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佳作新读|刘小晴:笔势浅谈

 勤学奋进求健康 2024-04-16 发布于福建

图片


编者按:

《书法研究》杂志起步于1979年,创刊至今,一直坚持发表纯学术研究文章,以严谨专业的治学态度和高质量高格调见重于学界,大大推动和见证了当代书法研究的发展。四十多年来,各种学术课题、学术动态、学术思潮都在杂志里留下了清晰的痕迹。四十多年来,我们风雨兼程,克服种种困难,努力打造以“独立思想,开放视野,严格学风,昌明书学”为宗旨的交流平台,及时反映或启发引领了许多学术热点和学术争鸣。许多作者都是当代大家,更多的作者则从这里步入了书法研究的学术生涯,他们留下了诸多产生重要影响的篇章。

为此,编辑部官微推出“佳作新读”栏目,精选往期优秀论文,以承前启后,回溯历程,激发今天书法学术研究的新思考。




笔势浅谈
刘小晴
刊于《书法研究》1982年第2期

历代书家均很重视笔势。他们尽管风格各异,但都能给观者以“血脉相通、一气贯注”的艺术感受。早在汉末,蔡邕在其《九势》中就对笔势作过初步论述。在以后的书法理论的典籍中论及笔势者更是屡见不鲜。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对笔势加以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一、什么叫笔势
我们知道,就广义而言,文字是由点画构成的,即所谓“积其点画,乃成其字”。而每一个字又都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每一幅作品更是一个完整的对立统一体。在每个字的点画与点画之间,每幅作品的字与字、行与行之间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之间都有着一定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就是笔势。简要地说,所谓笔势,就是点画与点画、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内在(无形的)和外在(有形的)联系。

二、笔势是如何产生的
用笔中有“无往不收,有垂必缩”的说法。这“收”与“缩”是产生笔势的最基本的用笔方法。我们知道,书写楷书时,其笔画虽断,但笔势却应始终贯穿其中。试举一简单的例子,图一的“二”字,乍看二画不相连属,但仔细一分析,就可发现第一画回锋收笔时,已存在一种“势”,这股势正与第二画的起笔遥相呼应,笔虽断而势未断。这样,就因笔势的作用使彼此分开的笔画组成了统一体了。

图片

这种点画间的联系,书写楷书时表现得隐晦些,“形不贯而气贯”;行草书因其流动感强烈而一目了然。清朱和羹《临池心解》中说:“楷法与作行草,用笔一理。作楷不以行草之笔出之,则全无血脉;行草不以作楷之笔出之,则全无起讫。”《玉燕楼书法》也说:“度者何?一画方竟,即从空际飞度二画,勿使笔势停住,所谓形现于未画之先,神流于既画之后也。”前人还常以“笔不离纸”来形象地描绘这种运笔的往来动作。我们如用这种方法去练习楷书,功至成熟,则自然会产生笔势,从而为书写行书打下基础。
笔画的“收”和“缩”,目的不仅在于使点画在形态上完满有力,更重要的是在于产生笔势。

三、介绍几种取势的方法
兵无常势,字无常形,尤其是行草书的形态变化很大。下面择要介绍几种行草书的取势方法:
(一)折搭取势
收笔时回腕出锋为“折”,下笔起笔时逆势露锋谓“搭”。一折一搭,形成一种自然呼应的笔势。这种方法在行书中尤为多见(图二)。
收笔回锋时,往往不经意地很自然地带出一丝墨痕与下一笔的起笔相呼应,若断还连,似断非断,这种笔法在书法术语中谓之“牵丝”(图三)。
衔接点画的极细的墨丝称为“游丝”或“高空游丝”(图四)。

图片

“牵丝”和“游丝”都是在运笔中偶然带出的,自然而毫无造作。但是,正是由于这些细处的存在,才使得点画之间的血脉更富有流动感,使得作品更具韵味。
姜夔《续书谱》中说:“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何尝苟且。其相连处,特是引带。尝考其字,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故凡这些流露笔势的线条,一般不宜过粗而喧宾夺主,也不应过多地出现这些牵带之笔,以免给人以连绵缠绕、眼花缭乱之感。
王羲之书《兰亭序》,终篇虽不见牵带之笔,但笔意顾盼,若断还连,笔笔意不断,字字脉相承,世称“一笔书”。这是我们学习借鉴的典范。
(二)顺笔取势
字有自然之形,笔有自然之势,顺其字形的自然趋向而几个字一笔相连则形势自生(图五)。

