·米兰讲座》,忽然就明白了,为什么他能成为同龄作家中的网红作家,为什么他64岁还能在网络媒体上跟年轻人抢饭吃。

因为他真的很会用文字跟读者沟通,他太懂得如何释放文字的魅力了。

如果你想学写作,想了解文学和小说,一定要去读这本《余华·米兰讲座》。
【插图】
余华在书中提到了10个写作技巧。
1、注重语言的节奏感
语言的节奏感,是通单词的长短、停顿的位置、语调的升降形成的一种音乐性或韵律性。
汉语是单音节的语言,节奏感比比其他语言的文学作品要强,我们要发挥自己语言的优势。
培养语言的节奏感,可以多读唐诗宋词,或者《诗经》,文学作品可以去看《红楼梦》,你朗读出来,更能感受到中文的那种韵律美。
2、文学的叙述,要有力量
叙述是否有力量,是区分一流作家和普通作家的标准。
举三个例子。
案例1:小说开头,写一个新婚女孩自杀,脱光衣服,胸罩也随手扔在浴缸上,拿起手枪对准心脏,砰的一枪。
父亲和楼下宾客听到枪声,赶进房间,他连餐巾都忘了取下来,看到女儿裸露胸部躺在血泊中,他想到其他宾客也会看到,惊慌中把手里的餐巾盖在浴缸边的胸罩上,而不是女儿的胸部。
这就是文学叙述中,如何描写惊慌的力量。
案例2:一个出车祸被压断腿的年轻人,默默把自己挪到人行道旁边,等待救护车,来来往往的人都看着他,他突然感到羞愧,于是用手帕盖住自己的断腿处。
这是在讲文学中如何描写羞愧的力量。
案例3:鲁迅写《孔乙己》,结尾时,孔乙己被打断了双腿,他去店里买酒喝。
鲁迅没有直接写他是怎么走进店里的,而是写孩子从柜台后面绕到柜台前,给孔乙己找铜钱时,孔乙己张开的手掌上,满手是泥。
原来他是用这双手走来的。
文学作品的伟大,就在于细节的处理,细节见功底。
3、文学不是写新闻
文学和新闻都是讲故事。
两辆卡车相撞,这是新闻。
撞了之后,发出巨大声响,将公路两边树上的麻雀都震落一地,有些死去,有些昏迷,这就是文学。
4 、学写作,要找老师
余华的一生中,有3位写作老师,分别是川端康成 、卡夫卡 、威廉·福克纳。
川端康成教会他对细节的描写。
一个18岁的女儿死了,下葬前要给女儿化妆。
母亲心里想:女儿的脸生平第一次化妆,真像一位出嫁的新娘。
这个细节描写,非常了不起。
其他作家从生写到死,川端康成是从死里体现生。
长期学习一个作家,导致余华的写作被禁锢住了,就像被折断了飞翔的翅膀。
余华在书里写了很浪漫、很诗意的一笔:
我运气很好、我在川端康成的陷阱里大声呼喊叫救命的时候,有一个叫卡夫卡的作家从旁边经过,听到了我的救命声,伸手把我拉了出来。
卡夫卡没有教他具体的写作技巧,但让他知道写作是自由的。
威廉·福克纳教会他如何进行心理描写。‍‍
一个人杀了老太太,该如何描写杀人犯的心理呢?不要直接写心理,而是写他惊慌的动作。
比如,刚躺下来,在惊恐和疲惫中,刚要入睡,突然想起可能衣服上会有血迹,马上又从床上跳起来,去检查衣服。‍‍‍‍‍‍
当你想对一个人进行心理描写,最高超的手法,就是别写心理,去写别的就可以了。‍‍
5、只有不断去写,才知道写作是什么
《在细雨中呼喊》这本长篇小说之前,余华一直都写短篇小说,最长的故事也没有超过50页。
他不知道怎么才能把一个故事写长,但他想写一个长篇小说的欲望非常强烈。
他告诉自己:别管那么多了,写吧。
于是有了他人生中第一个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
我是2017年开始写公众号的,当时也对新媒体一无所知,但是心里就是想搞写作,于是换了职场赛道,从英语老师转成新媒体小编。
这8年,我一个英语本科生,居然一直靠写作在养活自己。
无论主业还是副业,都是吃写作这碗饭。
写作是一个门槛很低、但天花板无限高的职业,只要你想,就可以进来搞。
写作和生活有点像,必须不断去经历,你才是知道它是什么,你才会做成一些事情。
6、写作要精益求精
余华这段话,我很喜欢:
我是一个对自己很严格的作家,与同时代的中国作家相比,我的作品很少,因为我从来不宽容自己,必须要让自己非常满意才会将作品拿去出版。如果我有什么成功的经验的话,就是我写作的时候精益求精。

