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你“奇葩”的原生家庭和解,是你往后幸福生活的开始

 小贤心理 2024-04-13 发布于江苏
人的一生中有两个家。
一个是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也许还有兄弟姐妹。
另一个是我们长大结婚以后,新建立的那个家,我们把第一个家叫做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的议题在最近几年变得越来越热门,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大众回溯童年、寻求共鸣、自我疏解的工具。
很多人在得知这个概念后,如获至宝,将成年后面临的所有痛苦遭遇、性格能力、感情模式等,都归咎于父母和家庭环境,仿佛原生家庭是一个无法摆脱的梦魇。
粉丝留言:
小时候
我想快点长大,保护遭受家暴的妈妈;
我想自己生活,离开天天吵架的爸妈;
我想换对父母,不要打骂孩子的爸爸;
我想依靠自己,那样就不用讨好爸妈。
而现在
我能够保护妈妈,却不能成为一个好爸爸
我可以独自生活,却始终无法接受另一个TA
我努力调整情绪,却还让孩子遭受同样的责骂
我过得小心翼翼,却仍怕活成别人眼中的笑话
荣格说:“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童年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从未被否认过,连弗洛伊德也认为大多数心理疾病患者,究其病因往往都可追溯到童年时期。
我们似乎可以理所当然地认为,那些“毁掉”了你童年的原生家庭父母,就是毁掉你人生的人。
你有没有想过,“毁掉”你童年的父母,他们的童年是否也被人“毁掉”了呢?
一向以硬汉示人的姜文导演,在谈及自己与母亲的关系时却说:
“我人生最大的失败,就是处理不好和母亲的关系”。
童年的记忆,仿佛被永远刻在自己的人生里。
就像董卿在多年以后谈及父亲对自己的影响那样:
“不管什么事,我要做的比别人好很多很多,我才觉得踏实”。
在回忆父亲的教育方式时,董卿曾使用了这样的描述:
“很难想象一个知识分子可以对自己的独生女儿这样苛刻。”
“他不让我照镜子,不让妈妈给我买新衣服,不能有任何的文体活动。”
“父亲有一句名言:
'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你有时间照镜子还不如多看书。”
即便已经被称为“国民女神”的董卿,至今仍会时不时产生自卑情绪,仿佛童年那个怯懦的孩子从未离开过自己。
不知道有原生家庭的问题,只是觉得痛苦,见不到家人的时候想念,见到家人的时候,过不了多长时间又开始冲突,无法和睦相处。
也有的家庭是只能做浅层次的沟通,大家相敬如“冰”,不能谈及深层次的内容。有的人会选择逃离,即使离开家人以后,仍然会遇到与家人相似的“朋友”,重复熟悉的痛苦。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能够独立,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只要你去看看你的塑造过程,就会发现其实不是这样的。你是被整个环境塑造、影响成的。
在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没有选择的权利,也没有觉察力,你的环境告诉你什么,你就学会什么,你的个性就会塑造成怎样,就像一个无意识的海绵,不断吸收。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独立的,都活在由自己的经历和创伤形成的牢笼里。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童年幼年的经历,都有自己的生存环境,有自己的原生家庭,这些都决定了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也限制了我们的发展。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是脱离父母长大的,还有的人甚至没有见过父母,我的土壤中没有他们,没有我的原生家庭。
你仍然被他们影响着。
一个孩子在成长中脱离了父母,就会处于一种亲子中断的环境。
亲子中断是一种很严重的心理创伤。
一个孩子脱离了他的原生父母,他的内心会极其渴望父母。
但他又找不到他的父母,所以等他长大后就会发展成两种状态。
· 一种是到处去找爱,去找那些可以给他肯定和安全感,让他依赖的人;
· 另一种种就是觉得自己不需要爱,用冷漠和隔离保护自己 。
无论是哪种方式,都和他们的父母紧紧相连。
如果你很憎恨自己的父母,想要中断和他们的连接,所以去否定他们,反抗他们,甚至逆反、无视、评判他们,但这样做并不能中断或者减少你和父母的连接。
事实上,当一个孩子想要中断和父母的连接,无论是通过恨还是分离,结果都不会成功。