图片

用这种方法书写要具备一定条件,即上一字的收笔与下一字的起笔要呈自然连笔的趋势。行草书中偶而为之,恰如行云流水,“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不但行气显得流畅,还可表现出遒劲笔力。由于数字一笔相连,书写时要注意笔触的轻重起伏,不要使笔画混淆不清。正如《艺舟双楫》所说:“大令草常一笔环转,如火箸划灰,不见起止。然精心探玩,其环转处悉具起伏顿挫,皆成点画之势。”
(三)因波生势
指因点画的波动而产生笔势(图六)。

图片

在用笔中,点画贵于挺拔有力,但挺拔有力并非指点画平直的机械排列。过于平、直,反而显得无力。“勒常患平”“努过直而力败”,故善书者于曲中求直。这种从不平中求平、不直中求直的方法是产生笔力的重要手段。《书法秘诀》称:“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怒笔木强之谓。”如笔画无俯仰照应、向背起伏,则竖画如梯架、横画如栅栏,死点死画,了无生气。有势才有力,波势不但容易产生笔力,还能使点画更加流畅。
(四)缩笔取势
即把某些笔画缩短,不尽展其笔势,“留不尽之情,敛有余之态”,其目的在蓄势。这种意长笔短、以缩为伸的笔法在行草书中亦很多见(图七)。

图片


“缩取势”往往表现于字的末笔。蒋正和《书法正宗》中说:“行草纵横奇宕,变化错综,要紧处全在收束。收束得好,只在末笔。明于结体,则点画妥帖。精于收束,则气足神完。
(五)以侧取势
“侧”是指某字或某偏旁的欹侧,使字形姿态产生变化从而生势。在书法术语中又称“体势”。
在许多书法作品中,常可看到某些字与字之间并无点画的连带呼应,而行气畅达,这主要是“体势”在起作用。行、草书千变万化,如崩云落日,妙在随势生形,应变无方。“形”与“势”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现举几种“以侧取势”的方法如下:
(1)左低右高、左高右低:即使其体势向右或向左欹侧,自然地形成一股由高处凌空跃宕而下之动势。“左高右低”见图八,“左低右高”见图九。

图片

 图片

当然,此法不是提倡在一行中所有的字都机械地向右或向左倾侧,而是同样需要富于变化。还要侧而不倒,使该行字的重心不断得到调整。
(2)左右摆动:即欹斜的体势或左或右,欲左者发之于右,欲右者发之于左,使其左右摆动,摇曳而下。蒋正和《书法正宗》中说:“书至佳境,自然摇曳生姿。”(图十)
(3)俯仰生姿:俯仰是指字的体势向右上方或右下方倾侧,上字向下俯窥,下字承上仰接。一俯一仰,姿态自生(图十一)。

图片 

 图片


(4)因势变化:王澍《论书剩语》中有这么一段论述值得注意:“作字不须豫立间架,长短大小,字各有体,因其体势之自然与为消息,所以能尽百物之情状而与天地之化相肖,有意整齐,与有意变化,皆是一方死法。”字要写得自然而不做作,就必须懂得笔势的作用。字形在结构上的变化虽大,却无不由势而生。“势”是书法的内在规律,“形”是外在变化。点画在形态上的变化和结构在搭配上的变化是产生行气的原因。故凡一字之中点画重复或一篇之中二字相并,都要善于变换,以点画的不同形态取势(图十二)。

图片

横多则分仰覆,竖多则分向背。李世民《论笔意》中说:“勿令有死点死画,方尽书之道也。”正是说明点画在形态上要善于随势而变。逐字排列,千体雷同,最不足取。
除了点画在形态上的变化外,还得研究字的偏旁结构的搭配变化。前人有“八面拱心”之说,即一个字中的点画和偏旁可以向四面八方欹侧变化,表现出不同的“险绝”之态,但重心却得保持平稳。就像杂技演员表演的动作虽惊险,而身体却始终保持住重心的道理一样。
图十三中的“雪”字,其下部稍向右欹侧移挪,意虽向右,而势向左,所谓“凡势欲左行者,必先用意于右”。又图十四中的“经”字,其“图片”部稍向上移挪,意虽向上,而势向下,所谓“凡势欲下行者,必先用意于上”。
图片
  图十三

图片

                                    图十四                                     


以上所介绍的几种取势方法仅仅是举例而已。字形千变万化,古人有“字外之字,文所不尽”之说,学者要在不断的实践中,精心揣摩,久而久之,自然能得心应手。
由上观之,行气的流畅,除了与笔法有关之外,还与字的结体有关,如我们只是单纯地从笔法和结构上论笔势,还不能使自己在书法艺术方面有较高的造诣。蒋正和《书法正宗》中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法可以人人而传,精神兴会则人所自致。无精神者,书虽可观,不能耐久索玩;无兴会者,字体虽佳,仅称字匠。气体在胸中,流露于字里行间,或雄壮,或纡徐,不可阻遏,若仅在点画上论气势,当隔一层。”胸中之气,正是一个人的个性、感情、精神和风格等的融合,所以学者除了要在笔法、结构上用功之外,还要从字外,如从文学、音乐、绘画以及大自然中汲取养料、陶冶性情。“胸中有书,下笔自然不俗。”我国古代有许多大书法家,都能把自己的情感融注于书法,书写出千古不朽的艺术作品来,如颜真卿的《祭侄稿》、杨凝式的《神仙起居帖》、苏东坡的《寒食诗》等。