2024年,我在写作上对自己也更严苛了。
公众号和小红书的标题,每次都要训练自己取5个,再优中择优选1个去发布。
写正文,每次都要找两三篇爆款,去拆解学习,对标爆文的底层逻辑去创作。
这一年,我送给自己的一句话就是:先模仿,再超越,最后是创新!
每次的初稿,我都会阅读修改2-3遍,确认自己满意了,才会发布,否则宁愿放天窗。
只有自己认可的东西,才能拿给读者看。
7、中国作家都是靠自己冲出来的
中国的年轻作家,不是培养出来的。
因为中国大学的文学教育跟漂亮国不一样,漂亮国的作家和诗人在大学里教写作,但中国大学里主要教文学理论批评和文学史。
2014年公众号开启新媒体时代以来,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写作牛人,大多是野路子出身。
根据我有限的经验,在中国搞写作,主要还是靠自我教育。
没别的,就是多看、多学、多写。
8、多跟其他作家学习
前面说过了,余华有3位老师。
他有个比喻,我非常受启发:
作家对作家的影响,好比是阳光对树木的影响,重要的是树木在接受阳光的影响时,是以树木的方式在成长,不是以阳光的方式在成长。

我每天也是要在平台上各种找爆款,从爆款选题、爆款标题,一路找到爆款模板。
但这些并不会导致我写出来的东西变成“别人的”,我的文章,仍然有我自己的“味道”。
各种爆款文章,对我而言都是学习的对象,那些优秀的爆文作者,都是我的写作老师,就像阳光对树木的影响,是灌溉,是滋养。
但我这棵树,自有属于我独一无二的成长轨迹。
我长大了,也只是一棵参天大树,而不是长成一个太阳。
9、写作,是写下自己感受世界的方式
我一直想写小说,但有个困惑:艺术总归是来源于生活,那别人阅读我的小说,会不会觉得小说里的经历,就是发生在我身上的经历?
余华回答了这个问题。
《在细雨中呼喊》的主人公是“我”,但主人公的同学不是余华的同学,因为这本书不是余华自传。
他在书中写下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生活和环境,里面人物的经历并不是他自己的经历,但是,书中人物的感受却是他的感受。
余华说:
我认为在《在细雨中呼喊》里写下了我感受世界的方式。

这句话我翻来覆去读了好几遍,真的太浪漫了。
原来,小说不是复述自己的人生经历,而是描绘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经历可以虚构,但感受必须真实,这样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10、作家只为自己的内心写作
余华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支持他的批评家赞扬他是先锋派。
但是当他1992年写出《活着》之后,批评家们真的开始批评他了,说他是背叛了先锋派。
余华告诉他们:“没有一个作家会为一个文学流派写作,作家只会为自己的内心写作。”
作家也是人啊,是人就会有成长,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影响自身的认知、价值观和心理感受。
如果一个作家,永远一成不变,写着内核一样的东西,去重复表达,那才是江郎才尽的可怕吧~
最近,我回顾这8年的写作稿件,发现这一两年,字里行间沉淀了很多对生活的感受,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就像年日悠久的佳酿。
文字仍然真诚,但真诚中敢于添几笔犀利。
文字中的变化,映照着作者内心的浮光掠影。
作家就应该是不拘一格的,就像演员不拘泥于一个角色类型,按照自己内心的轨迹去创作,才会写出精彩的篇章。
-
写在最后:
余华说:
写作让我拥有了两条人生道路,一条是现实的,一条是虚构的。
有意思的是,当现实的人生道路越来越贫乏时,虚构的人生道路就会越来越丰富,这就是我为什么写作的原因。

昨天我去浙江图书馆,离开的时候怀里抱了19本书,满载而归。
回家的路上,随机放了首《我落地了》,王宇良低吟浅唱的声音在车里婉转悠扬,车窗外,霓虹灯时亮时暗地从我脸上掠过。
那一刻的满足与快乐,也是我一直阅读写作的理由。
这次借阅的书,都是关于极简生活、散文和写作技巧。
接下来一个月,我会陆续分享这波读书感悟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