生活中,你是否常常陷入情绪的泥沼:
别人无心的一句话,自己就会反复内耗,一整天不开心;
某件事稍微有一点不顺心,就会变得异常焦虑、暴躁,始终静不下心来;
明明自己很优秀,很多事情做得很好,可总觉得耳畔有个声音不停地干扰,不断否定自己……
心里似乎有个东西在左右拉扯,让自己一遍又一遍地陷入自我怀疑、自我攻击。
其实这是我们的内在小孩,不停地从中作梗,搅乱了我们的心绪。
很多人的消极自我实际来自童年,我们称这种消极自我为有创伤的内在小孩。
大家还记得初为父母,看着躺在床上的小婴儿时,心中是否会有一个好奇:
眼前的小婴儿是怎么去感知这个世界的呢?
是如何感受到爱的呢?
不同的依恋关系是怎么发生的呢?

首先,我们要看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另个重要对象,其一是照顾对象,主要是负责孩子的吃喝拉撒睡,身体干净;
其二是依恋对象,即形成强烈的情感关系的这个人,通常是妈妈。
这两者的关系与区别就在于依恋者可以是照顾者,照顾者不一定是依恋者。
在形成依恋关系的过程中,需要让孩子感受到爱。
在婴儿期,我们会看到孩子常常是通过嘴来获得信息,用嘴与世界沟通,而口里有东西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个重要信息:妈妈的爱还在。
让孩子体验母亲在与不在的感受,常常是通过以下三个功能来呈现的:照顾(喂孩子饭、陪孩子睡)、稳定地出现(面对面、看得到、听得、到摸得到)、接纳(对孩子的状态、对自己的状态以及自己对孩子的感受)。
那么当孩子体验到妈妈的爱不在时,就进入了另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分离

张国荣的原生家庭冷酷无情,让他过早患上了忧郁症;
张爱玲的童年充满悲伤不幸,导致她后来一生颠沛流离,最终客死他乡。
书里提到:
一个人一生困扰的问题来源于早年创伤留下的阴影,他总是带着一个创伤的内在孩子在生活,如果内在孩子得不到疗愈,他自我的一部分会永远卡在那个地方,陷入重复怪圈。
不被满足的内在小孩,会在我们长大后,变成我们的人生短板,阻碍了我们成长。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治愈自己的童年。
给我们造成伤害的父母,他们心里或许也有一个被伤的内在孩子。
在养育过程中,无意间将自己的伤痛,转化到子女身上。
抱怨他们无济于事,我们只有接受现实,自我疗愈,才能阻断创伤的代际传递。
网络上曾流行一句话:“一个家族真正的英雄,并不是指挥别人应该做什么,而是将原生家庭重复的有毒认知、信念、习惯等,及时止损,让不断循环的轮子停下来。”

原生家庭疗愈的重要性,也只是链接心,链接爱,认知全部的自己,只是一个跳板,用完就放下,并非大腿,抱着不放,磨擦不完。
原生家庭的疗愈也并不是把自己的不如意归罪甩锅给原生家庭,而是去看见自己传承了什么能量与思维模式,去看见它,承认它,拥抱它,解锁它,获得力量与智慧,回归自己、回归生活。
原生家庭疗愈是释放潜在愈合能量的过程。
它引导我们在自我探索中找到内在平衡,解放潜在的积极能量。
正是这种愈合的力量,让我们能够勇敢面对过去,坚定前行。
在这个旅程中,我们不是孤身一人。
让我们彼此成为成长道路上的伙伴。
一同发现内在的力量。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作为孩子:
我们要找到家庭给我们的影响,
尽量消除不好的影响,
活出自己的天赋和生命精彩;

作为父母:
我们要注意避免给孩子不良影响,
不要将创伤一代代的复制下去。
心理学家布莱恩·利托的一段话:每个人都至少有3个自我。
一个是由基因决定的,一个是在环境与文化影响下的,
还有一个,是由我们自己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与「价值」所定义的,
而最后这一个,才是最重要的、完全属于自己的自我。
我们不停地回溯过去,探索原生家庭,其实只是为了理解“我是怎么成为现在的样子的。”
而此刻以及未来的时间,“我该怎样活”——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作者简介:柏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