四、笔势与笔力
笔势与笔力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书写迟缓软弱,就难于产生笔势;点画遒劲有力,血脉贯通流畅,整幅作品就会显得气势磅礴。
沈芥舟《笔法论》中说:“昔人谓笔力能扛鼎,言气之沉着也,凡下笔当以气为主,气到便是力到。”唐太宗《论书》中又说:“今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唯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前者偏重于“气”,后者偏重于“力”,事实上二者皆不可偏废。
前人常以“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等来形容笔力的遒劲,而笔力又必须在长期的不断的书法实践中逐渐产生。“力”在书法中的表现有刚劲之力,有柔和之力,用笔的轻重徐疾、点画的粗细枯湿、墨韵的变化等都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力”。前人常以“沉着痛快”四字来形容笔力,我以为最是恰当。所谓“沉着”是指笔不飘浮,笔能摄墨,墨能入纸;所谓“痛快”是指笔势流畅,用笔无凝滞之势,二者之间既对立,又统一,是静与动的结合。宋曹《书法约言》中说:“用力到沉着痛快处方能取古人之神。”其中有一个“速”的问题。但书法中的“速”并非指一味的运笔快,而是指笔势迅疾,即所表现的点画既要有一种飞动的畅快流利的笔势,又要处处能留得住笔,从而给人以一种“从容沉着”的艺术感受。
此外,“力”在书法中又有指力、腕力、臂力和全身之力之分。一支柔软的毛笔要能够在纸上挥洒自如、并使通身之力通过臂、腕贯注到笔尖,就必须有悬肘作书的基本功,肘能悬,腕能转,则笔势收放有余,点画遒劲有力。再如运腕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使转所以行气”,灵活的运腕不但能在用笔时调整笔锋,使点画完满;同时也易产生笔势。

五、笔势与章法
章法是研究整幅作品的布局与安排的方法,尤其是行草书,在布局上的安排妥善与否和笔势有密切关系。
一般地说,章法包括三方面,即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明清以来的许多书家都是十分注重章法的。一幅作品,从整体上来说,只要章法安排得宜,即使个别字用笔或结体存有小疵,亦无伤大雅。章法范围甚广,用笔中的轻重、徐疾;结体中的奇正、大小、长短、阔窄、开合、俯仰、向背、伸缩、参差;用墨中的浓淡、枯润;布局上的疏密、虚实、揖让、斜正等等无不属此。一对对矛盾应力求统一。正如解缙《春雨杂述》中所说的:“一篇之中……上字之于下字,左行之于右行,横斜疏密,各有攸当。上下连延,左右顾瞩,八面四方,有如布阵:纷纷纭纭,斗乱而不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破。”这样,便给人以一气呵成的艺术感受。要达到这种艺术效果,自然需要作者具有深厚的书法功力和高度的艺术修养。
当我们书写一幅作品时,首先要从全局出发,对书写的内容、字数的多少、章法的安排、落款的地位,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大胆落笔,一气挥就。此即前人所说的“意在笔先”。若规矩未能谙熟,心手尚有凝滞,书写之时,瞻前顾后,信笔为体,仓促成形,势必血脉相断,神气索然。故写字又非“熟”不可,熟而后能生巧,熟才能神气完实而有余韵。梁同书《频罗庵论书》中指出:“写字要有气,气须从熟得来,有气则自有势,大小长短,高下欹整,随笔所至,自然贯注,成一片段。”当然,“熟”并不是学书的目的,但书欲至神奇变化,时出新意之境,却非“熟”不可。由是观之,由“生”至“熟”是书法实践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必由之路。
“笔势”不像用笔和结构那样有一定的规则可循,它只是一个抽象的内外规律。但书法毕竟是白纸黑字,是有迹象可见的,只是形态不同而已,故历代书家的取势方法各不相同。近代沈尹默先生认为“笔势是在笔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过因时代和人的性情而有肥瘦、长短、曲直、方圆、平侧、巧拙、和峻等各式各样的不同”,精辟地论述了“笔势”与笔法、结构、时代气息、个性等相互之间的密切关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